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科外敷方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外敷方, 软组织损伤, 治愈时间, 镇痛效果, 治疗, 应用, 骨折
摘要:经多年应用伤科外敷方,治疗非骨折性软组织损伤,取得很好效果,其特点为镇痛效果好,治愈时间短,现介绍如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药保健勿忽视青春期健康心理的培养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提高青春期卫生知识水平,不仅是提高青少年医药保健知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确立人们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高尚的品德及健康行为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青春期的健康心理教育应该摆在与普及医药保健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以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七厘散中血竭的含量测定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七厘散中血竭素的含量,λs=475nm,λR=650nm.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 1.14%.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己烯雌酚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81例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妇科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筛选及验证有临床疗效的制剂显得尤其重要.1998年4月~1999年8月,配制出己烯雌酚软膏在门诊妇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81例,并与口服组74例对照,效果较为满意,现将随访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麦冬与混用品麦冬的鉴别

    麦冬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收载的麦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iaponicus (Thunb)Ken-Gawl)的干燥块根.近年来,在中药材市场、中药材经营部和一些医疗单位发现一种与麦冬外形相似的百合科植物充作麦冬使用,该品种来源不清,单从外观性状与正品麦冬有一定区别,但也易混淆.为准确鉴定混用品麦冬(Ophiopogon SP),用正品麦冬作对照,着重从性状、显微组织、薄层色谱对混用品麦冬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兰勃素治疗小儿咳喘病50例

    应用兰勃素治疗学龄期小儿咳喘病50例,观察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以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确切,作用少.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微量升华法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介绍微量升华法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试图为充分运用这一方法鉴别中药材提供思路.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乌鳖口服液对卵巢摘除大鼠雌激素活性的影响

    乌鳖口服液8.1g/kg和16.2g/kg每日1次灌胃,连续20天,经TTC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大鼠阴道角化上皮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呈显著差异(P<0.05).经放射免疫r计数器检测结果显示,16.2g/kg剂量组血清E2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各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也具有增加趋势.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药品批号的规范化编制与标示亟待加强

    药品的批号是药厂同批生产投料药品的标志,根据批号可查明该批药品的生产日期和生产记录,且药品的有效期计算是从药品生产日期(以生产批号为准)算起.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1981年11月13日国药联产字(81)第509号文规定,药品批号一律按生产日期编排,以数字表示,一般采用6位数字,前两位是年份,中间两位数字为月份,后两位数字为批数.有的厂家一天多班包装,则在六位数字之后加一横线,加上班号的数字,名为亚号.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猪胆汁提取物中猪去氧胆酸含量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猪去氧胆酸为对照品,测定了猪胆汁提取物中具有特征成分的猪去氧胆酸含量,猪去氧胆酸在2~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11%,变异系数为1.45%.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猪胆汁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思密达的临床应用拓展

    思密达是一种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有效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粒,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炎、结肠炎及儿童急慢性腹泻.近年来随着该药临床应用的增多和实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思密达在其它方面的治疗作用极佳,现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替硝唑凝胶剂的稳定性研究

    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含量,对替硝唑凝胶剂进行了温度、湿度、光加速进行了试验.HPLC法测定制剂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0.96%,根据Arrhenius方程推算替硝唑凝胶剂的室温贮存期为2.21年.试验表明:HPLC法测定替硝唑凝胶剂快速、准确、回收率高.在无强光直射条件下室温贮存本制剂较稳定.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成药质量检测方法的现状和展望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供医生临床辨证使用的一类药物.中成药由于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较少等优点,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销售额逐年上升,现在已占中药销售额的70%.中成药一般由复方组成,所含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因此其鉴别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难度很大.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与灵敏度不断提高,中成药质量检测方法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急重症状态,易导致AMI或猝死,对其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UAP的药物治疗,除经典的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外,现主张使用抗凝或溶栓治疗[1].现将在治疗UAP过程中,抗凝或溶栓疗效较好的部分药物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就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免疫学问题谈合理用药

    讨论三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学问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起因有时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在机休抗感染免疫过程中,可能伴有感染因子与自身成分间的分子模拟,致使宿主抗某种病原体的特异决定簇的免疫应答可与受模拟的宿主序列发生交叉反应而产生自身免疫损伤,同时伴随炎症介质参与组织的免疫病理损伤,在此基础上,使用某些抗菌药可因抗菌药对机体的免疫病理作用而加重原有的免疫损伤.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阿托品和安定在分娩活跃期应用比较

    目的:在分娩活跃期分别应用安定和阿托品,比较二者在宫口扩张速度,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及产后出血等方面的不同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在活跃期用药.阿托品组:0.5mg皮下注射1次;安定组:10mg静脉推注1次.结果:两组在缩短产程上作用是相似的,而在其它几个方面则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在产程中灵活选用两种药物,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三组分的HPLC测定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巴比妥、安替比林和氨基比林的含量.用Shim-pack CLC-ODS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8)(30:70)为流动相,甲氧苄啶为内标,检测波长240nm.本法回收率高,三种成分及内标分离好,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复方制剂的中间体和成品的常规质量控制.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国产氟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30例

    氟康唑fluconazole)为三唑类新型广谱抗真菌药,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进口氟康唑价格昂贵,所以选择国产氟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30例,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归脾汤合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功能性失眠49例

    目的:观察归脾汤合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功能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失眠患者8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以归脾汤口服合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者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6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失眠主要症状积分值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后者结论:归脾汤合用丹参注射液对功能性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乌头桂枝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镇痛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乌头桂枝汤对类风湿关节炎镇痛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9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用药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强啡肽(DYNA)、P物质(SP)、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NG-Ⅱ、DYNA、SP、6-keto-PGF1α、TXB2水平均明显趋于正常,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仅6-keto-PGF1α水平明显回升.结论:乌头桂枝汤对上述血浆神经递质和调质具有调节作用,这与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镇痛机理有关.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芬太尼合谷封闭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人工流产术的手术效果,对126例人流病人施行芬太尼合谷穴位封闭,并对106例未用药者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效果有极显著差异,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