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隶莲
目的 探讨临床体验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三年制专科的护理专业学生19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实施PBL教学法)和观察组100例(实施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或 P<0.05).结论 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及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柴翠萍;刘幸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人中的10%.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绝大部分发病急遽,进展急速,来势险恶,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目前仍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预防其发生,且治疗方法也未达成共识,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方法等观点不一.我院近两年来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自体颅骨成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蔺俭;杨晓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估心理疏导及改变学生学习策略对改善医学生考试焦虑的作用.方法 采用考试焦虑问卷(Test Anxiety Scale,TAS),对314名大一医学生进行评估,筛选出得分较高、考试焦虑明显的学生73名进行心理疏导和改变学习策略干预,其他241名学生则只改变其学习策略,并比较干预前后两次问卷评估的差异.结果 在两次问卷评估中,高分组得分显著降低(P<0.01),减分率为(20.38%±28.86%);低分组干预前后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减分率为(-17.32%±98.44%).结论 心理疏导及改变学习策略能够显著改善学生的考试焦虑,而单独改变学习策略对于考试焦虑的改善不明显.
作者:隗金成;修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对伴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5~50岁的伴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的患者30例,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后出血( BOP)、前牙覆(牙合)、覆盖等指标,X线观察前牙间牙槽骨高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前牙间平均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畸配合完善的牙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及前牙覆(牙合)、覆盖,正畸治疗是治疗伴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谢迎;葛振林;刘利;苏辉;景雅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导管过程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静脉导管病原菌培养阳性的228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和污染菌的分离情况及 CRBSI的确诊与非确诊病例.结果 228例患者中 68 例为 CRBSI的确诊病例(29.82%),160例(70.18%)为非确诊病例.68例确诊病例主要来源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离率较高的前4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2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铜绿假单胞菌(10.3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3 %).主要的污染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属和革兰氏阳性杆菌.结论 了解外周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离情况有助于CRBSI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作者:李春风;刘欣跃;吕廷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及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现了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达到了语文教学目标.
作者:左明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由知识型教师转向智慧型教师,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要切实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关注教育智慧,重视智慧型教师的培养.通过分析中职教师教育智慧的现状,从教育理念、教学反思、教学艺术、人文关怀、校园文化5个方面论述智慧型中职教师的培养策略.
作者:覃隶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静脉留置针使用已成为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途径.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1 穿刺前相关问题1.1 操作者心理状态护士在操作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钟嘉琳[1]研究指出,护士情绪波动时穿刺成功率为78.2%,稳定时其成功率为81.4%.
作者:朱慧;张彩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语言文化的教育,通过文化教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张奎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包扎实训技术教学中方便课堂和实地教学既经济实用,又具有可推广性的仿真教具.方法 全面介绍自制包扎教具的制作用材、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实现了能在教学中反复使用、方便清洗、折叠和携带,便于推广包扎技术的目的.结论 自制绷带、三角巾在外伤救护实训教学中实现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作者:杨环;马镭;马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教师培训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校本培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陈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了解目前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2011年9月对河南省农村居民进行了卫生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的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以河南省18个地市的180个村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与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将河南省18个地市按市县分层,每层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两个村,共计180个村,每个村抽取居民5人.预计调查农村居民900人,实际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5份,有效回收率93.5%.
作者:孙静;刘畅;王建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院感染也称院内感染,护理人员院内感染是指护理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因职业性质而获得的感染.可以是在医院工作期间显示出感染的症状,也可以是在医院工作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症状,也可为无症状的病原携带状态[1].
作者:魏立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高频彩超、钼靶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且超声显示包块小于2 cm的200例病例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超声、X线钼靶和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0%;钼靶诊断乳腺癌敏感性71%;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90%(P<0.05).结论 高频彩超与钼靶摄片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降低误诊漏诊率,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丹;邓肖群;管清;杨晓娟;李长忠;陈浩;马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为适应医学教育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结合实际开展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演、练、写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经实践观察,此教学方法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及果敢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覃玉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立足高等职业教育,分析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课程设置的思路、课程实施的途径及过程管理等,从而发挥精品课程在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黄静芳;肖洋;孙中文;易丽娴;孙静;陶鸿;周德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的鼻饲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效果及喂养耐受性,寻找适合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 将66例在胎龄29~34周时出生的体重为1 200~1 900 g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间断鼻饲注入喂养,1次/ 3 h;B组:输液泵间断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先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鼻饲1 h,起始奶量2 ml/次,每天递增2 ml/kg,间歇两小时后再继续;所有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喂养耐受情况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不耐受例数少,黄疸持续时间短,达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少,优于单纯的间断鼻饲注入喂养.结论 采用间断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有利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索有梅;辛颖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脂肪干细胞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理想的成体干细胞.从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特性、分子标记、多向诱导分化、应用研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具有陶冶情操、引导认知、规范行为、实践锻炼、和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生成长的基本教育因素.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优势和特点,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德育的阵地 [1].
作者:张飞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从教材里难寻传统文化的踪影;在课堂上难觅传统文化的味道;在活动中难找传统文化的痕迹.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热切呼唤,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者:卢炳祥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