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药学专业药学概论授课及考核模式的问卷调查与思考

王丹;张秋华;王雅光;夏蒲

关键词:药学概论, 考核模式, 教学方式, 考查课
摘要:药学概论是为高等医学院校非药学专业学生开设的考查课程之一.我们针对学生开展了该课程的相关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课程认知度,从考核模式、教学方式、授课教师情况3个方面提出推进药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对策,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借鉴.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非暴力沟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非暴力沟通为构建新时代下的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方式参考.教师可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让爱融入师生关系,用爱去解决师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与真诚,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莫颖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农村家庭卫生知识及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家庭卫生知识及卫生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周口市农村家庭及农村居民,采用填写调查表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结果 农村家庭卫生状况差,卫生知识获取途径少,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卫生态度落后,卫生行为不良.结论 政府应加强领导,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完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强化健康教育关注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等.

    作者:支红霞;殷建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泌尿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泌尿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个护理中职班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案例教学法(n=128),B组接受传统教学法(n=128).在教学结束后两周,采用客观题考查方式对两组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对分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案例教学多了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将知识点渗透在案例中,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整个过程学生参与热情高,学习兴趣浓.考查结果显示,A组成绩为(83.16±7.33)分,B组为(79.70±6.43)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泌尿系统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伟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互联网+”时代以学生为主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研究

    终身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医学教育作为专业化的职业型技能教育,具有长期积累性.医务工作者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医学学历教育只是其教育的一个基础性阶段,如何实现医学教育终身化成为研究的重点.传统医学终身教育模式很难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形势,本文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以学生为主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生态组成,指明医学终身教育的发展方向.

    作者:赵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微课在高职护理对口生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学习方式.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1].高职护理对口生就是经过3年中专护理专业学习后又参加全国高考、针对护理专业招生的学生,其大部分都通过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有8个月以上的临床实践经验.由于高职专业学习内容大部分是中职学习内容的重复,教师一讲都知道,而其实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作者:刘美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目的 探究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实习的50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和对照组(以传统讲课为基础的教学法),每组25名.通过期末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实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眼科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临床眼科学实习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底煜;刘鹤南;肖伟;陈晓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张掖市南关社区3620例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张掖市南关社区3 620例已婚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对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中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顺位以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5年3-7月来我院普查的南关社区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普查中检出妇科病1 541例,占42.57%.已婚妇女常见病前5位依次为外阴及阴道炎症、乳腺疾病、宫颈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和子宫肌瘤.结论 妇幼卫生工作者应重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定期体检,未病先防,规范治疗,降低患病率,提高治愈率,促进妇女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

    分析大专院校学生医学英语学习现状,提出在医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并在词汇教学、课文教学以及口语对话教学中加以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蒋海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微信平台在实习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实习护生带教管理中,通过建立微信群,带教教师与实习护生分享带教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好的带教方法、会议通知、新知识等,达到零距离沟通目的.应用微信平台能充分调动带教教师参与实习带教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实习带教工作更安全、更高效地开展.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医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心理学视角,针对当前医院文化建设现状,围绕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着重论述医院文化建设与心理学的联系,对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做一探讨.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民办高校男护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 调查民办高校男护生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影响其职业发展的因素,为今后稳定男性护理队伍、减少男护士流失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某民办高校大一到大四的男护生100名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选择态度、职业满意度、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标准、职业偏见性影响男护生职业认知水平和职业规划方向.结论 国家应提高对男性护理工作者的关注度,高校应加强对男护生职业生涯指导,减少男护生职业流失率.

    作者:张佩;刘芳;陈瑞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对免费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思考与建议

    从我州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出发,结合当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汪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慕课+翻转课堂”介导的药学“双证”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双证融通”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幕课+翻转课堂”理念与“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教学资源为支撑的教学环境,简化培训程序,以解决受训人员多,培训时间、培训场地难以协调,培训项目耗时长,占用学生大量课堂时间等问题.

    作者:苏丽娜;浦亚清;邓颖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在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以感染性疾病病例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学习导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导向作用,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讨论、总结,掌握相关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致病机制.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

    作者:陈登宇;徐志本;郑庆委;管俊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人文关怀的中职儿科护理临床实习反思日记的质性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中职护生儿科护理临床见习期间的反思日记,发现目前中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的短板,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法,仔细阅读护生教学反思日记,按照日记内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护生对关怀内涵理解模糊、关怀知识不足、主动关怀意识欠缺、关怀能力较低,同时护生也在期待学校关怀教育的完善.结论 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优化课程设置、推进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加强护生职业态度培训等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陈清;朱业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职高专五官科学实训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探讨

    通过加强五官科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增加五官科学实训学时、改进实训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增加学生五官科学学习兴趣,提高操作能力,也增加了教师授课热情.五官科学实训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建设.

    作者:何章彪;赵琳;董伟华;魏抗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常态下法文化对培育医学生法治精神的思考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法治中国的新航程,标志着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医学院校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部分,医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关系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医学院校法治建设的核心.本文提出营造法文化氛围,以“文”化“人”来培育医学生的法治精神.

    作者:石庆红;黄紫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职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调研报告

    通过对烟台地区中职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各就业岗位检验从业人员所需能力进行调查,提出以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和血站、疾控中心等检验岗位为导向,构建面向岗位群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王钦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职开设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的调查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公众关注和重视,培养既懂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又懂食品营养的技能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学改革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网络搜索等方法调查研究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人才需求、就业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等,为学校开设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提供参考.

    作者:黄小璇;李晓瑜;陈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黏度骨水泥在椎体成形术中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OVCF患者200例(241个椎体),体位加手法复位后分别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彤术(PKP)治疗,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伤椎高度与后凸畸形X线片测量.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6~10个月.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及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27个椎体(13.5%)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高黏度骨水泥PVP组骨水泥渗漏率5.21%,PKP组骨水泥渗漏率16.66%.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杰;鄢卫平;柳直;牛喜信;王玉泉;李景周;强天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