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磊;高娜;陈炜;陈宗涛;徐小峰;安静
目的 观察岁格列酮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后无再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罗格列酮组(3 mg·kg-1·d-1,共14 d),每组15只,后2组人鼠行冠状动脉结扎3 h,松解2 h建立AMI再灌注后无冉流模型.以病理染色法检测无冉流而积;化学比色法检测再灌注区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以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 检测冉灌注区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①岁格列酬组心肌无再流范围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小(P<0.01);②生理盐水组心肌MPO酶活性、ICAM-1及P-选择素蛋门及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1),罗格列酮组上述指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罗格列酬能有效减小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范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再灌注后内皮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进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及聚积有关.
作者:何泉;雷寒;覃数;马康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xendin-4对高脂喂养的肥胖人鼠胰岛β细胞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NC组,10只)及高脂饲料(30只).喂养10蒯后,高脂喂养大鼠分为高脂(HF)组,0.5、2μg/kg Exendin-4治疗高脂组(HFL、HFH组),每组10只.治疗6周后,崩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IVGT)和胰岛索耐量实验(ITT)来评价机体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检测基础血脂水平.结果 高脂诱导肥胖大鼠经Exendin-4处理后,lee's指数、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明显降低(P<0.01);IVGTT和ITT指标明显改善(P<0.05),胰岛素分泌水平增高(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P<0.05),HFH组较HFL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Exendin-4可改善肥胖大鼠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糖脂代谢,并可能呈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谭兴容;王毅;杨刚毅;方超;吴艳;欧阳凌云;李生兵;陈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外缺血再灌注(isehemia-reperfusion,I-R)脑损伤中NF-KB的表达及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7 d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PD组.AO/EB及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再灌注0、6、12、24、48 h细胞调亡率、Bcl-2/Bax、NF.KB p65的动态变化.结果 模型组可见凋亡细胞的特征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NF-KB p65的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P<0.05),24 h达高峰,随后渐降低,Bel-2/Bax的高峰点位于6 h,之后降低(P<0.05);PD组细胞凋亡率及NF-KBp65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Bcl-2/Bax值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NF-KB p65的活化参与了体外I-R脑损伤的病理过程,PD可能通过抑制NF-kB p65的表达,上调Bcl-2/Bax值,阻止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I-R脑损伤.
作者:徐静;王兴勇;杨廷芳;胡语航;熊燚;周海银;何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来反映南于正常老化弓I起的脑组织弥散及各项异性改变.方法 通过对年轻组及其年老组脑组织的弥散张量成像,获得腑组织的平均弥散(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及部分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分别测量不同必趣部佗(region of interest,ROI)的ADC值及FA值,通过统计学分析来反映2组相应部位脑组织弥散及各项异性的差异,并探讨引起这种改变的原因.结果 分别对于年轻组和年老组的对称部位而言,左右侧的ADC值及FA值没有差异(P>0.05).除内囊膝部外,年老组各个兴趣区的ADC值均大丁年轻组(P<0.05);而对于FA值而言,所有测茸部位的FA值在年老组均比年轻组低(P<0.05).结论 DTI 可以反映由于止常老化所引起的脑组织弥散、各向异性改变,从而反映腑组织微结构及完整性的改变.
作者:钟维佳;赵建农;吴伟;陈维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P27及转化生长因了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官颈腺癌,18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切片中 PTEN、P27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43例宫颈腺痛组织PTEN、P2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9%、55.81%,均明显低于止常宫颈组织(P<0.05).VFEN、P27的阳性表达率在临床分期为Ⅱa及以上官颈腺癌组织中明显降低(P<0.01),且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官颈组(11.11%)与宫颈腺癌组(5.8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蛋白表达与官颈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颁腺癌组织中PTEN与P2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8=0.808,P<0.01),TGF-β1表达与PTEN、P27无关.结论 PTEN、P27对宫颈腺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官颈腺癌的发生及进展nr能与TGF-β1蛋白表达无关.
作者:杨君;唐良萏;王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膜一细胞骨架联接蛋白Ezrin埘骨肉瘤细胞株UMR106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为获得较好的干扰效果,针对大鼠Villin2基因(Ezrin编码基因)没计2个发夹式RNA(shRNA).合成后克隆入载体pGenSil-1,扩增并中量提取质粒,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进UMR106细胞.采用逆转录聚介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zrin的表达.选取效果好的shRNA转染UMR106细胞并行G418筛选,传代扩增.扩增后细胞原位接种到SD大鼠胫骨结节,并设立正常细胞组和阴性对照组,观察记录肿瘤彤成和大鼠存活时间,计数肺表面转移灶数目,镜检定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在原发灶和肺转移灶内的表达.结果 ①shRNAI干扰作用明显,下调达90%.②移植时稳定转染细胞数约50%.③实验组与对照组均100%成瘤,成瘤时间正常细胞组为(10.25±1.07)d,阴性对照组为(10.08 ±0.88)d,实验组为(10.30±1.08)d,三者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存活时间(42.30±17.25)d明显长于正常细胞组(20.60±11.70)d(P<0.01)和阴性对照组(22.40±7.42)d(P<0.01);实验组肺转移灶数目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组(P<0.01)和阴性财照组(P<0.01),分别为(39.40±51.86)个、(124.60 ±39.78)个和(117.60±36.48)个;阴件对照组中原发灶和肺转移灶内均有EGFP表达,而实验组肺转移灶内末见EGFP表达.结论 Ezrin蛋白是骨肉瘤肺转移中的一个关键因子,干扰Ezrin蛋白表达能抑制其肺转移的发生,可以作为预防肺转移的靶点.
作者:王忠良;李旭良;张德文;李明;覃佳强;刘传康;刘星;曹豫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体素1.H-MRS在成人轻中型TBI挫裂伤区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8例诊断明确的TBI患者,多体素1.H-MRS采集挫裂伤区域NAA、Cho、Cr等峰,并计算多种代谢物比值平均值.结果 多体素1.H-MRS示挫裂伤区域NAA/Cr、NAA/Cho及Cho/Cr平均值与上E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筹异(P<0.01);轻、中型组问比较,NAA/Cr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2组的NAA/Cho和Cho/Cr值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体素1.H-MRS分析对轻中型TBI的早期诊断及伤情的评估有重要价值,损伤区NAA/Cr值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扬;黎海涛;谢兵;黎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熊果酸诱导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0、5、10、15、20 μmol/L的熊果酸作用于U937细胞6、12 h,观察昔效关系.用20 μmol/L熊果酸作用U937细胞1、3、6、9、12、24 h,观察时效关系.采用AnnexinV/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Caspase-9及Bcl-2家族基因Mcl-1、Bcl-2、Bcl-xL、Bax、Bad的表达,用β-actin做内参照.20 μmol/L熊果酸作用于不同类型的急性自血病细胞(U937、Jurkat、HE60)1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Caspase-3、Caspase-9、PARP的表达.结果 熊果酸作用于U937细胞引起细胞发生凋亡,并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熊果酸引起凋亡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的降解/活化增加,促进凋亡作用底物PARP的降解增加.熊果酸还可引起抗凋亡蛋白Mcl-1的表达降低,但对Bcl-2、Bcl-xL、Bax、Bad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熊果酸可诱导多种急性白血病U937、Jurkat、HL60细胞发生凋亡.Mcl-1的下调可能在熊果酸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熊果酸引起Mcl-1的下调,随后引起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降解/活化及PARP的降解,终促进细胞凋亡发生.
作者:王晓芹;曹波;高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CHO细胞中稳定表达人整合素β,对登革2型病毒(Dengue virus serotype 2,DV2)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表达人整合素β3的质粒转染CHO细胞,通过G418筛选、流式细胞学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建立稳定表达整合素β3的CHO细胞株;利用该细胞株进行感染实验,柃测人整合素β3稳定表达对DV2易感性的影响.结果 共获得了C9、C10、F8和H6 4个高表达整合素β3的细胞克隆,其中克降F8中整合素β3的表达水平高,是对照组的1.89倍.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进入整合素β3高表达细胞株的病毒数量均有所增高,增高的比例与整合素β3的表达增高趋势基本一致,进入F8细胞株的病毒量高,是财照细胞的2.63倍,说明整合素β3有助于DV2进入细胞..结论 在CHO细胞中外源性表达整合素β3可以提高DV2的感染率.
作者:张俊磊;高娜;陈炜;陈宗涛;徐小峰;安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输卵管扭转是一种较为少见并缺乏特异性表现的急腹症,临床一时难以确诊,常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巢肿瘤蒂扭转等,传统术式为切除患侧输卵管,这无疑增加了不孕症的发病率.本院收治1例青春期输卵管扭转并保留输卵管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流;冯惠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MMP-26)在肺腺癌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ERK、pp38MAPK及MMP-26在44例肺腺癌组织巾的表达.Western blot柃测U0126阻断ERK信号通路后肺腺癌A549细胞MMP-26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 pERK和MMP-26表达与肺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pERK、pp38MAPK及MMP-26蛋白在肺腺癌组织巾高表达率分别为59.1%、20.4%、54.5%,pERK与MMP-26表达存在正相关(r=0.63,P<0.05),并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状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pp38MAPK与MMP-26表达无关(r=0.01,P>0.05),与患者年龄、淋巴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均无统汁学差异(P>0.05).用ERK阻断剂U0126阻断ERK信号通路可降低MMP-26蛋白表达水平,并且随U0126浓度升高MMP-26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肺腺癌组织pFRK、MMP-2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预后显著相关(分别为Log-Rank=5.52、Log-Rank=7.01,P=0.019、P=0.008).结论 ERK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凋MMP-26的表达促进肺腺癌的恶性进展,ERK信号通路可能是肺腺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途径,pERK和MMP-26的表达可辅助用于肺腺癌的预后评估.
作者:黎联;梅同华;周向东;张新高;车德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巧及结果.方法 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20例.结果 栓塞程度:致密柃塞15例,栓塞90%以上3例,90%以下2例.术中出血2例,1例死亡.结论 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
作者:陈立朝;许民辉;杨东虹;邹咏文;张云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左心室及颈动脉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9例,根据动态血压(ABPM)检测结果将昼夜血压节律曲线分为杓型和非杓型2组,将这2组患者的ABPM、超声心动图(UCG)及颈动脉超声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非杓型组比杓型组24 h SBP、24 h DBP、nSBP、nDBP、IVST、LVPWT、LAD、LVMI、A/E、IMT、D、RI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P<0.01),而PSV和EDV则显著下降(P<0.05).左室构型上两者也有明显差异(P<0.05,P<0.01),非杓型组向心性重构或左窒肥厚者明显多于杓型组.结论 非杓型动态血压节律较杓型节律的高血压患者有更严重的心脏及大动脉损害.ABPM、UCG及颈动脉超声对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评价预后及判断靶器官损害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幸;岳瑞华;沈均乐;唐渝萍;史若飞;黄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BAG-1、Bcl-2双靶区反义RNA重组载体并初步探讨其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从SGC-7901细胞总RNA中逆转录扩增包括全部编码序列的BAG-1和Bcl-2 cDNA,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反向插入真核细胞双表达载体pVITR02的多克隆位点中,转染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观察对细胞BAG-1和Bcl-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分析表明,双表达质粒pVlTR02-AsBAG-1-Bcl-2构建成功.MTT法检测显示pVITR02-AsBAG-1-Bcl-2载体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旱时间依赖性,其中以72 h转染组抑制作用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pVITR02-AsBAG-1-Bcl-2组BAG-1和Bcl-2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捌亡比例升高(P<0.01).结论 成功构建反义双靶区重组载体pVITR02-AsBAG-1-Bcl-2,并发现其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引起细胞凋亡.
作者:陈建国;卢天龙;韩跃武;冯惟萍;任慧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眼内压(intraoeular pressure,IOP)测定用于无创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34例(55例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通过腰椎穿刺测定ICP,同时采用舣刻度Sehiotz眼压计测量双眼IOP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 ICP与平均IOP之问呈显著正相关(r=0.765,P<0.01).结论 IOP与ICP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IOP可反映ICP.
作者:艾宏飞;王健;毛思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survivin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的表达载体,探讨其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构建survivin特异shRNA表达载体转染T24细胞,RT-PCR、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细胞生长曲线、随机运动实验、Matrigel穿膜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生长、运动及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经EcoR I和Hindm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筛选含目的 DNA片段的重组载体pshRNA-survivin2,并成功转染T24细胞;转染pshRNA-survivin2后町显著抑制细胞中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1.73%和73.27%;pshRNA-sur-vivin2组的细胞侵袭力与运动能力均有明显的下降,第3、5大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9.13%、83.86%.结论 应用pTZU6+1质粒载体构建survivin的shRNA表达载体,能有效抑制其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可抑制T124细胞的增殖、运动及体外侵袭能力.
作者:杜虎;吴小候;罗春丽;刘川;曾柯;何云锋;尹志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J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的颅面部疼痛[1],发病机制至今未明.TN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TN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临床上在内科治疗无效或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时多采用外科治疗,但理想的手术方式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作者:王典春;李栋平;朱兴宝;邓询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胰腺绀织氧化应激的情况及福辛普利干预后胰岛功能及胰腺组织的免疫组化改变.方法 21只大鼠分对照组、糖尿病组、福辛普利干预组,糖尿病组用高脂进行喂养制作糖尿病模型,干预组喂以福辛普利(5 mg/kg),在病程小同时点测定血糖、体质量及胰腺组织中硝基酪氨酸的含量,并观察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改变.结果 糖尿病组0与正常对照组胰腺硝基酪氨酸含量比较明显增高(P<0.01);福辛普利干预组与糖尿病组胰腺中硝基酪氨酸含量比较明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亦降低(P<0.05).结论 精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的氧化应激存在异常,福辛普利时糖尿病大鼠胰腺氧化应激存在抑制作用.
作者:闫纪强;刘东方;周厚地;徐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为0.4%~2.6%.一旦发生,患者体质消耗较大,常危及生命[1].1996年7月至2007年12月,我科经胸手术切除食管癌856例,术后并发乳糜胸15例,发生率为1.75%.现将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张在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RNA T扰对胃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人HIF-1α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胄癌细胞BGC-82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 mRN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后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TUNEL法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成功构建了pshRNA-HIF-1α1和pshRNA-HIF-1α2重组质粒;转染BGC-823后,与空质粒组相比,pshRNA-HIF-1α1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HIF-let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抑制率分别可达93.4%和55.7%;MTT法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转染后,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卒质粒绀(P<0.05),BGC-823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减少;TUNEL法显爪转染后细胞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或断裂;体内实验显示,pshRNA-HIF-1α1的抑瘤率为41.75%.结论 体内、外初步实验证实pshRNA-HIF-1α1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BGC-823 HIF-1α基因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作者:周炜;姜政;张滨;向廷秀;黄爱龙;王丕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