学术投稿

5-氟脲嘧啶联合阿昔洛韦乳膏治疗尖锐湿疣26例

刘晋荣;杨位兰

关键词:氟脲嘧啶, 阿昔洛韦, 乳膏, 治疗方法, 外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外涂治疗, 接触传播, 细胞核, 宫颈癌, 发病率, 青年, 国内, 感染, 复制, 复发
摘要: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是一种细胞核内DNA复制病毒.本病好发于青年,主要由性接触传播.近年来国内外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都容易复发.选用5-氟脲嘧啶(5-Fu)加阿昔洛韦乳膏外涂治疗尖锐湿疣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青霉素过敏1例

    青霉素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已被临床广泛重视,用药前须详细询问过敏史,作青霉素皮试.因新生儿首次应用青霉素过敏少见,易被忽视,我们于1999年8月6日遇到新生儿青霉素过敏1例,报道如下.

    作者:贺敬;冯亚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我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调查

    目的:了解近年我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调查1990年1月至199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选用抗风湿药物的品种、剂量、疗程、毒副作用及停换药原因等情况.有关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X2检验.结果: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首选品种依次为:阿斯匹林与百乐来、布洛芬与芬必得、双氯芬酸及其缓释剂、吲哚美辛与氨糖美辛、酮基布洛芬、萘普生等.分别有33%联合应用了同类药物,联合用药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上升,有40%应用了糖皮质激素,51%未适时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结论:目前治疗存在着选用NSAIDs剂量偏小、不合理联合用药、滥用激素、不及时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等问题.

    作者:刘雁;李薇红;李志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伪劣鹿茸的鉴别

    鹿茸是名贵中药材,价格昂贵.它具有壮肾阳、益精髓、强筋骨等作用.近年来,我县连续查获二起伪制鹿茸、一起劣质鹿茸案.为净化医药市场,提高药品经营人员对伪劣鹿茸的识别能力,现介绍伪劣鹿茸的性状特征、伪制方法、鉴别试验等.

    作者:杨景高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5-氟脲嘧啶联合阿昔洛韦乳膏治疗尖锐湿疣26例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是一种细胞核内DNA复制病毒.本病好发于青年,主要由性接触传播.近年来国内外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都容易复发.选用5-氟脲嘧啶(5-Fu)加阿昔洛韦乳膏外涂治疗尖锐湿疣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晋荣;杨位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和降香,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慢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1],近年来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疗效较好,现综述如下.

    作者:夏丽萍;张来银;张宗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试析影响中药材质量的若干因素

    可靠的中药材质量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中药材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现探讨如下.

    作者:刘培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糖尿病的中西药物治疗进展

    糖尿病(DM)是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DM的病程长,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及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神经系统病变、眼部病变等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严重地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坚持控制饮食及体育疗法的基础上,人类一直在寻求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小的中西药物,以期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近几年文献资料中DM治疗的中西药物进展状况作一综合报道.

    作者:廖庆文;王宇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口服液体制剂细菌及霉菌总数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提高医院口服液体制剂的卫生学检验准确性.方法:采用薄膜滤过法.结果:五批不同制剂经培养细菌及霉菌菌落总数呈正态分布.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医院口服液体制剂的卫生学检验,测定结果便于判明供试品被污染的程度.

    作者:肖顺林;雷利群;叶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院微机管理中药品编码的改进

    为使药品编码更加适合药品管理,在原编码三级八位基础上结合实际改进为六级十位编码,使药品编码包容更多药品信息,更适合对药品统计分析.增改后的编码更趋于完善.

    作者:闫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玉清抗宫炎片联合波姆光治疗宫颈炎

    宫颈炎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又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多采用阴道上药、全身用药等药物治疗及激光、微波、波姆光疗等物理治疗.采用单一疗法,效果常不理想,物理治疗治愈率较高,但术后阴道排液和不规则流血,使患者不易接受;而药物治疗疗程长,疗效欠佳.自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在妇科门诊应用波姆光疗联合玉清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糜烂83例与单用波姆光疗8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晓宁;刘小玲;周晓军;刘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两型流感病毒对两种抗病毒药的敏感性试验

    笔者对1998年春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者的含漱剂进行常规鸡胚培养分离,在患病人群中同时分离出甲、乙两型流感病毒,经中国预防医科病毒学研究所鉴定为甲37株,乙型2株.为指导临床用药,根据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能选择性引起某些禽类红细胞凝聚的特点,观察了这两型流感病毒对吗啉胍(病毒灵)和三氮唑核苷(病毒唑)的敏感性.

    作者:李明;张桂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药霉变的防治

    中药霉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治措施,对于中药的储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药防霉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作者:李洪春;王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药品质量标准的规范化仍须重视

    药品质量标准的健全,对控制药品质量起到较大作用.笔者认为,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尚有许多方面须引起重视.现浅述如下,以供商榷.

    作者:洪盈盈;李水福;张兆明;张青元;范火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加入WTO后对中药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人们日益崇尚回归自然、医药科技迅速发展,加上中国加入WTO在即,我国传统中药的开发品种、数量和使用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占有国际市场的份额会明显扩大,中药产品面临着无限商机,主要表现在:

    作者:余枫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阿莫仙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因耐酸性强、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口服吸收良好、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药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复习了近年来有关文献,归纳如下,以提示临床应用时注意.

    作者:赵贺君;许善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院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

    在医院药学的改革中,医院药师(以下简称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实现工作职能的转变,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是药师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就我国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若干问题作一探索.

    作者:疏义杰;李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四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实验

    目的:研究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等四种输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温(24℃左右)条件下,于0、0.5、1、2h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美洛西林钠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四种输液配伍后,其外观及pH值变化不大,但美洛西林钠含量下降.0.5h时含量下降10%左右.结论:美洛西林钠在四种常用输液中稳定性较差,临床应用以采用静脉注射为宜.

    作者:罗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HPLC法测感冒清胶襄中扑热息痛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感冒清胶囊中扑热息痛含量具有方法简单,结果准确等优点,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07%.

    作者:李心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瘀痛宁袋泡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瘀痛宁袋泡剂是我院骨科的外用新剂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号筛的颗粒在70℃烘焙15min,应用时加沸水250ml浸泡20min时其浸出物含量高.

    作者:张学顺;邵晓慧;任士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口服青霉素V钾致包皮水肿1例

    患者,男36岁.因牙冠隐性破裂疼痛就诊,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2片.甲硝唑片,青霉素V钾片(0.25g),每日3次,每次各2片.服药2次后,出现包皮重度水肿,伴刺激感但无尿道刺激征.患者曾有磺胺过敏史,疑为青霉素V钾过敏引起,立即停用青霉素V钾片,改服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并继续服用维生素B2,甲硝唑片,局部用高锰酸钾液清洗,次日包皮水肿消失.

    作者:邱祖全;杨述根;贺明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