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同期调强适形放疗对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影响

卢家希;陈晓品

关键词:紫杉醇, 卡铂, 调强适形放疗, 晚期宫颈癌, 疗效,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同期调强适形放疗对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9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同期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仅采用调强适形放疗.2组连续化疗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4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变化,随访1年、2年和3年生存情况,及局部复发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51%)高于对照组(46.94%) (x2=8.425,P=0.000).2组治疗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自觉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增加(观察组:t=35.110、23.405、18.263、20.795、17.879,对照组:t=23.838、13.479、7.298、13.627、8.13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自觉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9.921、9.038、11.774、8.965、9.757,均P<0.05).2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懈低(观察组:t=7.542、7.747、10.243,对照组:t=16.560、12.871、14.32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圾CD4+/CD8+高于对照组(t=11.082、7.293、7.653,均P<0.05).观察组随访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且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x2=4.602、5.289、6.078,均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同期调强适形放疗对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市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重庆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3家附属医院做产检的371例产妇进行访谈完成产前量表;追踪至产后42d完成分娩情况调查表、EPDS,EPDS≥13分需2位精神专科医生进行访谈综合评估,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TR)轴Ⅰ型障碍临床结构式访谈患者版(SCID-I/P)产褥期抑郁障碍诊断产后抑郁症.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产妇符合SCID-I/P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发生率为16.17%,多因素分析显示:产前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总分(OR=1.038,95%CI=1.013~1.065)、产前汉密尔顿焦虑得分(OR=1.119,95%CI=1.052~1.190)、分娩时单方家属陪伴(OR=17.998,95%CI=6.715~48.241)、分娩时出现异常情况(OR =66.279,95% CI=23.307~ 188.476)是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利用度是产后抑郁症的保护因素.结论:产前EPQ总分、产前汉密尔顿焦虑得分、分娩时单方家属陪伴、分娩出现异常情况是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社会利用支持度是产后抑郁症的保护因素.

    作者:蔡飞亚;况利;王我;李大齐;操军;惠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经血管介入栓塞术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收治的UIA患者274例根据介入栓塞术后有无新发脑梗死或有无神经功能障碍分为无脑缺血性损伤组165例和有脑缺血性损伤组109例,回顾性分析这2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UIA介入栓塞术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UIA介入术后脑缺血性损伤患者有109例,占40%,其中34%的患者有明确的脑梗死灶(92例),6%的患者为单纯神经功能障碍(17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脑缺血性损伤组和有脑缺血性损伤组患者年龄(OR=2.547,95%CI=1.388~4.676,P=0.003)、高血压病史(OR=2.525,95%CI=1.307~4.881,P=0.006)、糖尿病史(OR=1.972,95%CI=1.050~3.701,P=0.035)、脑卒中病史(OR=9.325,95%CI=3.564~24.396,P<0.001)、脑动脉斑块粥样硬化(OR=3.680,95%CI=1.523~8.891,P=0.004)、术中血栓(OR=17.031,95%CI=4.042~71.756,P<0.001)及手术时间长短(OR=4.097,95%CI=2.126~7.89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UIA介入栓塞术后形成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病史、脑动脉斑块粥样硬化、术中血栓及手术时间长短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夏鹏飞;王伟;高旭婷;崔朋玉;孙世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前超声诊断68例胎儿腹部囊性占位的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腹部囊性占位在产前超声中的声像图特点和相应的鉴别点,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产前超声在腹部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检查出腹部囊性占位的68例病例,对其产前超声结果与产后复查及尸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产前超声诊断和产后或尸检的结果发现,产前超声诊断出现3例误诊,误诊率为4.4%.在产前超声诊断的68例胎儿腹部囊性占位中,产后或尸检发现卵巢囊肿9例,十二指肠梗阻10例,小肠梗阻3例,大肠梗阻1例,肛门闭锁1例,肠重复畸形8例,肠系膜囊肿2例,胆道闭锁2例,肾囊肿4例,多囊肾3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1例,Ⅲ级及以上肾积水8例,输尿管扩张2例,巨膀胱3例,胰腺癌1例.结论:产前超声通过观察胎儿腹部囊肿的位置、形态、大小、血流和相邻脏器等指标,同时结合孕周,能较为准确地诊断出病变,对产前和围产期管理提供重要的线索,对某些疾病起到早期治疗的效果.

    作者:秦婷婷;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版Munro围术期成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手术患者压疮评估中的预测性研究

    目的:评价改良版Munro围术期成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Munro量表)对手术患者发生压疮风险的预测效度.方法:首先对Munro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和调试,然后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在重庆市两家三甲医院手术室选取246名手术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压疮发生情况.评估压疮实际发生率,计算尤登指数确定佳预测临界值,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AUC面积,计算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实际发生压疮17例,压疮发生率为6.9%;Munro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15 (95%CI=0.586~0.844,P=-0.003);量表佳预测临界值为29.5分时,尤登指数取得大值为0.387,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88和0.79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178和0.963.结论:改良版Munro量表对围术期手术患者发生压疮风险的预测效度一般,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但目前仍可作为手术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

    作者:李冬雪;盛孝敏;唐佳;向明菊;李思洁;秦淑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洁悠神在妇科开腹手术备皮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洁悠神在妇科开腹手术备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手术部位在中下腹部,年龄在20~70岁的19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实验组采用洁悠神润滑剂备皮,对照组采用碘伏润滑剂备皮.对2组在备皮后即刻进行细菌学检测、备皮耗时、皮肤反应、术后切口愈合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备皮后即刻细菌学检测、备皮耗时、皮肤反应无统计差异(P>0.05),但实验组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洁悠神备皮可降低妇科开腹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提升其术后切口愈合率,操作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罗月英;王富兰;王丽;易光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学龄期弱视患儿数字距离效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学龄期弱视患儿的数字距离效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学龄期弱视患儿为观察组,其中31例患者为7岁组(6~8岁),29例患者为9岁组(9~10岁),38例患者为12岁组(11~13岁).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98例健康学龄期儿童为对照组,将其分为7岁组(n=29)、9岁组(n=32)和12岁组(n=37).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不同年龄组对不同数字的反应时、反应时差值,比较不同弱视儿童对不同数字的反应时.结果:数字≥5时观察组7岁组儿童对数字的反应时均长于对照组7岁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7岁组儿童对数字1、2、3、4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岁组患儿对数字1、2、8、9的反应时均长于对照组9岁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9岁组儿童对数字3、4、5、6、7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2岁组儿童对数字1~9的反应时均长于对照组12岁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7岁组、9岁组和12岁组的反应时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8例患者中轻度弱视患儿对数字的反应时短于中度和重度患儿,中度患儿短于重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弱视患儿对不同数字(尤其是≥5的数字)的反应时较正常儿童均较长,较正常儿童的数字加工能力发展缓慢.

    作者:李萍;夏天;孙先桃;卢跃兵;王惠;孙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及神经影像学(computed tomography,CT或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在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根据临床特征将FS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simplefebrile seizures,SFS)和复杂性热性惊厥(complex febrile seizures,CFS);根据随访结果,分为FS继发癫痫组与FS未继发癫痫组;②426例FS儿童于发作后2周内行首次EEG,并根据病情定期随访,92例行CT,310例行MRI,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总结EEG、CT或MRI与FS类型、临床特征以及是否继发癫痫的关系.结果:①FS儿童首次EEG异常71例,随访后异常138例,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0);其中SFS组和CFS组分别由22例、49例增至26例、112例,复查前、后比较,SFS组无明显差异(P=0.102),CFS组有明显差异(P=0.008);②根据随访结果,EEG异常率在SFS组(26/426)与CFS组(112/426)间、FS继发癫痫组(97/127)与FS未继发癫痫组(41/299)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01,P=0.001);③CT、MRI异常率在SFS组(CT,8/92;MRI,9/310)与CFS组(CT,5/92;MRI,28/310)间、FS继发癫痫组(CT,3/16;MRI,16/110)与FS未继发癫痫组(CT,10/76;MRI,21/200)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574,P=0.755,P=0.559,P=0.293);④CT/MRI与EEG检查异常率之间无相关性(P=0.836,P=0.557).结论:①对CFS儿童定期随访EEG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SFS儿童其价值有限;②CT/MRI对发育正常的FS儿童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不需要常规进行.

    作者:徐娜;黄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成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目的:构建系统、科学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成效评价指标,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文献分析和质性研究为基础,通过Delphi法确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成效评价指标.选取其中9名专家对指标和条目进行相关性评分,计算内容效度.对231名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测评,检验其信效度.结果:终构建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成效评价指标包含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35项三级指标.该指标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600、0.768、0.918、0.798,折半信度为0.952.内容效度为0.890,主成分提取6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26%.结论:该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价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的成效.

    作者:何成雨;甘秀妮;王小琳;张恬;崔念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评价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会议论文汇编中所有关于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的相关计算.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患者共576例,A型肉毒毒素组360例,安慰剂组216例.A型肉毒毒素与安慰剂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RR=1.40,95%CI=0.99~1.97,P=0.060)无统计学差异,在步态分析(RR=2.29,95%CI=1.56~3.37,P=0.000)、主动状态下肌肉痉挛程度(MD=8.76,95%CI=5.86~11.66,P=0.000)、被动状态下肌肉痉挛程度(MD=4.88,95%CI=0.96~8.80,P=0.010)、生活质量变化(RR=1.49,95%CI=1.08~2.06,P=0.02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唐青松;李明;刘星;罗聪;翁刘其;郑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1H-NMR技术的SD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结合模式识别的方法研究SD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血浆代谢的变化,探讨1H-NMR在DAI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筛选出DAI的早期差异代谢物.方法:采用改良的Marmarou A法建立SD大鼠DAI模型,分为打击致伤组(n=6),假手术组(n=6,给予打击致伤组相同的打击前准备,但不予以打击),于致伤后1d抽取心血,分离出血浆.应用1H-NMR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对大鼠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通过对打击致伤组与假手术组血浆代谢组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筛选出相关系数| r |>0.6且P<0.05的差异代谢物.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打击致伤组血浆中丙酮酸(Pyruvate)(r=-0.831,P=0.019)、赖氨酸(Lysine) (r=-0.773,P=0.030)、谷氨酸(Glutamate)(r=-0.772,P=0.042)、谷氨酰胺(Glutamine) (r=-0.772,P=0.042)、异丁酸(Isobutyrate) (r=-0.631,P=0.045)、甘油(Glycerol)(r=-0.844,P=0.032)明显升高,丙二酸二乙酯(Malonate) (r=0.699,P=0.038)、L2 (r=0.786,P=0.047)、L3 (r=0.666,P=0.031)、LA(r=0.715,P=0.022)、L10(r=0.663,P=0.025)、β-葡萄糖(β-Glucose) (r=0.800,P=0.030)、α-葡萄糖(α-Glucose) (r=0.808,P=0.015)明显降低.结论:基于1H-NMR结合模式的方法对DAI后血浆的代谢组学分析是可行的,所筛选出的13种差异代谢物及其表达变化,不仅为进一步探索DAI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同时,对于临床DAI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法医学鉴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依据.

    作者:熊进成;朱士胜;赵鹏;马若翔;肖翾;李红卫;李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淋巴管生成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行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3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期年龄匹配行子宫手术的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标本各30例作为对照.结果:3组病人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LVD和ICAM-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和CIN组织中的表达(P<0.01).宫颈癌中ICAM-1和LVD表达差异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ntrics,FIGO)分期相关(P<0.05).ICAM-1阳性表达的26例宫颈癌组织中的LVD值为(15.13±3.22),ICAM-1阴性表达组的1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LVD值为(9.85±2.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1,P=0.004).结论:LVD和ICAM-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两者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关系紧密.

    作者:陈晓燕;李庆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75例重型颅脑损伤儿童肢体肌力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儿童伤后肢体肌力异常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肢体肌力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伤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康复介入时间与肢体肌力异常率的回归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Bonferroni校正的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意识恢复、神经外科治疗结束及出院3个月3个时间点肌力异常率;运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意识障碍时间和康复介入时间对患儿住院时间长短和出院3个月时肌力恢复的影响.结果:本组患儿上述3个时间点的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6.7%、28.0%和16.4%;运动功能区是否损伤只在意识恢复时对肌力的影响有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9);意识障碍时间>4d更易导致患儿在意识恢复时(P=0.005)、神经外科治疗结束时(P=0.001)和出院3个月时(P=0.021)肢体肌力异常的发生;急性期治疗结束后进行康复容易导致肢体肌力异常的发生,一直缺乏康复对肢体肌力异常的影响更加明显(P=0.034).意识障碍时间短的患儿相对于时间长的患儿,OR=0.674,95%CI=0.219~0.674;康复介入时间早的患儿相对于介入晚的患儿,OR=0.437,95%CI=0.117~0.538;回归模型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儿童伤后肢体肌力异常发生率较高,意识障碍时间长、康复介入时间晚等是导致肢体肌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临床应早期加强促醒和康复治疗.

    作者:易强;郑显兰;翟瑄;余良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抑郁障碍发病机制的DNA甲基化调控假说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该疾病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核心内容,受遗传、环境共同影响,可对传统遗传学不能回答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目前相关研究也证实某些基因的低甲基化或高甲基化状态与抑郁障碍的发病可能具有密切的联系,将会为抑郁障碍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及方向.本文回顾了既往研究,明确了DNA甲基化水平与抑郁障碍相关的基因,对抑郁障碍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唐金香;彭亚东;刘莹;傅一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至6月使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首发脑卒中病例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和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t=-0.375,P=0.708)和抑郁情绪(t=-0.258,P=0.797)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t=4.122,P=0.000)和抑郁情绪(t=-2.515,P=0.014)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t=-2.980,P=0.004)和抑郁情绪(t=10.491,P=0.000)较干预前也明显改善.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其抑郁情绪.

    作者:汪克丽;程吉英;姚丽君;高长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颅内出血与静脉窦血栓并发的神经精神狼疮1例并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弥漫性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主要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是SLE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虽然在NPSLE的研究方面有了重大进展,早期及时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有助于改善其不良预后,但临床上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治疗反应也大有不同.本文报道1例罕见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和脑出血的NPSLE案例,该患者对大剂量类固醇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反应不佳,但对抗凝治疗反应敏感.

    作者:孙琥;陈丽明;熊江彪;石小乐;吴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健康知识、信念以及自我管理行为三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抽取120名拟行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当天健康教育知识、信念得分以及出院3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结果:患者出院当天,干预组的知识、信念得分为(55.77±7.71)分、(18.90±2.06)分,高于对照组的(43.93±9.65)分、(16.40±2.85)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时间,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得分有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出院3个月时,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100.73±8.68)分,高于对照组的(91.13±1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7,P=0.000).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的知识及信念水平,改善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肖玲;方琴;王攀;曹培叶;任洪艳;肖明朝;赵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孕中、晚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妇女妊娠后不同孕期中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GDM)的危险因素,以深入认识PCOS合并GDM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孕妇在孕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诊断为PCOS并接受规范治疗,并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科接受产前检查.根据孕中期(孕24周)、孕晚期(孕32周)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和正常组(非GDM组),其中GDM组孕妇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有20和28例,非GDM组孕妇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有77和69例,比较不同组别间孕妇的基本情况及雄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中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孕中期,GDM组与非GDM组的孕期增加体质量、胰岛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GDM组孕期增加体质量(5.54±1.32) kg,非GDM组孕期增加体质量(4.08±0.91) kg,t=2.487,P=0.015;GDM组胰岛素为(30.35±8.70) pmol/L,非GDM组胰岛素为(25.47±7.56) pmol/L,t=3.289,P=0.001];在孕晚期,GDM组与非GDM组的孕期增加体质量、糖尿病家族史、睾酮及胰岛素水平有明显差异[GDM组孕期增加体质量(9.83±0.91) kg,非GDM组孕期增加体质量(8.61±1.23) kg,t=2.283,P=0.025;GDM组有糖尿病家族史10例,非GDM组胰岛素有糖尿病家族史9例,x2=3.939,P=0.047;GDM组睾酮为(3.49±1.65) nmol/L,非GDM组睾酮为(2.46±1.17) nmol/L,t=2.542,P=0.013;GDM组胰岛素为(33.78±7.01) pmol/L,非GDM组胰岛素为(27.12±6.39) pmol/L,t=4.108,P=0.000].logistics分析提示,较高的孕期增加体质量、胰岛素水平是PCOS孕妇在孕中期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467,95%CI=1.912~3.355,P=0.029;OR=1.565,95%CI=1.287~1.921,P=0.007);较高的孕周增加体质量、睾酮和胰岛素水平是PCOS孕妇在孕晚期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640,95%CI=2.392~3.588,P=0.033;OR=1.587,95%CI=1.103~3.307,P=0.045;OR=2.735,95%CI=1.182~4.803,P=0.001).结论:在孕中、晚期,较高的孕期增加体质量和胰岛素水平都是PCOS孕妇发生GDM的危险因素;较高的睾酮水平仅在孕晚期是PCOS孕妇发生GDM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军;罗英;周正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CT的脑动脉瘤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动脉瘤壁与动脉血管壁厚度不一的脑动脉瘤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的建模方法.方法:用MIMICS16.0软件提取1例患者颅内动脉瘤CT影像DICOM数据,获得动脉瘤体的初步模型.将该模型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12,以及UGS NX 8.5进一步处理后,得到厚度不一的脑动脉瘤三维几何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 15.0软件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并分析瘤体内血流特性及动脉瘤壁所受应力应变情况.结果:快速准确地建立了厚度不一的动脉瘤双向流固耦合模型,清晰地模拟出1个心动周期内动脉瘤表面剪切应力、表面变形及速度流线的变化情况.结论:应用上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建立动脉瘤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且相较于刚性模型和厚度一致的动脉瘤体模型更准确和实用.可以为动脉瘤介入治疗模拟研究提供优良的模型参数.

    作者:张光武;木合塔尔·克力木;胡成龙;刘鹏;刘小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目的: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探讨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募集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记录既往未曾治疗的2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执行情绪Stroop任务时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ERP).结果: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整体平均反应时间为(695.04±2.16) ms,不同词-面孔Stroop反应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ERP相关成分P1、N1、P2、P3的潜伏期在4种不同的词-面孔干扰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相关成分N1、P2、P3的波幅在4种不同的词-面孔干扰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偏向和认知功能差异.

    作者:陈晓鹭;曾金坤;蒙华庆;位东涛;冯正直;王立菲;罗庆华;杜莲;邱海棠;邱田;刘丹;刘欢;唐德建;傅一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间,某医院呼吸内科监护室实施PICC穿刺的97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530例共计3 780使用日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41例共计3991使用日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堵塞、堵塞后再通失败致非计划拔管及其他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患者PICC完全堵管率(x2=4.522,P=0.038)、不完全堵管率(x2=5.897,P=0.020)、因堵塞致非计划拔管率(x2=13.749,P=0.000)、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x2=6.869,P=0.011)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PICC导管堵塞、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PICC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潘龙芳;段均;张祖莉;刘雨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