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不同方法检测甲胎蛋白的比较

陈海蔚;伍勇

关键词:甲胎蛋白,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摘要:目的:比较测定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3种不同方法.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im-re-solved fluoroimmuno assay,TRFIA)、放射免疫法(Radio immuno assay,R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me linked immunoabsorbentassay,ELISA).分别进行线性、精密度、对比实验比较.结果:3种方法中,TRFIA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试验中TRFIA法批内为3.3%,批间为4.7%;RIA法批内为5.3%,批间为8.9%;ELISA法批内为10.5%,批间为15.2%.比较试验显示RIA法与TRFIA法的结果相关性比ELISA法与RIA法好.结论:TRFIA法测定AFP优于RIA法和ELISA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射频消融联合高频热疗对兔肝VX2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高频热疗(High freguency hyperthermia,HFH)对兔肝VX2肿瘤侵袭能力的改变.方法:采用RFA和HFH治疗,用移植的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A组,8只);RAF组(B组,8只);HFH组(C组,8只);RFA+HFH联合治疗组(D组,8只).结果:(1)肿瘤体积:B组、D组肿瘤体积在治疗后第14d明显缩小,B组、D组组内比较(P<0.05),D组缩小明显,D组与B、c组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组及c组肿瘤体积继续增大,A组增大显著高于各治疗组(P<0.05).(2)治疗14d后MMP-2、MMP-9、CD34阳性表达:肿瘤中心组织中,各指标阳性表达率在B组、D组中低,在A组高,C组与A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肿瘤边缘组织中,治疗组的各指标阳性表达率均比与A组低,与A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D组中各指标阳性表达率低,D组与B组、C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RFA,HFH 2种热疗方法均可降低肿瘤的侵袭力,将二者联合运用,降低肿瘤侵袭力的作用更明显.

    作者:唐荣;乔正荣;吴华平;张国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HIF-1α、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关系

    目的:探讨HIF-1α、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84例胃癌组织中及癌旁内对照正常胃组织HIF-1α阳性表达分别为60.7%,16.7%(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率分别为79.1%、41.5%(P<0.05),侵润深度分别为粘膜或粘膜下、肌层或浆膜下、穿透浆膜层的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率分别为29.2%、62.2%、91.3%(P<0.05).未或低分化、中或高分化的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率分别为76%、54.2%(P>0.05).肿瘤大小≤5cm、>5cm的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58%(P>0.05).男性为63%,女性为57.9%(P>0.05),<60岁为52.3%,≥60岁为70%(P>0.05). VEGF阳性表达为73.8%(62/84).HIF-1α与VEGF的表达显出相关性,P<0.05.结论:HIF-1α与胃癌的侵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与VEGF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HIF-1α的作用部分通过VEGF的表达实现.因此可以将HIF-1α作为胃癌患者判断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之一,也为临床提供靶向治疗的方向.

    作者:万美珍;周林艳;袁焱;岳灵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进的三套管血管吻合技术建立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模型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小肠移植(small bowel tansplantation,sBT)的三套管血管吻合技巧.方法:动脉吻合采用供体带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的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A)段两端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套管吻合,静脉吻合采用供体的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HPV)与受体左肾静脉套管吻合.结果:60例接受小肠移植的大鼠存活率为93.3%(56/60),整个手术用时1.5~2h,其中动脉吻合用时(4±1)min,静脉吻合用时1min,动、静脉吻合共用时(4±2)min.结论:改进三套管血管吻合技巧既加快了吻合速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国云;钱学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简易制备

    目的:采用经济,简易的方法制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可量化动物模型.方法:新生鼠仔44只称重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出生后7d置于75%±1%氧箱内饲养5d然后回到正常空气饲养5d,对照组于正常环境饲养.ADP酶法视网膜铺片了解视网膜血管的改变,组织切片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各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持续高浓度氧使鼠仔视网膜血管收缩变窄甚至闭塞,视网膜中央部大片无灌溉区,相对缺氧使视网膜大血管明显扩张、迂曲,大量结构异常的新生血管形成.实验组平均每个切面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为(32.800 0±0.767 8)个,对照组平均为(2.750 0±0.716 4)个,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VEGF染色较实验组减弱.结论:该模型可重复性强、稳定性高、可定量研究.是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血管发生机制及相关治疗的合适模型.

    作者:张琴;韦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前介入化疗对大肠癌组织Smad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化疗对大肠癌Smad4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对15例经术前介入化疗的进展期大肠癌标本进行Smad4检测,并以18例经全身静脉化疗及21例未经化疗进展期大肠癌作为对照.结果:在3个组中Smad4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其阳性率为未经化疗的空白对照组19.0%(4/21)、全身静脉化疗组61.1%(11/18)、介入化疗组93.3%(14/15)(P<0.05).结论:术前介入化疗可使进展期大肠癌组织中Smad4表达明显增高,术前介入化疗可作为比全身静脉化疗更为有效的一种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辅助化疗手段.

    作者:李毅;程勇;张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维CT眶径测量在眶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眶颧骨折继发复视等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缩小眶腔的有效方法,重建眶腔的参考标准.方法:术前三维CT眶径测量,术中测量、修复重建后测量对比,按测量值复位扩大的眶腔,使用材料衬垫眶壁,缩小眶容积.结果:术前CT测量值能更准确了解骨折移位及眶腔变化,手术前后测量对比是眶修复重建的重要依据.结论:眼球三维CT眶径测量简便实用,准确性高,术后效果好,对眶颧骨折继发畸形治疗、眶重建、缩小眶腔容积,治疗复视、眼球内陷有指导意义.

    作者:邓诚;归来;肖水生;钟大文;何玫;李颖;陈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病理产科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无创通气治疗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病理产科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心ICU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病理产科并发ALI的病例,共45例.结果:45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成功44例,占97.8%(44/45);仅1例发展为ARDS,改行有创通气,占222%(1/45).结论:病理产科是ALI发生的高危人群.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病理产科并发ALI的有效手段,抢救成功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严密监测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sdrome,ARDS)进展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徐昉;刘琼;周发春;陈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低水平铅暴露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儿童血铅、血微量元素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ADHD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铅和血微量元素的水平,并对两组血铅、血微量元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ADHD组儿童血铅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ADHD组儿童血铅水平远低于美国CDC100ìg/L的铅中毒诊断标准.两组儿童血微量元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水平铅暴露也可能是引起儿童ADHD的原因之一,应重视儿童血铅水平的监测.

    作者:谭旭;李廷玉;梅其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例典型子宫腺肌瘤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超声实时监控.以彩超或增强MRI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腺肌瘤体积、血供变化,以及随访治疗前后患者月经、痛经程度和血红蛋白变化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后,子宫腺肌瘤血供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体积缩小明显(57.16%),月经周期和月经期缩短,月经量减少50%,所有患者的痛经症状均完全缓解,Hb水平全部恢复正常,无不可接受的并发症.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彭松;周崑;张炼;黎克全;杨炜;金成兵;冉立峰;朱辉;陈文直;王智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RNAi沉默PLCε对Crocin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作用调控的研究

    目的:观察RNAi沉默膀胱癌BIU-87细胞磷脂酶C-ε(Phospholipase C epsilon,PLCε)表达后对藏花素(Crocin)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携有siRN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PLC?转染BIU-87细胞后,分为5组:未转染组、pGenesil-NP阴性质粒组、pGenesil-PLC ε质粒组、Crocin组、pGenesil-PLCε联合Crocin组.MTT法观察不同处理组对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转染后对PLCε mRNA表达的影响及各处理组PCNA(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CyclinD1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PCNA、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RNAi可抑制BIU-87细胞78.06%的PLCεmRNA表达.pGenesil-PLCε联合Crocin组可增强Crocin对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48h抑制率达45.30%,且与pGenesil-PLCε质粒组和Crocin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RNAi沉默PLCε组比较,RNAi PLC?联合Crocin组明显下调了PCNA、Cyclin D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较单独Crocin组比较,RNAiPLC ε联合Crocin组显著降低了PCN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了Cyclin D1蛋白的表达(P<0.05),Cyclin D1 mRNA表达变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沉默PLC ?基因可增强Crocin对BIU-87细胞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进一步下调PCNA、CyclinD1的表达有关.

    作者:冀慧莹;吴绮思;郭永灿;吕纯芳;赵培;罗春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缺氧预适应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增强分化PC12细胞缺氧耐受性的适浓度研究

    目的:探索缺氧预适应小鼠脑匀浆提取液(Brain tissue extract of hypoxia-preconditioned mice,BHP)对NGF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及保护性作用的适合浓度.方法:复制小鼠急性重复缺氧模型,制备BHP,用考马斯亮蓝法定量蛋白.在分化PC12细胞中加入BHP使其蛋白终浓度分别为1.0、10.0、100.0ìg/ml(BHP组).以等蛋白终浓度正常小鼠脑匀浆提取液(Brain tissue extract of normal mice,BN)作为对照组(BN组).同时设置只加PBS的溶剂对照组(PBS组).缺氧(2%O2)培养24、48、72h后,采用回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OD570nm值)和乳酸脱氢酶(LDH)透出率、缺氧72h晚期凋亡率.结果:缺氧24h时,蛋白终浓度为10.0、100.0ìg/ml的BHP组OD570nm值显著高于同浓度BN组和缺氧PBS组,其LDH透出率显著低于同浓度BN组和缺氧PBS组.随缺氧时间延长,其保护作用逐渐减弱.至缺氧72h时,仅蛋白终浓度为100.0ìg/ml的BHP组OD570nm值显著高于同浓度BN组,其LDH透出率、晚期凋亡率均显著低于缺氧PBS组.结论:BHP对分化PC12细胞缺氧耐受性的增强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蛋白终浓度为100.0ìg/ml的BHP组保护作用稳定、持久.

    作者:李宏;高钰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离体培养大鼠海马脑片的形态学与细胞反应性研究

    目的:探索离体大鼠海马脑片培养方法,观察培养脑片的形态变化和细胞反应性.方法:选择生后6~9d的Wistar鼠,分离海马,切成400ìm厚的脑片,转移至带有微孔膜插件的6孔培养板内,人37%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通过肉眼、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培养海马脑片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片神经细胞内Fos蛋白表达变化,以判断培养脑片有无对外界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能力;用膜片钳技术检测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以判断培养海马脑片的活性和生理功能.结果:(1)随着体外培养时间延长,培养脑片内神经细胞数目增多,而脑片明显变薄,至培养4周时厚度约150ìm厚.(2)致癫痫样发作药物匹罗卡品作用于脑片后,导致培养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内Fos蛋白表达增高.(3)利用膜片钳技术,在培养1、2、3、4周的4个时点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作全细胞记录,皆记录到细胞电流变化图形.结论:本方法在体外培养的海马脑片至少可存活4周,且具备良好的活性和一定的生理功能.

    作者:何志慧;蒋莉;陈恒胜;张晓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化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循环癌细胞数的动态观察

    目的:本实验观察32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循环癌细胞数(CTCs)的动态变化,以寻找新化疗的疗效评判标准.方法: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1周期后、第3周收集32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行胸片或胸部CT扫描,并计算肿瘤的大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法定量检测外周血中CK19基因的表达.结果:化疗后CTCs水平显著降低(P=0.000 1).化疗前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外周血CK19 mRNA水平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P=0.041).治疗前后CK19 mRNA测值变化与瘤负荷间存在正相关(P=0.000).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运用fqRT-PCR法对肺癌患者CTCs进行定量监测是可行的.通过动态检测可及时评价化疗反应,有助于在早期阶段即对患者设计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梅;葛明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噪声对生长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GABA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噪声对生长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噪声组在90dB(A)噪声下持续暴露1个月,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其海马区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GABA)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噪声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末次跨台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1).噪声组海马区GAB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染色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噪声可使生长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海马区GABA的合成减少,使神经元的突触抑制效应减弱,LTP的诱导和维持受损有关.

    作者:汤艳;程淑群;袁海艳;涂白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siRNA沉默PAR1基因表达对大肠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RNA干扰活性蛋白酶受体(Pm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l)表达以及对人类大肠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化学合成PAR1基因序列特异性双链RNA(dsRNA),在脂质体(Lipid)的介导下转染入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R1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实验测定肿瘤细胞穿透matrigel的能力.结果:干扰片段转染组的转染Pgenesil-1-PAR1-siRNA后大肠癌Lovo细胞株的PAR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被PAR1-siRNA有效沉默,与阴性对照组、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PA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转染48h后测定大肠癌Lovo细胞的侵袭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PAR1-siRNA能有效抑制人大肠癌细胞株PAR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人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力.

    作者:陆信仰;王继见;王亚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TRAIL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观察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体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5、10、20、40ìg/ml),不同时间(12、24、36、48h)T多西紫杉醇的抗癌活性并计算其亚毒性剂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西紫杉醇(亚毒性剂量)及TRAIL(200ng/ml)单独及联合应用后SGC7901的凋亡率.RT-PCR法检测DR4,DR5在加药前后的表达.结果:对照组(C组)、亚毒性剂量的多西紫杉醇(P组)、TRAIL(T组)及二者联合(T+P)作用24h后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9%、10.65%、7.79%和24.51%,T+P组凋亡率明显升高,与C组、T组、P组两两比较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紫杉醇处理组DR5表达增加.结论:多西紫杉醇与TRAIL具有协同抗胃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R5表达的上调有关.

    作者:苏艳新;王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葡聚糖T20作为白芨多糖含量测定标准品可行性研究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考察蒽酮-硫酸法测量白芨多糖含量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方法:以葡聚糖T20为标准品,以多糖溶液与蒽酮试剂比例、水解显色时间、室温冷却时间为自变量,621.0nm处的吸光度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考察因变量和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效应面法优化蒽酮-硫酸法测量白芨多糖含量的适用条件.结果:当多糖溶液与蒽酮试剂比例为1:2,水解显色时间8.00min,室温冷却放置15.00min时,测定葡聚糖T20和白芨多糖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评估以葡聚糖T20为标准品、蒽酮-硫酸法测量白芨多糖含量的可行性,并优化测量含量的适用条件.

    作者:匡扶;朱照静;马俐丽;程安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析心理干预对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讨论、分析心理干预对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3月~2007年5月新人院的脑脊液鼻漏患者(共32名)进行随机分组;对实验组(共16名)系统地进行心理评估,并进行心理干预,对对照组(共16名)采用传统性心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医嘱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结论:及时了解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促进漏口早日愈合.

    作者:张建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11种吸人性变应原和10种食人性变应原对重庆地区7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吸入组多见的变应原依次为室尘(91.33%)、螨(83.88%)、早春花粉(68.97%)、晚春花粉(66.67%)、夏秋花粉(61.25%)、烟草(58.94%)、蟑螂(55.28%).食人组变应原以海虾(62.47%)和螃蟹(60.43%)为主.结论:室尘、螨、早春花粉、晚春花粉、夏秋花粉是重庆地区重要的变应原.

    作者:钱迪;洪苏玲;杨玉成;王档琴;董小琴;柯霞;朱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利用组织速度成像评价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技术在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pathy,DCM)左心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DCM患儿15例,分为DCM A组(轻度心衰)和DCM B组(中、重度心衰),健康儿童12例为对照组.同步获取心尖四腔、左室两腔和左室长轴切面的动态三平面组织速度图,分析各组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心肌速度曲线.结果:(1)DCM A组、B组左室各节段射血期峰值收缩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较对照组普遍降低,尤以B组降低更显著(P<0.05),而A组部分节段无显著降低(P>0.05).(2)DCM组共42个节段收缩后收缩(Post-systolic short-ening,PSS)速度高于射血期Vs,其中B组30个(71.43%),A组12个(28.57%).结合应变分析,其中21个节段(50.00%)为等容舒张期主动收缩,11个节段(26.19%)为矛盾运动.结论:利用QTVI技术能准确评价儿童DCM患者左心收缩功能.

    作者:熊复;余更生;白永虹;计晓娟;田杰;钱永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