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蒙;徐晓璐
引进婴儿与父母之间形成的永久性心理联系即依恋这一心理概念,倡导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通过游戏、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的优势能力,让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须惠玉;张静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和干预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职能.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度增高,因心理应激所引起的各种相关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应激作为多种重大致死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已经得到确认.针对心理应激,开展社区心理干预是国际上流行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心理应激与干预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应用心理干预开展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谈谈看法.
作者:杨海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为了解东部欠发达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和卫生人才需求情况,以丽水市为例,分析卫技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东部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应用型卫技人才的培养策略.
作者:潘丽萍;吴松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结合孕产妇的键康需求,进行孕期教育、待产期指导、哺乳期教育和电话咨询,可改变孕产妇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翠萍;吴佩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质量是医疗的生命线,检验质量更是检验科永恒的话题.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生医疗纠纷时,要求医疗单位对其医疗行为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因此检验医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临床也对检验科的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影响检验质量的环节包括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导致检测结果不正确,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兰萍;谢会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方法.方法 从提高思想认识、创新教学过程、开展竞赛、合理奖惩等强化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结果 受干预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结论 采取的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提高了其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可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基础理论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崔丽萍;曲文芙;巴艳;马牧林;于剑;于美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在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冲突管理、柔性管理等方面探讨张楚廷的治校之道.
作者:姚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也变得日益繁重.高校学生管理涉及面广,信息杂,这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改变目前辅导员工作的被动状况,提高工作效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杜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康复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把康复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康复医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临床实习3方面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康复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作者:袁保丰;郭国田;张浩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目前取用无菌溶液常用的几种方法.方法 无菌纱布法、食指和拇指法、无菌棉签法、无菌血管钳或镊子法.结果 4种方法均未污染溶液,可以使用.结论 使用无菌纱布法取用无菌溶液易于被学生掌握,操作方便,可以推广.
作者:汤春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护生带教中的意义.方法 将在肿瘤放疗科实习的专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依照临床路径带教,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带教.组间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护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指导带教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护生的工作能力.
作者:白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从政府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性入手,立足国情、把握趋势,就进一步推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王文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现代药剂学理论、实验技术的发展及新辅料、新设备的应用,药剂学派生出许多相关分支学科,如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代动力学等,其中与药剂学联系紧密的一门分支学科就是物理药剂学,又叫物理药学.物理药剂学是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为主导,揭示药物及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规律与机理,研究药物制剂形成的理论与作用特点,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的学科.物理药剂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已有半个世纪,近20年来发展尤为迅速,本文对物理药剂学作为一门课程的开设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陈新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学生护理学基础相关理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方法 将226名2005~2006级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6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见习、深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对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评价较高.结论 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护理学基础相关理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
作者:闭静;董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调查研究,分析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给出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
作者:朱学玲;王立新;李亚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在分析高职教育缺失人文关怀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人文关怀机制;构建和谐的学生管理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素质4种途径,将人文关怀贯穿于高职院校服务育人的整个过程,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
作者:朱健全;付小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甘肃省贫困地区结核病发现和管理中综合医疗机构与结核病防治机构(以下简称结防机构)合作机制的研究结果,为制定全省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甘肃省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2006年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大于150例的贫困市、县中随机抽取3个市、县,将其综合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作为研究机构,综合医疗机构转诊到结防机构的结核病病人和疑似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卫生行政干预、综合医疗机构首诊医生对结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报病费及管理费、增加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维护费等合作机制(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分析干预前后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转诊到位率和结防机构结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追踪到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研究时象为481人,干预前后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及疑似病人报告率分别为98.35%、100.00%,转诊率分别为75.60%、95.22%,转诊到位率分别为54.85%、71.18%,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24.92,P<0.01).干预前后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追踪率分别为79.00%、93.55%,追踪到位率分别为36.68%、54.19%,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13.11,P<0.01).干预前后综合医疗机构及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及疑似病人总体到位率分别为62.94%、85.24%,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65.08,P<0.01).结论 综合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合作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综合医疗机构及结防机构人员积极性,提高肺结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
作者:杨枢敏;王铂;张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专业的先进性建设1.1师资队伍的先进性建设 由于护理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教育近些年才刚刚实施,因此,护理专业高学历师资来源较少.我国现阶段护理专业专业课程如健康评估和专科护理等,师资来源还是以医学院校临床医疗专业毕业生为主.
作者:李莉;张焕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6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有使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主要症状缓解及促使肺部啰音消失的作用.
作者:杨瑞芳;石秀娥;王彩燕;马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高职护生专业课学习现状,分析影响其专业课学习的主要因素,寻找相应对策,以提高少数民族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方法 对272名少数民族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影响少数民族高职护生专业课学习的主要因素是纯汉语教学不利于护生接受、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护生学习方法欠佳.结论 加大少数民族高职护生汉语预科教学力度,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护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护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罗文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