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赵瑞英;曾春来;吕干新;吕志美;吕玲春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氯沙坦,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苯那普利进行对比.方法:氯沙坦和苯那普利随机、单盲治疗轻、中度I、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氯沙坦剂量为50mg/d,苯那普利剂量为10mg/d;治疗2周效果不佳者剂量增至氯沙坦100mg/d或苯那普利20mg/d,总疗程6周.观察氯沙坦的疗效、动态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氯沙坦与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1.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降压谷峰比值(T/p)均大于60%.氯沙坦组咳嗽发生率低于苯那普利组.结论: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颁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若干规定

    一、为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活动,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遏制药品流通领域不正之风,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实施,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结合药品采购工作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对药品抽验工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药品经营企业及医疗诊所数量的增长,非法和变相药品集贸市场的冲击,药检部门的药品抽验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作者:魏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面康口服液的研制与应用

    面康口服液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治愈率93.8%,而且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面康口服液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崇寅;王萍;孙启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咳痰清口服液的制备

    咳痰清口服液是我院研制的口服液制剂,用于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咳嗽,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吸收迅速,质量稳定等特点.应用4年多来,受到了患者特别是小儿患者的欢迎.

    作者:张新春;王丹玺;刘顺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浅谈医院中药制剂的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前提,是时代的要求.近期,国家科委、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提出了中药现代行动纲要,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其核心是发展创新.医院中药制剂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虽然剂型、品种、数量等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仍停留于原始阶段,严重滞后于临床需求与现代药学的发展.就医院中药制剂的现代化提几点想法,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李毓群;叶荣飞;张云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与其功效的研究

    中药汤剂是中医常用的传统剂型,具有制备简便、配伍灵活、吸收迅速、疗效确切等特点[1].科学煎煮、正确服用,是发挥其佳功效的关键.现代中药剂型不管怎样改革,但大多仍用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用口服法给药.笔者就此作了些探讨,现报告如下,与同仁们磋商.

    作者:相龙民;孙瑞华;李以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无糖型桔红梨口服液澄清工艺研究

    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101澄清剂的澄清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制口服液澄明度好,保存18个月无沉淀产生.

    作者:龚建平;戴妙庆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苯那普利进行对比.方法:氯沙坦和苯那普利随机、单盲治疗轻、中度I、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氯沙坦剂量为50mg/d,苯那普利剂量为10mg/d;治疗2周效果不佳者剂量增至氯沙坦100mg/d或苯那普利20mg/d,总疗程6周.观察氯沙坦的疗效、动态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氯沙坦与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1.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降压谷峰比值(T/p)均大于60%.氯沙坦组咳嗽发生率低于苯那普利组.结论: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作者:赵瑞英;曾春来;吕干新;吕志美;吕玲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异丙酚复合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在腹腔镜检术中的应用

    异丙酚因起效快、持效短及优良的麻醉恢复特性,而成为目前非住院麻醉中应用广的静脉麻醉药.但由于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仍显不足.若同时辅以小剂量强效镇痛剂,则可增强麻醉效果,减少用药量.我们将异丙酚复合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用于腹腔镜检术的麻醉,旨在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邓莉;谢学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异丙酚加少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麻醉20例

    异丙酚和氯胺酮均是短效静脉全麻药,其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较迅速,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药物用量,我院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有长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制霉菌素泡腾阴道片合用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阴道炎30例

    我院应用制霉菌素泡腾阴道片(商品名为米可定泡腾阴道片)合用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阴道炎3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孔秋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急性会厌炎189例治疗分析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喉科急症之一,以发病急骤、来势凶猛为特征.此病冬季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因窒息死亡.国外报道本病小儿多见,成人少见,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国内报道及我科所见正好与之相反,成人多见而小儿少见.我科自1987~1999年收治急性会厌炎18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滴眼剂现状与存在问题浅析

    滴眼剂与片剂、注射剂比较虽是一种小制剂,但它却是治疗眼科疾病的主要药物制剂,它直接与极易受感染的眼组织接触,因此它的质量好坏也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现就我国滴眼剂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一分析.

    作者:崔小平;彭卫欣;马振君;王云霞;刘风琴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我院门诊中阿替洛尔应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目的:进一步评价阿替洛尔(Atenolo1)在临床应用的情况.方法:收集1999年心血管专科医院门诊处方3万张,使用阿替洛尔的处方数为4477张.将处方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阿替洛尔处方占处方总数的14.6%;阿替洛尔单独应用处方为9.0%;联合用药处方占91.0%,其中与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和其它药物合用处方分别占39.7%、27.9%、18.7%和13.7%.结论:阿替洛尔已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成为临床常用药物.联合用药已成为主要的使用方法.建议生产厂商提供复方制剂,满足临床联合用药的需要.

    作者:廖志坚;李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雌激素治疗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日益受到关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961年WHO对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受损,因而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1].骨量在围绝经期前后开始减少,绝经后10~15年是骨量迅速减少的时期[2].在发生的骨折中,髋部骨折的危害大,死亡率达10%~20%,50%将终生致残.妇女一生中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大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3].因此,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严竣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程小宁;周天杰;王善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阿法骨化醇致药物性肝损害1例

    阿法骨化醇(阿法D3)作为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有效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能造成急性肝损害的副作用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9年7月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文;薄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报道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3小时内两药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含量变化明显,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江寅生;李煜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乙醇中毒1 2例

    1997年10月~1999年10月,我院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急性乙醇中毒,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萍;叶纪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舒它西林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

    舒它西林是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的混合物,后者是一种竞争性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能获得良好的协同作用,具有广泛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活力[1].近年来舒它西林广泛用于各种感染的治疗,但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报道甚少,我科1997年5月~1999年4月用舒它西林治疗40例老年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桂萍;李雯;赖异;续华;张良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人糖尿病降糖药物的合理选用

    近年来,我国人口趋向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非传染性慢性病之一.由于生理和代谢功能减退,老年人更易患糖尿病,且大多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故在降糖药物的选用上尤应慎重.

    作者:张继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