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虹
英语学科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英语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与升学,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外沟通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素质良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但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英语素质普遍低下,且参差不齐,还存在各种形式的学习障碍,从而导致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起来比较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特点,并根据教学原理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有益探索.
作者:梁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静脉留置针使用已成为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途径.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1 穿刺前相关问题1.1 操作者心理状态护士在操作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钟嘉琳[1]研究指出,护士情绪波动时穿刺成功率为78.2%,稳定时其成功率为81.4%.
作者:朱慧;张彩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护理技术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是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占总课时的50%.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还是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沟通的桥梁.然而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让护理操作的方法、程序发生了改变,从而使教学进度赶不上临床的发展,如留置套管针的使用、中心控制吸氧、中心负压吸引、新型消毒液的使用等.因此,探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适应临床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爱芸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微积分学是医学留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留学生微积分的教学,每位教师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文化语言的交流可能是许多非英语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师都会遇到的难题.作为身处留学生教学一线的教师也都会想方设法地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对留学生实施教学,根据对这一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实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科学合理地对其使用视频教学.
作者:王松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为探索病例分析法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在中专护理专业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病例分析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护生对旧知识的记忆,为护士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甚至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作者:陈铭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具有陶冶情操、引导认知、规范行为、实践锻炼、和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生成长的基本教育因素.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优势和特点,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德育的阵地 [1].
作者:张飞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教师培训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校本培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陈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高频彩超、钼靶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且超声显示包块小于2 cm的200例病例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超声、X线钼靶和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0%;钼靶诊断乳腺癌敏感性71%;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90%(P<0.05).结论 高频彩超与钼靶摄片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降低误诊漏诊率,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丹;邓肖群;管清;杨晓娟;李长忠;陈浩;马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简要介绍ESP的定义及类型,重点分析医护高职院校ESP教学中存在的五大问题:教学目的 不够明确;教材内容不尽合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考核方法不够科学;ESP师资力量不足.并尝试针对以上5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明确ESP的课程定位;合理选择教学材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评估手段;强化ESP师资培训.
作者:范群;刘明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从优秀护理人员高尚道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基础护理教育中所具有的护理道德教育功能、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所具有的护理道德教育功能、典型医疗案例分析中所具有的护理道德教育功能、临终关怀所具有的护理道德教育功能五方面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中的德育价值问题.
作者:吴丽文;邹玉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药物分析是药剂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药物分析的特点,从理论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探讨综合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拓展,旨在培养学生强烈的、全面的药品质量控制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钟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体验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三年制专科的护理专业学生19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实施PBL教学法)和观察组100例(实施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或 P<0.05).结论 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及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柴翠萍;刘幸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学校的管理机制是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学校管理机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持续发展的支持与保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技术人员作用,帮助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注重培养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推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走向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3个方面论述学校管理机制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持续发展.
作者:刘安兰;杨宝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导管过程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静脉导管病原菌培养阳性的228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和污染菌的分离情况及 CRBSI的确诊与非确诊病例.结果 228例患者中 68 例为 CRBSI的确诊病例(29.82%),160例(70.18%)为非确诊病例.68例确诊病例主要来源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离率较高的前4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2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铜绿假单胞菌(10.3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3 %).主要的污染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属和革兰氏阳性杆菌.结论 了解外周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离情况有助于CRBSI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作者:李春风;刘欣跃;吕廷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以单项技能训练为轴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对护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特别是护生在实习期间对急救和危重症监护技能应用的需求[1],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急救护理课程的调研分析,笔者对中职护理教育急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是隋末初唐时期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从小热爱学习,通晓经史,旁及百家.他一生品行高雅,看透了仕途的险恶与肮脏,故一生过着隐居的生活.隋文帝、唐太宗均要授其以名誉地位,其皆辞而不就.
作者:刘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包扎实训技术教学中方便课堂和实地教学既经济实用,又具有可推广性的仿真教具.方法 全面介绍自制包扎教具的制作用材、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实现了能在教学中反复使用、方便清洗、折叠和携带,便于推广包扎技术的目的.结论 自制绷带、三角巾在外伤救护实训教学中实现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作者:杨环;马镭;马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逐步深化,也更加重视预防保健,寻求健康知识,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期达到佳的健康状态.WHO(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免疫和疾病监测定为21世纪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三大战略措施 [1].
作者:贾景磊;郝章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院感染也称院内感染,护理人员院内感染是指护理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因职业性质而获得的感染.可以是在医院工作期间显示出感染的症状,也可以是在医院工作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症状,也可为无症状的病原携带状态[1].
作者:魏立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我省教育厅近期对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评估活动,深入探讨高职高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意义和内容,主要包括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内容和方法的应用等.
作者:陈素娥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