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制与含量测定

李汝农;张伟平

关键词: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配制, 含量测定
摘要:介绍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制与含量测定方法,实验表明,该注射液在272nm波长处有大吸收,吸收系数(E1%1cm)为1180,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5%(n=5),相关系数r=0.9999.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雌激素替代疗法进展

    目前,约1/4绝经期妇女采用雌激素(E2)替代疗法以减轻燥热、心动过速或过缓、腰背膝关节疼痛、乏力、失眠、情绪不稳定、外阴瘙痒、尿失禁、短期或长期萎缩性改变等绝经综合症[1].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替代疗法(ERT)不仅用于绝经期综合症,而且还能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及老年痴呆等,综述如下.

    作者:谭礼蓉;刘先觉;陈蓉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药品质量标准的规范化仍须重视

    药品质量标准的健全,对控制药品质量起到较大作用.笔者认为,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尚有许多方面须引起重视.现浅述如下,以供商榷.

    作者:洪盈盈;李水福;张兆明;张青元;范火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院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

    在医院药学的改革中,医院药师(以下简称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实现工作职能的转变,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是药师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就我国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若干问题作一探索.

    作者:疏义杰;李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双嘧达莫的临床新应用

    双嘧达莫(潘生丁)为冠状动脉扩张药,临床上常用于急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腺苷环化酶,阻止腺苷分解,使内源性腺苷积聚而扩张冠状动脉.近年来,临床上又发现了双嘧达莫的一些治疗新用途,综述如下.

    作者:陈荣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阿莫仙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因耐酸性强、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口服吸收良好、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药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复习了近年来有关文献,归纳如下,以提示临床应用时注意.

    作者:赵贺君;许善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口服液体制剂细菌及霉菌总数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提高医院口服液体制剂的卫生学检验准确性.方法:采用薄膜滤过法.结果:五批不同制剂经培养细菌及霉菌菌落总数呈正态分布.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医院口服液体制剂的卫生学检验,测定结果便于判明供试品被污染的程度.

    作者:肖顺林;雷利群;叶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对肺心病人体内茶碱药动学的影响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8例肺心病患者单独静脉滴注氨茶碱及合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达稳态后茶碱的血药浓度,发现乳酸左氧氟沙星明显延长了茶碱的半衰期(P<0.01),使茶碱达稳态时血药浓度明显升高(P<0.01),清除率(CL)下降(P<0.01).提示临床两药合并应用时,应加强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用药剂量.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院微机管理中药品编码的改进

    为使药品编码更加适合药品管理,在原编码三级八位基础上结合实际改进为六级十位编码,使药品编码包容更多药品信息,更适合对药品统计分析.增改后的编码更趋于完善.

    作者:闫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胰酶酶活力测定方法分析

    胰酶系从猪、牛、羊等动物的胰脏提取的多种酶混合物,临床上主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胰腺分泌疾病引起的消化障碍等疾病.根据1995年版<中国药典>,其质量指标是以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及胰脂肪酶的活力指标来衡量的,这几种酶的测定方法较复杂,实验要求较高,现对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游文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药企业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下的竞争策略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自2000年1月1日起在我国施行.这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制度与世界药品监督管理制度的新契合.

    作者:徐月红;徐莲英;何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穿琥宁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菌痢52例

    对1999年3~8月急诊观察的102例菌痢患儿分别采用单一抗生素(头孢哌酮钠等)加穿琥宁灌肠和双联抗生素治疗,并作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沈艳丽;张成秀;杨翠娜;田慧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伪劣鹿茸的鉴别

    鹿茸是名贵中药材,价格昂贵.它具有壮肾阳、益精髓、强筋骨等作用.近年来,我县连续查获二起伪制鹿茸、一起劣质鹿茸案.为净化医药市场,提高药品经营人员对伪劣鹿茸的识别能力,现介绍伪劣鹿茸的性状特征、伪制方法、鉴别试验等.

    作者:杨景高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地高辛治疗期间心脏骤停的药物抢救

    地高辛是毛花洋地黄中提纯制得的中效强心甙,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量,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本品对重症心衰患者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的是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但从生物学观点来看,此时机体并未真正死亡,因为机体组织的代谢尚未完全停止,人体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仍维持微弱的生命活动,如予以及时恰当的抢救,尚有可能存活.因此选用合理的抢救药物,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是挽回病人生命的关键.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必须立即畅通气道,建立人工循环,注射兴奋心脏、维持血压的药物.

    作者:罗雪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38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地高辛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38例心衰患者分成有效组、无效组与中毒组.应用酶标法对稳态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同时观察疗效.结果:平均血药浓度有效组为(1.12±0.46)ng/ml,无效组为(1.47±0.84)ng/ml,中毒组为(2.78±0.72)ng/ml.中毒组与有效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有效组与中毒组之间在剂量与单位剂量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剂量与单位剂量分别为(0.174±0.077)mg及(0.0028±0.0012)mg/(kg·d),中毒组分别为(0.292±0.177)mg及(0.0043±0.0022)mg/(kg·d).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但必须结合临床疗效综合考虑.

    作者:鱼爱和;韩军;马祖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常见有机氯农药的薄层色谱法分析

    农药是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有力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研制、使用农药的品种也日益增多,但由于农药皆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使用、保管不当往往会造成人畜中毒.为此,临床上常要求作出明确判断.我们以大白鼠模拟,用薄层色谱法对常见有机氯农药DDT、666进行了分离鉴定试验,获得较好效果,为临床诊断与急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夏前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醋酸氟轻松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关于醋酸氟轻松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规定将样品用甲醇、乙腈溶解后加水定容,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笔者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发现,样品用上述溶剂定容后其含量随着测定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而杂质峰相应增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试将样品用甲醇定容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服了上述不足,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赵德胜;商鹏;杨玉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穿琥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60例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自1998年9月~1998年12月采用穿琥宁注射液(四川宜宾制药厂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研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60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道英;沈艳丽;孙新华;朱广美;马荣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含量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含量.方法:以0.1mol/L盐酸和0.025mol/L磷酸-乙腈(87:13)为溶剂,于278nm波长处测吸收值.结果:诺氟沙星在1.2~7.2mg/L时浓度与吸收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加样回收率100.4%,RSD=0.64%(n=3),重复6次制样测定的RSD为0.52%.结论:本法简便易行,测定值与HPLC法一致,既能测定一般产品,又能检出药典方法不能检出的造假产品.

    作者:成瑛;周治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试析影响中药材质量的若干因素

    可靠的中药材质量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中药材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现探讨如下.

    作者:刘培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复方氧氟沙星栓的制备和含量测定

    氧氟沙星是氟喹诺酮类的合成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1];甲硝唑为抗厌氧菌和阴道滴虫的首选药品[2].临床常见的妇科阴道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合并感染,采用全身抗感染疗法疗效欠佳.为增进疗效,降低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我们研制了可局部使用的以氧氟沙星和甲硝唑为主药的复方氧氟沙星阴道栓.

    作者:赵语;陈峰杰;李万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