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英;赵良军;李百川;胡居正;汤晓正;熊龙
目的:探讨全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从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在全腔镜下完成肺癌根治术52例.52例患者,男,38例,女14例,年龄38~72岁.平均58岁.手术方法是在全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结果:5例因胸腔粘连2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辅助小切口.全组手术时90~24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50~300 ml,平均120ml.淋巴结切除7-19枚,平均14.8枚.术后住院6~10 d,平均7d.2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辅助小切口.术后无肺部感染、肺功能不全.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全腔镜进行肺癌根治术,大限度的减小创伤及并发症,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情况与其他手术方法没有明显差别,且安全可行.
作者:陈焕文;杜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aspin及EIF-5A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aspin及EIF-5A2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09、P=0.023),EIF-5A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01、P=0.027、P=0.005).结论:mspin及EIF-5A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提示它们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maspin及EIF-5A2可能对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赖光湖;杜铭;陈焕文;杨双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重组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作为诊断试剂的剂型和储存方法.方法:将此重组尿酸酶制成干粉和液体剂型于-18℃和4℃储存,定期测定酶活性;在干粉制剂时加入保护剂于-18℃储存,在液体制剂时加人防腐剂于4℃储存,间隔适当时间监测酶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此尿酸酶四聚体和二聚体,染色检测蛋白和酶活性.结果:此尿酸酶干粉和液体制剂在4℃储存28 d后对应的剩余酶活性分别为12%和100%,在-18℃冻存28 d后对应的剩余酶活性分别为24%和92%.在干粉制剂时加海藻糖、蔗糖或甘露醇作为保护剂于-18℃储存56 d后,剩余酶活性对应分别为100%、76%和43%.加叠氮钠或苯甲酸的液体制剂,在4℃储存56 d后对应的剩余酶活性分别为99%和82%.在-18℃储存至无活性的冻干粉制剂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此尿酸酶主要以无活性二聚体存在而活性四聚体很少.结论:此尿酸酶作为诊断试剂,可加入叠氮钠制成液体剂型在4℃储存.
作者:陈远翔;姜海蓉;彭方毅;廖娟;杨晓兰;廖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基于体素分析(Voxel-based analysis,VBA)方法,探讨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全脑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变化特点.方法:对正常青年人和老年人各60例行DTI检查.利用DTiStudio分析软件获得全脑平均表观弥散系数(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图,并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对2组受试者的ADCmean图进行两样本t检验,观察正常老年人与青年人群比较后,全脑ADCmear值有显著性改变的脑区.结果:老年人相对于青年人脑内出现广泛ADC显著加快区域,包括前额叶眶回、前额叶内侧回、额上回、额中回,小脑前叶、小脑顶部、颞叶上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P<0.05).结论:基于VBA的全脑ADC值测定,能较为敏感反映ADC值在不同年龄群中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老年人群颅内微结构改变提供途径.
作者:石军;方维东;吕发金;罗天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46例.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效应室TCI舒芬太尼0.5 ng/ml和血浆TCl丙泊酚3μg/ml,麻醉维持舒芬太尼0.3 ng/ml,丙泊酚3μg/ml输注;瑞芬太尼组麻醉诱导血浆TCI瑞芬太尼4 ng/ml和血浆TCI丙泊酚3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3 ng/ml,丙泊酚3μg/ml输注.记录2组麻醉前(To)、诱导后3 min(T1)、插管时(T2)、切皮(T3)、腹腔镜探杳时(T4)、拔管(T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比较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统计2组丙泊酚的用量.结果:2组T1时心率比T0均显著降低(P<0.05),瑞芬太尼组T1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2组在T2、T3、T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T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停药至拔管的时间少于舒芬太尼组(P<0.05);2组丙泊酚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I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但术毕TCI瑞芬太尼的患者应提前给予镇痛药.
作者:杨琦琳;柴静;王坚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肝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4.5 d胎鼠制备肝前体细胞,瞬时转染带白蛋白启动子(Albumin promoter)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ALB-Luc,以便实时检测细胞的分化状态.优化ATRA诱导条件,分别于诱导后3、6、9d收集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分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于诱导后11d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PAS染色观察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结果:ATRA浓度为1μmol/L时对肝前体细胞分化诱导作用强.与对照组相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ATRA组分化早期指标膜蛋白(Delta like,DLK)、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19,CK19)表达降低更为明显,而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白蛋白(Albumin,ALB)表达更为升高.形态学观察细胞体积增大,呈多边形,核浆比率降低,相嵌紧密排列,可见双核细胞.PAS染色阳性率上升.结论:浓度1μmol/L的ATRA对肝前体细胞分化诱导作用强,ATRA能诱导肝前体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
作者:白光文;李红丽;申利红;芦永良;冯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建立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慢性间歇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的大鼠动物模型,观察CIH对大鼠心肌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的损伤及复氧后的改变.方法:建立16只慢性间隙性缺氧大鼠模型,其中8只缺氧后复氧,采用比色法、免疫印迹等方法测定其心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蛋白质羰基化(Protein carbonylation,PC),并与8只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慢性间隙性缺氧模型大鼠心肌还原型谷胱甘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氧组大鼠心肌还原型谷胱甘肽,P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问隙性缺氧模型的大鼠心肌OS水平升高,并伴有蛋白质OS损伤,复氧后OS水平降低.
作者:邱昌明;李洁;李兵;杨湘;莫海兰;谭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早期诊断与急救处理,提高对AD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4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AD的诊治方案.结果:首诊正确的23例AD患者均行急诊内科救治,存活17例(73.9%),死亡6例(26.1%),其中确诊后拒绝治疗3例,24h内均死亡;延误诊断19例,存活7例(36.8%),死亡12例(63.2%),其中转运途中死亡2例,纠纷2例.结论:及时准确的急诊诊断AD是治疗的关键,有效急救处理为AD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而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减少纠纷发生.
作者:徐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的抑郁情绪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1年4月-2011年5月在南昌市东湖区美沙酮门诊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进行自编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评.结果:南昌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53.91%(207/384),SDS标准分平均为(55.03±11.05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243)、自认为经济状况好(OR=0.550)及AIDS相关知识了解多(OR=0.358)是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经济压力大(OR=1.585)及有毒瘾发作(OR=1.762)是导致其出现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抑郁情绪普遍存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多个角度预防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卢和丽;袁也丰;黄筱琴;王婧蕾;张渊;任称发;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未诊断糖尿病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9年生存率.方法:本院心内科住院的首次出院诊断为急性HF的所有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观察研究.结果:100例中共有65例患者死亡,其中48例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说明临床糖尿病患者和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较高.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和临床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类似,比无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明显更高.结论:HF患者入院时更应重视诊断血糖异常.
作者:郭长磊;李红军;张少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的表达,探讨MMP-7与淋巴管生成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结直肠癌和7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MMP-7、VEGFD和VEGFR-3的表达,比较两种组织中3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MMP-7、VEGF-D和VEGFR-3表达的阳性率在结直肠癌中明显高于黏膜组织(P<0.001),MMP-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体积、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D和VEGFR-3的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直肠癌中MMP-7和VEGF-D、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性(均P=0.01).MMP-7和VEGF-D、VEGFR-3的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MMP-7的表达与VEGF-D、VEGFR-3的表达密切相关,可能在淋巴管新生中起协同作用,促进淋巴道转移.联合检测MMP-7、VEGF-D和VEGFR-3可能对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冯俊伟;张志勇;刘爱东;吴晨鹏;胡月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药物重要中间体1-氨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1)的合成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合成(1)中的酰化、邻苯二甲酰亚胺N-烃化、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肼解与还原等主要反应的关键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筛选出主要反应的优选实验条件.结果:合成(1)的总收率达到了62.4%,约为原来总收率的2.5倍.结论:该合成工艺路线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操作简便、兼顾环保以及产品收率高且品质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作者:张昕宇;程训官;郑小红;王宇;彭杨;余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早期乳腺癌筛查方法,以期做好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到本院进行乳腺钼靶筛查的3107名妇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筛查检出乳腺癌6例,检出率为193.11/10万,年龄40~60岁,其中O期DCIS 1例,Ⅰ期4例,Ⅱ期1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癌前病变17例,包括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上皮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11例,40~49岁年龄段占88%;腋窝副乳腺629例,检出率为20.24%,副乳腺的发生率随乳腺密度增加而增高.结论:本次筛查乳腺癌检出率高,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极为重要,所有对象均作钼靶检查会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彩超及临床乳腺检查可作为钼靶X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
作者:蒋国元;申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2种不同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收住ICU的早产儿在肠外营养基础上,第1天和第2天以5ml/(kg·d)的乳量喂养,第3天以15 ml/(kg·d)的乳量喂养,72 h后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以30 ml/(kg·d)的乳量逐日递增,对照组以20ml/(kg·d)的乳量逐日递增,直至达到完全肠内喂养量150ml/(kg·d).喂养期间每天测量2组早产儿的体重、每周测量其身长、头围;喂养后第10天测血清Leptin,IGF-1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1月时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出生后第10天的血清Leptin、IGF-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30ml/(kg·d)的肠内喂养添加量可以提高早产儿血清中Leptin、IGF-1的表达水平,而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朴海善;丁晓华;胜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44v6和HA受体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Receptor of HA mediated motility,RHAM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和2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44v6和RHAMM的表达.结果:CD44v6和RHAMM染色均呈黄褐色,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1%(50/78),而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未检测到阳性表达.RHAMM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52/78),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2%(3/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CD44v6和RHAMM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但CD44v6和RHAMM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CD44v6和RHAMM在胃癌中高表达,胃癌细胞可能通过CD44v6和RHAMM促进转移,CD44v6和RHAMM的表达对胃癌的浸润转移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前列腺增生患者越来越多.随着全民医保的开展,患者就医意识增强,更加关注BPH.近年来腔内技术普遍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ction of prostate,TURP)痛苦小、恢复快,成为患者易于接受的微创手术.本院自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施行TURP治疗BPH患者523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冬;李辉;唐为民;何如钢;李贤英;张志国;刘启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本实验研究替米沙坦对“两肾一夹”(Two kidney one clip,2K1C)SD大鼠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Ito和L型钙通道Ica-Lα亚基编码基因(Kcnd2和Cacnalc)的mRNA和蛋白(Kv4.2和Cav1.2)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9只,分成4组:对照组、2K1C+替米沙坦低剂量组[5mg/(kg·d)]、2K1C+替米沙坦高剂量组[10 mg/(kg·d)]和2K1C组.用药4周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印记反应(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Kcnd2、Cacnalc的mRNA及蛋白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2K1C组Kcnd2的mRNA及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0.23±0.02 vs. 1.0±0.12,0.34±0.11 vs.0.78±0.13,P<0.01),Cacnalc高于对照组(1.54±0.17 vs.1.0±0.13,1.58±0.09 vs.0.92±0.05,P<0.01);替米沙坦5、10 mg组Kcnd2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2K1C组(0.32±0.01,0.53±0.11 vs.0.23±0.02;0.54±0.07,0.72±0.08 vs.0.34±0.11,P<0.01),Cacnalc低于2K1C组(1.21±0.18,1.02±0.14 vs.1.54±0.17; 1.21±0.06,0.98±0.07 vs.1.58±0.09,P<0.01).结论:替米沙坦通过调节Kcnd2和Cacnalc的mRNA和蛋白水平来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周亚南;龙毅;李瑛;殷跃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Great saphenous vein varicosity,GSVV)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48例GSVV病例,分别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New minimally invasive stripper,NMIS),血管腔内激光闭合(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EVLA),透光旋切(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治疗;其中NMIS组共103例,EVLA组共87例,TIPP组共58例.比较3组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溃疡皮肤干燥及愈合情况.结果:NMIS组住院费用较EVLA组和TIPP组显著降低(P<0.01).EVL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TIPP组多(P<0.01).EVLA组术后住院时间较NMIS组和TIPP组显著缩短(P<0.01).TIPP组术后溃疡皮肤干燥及愈合时间较NMIS组显著缩短(P<0.01),且无溃疡未愈患者.3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和血管腔内激光闭合治疗GSVV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相当,前者有较明显的经济优势,后者有较明显的美容及时间优势;TIPP适合治疗伴有皮肤溃疡的GSVV.
作者:吴田方;代远斌;赵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并间接评价噻托溴铵对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给予吸入噻托溴铵(18μg,每日午后1次)联合夜间氧疗(2 L/min),对照组(20例)给予单纯夜间氧疗(2 L/min),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ean SaO2,MSaO2)、夜间低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inimum SaO2,Mm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FEV1 in the predicted value,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in the predicted value,PEF%Pred)显著提高;对照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升高,而FEV1、FEV1%Pred、FVC、IC、PEF%Pred则无明显改变;2组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显著降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明显降低,而对照组PaCO2则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提高,T90、PaCO2显著降低,FEV1、FEV1%Pred、FVC、IC、PEF%Pred显著提高.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能显著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并优于单纯夜间氧疗;噻托溴铵也能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
作者:姜锋;李晓明;孙艳辉;张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高能量创伤所致的小腿下段骨折多呈开放性,软组织挫伤严重,临床上处理较为困难.自2007年2月以来应用多功能组合架联合腓肠神经皮瓣修复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展英;赵良军;李百川;胡居正;汤晓正;熊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