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飞;张纲;裘松波;何飞;谭颖微;汪蕾;吴小波
目的 小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ehemoattraetant protein-1,MCP-1)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活性分析.方法 从小鼠巨噬细胞株ANA-1中分别扩增一长一短2个小鼠MCP-1启动子片段,并克隆入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2个不同长度的MCP-1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质粒分别与类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中,经鹅脱氧胆汁酸(chenodeoxyeholie acid,CDCA)处理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小鼠MCP-1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经CDCA处理后,转染FXR表达质粒可下调2个不同长度的MCP-1启动子活性,且下调幅度相当.结论 激活FXR可能通过小鼠MCP-1基因启动子-322-+82 bp区域FXR负性结合元件而下调该基因转录活性.
作者:彭家和;刘红;张迁;申丽丽;张艳;董金瑜;苏畅;江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检测大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大肠肿瘤患者的术中腹腔冲洗液,其中大肠癌48例(大肠癌组),大肠良性病变12例(阴性对照组),以上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并以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凶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测定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的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同时做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进而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分析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l临床意义.结果 大肠癌组腹腔冲洗液CEA、GCC、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8%(21/48)、60.4%(29/48)、31.2%(15/48),总阳性率为72.9%(35/48),高于腹腔冲洗液PLC的阳性率4.2%(2/48),上述3项指标在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中表达均为阳性;在阴性对照组中有1例CEA mRNA检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表达.不同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对CEA、GCC和CD44v6 mR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EA、GCC和CD44v6 mRNA的表达有助于大肠癌腹腔微转移的预测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GCC、CD44v6可作为检测大肠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指标;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预测腹腔微转移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浩斌;张才全;王崇树;赵明才;谢贤雍;侯华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7及其配体CXCL12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移动性、侵袭能力以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CXCR7基因的表达,分别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CXCR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移动性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黏附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结果 有效沉默CXCR7的表达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XCR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XCL12诱导的人乳腺癌细胞移动速度减慢,侵袭能力和黏附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 CXCR7表达的改变能够调节人乳腺癌细胞移动性、侵袭和黏附能力.CXCL12/CXCR7生物轴在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科;厉红元;苏新良;王小毅;谭金祥;孔令全;任国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Notch配体Dehal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及建立Dehal基因稳定干扰的人牙髓干细胞系.方法 将Dehal基因特异性siRNA靶序列与双酶切慢病毒载体pGCSlL-GFP连接,转化,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利用包装细胞293T获得重组的慢病毒,感染人牙髓干细胞,分为DPSCs/Dehal-RNAi组、DPSCs/vector组和DPSCs/wt组;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Dehal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PCR和DNA测序鉴定,成功构建Deltal特异性siRNA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牙髓干细胞;经检测DPSCs/Deltal-RNAi组Deltal mRNA及蛋白表达较DPSCs/vector组和DPSCs/wt组明显降低,DPSCs/vector组和DPSCs/wt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成功构建的Dehal特异性siRNA慢病毒载体对人牙髓干细胞的转染实现了对其Deltal mRNA和蛋白的调控.
作者:王雪飞;张纲;裘松波;何飞;谭颖微;汪蕾;吴小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大鼠体外培养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Y_1受体表达及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 培养并纯化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地塞米松(终浓度分别为0.1、1、10 μmol/L)处理24 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2Y_1受体的表达,双抗夹心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含量.结果 地塞米松(0.1、1、10μmol/L)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Y_1受体表达下调,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TNF-α分泌量亦旱剂量依赖性下降(P<0.01).结论 地塞米松能抑制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Y_1受体表达及TNF-α的分泌.
作者:施维维;何文娟;欧珊;崔剑;温慧中;阮怀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人脐带基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atrix stem cells,UC-MSCs)移植后在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小鼠模型中的分布与生长情况.方法 用环磷酰胺(eyelophosphamide,CPA)和白消安(busulfan,BUS)处理,建立小鼠POF模型;分离扩增UC-MSCs,采用腺病毒介导Ad-GFP转染方式对其进行标记;将GFP阳性细胞移植入POF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1、10、20 d留取组织,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UC-MSCs在小鼠卵巢及其他组织中的定位与生长情况.结果 腺病毒介导Ad-GFP转染UC-MSCs效率达95%左右.POF小鼠经尾静脉接受UC-MSCs移植后1 d,卵巢可见GFP阳性细胞,移植后10 d及20 d的卵巢GFP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而小鼠骨髓、大脑、肝脏、肾脏、胰腺等组织无明显GFP阳性细胞存在.结论 人UC-MSCs经尾静脉移植可向POF小鼠卵巢归巢,并能在局部存活生长,提示其可能具有卵巢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李彩霞;王凤英;冷少华;梁志清;李玉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2(estrogen receptor beta,ESR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是否相关.方法 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重庆市140例绝经后女性第2~4腰椎(L_2-L_4)及左股骨颈BMD值.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ESR2基因第5外显子T1057G和G1082A及第8外显子G1730A SNPs.结果 在全部受试者中,ESR2基因第5外显子1057T位点仅检测到VV 1种基因型;G1082A基因型RR、Rr及rr频率分别为81.43%、17.14%及1.43%;G1730A基因型AA及Aa频率分别为87.86%及12.14%,aa基因型缺失;G1082A和G1730A SNPs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校正年龄、体质量、绝经年限等BMD影响因素后,G1082A SNP与L_2和L_4BMD显著相关(P<0.05),而与L_3及股骨颈BMD无明显关联(P>0.05);G1730A SNP与股骨颈BMD显著相关(P<0.01),而与腰椎BMD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ESR2基因第5外显子G1082A SNP的r等位基因可能是腰椎低BMD的独立危险因素;第8外显子G1730A SNP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股骨颈低BM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欧文君;姚珍薇;骆建云;韩力力;卢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鼠离体活膀胱肌条铺片中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瞬变,并探讨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瞬变产生的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离体膀胱肌条铺片,生理液灌流保持肌条铺片活性.采用Fluo-4负载肌条铺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观察其中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瞬变,并观察尼莫地平(Nimodipine)、2-氨基乙基二苯硼酸盐(2-aminoethoxydiphenylbo-rate,2-APB)、雷诺丁(Ryanodine)、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对平滑肌细胞A发性钙瞬变的影响,探讨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瞬变产生的机制.结果 可见大鼠离体活膀胱肌条铺片中平滑肌细胞产生节律性自发性钙瞬变,自发性钙瞬变幅度(WFO)和频率分别为(2.20±0.13)和(10.31±2.74)次/min.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Nimodipine能完全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自发性钙瞬变,2-APB、Ryanodine可将钙瞬变幅度分别降低至(1.98±0.14)、(1.81±0.11),而相应的钙瞬变频率则被减少为(8.18±1.97)(P<0.05,n=18)、(7.59±2.16)7欠/min(P<0.01,n=17).Thapsigargin可抑制平滑肌自发性钙瞬变幅度至(1.76±0.11)(P<0.01,n=20),但对钙瞬变频率却无显著影响.结论 细胞外钙离子通过L型钙离子通道入胞在平滑肌细胞自发性钙瞬变产生中起主要作用,而细胞内钙库中的钙释放入细胞质町能起辅助作用.
作者:郑霁;方强;陈可;鄢俊安;潘进洪;卢根生;金锡御;宋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中低特质焦虑个体在有无诱发恐惧情绪下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 根据特质焦虑问卷得分,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选择得分低的59名随机分为低焦虑试验1、2组完成注意试验.采用点探测任务,以情绪面孔图片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尽快对探测目标作出判断.比较有无诱发恐惧情绪下低特质焦虑个体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差异.结果 当无诱发情绪时,被试对负性面孔的注意偏向值与0比较差异显著[D=(-11.09±25.40),t=-2.391,P=0.024),其指向指数值与.比较差异显著[OI=(-20.28±22.90),t=-4.850,P<0.01];当诱发恐惧情绪时,被试的对负性面孔的注意偏向值与0比较差异不显著[D=(3.73±25.28),t=0.794,P>0.05].结论 低特质焦虑大学生对负性面孔存在回避现象是由指向引起的,而在诱发恐惧情绪时回避现象消失.
作者:林国志;邓光辉;经旻;靳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肿瘤组织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其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ESCC细胞株、ESCC肿瘤组织及对应的远癌组织中的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后测序法(BSP)检测survivin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ESCC肿瘤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65.5%,而绝大部分远癌组织表达阴性;20例survivin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survivin表达阴性的远癌组织及5株ESCC细胞所扩增片段中的CpG位点均呈非甲基化状态.结论 ESCC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否与其CpG岛的甲基化状态无关,提示该区域的甲基化修饰未参与调控survivin基因的转录.
作者:胡华梅;杨晓亚;熊刚;王凯;陈雪丹;白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型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抗菌活性.方法 由缩合反应得到的四吡啶卟啉与一系列苄卤反应得到10个新型的阳离子卟啉化合物;采用琼脂双倍稀释法考查上述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光动力抑菌活性.结果 合成得到10个新的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对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显著的光抑制作用,尤其是化合物3a,4a的MIC_(80)分别为2μg/ml和0.5 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而对革兰阴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低,绿脓杆菌则表现出对所有化合物的耐药性.阳离子卟啉的光抑菌活性随苯环上取代基吸电子能力的增强而降低.结论 新型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光抑制活性.
作者:于克贵;李东红;周成合;刁俊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脱氧胆酸钠+Triton X-100和脱氧胆酸钠+DNA+RNA酶2种脱细胞方法制备脱细胞的同种异体脊髓支架的效果.方法 取成年SD大鼠胸段脊髓2 cm,运用冻融+化学萃取的组织工程学方法(脱氧胆酸钠+Triton X-100和脱氧胆酸钠+DNA+RNA酶)处理大鼠脊髓组织,对处理后的脊髓支架分别进行HE染色,髓鞘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2种方法均较为完全地脱去了细胞和髓鞘成分,脊髓横断面上呈网状结构,未见细胞成分存留,纵切面上呈互相交错的管状通路;未见轴突、髓鞘和细胞核.结论 采用冻融+化学萃取的2种组织工程学方法均可制备出理想的天然脊髓支架,该支架与脊髓三维组织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有望作为脊髓损伤后桥接物和神经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支架.
作者:郭树章;蒋涛;任先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cl-2和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在不同发育程度肠壁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cl-2、CR在4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hirschsprung disease,HD)、10例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irschsprung's allied disease,HAD)和对照组肠壁神经节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2表达于发育较差的神经节细胞,在发育成熟的神经节细胞不表达.CR表达于发育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在发育较差的神经节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结论 Bcl-2和CR在肠神经节细胞的特异性表达,有助于判断神经节细胞的成熟程度.Bcl-2在发育异常肠壁神经节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恢复上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朱进;金先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间基于配体受体激活效应的生物学原理和探针的定量PCR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建立痕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的快速检测体系.方法 以2条含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s,ERE)并与Erα有高亲和力的DNA序列COX7RP-ERE和VitA2-ERE,作为结合探针,进行Erα体外受体.配体特异结合,形成配体-Erα-DNA探针复合体(Erα-DNA probe com-plex,ERC),荧光定量检测ERE含量,并考察17β-雌二醇(E_2)、雌酮(E_1)、己烯雌酚(DES)及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结合情况.结果 与VitA2-ERE相比,人源性COX7RP-ERE在Erα体外受体-配体结合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结合效应;E_1、E_2、DES、DMP 4种雌激素类化合物对COX7RP-ERE的结合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对COX7RP-ERE结合效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分别为0.89 nmol/L、19.9 pmol/L、0.79 nmol/L、6.31 pmol/L.结论 检测体系中结合探针的结合量存在明显的雌激素剂量依赖性,这种基于Erα激活效应的ERC-PCR定量检测体系可以用于监测化合物和EDCs的类雌激素活性.
作者:谭文婷;罗霄;晏泽辉;但芸婕;毛青;邓国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在儿童双生子个体间是否存在不通过5种感觉通道(视、听、触、嗅、味)的交流现象,并探索其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方法 募集6-16岁共同生活的儿童双生子,采集颊黏膜标本以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用纸牌试验方式,比较双生子猜牌J下确率和数学期望值的大小,按卵型鉴定结果将双生子组分为同卵双生组和异卵双生组,比较猜牌正确率.结果 双生子组的猜牌正确率大于数学期望值(P<0.05),同卵双生子猜牌正确率大于异卵双生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双生子个体间可能有不通过5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存在,共同的遗传基础和生活环境可能是该交流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尚不能确定遗传和环境对该现象的影响存在轻重之分.
作者:傅一笑;侯枭;覃青;蒙华庆;李涛;罗庆华;黄小兰;齐志国;富奇志;杨瑞瑞;胡华;谢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细胞POT1 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不同胃黏膜细胞POT1 mRNA的表达,采用TRAP.ELISA半定量分析不同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与癌旁正常黏膜相比,晚期胃癌癌组织POT1 mRNA增高,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与其正常胃黏膜比较其POT1 mRNA表达也明显增高,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及其正常胃黏膜POTI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晚期胃癌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上皮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肠上皮化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上皮,但是胃癌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肠E皮化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间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尽管胃癌细胞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端粒酶活性高于正常和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细胞,但是POT1 mRNA的表达与之无关.
作者:王雷;房殿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窜外神经细胞瘤是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系统新列出的8种实体之一,属少见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1]).其发病部位为除脑室外的大脑半球、丘脑、小脑及桥脑等,发生于脊髓者十分罕见~([2]).现报告1例原发于脊髓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讨论其特殊发病部位、病理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刘才保;王毅;张乐天;张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Np63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的抑瘤作用,同时检测△Np63基因被抑制后对细胞周期素D_1(cyclin D_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构建△Np63基因特异性shRNA(shon hairpin)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转染荷瘤鼠瘤体.将符合实验条件的15只裸鼠分为3组:△Np63-shRNA组、Control.shRNA组与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瘤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Np63基因和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yclin D_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转染质粒8周后,△Np63-shRNA组与生理盐水组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1),抑瘤率为74.44%,Control-shRNA组与生理盐水组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结果显示△Np63-shRNA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细胞核分裂象减少,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炎症细胞浸润.RT-PCR结果显示△Np63-shRNA组△Np63基因表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p63、PCNA、cyc-lin D_1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 △Np63特异性shRNA质粒表达载体沉默△Np63基因后,可显著抑制人膀胱癌裸鼠肿瘤的生长,△Np63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D_1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的细胞增殖.
作者:何云锋;吴小候;唐伟;尹志康;王德林;蒲军;陈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重庆儿童医院就诊的患非细菌性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大便和问卷.先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经RT-PCR(逆转录PCR)方法证实为轮状病毒,然后用巢式RT-PCR方法进行VFr7(G)、VP4(P)基凶分型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507份大便标本,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50.69%(257/507).147份轮状病毒VP6基因阳性标本中G分型结果:G1型占40.14%(59/147);G2型6.80%(10/147);G3型17.01%(25/147);G4型2.04%(3/147);G9型0.68%(1/147);尚有49份未能分型,占33.33%(49/147).P分型结果:P[8]型占60.54%(89/147);P[4]型占6.12%(9/147);P[9]型和P[10]型各有l例,分别占0.68%(1/147);尚有47份未能分型.G、P型别组合常见的是GI/P[8]型,占58.93%(33/56).各G、P型别间临床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P分型结果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G分型显示出多样性特点,P分型仍以P[8]型占优势.
作者:廖炀;陈军华;朱朝敏;许红梅;刘作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丙型肝炎病毒NS5B基因转染人肝痛细胞系Hep3B细胞,检测NS5B的表达与细胞内RNA聚合酶活性.方法 使用脂质体把包含伞长丙型肝炎病毒NS5B基因的重组载体pcDNA-5B转染到Hep3B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NS5B基因的表达,荧光素酶检测NS5B的细胞内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结果 RT-PCR和Westernblot发现转染NS5B基因的Hep3B细胞产生NS5B mRNA和NS5B蛋白,荧光素酶分析表明Hep3B细胞表达的NS5B蛋白具有细胞内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结论 人肝癌细胞系Hep3B细胞可以成功表达NS5B基因,且表达的NS5B蛋白具备细胞内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
作者:孔令保;刘志文;吴晓玉;刘好桔;王园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