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娄世锋;陈姝;陈林;周慷;邓建川
目的:探讨离体肾动脉瘤切除和自体肾移植方法治疗肾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肾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右肾动脉瘤1例伴高血压(160/110mmHg).病变位于右肾动脉主干中段处,大小为11 mm×20mm.在低温和肾脏灌注液灌注保护下,肾脏暂时离体,切除动脉瘤并取自体大隐静脉一段行肾动脉重建,然后将肾脏移植到右侧髂窝.结果:手术成功,患者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多月,血压稳定在135/90 mmHg,肾功能正常,移植肾血管彩超示血管吻合良好,血流通畅.结论:该法治疗右肾动脉瘤继发高血压安全可行.
作者:颜永立;肖明朝;苟欣;王明;何卫阳;赵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骶前间隙填塞并包裹吻合口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7例为研究组,按照TME要求完成直肠癌根治切除吻合后,裁剪大网膜下拉入盆腔填塞在骶前并包裹直肠吻合口.以同期21例未行大网膜填塞包裹病例为对照,观察直肠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研究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对照组吻合口瘘3例,P<0.05;研究组手术失血(343±176)ml,对照组(265±96)ml,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46±47)min,对照组(129±36)min,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研究组(4.6±1.1)d,对照组(5.0±0.3)d,P>0.05,二者无显著意义.结论:术中采用带蒂大网膜骶前间隙填塞及吻合口包裹,可有效地预防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匡毅;蔡宗平;赵和照;李小青;徐发良;陈晓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儿童实体肿瘤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以期保证手术的安全实施及术后顺利康复.方法:我院2008年4月~2010年1月安全实施20例0.3~7岁儿童实体肿瘤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n,TACE),执行严格、规范化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管理,尤其是术中的严密监护、术后的密切动态观察及相应护理措施包括术中心电监护、患儿制动,术后腹痛、发热、穿刺处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20例患儿手术安全实施,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及意外;术后除出现发热等栓塞术后综合征外,无术后穿刺部位出血、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于术后7~10 d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规范化的术中、术后监测及护理可确保介入手术安全进行,利于患儿术后康复,可有效地避免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
作者:莫霖;王秋鸿;吴书娟;邹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glycoside,TG)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200、400、800mg/LTG溶液(A、B、C、D组)中,4℃保存24h、3 d、7d,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Bcl-2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TG溶液保存24 h的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对应组SD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E'组为新鲜异体移植,移植后1、2、4周,行大体及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物MHC-Ⅰ、Ⅱ分子表达.结果:冷保存不同时间,各组神经纤维结构正常.保存24 h,各组间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3、7 d时,Bcl-2表达B、C组高于A、D组(P<0.05),而B组与C组间、A组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凋亡A组高于B、C、D组,B、D组高于C组(均P<0.05),但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移植物与周围组织粘连、炎症细胞入侵,B'、C'、D'组比A'、E'组轻;移植物MHC-Ⅰ、Ⅱ分子表达,术后第1周出现高峰,同一时相B'、C'、D'组低于A'、E'组,C'、D'组低于B'组(均P<0.05),但A'与E'组间、C'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TG能抑制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降低异体移植后排斥反应.
作者:黄英如;蒋电明;曹文富;欧云生;安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矮小患者中矮小同源盒(Short stature homeobox containing,SHOX)基因的异常及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微卫星分析及外显子测序对203例矮小症患者进行基因分析,并测量体征,收集其左前臂正位及左腕部正位X片,观察表型特征.结果:203例矮小患者中1例外显子突变,11例缺失;体征测量示SHOX异常引起某些体征异常,如短前臂和短下肢等.结论:本研究所选矮小患者的SHOX异常的频率是5.9%,发现基因异常与表型之间的具有某些相关性.
作者:曹艳丽;朱岷;解芳;熊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证明下颌骨外形指数(Index of mandibular shape,IMS)能够代表髁突异常活跃中患侧下颌骨的外形改变,并计算出正常及病变情况下各项IMS的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 of index of mandibular shape,RRIMS),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18名单侧髁突异常活跃(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activity)引起偏颌患者的曲面断层片,使用Obwegeser测量法描记出5条测量线段,通过第一作者相应方法求得6项下颌骨外形指数(健侧患侧各6项),将健侧及患侧下颌骨外形指数两两配对t检验,通过统计学方法(x±1.96 s)求得6项外形指数的参考值范围.结果:健侧与患侧IMS两两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证明IMS能够代表髁突异常活跃引起的髁突及下颌骨外形改变.RRIMS1~6:0.264 0~0.652 4;0.245 7~0.552 0;0.099 8~0.205 7;0.094 2~0.171 5;0.0847~0.1508;0.0772~0.128 1(健侧),RRIMS1'~6':0.196 3~0.5362;0.228 3~0.4686;0.0789~0.183 2;0.090 3~0.1590;0.055 6~0.138 9;0.067 1~0.1 18 2.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偏颌患者早期诊断中,除了常规的临床表现外,基于曲面断层片的测量方法能够很好的对双侧的髁状突及下颌骨外形进行评价,从而明确偏颌患者是否是由于一侧的髁突异常增生引起的,这个简便的方法是对以往诊断方法的一个补充,不仅节约时间,而且节约成本.
作者:胡文煦;王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兔的人工膝关节感染模型.方法:以长15 mm的3 mm克氏针作为膝关节内置物,通过兔的股骨髁间窝植入股骨远端.对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行上述手术,并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在切口缝合后即刻向关节腔内接种0.5 ml1×107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B组接种0.5 ml 1×106 CFU的细菌,C组接种0.5 ml 1×105 CFU的细菌,D组不接种细菌.于术后分别观察伤口情况,拍摄X线片,细菌培养、组织学变化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变化.结果:术后14 d,A组100%(11/11)感染,B组100%(12/12)感染,C组83.3%(10/12)感染,D组无感染;光镜下可见感染内置的克氏针周围炎性细胞较未感染者多;血清CRP和ESR在术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应用该方法术后接种0.5ml 1×106CFU金黄色葡萄球菌到膝关节,14 d后可以成功建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感染模型.
作者:翁玄;张健;朱勇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靶基因Hey1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2C12),提取总RNA,验证内参基因β-actin和目的基因Hey1的扩增效率,优化PCR条件,分析扩增曲线、融解曲线,凝胶电泳验证定量PCR产物.结果:内参基因β-actin和目的基因Hey1扩增效率一致(扩增曲线斜率差<0.1),提示可以使用比较Ct法对Hey1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扩增曲线、融解曲线及凝胶电泳结果提示PCR产物特异性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用于Hey1基因表达分析的定量RT-PCR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Bmp9和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
作者:刘强;翁亚光;唐敏;罗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以诺和灵R为对照,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说明预混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思灵R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44例T2DM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优思灵R组(n=22)和诺和灵R组(n=22),治疗前和12周后分别测定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肝肾功能、体重和BMI值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HbA1c、FPG和2 hP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血脂、肝肾功能、体重和BM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诺和灵R相比,优思灵R在治疗T2DM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曾俊;杨刚毅;徐秋;李伶;李钶;李生兵;陈文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gko biloba,EG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9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EGB.6个月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同时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经q检验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减低血清IL-6、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DN的保护作用.
作者:毛春谱;李小毅;张红梅;蔡文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TLR4与高糖促进肾脏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小鼠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MCT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培养后,用Westrn Blot分析TLR4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法分析TLR4与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的相互作用,以了解TLR4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结果:高糖可使MCT细胞TLR4蛋白的表达上调,高糖环境下MyD88依赖的TLR4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TLR4与高糖促进肾脏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有关,TLR4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
作者:李曼丽;甘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外用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外用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2只,雌雄不限,建立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完全随机分为胰岛素外用组及空白对照组,即分别用胰岛素及生理盐水敷料每日换药两次.于治疗1、2、3周后,取创面全层组织,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创面组织中HIF-1αmRNA的含量的变化和HIF-1α及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以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胰岛素干预1、2、3周后,创面愈合率明显增大,创面组织中HIF-1αmRNA相对含量和HIF-1α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VEGF的阳性表达细胞数则明显增多(P<0.05),且微血管密度也显著增高(P<0.05).结论:胰岛素外用能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其机制与下调HIF-1α的水平、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创面血管生长,改善创面的血供有关.
作者:曾勇;简华刚;高兵;苏晓林;秦开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缺氧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1-2-y1)-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观察缺氧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粘附能力的影响;选用Boyden Chamber膜侵袭系统,观察缺氧对SGC-7901游走和侵袭的影响以及诱导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缺氧对SGC-7901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处理后,SGC-7901细胞粘贴率增加(P<0.05),游走穿膜细胞数(167±46、196±9)或侵袭穿膜细胞数(84±5、12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4±7,60±4,P<0.05),诱导内皮细胞形成管腔数(203±6.21、356±5.11)及长度(387±5.93、439±8.43)均高于对照组(129±3.45,261±6.28,P<0.05),缺氧能增加TGF-β1的表达.结论:缺氧能促进胃癌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其促进侵袭转移的机制可能与增加胃癌细胞异质粘附、游走、侵袭能力有关.
作者:张俊文;王丕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81例门诊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窄谱UVB照射,每隔2 d 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150 mg,每日3次;对照组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15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皆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晓玲;邓英键;杨如学;王瑞杰;叶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利用Zadeh-x变换对法医学中在恶劣的条件下获得的、被强背景干扰掩埋人眼无法辨认而实际却存在的图像信息进行底层图像挖掘,为法医学提供尽可能清晰的图像特征信息作为物证.方法:利用VC++编程实现Zadeh-x变换(Zadeh-x transformation)对法医学图像资料中背景与目标图像信息有差异的底层图像进行挖掘.结果:通过与传统算法如直方图均衡化比较,实现了对暗背景、电泳图、车标和衣服等图像中隐藏信息的特征提取.结论:Zadeh-x变换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提取图像隐藏信息的能力,其处理结果明显优于直方图均衡化,甚至可以处理用直方图均衡化无法处理的图像信息.
作者:邓利芳;甘平;熊兴良;贺向前;邓世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羟基积雪草苷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固相萃取法对样品进行纯化处后,选用Welchrom-C18柱(250mm×4.6mm,5μm),水-乙腈(24:76)为流动相测定药物含量;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内标:葫芦素B.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羟基积雪草苷和内标葫芦素B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11 min和8.14min.线性范围为5μg/ml~1.5 mg/ml(r=0.9998),低检测浓度为1μg/ml.方法回收率在90.21%~95.65%,提取回收率在80.65%~87.04%.日内与日间精密度的RSD在1.31%~3.07%(n=5).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可靠,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符合常规生物样品检验的要求,可用于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谭欣玮;刘颖菊;朱丽莎;高丽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性激素治疗的参与,使我们重新认识围绝经期功血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治疗,寻找相关的危险因子,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诊刮.方法:选择绝经妇女45例和未绝经妇女182例,发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经量多、高血压、糖尿病、激素替代(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乳腺癌术后用药、甲状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OS)、子宫内膜厚度作为观察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研究其与异常子宫内膜的相关性.结果: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当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厚度≥7mm,与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有相关性,P=0.02;绝经后内膜厚度≥9 mm时有相关性P<0.009,其余指标无明确的相关性.结论: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厚度<5 mm,可以不做诊刮;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厚度<7mm,完全不需要诊刮,内膜厚度<9mm,可以先选择正规激素治疗,治疗无效再诊刮.大约1/3患者免除刮宫痛苦.
作者:龚祝萍;郝丽娟;刘玉明;刘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肝癌血清蛋白质组RP-HPLC技术筛选肝癌血清差异蛋白质.方法:8例肝癌和20例正常组血清样品采用Agilent高丰度蛋白质分离系统洗脱白蛋白等高丰度蛋白质后,样品采用色谱柱ZORBAX 300SB-C18(250mm×4.6mm,5 μm)分离,以A=0.1%三氟乙酸溶液,B=0.09%三氟乙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280 nm处检测.结果:在肝癌血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的RP-HPLC图谱中存在一组疏水性较强的差异蛋白质.结论:建立的血清蛋白质RP-HPLC技术可以发现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蛋白表达谱质的变化,从而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罗婵;黄丽华;母昭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数量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移植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探讨BMSC移植的适数量.方法:分离培养、DAPI荧光标记SD大鼠BMSCs.免疫复合法建立大鼠UC模型,分A、B、C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106、5×106、1×107个DAPI标记的BMSCs.移植后第7、14 d各处死5只大鼠,取结肠做恒冷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记数各组DAPI标记BMSCs在病灶部位和周围正常部位的细胞数.结果:移植7、14 d,各组均见BMSCs分布于结肠黏膜,溃疡部位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非溃疡部位阳性细胞数(P<0.05).移植7、14 d,B组损伤部位的荧光标记细胞多于A组(P<0.05),但B组与C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经静脉给UC大鼠移植BMSCs的适数量为5×106个.
作者:陈晓云;徐艳华;姜蓉;汪维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及拓扑替康(Top)联合应用(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Flu 25 mg/(m2·d)静脉滴注30min,d 1~5;Ara-C 1~2 g/(m2·d)静脉滴注4h,d 1~5;Top 1.2mg/(m2·d)静脉滴注2 h,d 1~3;在WBC<1×109个/L时用G-CSF 5μ g/(kg·d)直至WBC>4×109个/L共治疗9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结果:9例患者6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发热、腹泻、轻度肝损伤等.结论: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用于治疗其他化疗方案无效的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为患者赢得了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
作者:罗云;娄世锋;陈姝;陈林;周慷;邓建川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