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灭菌医疗用品包装材料应用研究

刘进

关键词:灭菌, 药物包装
摘要:灭菌医疗用品包装是指要求包装后灭菌的医疗用品的包装材料.目前医用灭菌包装材料品种正由单一材料向多元化发展,现将其应用研究总结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睾丸卵黄囊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搜集8例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以及随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AFP、AAT阳性.8例均行患侧睾丸肿瘤切除术.结论:测定血清 AFP水平对确定肿瘤性质,监视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根治术加化疗可以提高睾丸卵黄囊瘤的生存率.

    作者:黄克斌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及应急处理体会

    中心静脉插管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重要的有创治疗措施,主要适用于危重患者和重大手术后的患者.它在快速扩容、中心静脉给药、术后营养支持、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1].

    作者:牛迪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宫外孕超声误诊28例分析

    对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宫外孕误诊2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8~44岁,平均31岁.其中有明确停经史者1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和腹痛者18例,尿妊娠试验阳性者22例,宫腔内置节育环者18例.

    作者:孙淑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良性肿瘤28例疗效分析

    目的: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良性肿瘤疗效分析.方法:28例经纤支镜检查病理确诊的气管支气管肿瘤患者,胸片和胸部CT仅有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未发现肺内和纵隔占位病变,在纤支镜下行微波治疗并追踪.结果:良性肿瘤28例,其中腺瘤14例,炎性肉芽肿10例,息肉4例,治疗2~6次,临床症状缓解,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消失,纤支镜下见新生物均完全脱落,追踪0.5~2 a未见复发.结论:(1)微波治疗气管支气管肿瘤疗效确切,对良性肿瘤可治愈,替代手术治疗;(2)治疗间隔时间不易过短,以10~14 d为佳.

    作者:孟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面瘫伴严重精神创伤1例的心理护理

    我院于2005-12-10收治面瘫伴严重精神创伤1例,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梁淑英;石慧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儿科门诊输液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调查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平均在每天100~150人次,年龄0.5~12岁之间.为了使患儿在静脉输液时更加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健康,在患儿入院进行治疗的有限时间里,使患儿家属大限度地获取健康医学知识,日常生活常识,促进患儿身心健康,我们对门诊输液患儿家属及陪护人员500例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分析,并实施了健康知识宣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蓓蓓;蒋洛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我国白内障基础研究现状分析和展望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国白内障基础研究的现状.方法:通过综合和分析我国目前在白内障发病机制、晶状体后囊膜的混浊机制、药物防治白内障以及白内障动物模型构建方面的研究,提出我国在白内障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病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和渗透,白内障的基础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但在白内障的基础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结论:白内障的基础研究是终实现白内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条件,我国白内障基础研究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晓春;燕振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应对探讨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麻醉、治疗、检查并担负抢救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护士又是工作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群体,这种特殊的环境存在着许多工作压力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对护士的心理、生理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而且会使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下降,也会影响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探讨如下.

    作者:詹丽园;郑春燕;汤文珠;罗金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晚期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原因与护理体会

    介入手术后排尿困难是护理工作人员值得注意的一项临床工作[1],现将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和总结的原因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清秀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空巢家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状态调查

    本文调查了59例空巢家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态,并与86例非空巢家庭同病患者比较,试图探讨前者社会支持评分的一般规律性.

    作者:李翠芳;闻玉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急腹症患者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60%~70%为急腹症患者,该组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能否正确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现就平时易忽略而又特别重要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作者:丛爱军;于春华;刘艳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A组(接受健康教育患者),B组(未接受健康教育患者).从三方面调查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药物治疗、定期复查、改变生活方式(分别用百分率表示),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B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为减少或延缓该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控制疾病的传播.护士应当认真做好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作者:陈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复杂性肾结石并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外科治疗分析

    我院1998-06~2006-06收治复杂性肾结石并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8~78(50.2±8.9)岁 .分别是双肾、功能侧肾或孤立肾的铸形、鹿角状或多发性结石,病史4周~16 a,平均29.6个月.

    作者:常艳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OP)发病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BMD);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测定受试者血清IGF-I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GF-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与血清IGF-I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组OP发病率增高,与IGF-I水平降低导致骨形成减少有关.

    作者:孙明谨;李雪锋;陈世清;胡清;王芳;曾玉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实行人性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加强实习前教育,开展护生为主的临床教学查房,应用护理期刊拓宽知识面、晨会交班提问以及提前融入执业考试训练等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行人性化教学管理后,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由82.3%上升到97.4%(P<0.05).护生三基理论考试成绩与操作技能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人性化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切实可行,能明显促进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徐海红;王永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浅静脉穿刺术标本制作法

    对浅静脉穿刺标本制作要点及体会如下.1 选材与取材选用新鲜的成人尸体,分别于内踝上方3 cm处截取足的材料;于肱骨内上髁上方8 cm处截取前臂的材料.选用新鲜的1岁童尸,平颈根部水平截断,取用头颈部材料.

    作者:程贵芹;何为慧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的护理体会.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种输液静脉对留置针的选择及穿刺的操作技巧;封管药液的选择和封管方法;静脉留置针在体内的留置时间;堵管的预防和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由于静脉留置针外套管柔软无尖,置于血管内不易刺破或滑出血管,可在血管内保留数天,便于静脉给药[1].结论:近年来,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易于固定,便于肢体活动,为输血、输液提供了方便,减轻了危重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为患者抢救、用药及补液提供了快捷通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2].

    作者:张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为了强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我们对60例出院1个月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医院灭菌医疗用品包装材料应用研究

    灭菌医疗用品包装是指要求包装后灭菌的医疗用品的包装材料.目前医用灭菌包装材料品种正由单一材料向多元化发展,现将其应用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刘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护理员在护理管理中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我院自2005-10开始实行护理员服务(每科招聘1名护校毕业的待业人员),并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纪律教育、语言交谈艺术培训、技能及理论培训等,提高了护理员的服务质量.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