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硫酸阿托品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邓朝晖;刘银生;葛碧谨

关键词:硫酸阿托品, 滴眼液, 复方, 比色法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检测波长420nm.结果:硫酸阿托品在2.5~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值呈线性关系(γ=0.9980),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91%,n=5).结论:该法不受pH值变化及处方中其它成分的影响,简便、快速、准确.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三黄珍珠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三黄珍珠软膏,用于痔疮、痔瘘、肛裂手术后常规换药.方法:制定三黄珍珠软膏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刺激性和临床应用.结果:该制剂经不同温度贮存6个月,性状稳定;对皮肤无刺激反应,病员易接受;临床治愈率高.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各类医院新制剂开发使用.

    作者:商国美;屠世良;谭维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对药品抽验工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药品经营企业及医疗诊所数量的增长,非法和变相药品集贸市场的冲击,药检部门的药品抽验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作者:魏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成药致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由中成药所致的药源性疾病不断上升,能致药源性疾病的中成药很多,且多为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双黄连针剂、板蓝根制剂、牛黄解毒片等,应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陶金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与其功效的研究

    中药汤剂是中医常用的传统剂型,具有制备简便、配伍灵活、吸收迅速、疗效确切等特点[1].科学煎煮、正确服用,是发挥其佳功效的关键.现代中药剂型不管怎样改革,但大多仍用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用口服法给药.笔者就此作了些探讨,现报告如下,与同仁们磋商.

    作者:相龙民;孙瑞华;李以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三七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三七是治疗各种出血及跌打损伤的重要药物.近几年来,该药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现对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医院开设OTC药房的可行性探讨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已于2000年1月1日起实行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随着OTC市场的初步形成,广大医院药学人员应及时转变观念,自觉地参与这种变革,在医院开设OTC药房,可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向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药物引起的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是指骨骼肌的分解,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药物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其中一些药物如他汀类可能直接损害肌肉,其他药物如苯丙胺类和鸦片则分别通过增加肌肉活性或通过引起昏迷、肌肉压迫以及肌肉坏死等间接地产生损害作用.严重高热的病人会发生异常的肌肉生化反应并在昏迷状态中发展成横纹肌溶解.

    作者:章霞;孙浩珍;史美甫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珍珠粉对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建立了家兔痤疮丙酸杆菌皮内感染的动物模型,并用其检测了珍珠粉抗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的作用.全珍珠粉高剂量(每天5g/kg)、低剂量(2g/kg)和水溶性珍珠粉高剂量(每天5g/kg)均具有明显抗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的作用(P<0.01~0.05),低剂量水溶性珍珠粉(每天2g/kg)则无明显作用(P>.05).全珍珠粉高剂量抗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的作用与罗红霉素相近(P>0.05),全珍珠粉低剂量和水溶性珍珠粉高剂量均不如罗红霉素(P<0.01~0.05).全珍珠粉高剂量抗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的作用较水溶性珍珠粉高剂量为强(p<0.05).

    作者:马仙萍;田国祥;丁伟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报道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3小时内两药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含量变化明显,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江寅生;李煜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舒它西林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

    舒它西林是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的混合物,后者是一种竞争性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能获得良好的协同作用,具有广泛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活力[1].近年来舒它西林广泛用于各种感染的治疗,但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报道甚少,我科1997年5月~1999年4月用舒它西林治疗40例老年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桂萍;李雯;赖异;续华;张良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柴胡口服液的制备

    柴胡系伞形科柴胡属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的根,是常用的中药,具有较好的解热消炎作用,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柴胡注射剂.临床应用表明:柴胡口服液同样具有解热消炎作用,且服药方便.现将其制备及质量控制报道如下.

    作者:董明华;谷世平;刘旭;袁晓明;刘玉琴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医疗单位药品招标采购的负面效应探析

    医疗单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笔者认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负面效应也必须冷静思索、深入分析、认真对待.现就此提出一些看法,供有关部门和人士参考.

    作者:牛玉忠;张李锁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阿法骨化醇致药物性肝损害1例

    阿法骨化醇(阿法D3)作为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有效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能造成急性肝损害的副作用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9年7月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文;薄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苯那普利进行对比.方法:氯沙坦和苯那普利随机、单盲治疗轻、中度I、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氯沙坦剂量为50mg/d,苯那普利剂量为10mg/d;治疗2周效果不佳者剂量增至氯沙坦100mg/d或苯那普利20mg/d,总疗程6周.观察氯沙坦的疗效、动态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氯沙坦与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1.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降压谷峰比值(T/p)均大于60%.氯沙坦组咳嗽发生率低于苯那普利组.结论: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作者:赵瑞英;曾春来;吕干新;吕志美;吕玲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人糖尿病降糖药物的合理选用

    近年来,我国人口趋向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非传染性慢性病之一.由于生理和代谢功能减退,老年人更易患糖尿病,且大多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故在降糖药物的选用上尤应慎重.

    作者:张继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炎2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罗仁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无糖型桔红梨口服液澄清工艺研究

    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101澄清剂的澄清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制口服液澄明度好,保存18个月无沉淀产生.

    作者:龚建平;戴妙庆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浆乐的薄层色谱鉴别

    对薄层色谱法鉴别中浆乐中3种主要药材(黄芪、丹参、红花)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张蒙强;杜庆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冬令膏的煎制

    膏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需求量每年增加.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对煎膏中水、药、时间、火候,收膏等程序作了系列摸索,为使这古老剂型在临床上发挥更大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丰素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40例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静脉滴注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应用PGE1100μg/d静脉滴注,疗程7d.于治疗前后同步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症状体征变化,并与对照组(不用PGE1)的4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及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D-二聚体、FDP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1);治疗组治疗后D-二聚体及FD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症状体征显著改善(P<0.05~0.001);治疗后PaO2两组均显著增高(P<0.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PaCO2两组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01).结论:PGE1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灿成;徐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