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芳;赵焕琳
我院2005-01~2006-06对36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了系统的家庭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作者:段晓莉;王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本文调查了59例空巢家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态,并与86例非空巢家庭同病患者比较,试图探讨前者社会支持评分的一般规律性.
作者:李翠芳;闻玉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冲突是一种被对方感知到的敌对,对立或想法的抵触[1].它是一种过程,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有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或行为上的矛盾[2].
作者:李影;王瑞峰;王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向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的健康教育.分别在患者手术后的1 a,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总体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教育,让家属来参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可帮助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推动医患之间的配合,提高家属对患者的照顾水平及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对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蔡立慧;方毅贞;魏少君;方少意;张飞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以期达到患儿家长积极配合,使脑瘫患儿尽早康复.方法:医护分工合作,共同对患儿家长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医护分工合作式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患儿家长的积极配合,保障了患儿能够得到有效、系统、长期的康复治疗.结论:对脑瘫患儿家长实施医护合作式的健康教育是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遐;谷艳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2005-01~2006-11我科收治自发性双侧脑室出血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8例,均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冲洗,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苏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近20 a是睡眠医学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备受关注,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由于症状表现明显,发病率及致死率高而广受重视,成为睡眠呼吸紊乱研究的热点.
作者:杨金凤;时向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脊麻后麻醉平面意外升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14岁,40 kg,身高142 cm.因车祸后尿道下裂拟在脊麻下行尿道扩张术.术前体检: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正常.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精神症状摘要如下.1 诺氟沙星女,93岁.因尿频、尿急,自服诺氟沙星胶囊400 mg/次,2次/d,第8天患者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澹妄、烦躁不安、幻觉、在地上乱爬、不能辨认亲人、拒绝进食.给予氯丙嗪片口服,3 d后患者精神状态趋于正常.本例与诺氟沙星用量过大有关[1].
作者:吴兵;黄雁;张玉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治疗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洁;陆菊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闭塞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术已逐渐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晚期大出血,具有创伤小,疗效明显,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近年来为临床广泛应用.由于其易出现血腹、血胸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所以术后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桂珍;朱娟;孙淑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我院手术室把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全麻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中,注意保持手术室温度,输液液体及冲洗液的加温,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双眼等;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结如下.
作者:闫玉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静脉输注10%葡萄糖酸钙注射稀释液是纠正新生儿低钙血病(血清钙低于1.8 mmol/L或游离钙低于0.9 mmol/L)常用的方法.由于葡萄糖酸钙为酸性较大(pH=4)的高渗溶液,对血管的刺激性大,而新生儿血管发育不成熟,血管通透性高,在输注葡萄糖酸钙时极易发生外渗,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
作者:卢燕君;张少燕;郭郁莲;黄巧凤;周秀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常迅速昏迷、窒息以至死亡,以往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前准备复杂,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多,恢复慢.近几年来我院采用颅脑穿刺治疗,该类手术具有损伤微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1,2].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立君;蔡秋霞;王丽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我院糖尿病足截肢手术86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有糖尿病史,平均9.5 a(2个月~25 a),其中男61例,女25 例,年龄40~75(平均56)岁.
作者:刘丹;付晓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外科ICU主要收治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各类大手术后重症患者,大部分患者在监护期间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恐惧、绝望等情绪[1].如何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是ICU护士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将我科ICU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田军梅;韩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总结高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运用早期诱导缓解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除3例早期死亡外,其余都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结论:加强对患者观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降低早期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文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角膜异物剔除术是眼科常见的创伤性操作,在操作前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尊重患者拒绝或接受有关疾病信息的选择.
作者:李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求医行为是人们感到自己身体有了不适感觉或出现了某种疾病症状,主动请求医护人员诊治、护理的过程,而癌症患者除有以上求医行为外,同时还具备特殊性心理,医务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循循诱导,取得患者的信任,听从医务人员指导、配合治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癌症患者的身心治疗及康复有重要意义[1].
作者:崔跃明;翟小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阐述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建立良好观念,重视PICC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收治的96例患者置入成功,达到治疗目的.结论:注重护理能够使PICC治疗顺利实施.
作者:肖飞;马冬萍;袁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