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

朱慧;张彩云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护理研究
摘要:静脉留置针使用已成为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途径.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1 穿刺前相关问题1.1 操作者心理状态护士在操作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钟嘉琳[1]研究指出,护士情绪波动时穿刺成功率为78.2%,稳定时其成功率为81.4%.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病例分析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

    为探索病例分析法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在中专护理专业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病例分析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护生对旧知识的记忆,为护士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甚至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作者:陈铭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关于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科学化管理的探讨

    固定资产是国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职业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代表着一所学校的规模、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多年来学校固定资产的科学化管理问题,一直未能被重视.

    作者:冯正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自体颅骨成形术的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人中的10%.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绝大部分发病急遽,进展急速,来势险恶,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目前仍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预防其发生,且治疗方法也未达成共识,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方法等观点不一.我院近两年来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自体颅骨成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蔺俭;杨晓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鼻饲喂养方式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的鼻饲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效果及喂养耐受性,寻找适合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 将66例在胎龄29~34周时出生的体重为1 200~1 900 g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间断鼻饲注入喂养,1次/ 3 h;B组:输液泵间断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先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鼻饲1 h,起始奶量2 ml/次,每天递增2 ml/kg,间歇两小时后再继续;所有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喂养耐受情况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不耐受例数少,黄疸持续时间短,达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少,优于单纯的间断鼻饲注入喂养.结论 采用间断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有利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索有梅;辛颖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频彩超、钼靶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评价高频彩超、钼靶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且超声显示包块小于2 cm的200例病例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超声、X线钼靶和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0%;钼靶诊断乳腺癌敏感性71%;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90%(P<0.05).结论 高频彩超与钼靶摄片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降低误诊漏诊率,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丹;邓肖群;管清;杨晓娟;李长忠;陈浩;马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尝试与探讨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的核心,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生理实验教学中的条件要素和应注意问题.

    作者:于晓婷;王玉勤;吴晓岚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课改下中职药物分析综合教学方法实践探讨

    药物分析是药剂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药物分析的特点,从理论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探讨综合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拓展,旨在培养学生强烈的、全面的药品质量控制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钟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PBL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对授课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校2008级中职护理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结果 相比传统教学方法,运用PBL教学法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效率更高,更牢固.结论 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值得推广.

    作者:袁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视频教学对医学留学生微积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微积分学是医学留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留学生微积分的教学,每位教师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文化语言的交流可能是许多非英语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师都会遇到的难题.作为身处留学生教学一线的教师也都会想方设法地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对留学生实施教学,根据对这一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实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科学合理地对其使用视频教学.

    作者:王松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脂肪干细胞研究进展

    脂肪干细胞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理想的成体干细胞.从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特性、分子标记、多向诱导分化、应用研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

    静脉留置针使用已成为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途径.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1 穿刺前相关问题1.1 操作者心理状态护士在操作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钟嘉琳[1]研究指出,护士情绪波动时穿刺成功率为78.2%,稳定时其成功率为81.4%.

    作者:朱慧;张彩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智慧文化视野下智慧型中职教师的培养策略

    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由知识型教师转向智慧型教师,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要切实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关注教育智慧,重视智慧型教师的培养.通过分析中职教师教育智慧的现状,从教育理念、教学反思、教学艺术、人文关怀、校园文化5个方面论述智慧型中职教师的培养策略.

    作者:覃隶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让学生走上中医护理教学的讲台——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为适应医学教育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结合实际开展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演、练、写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经实践观察,此教学方法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及果敢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覃玉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针灸临床证治的基本精神与思维模式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石.其临床证治的基本精神遵循中医的基本精神,其思维模式是中医的思维模式.但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包括针灸专业医生在内,总是有意无意地将针灸与中医其他各科分开,给人造成针灸独立于中医的错觉.笔者认为,针灸临床务必始终不离中医的基本精神,并运用中医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

    作者:黄梅;郑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校本培训青年骨干教师的思路

    教师培训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校本培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陈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内科学》教材中内容更新、演变的摘要小结

    1 高血压病 1.1 在药物治疗上增添一新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临床上常用的有科素亚、海捷亚等.此类新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阻滞发挥降压作用,可较血管紧张转换酶(ACE)Ⅰ类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及细胞增生等不利作用.适应证与ACEⅠ类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副反应.ARB类降压作用平稳,可与大多数降压药合用(包括ACEⅠ类).因此,ARB类是较好的新一类降压药,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1].

    作者:周幸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临床医学生循证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研究

    目的 在临床本科教学中探讨循证医学的开课时间及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06级本科班和2008级本科班中,分别采用以问题为主的小组讨论(PBL)教学法和传统讲授的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52.68%的学生建议在实习前一学期开展循证医学课程较好;2006级和2008级临床本科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查阅文献能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临床实习前一学期开展循证医学,并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辅以PBL教学法,能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循证医学课程.

    作者:郜文秀;张桂娣;戴朝福;周丽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等职业医学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从1999年的161所发展到了1 246所,占普通高校的52.0%,每年招收的全日制新生超过300万人.近10年来,高职招生数占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的比率从8.8%上升到49.0%.2006年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高专医学卫生院校371所,毕业人数144 321人,而2009年毕业人数为220 744,翻了一倍以上[1].由于医学专业性、基础性、复杂性、社会性强,服务性、教育形式、教育层次要求高的特点,单凭精英教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需要,所以,高等职业医学教育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在现实中,社会对高等职业医学教育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延龄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检验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探讨医学检验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提高医学检验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方法 从带教教师、实习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检验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策.结果 带教教师方面存在教学理念缺乏、教学技能不足及教学方法不当或者单一等问题;在实习生方面存在职业素质欠佳、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及心理应对能力缺乏等问题.结论 在医学检验临床教学中应多方面、全方位地实施教学,充分调动实习学生的的积极性,是提高检验临床教学质量和检验水平的保证.

    作者:段立中;杨玉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伴有牙周病的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正畸治疗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对伴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5~50岁的伴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的患者30例,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后出血( BOP)、前牙覆(牙合)、覆盖等指标,X线观察前牙间牙槽骨高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前牙间平均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畸配合完善的牙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及前牙覆(牙合)、覆盖,正畸治疗是治疗伴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谢迎;葛振林;刘利;苏辉;景雅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