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互联网+”时代以学生为主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研究

赵慧

关键词:互联网, 终身教育, 医学教育, 教育体系
摘要:终身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医学教育作为专业化的职业型技能教育,具有长期积累性.医务工作者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医学学历教育只是其教育的一个基础性阶段,如何实现医学教育终身化成为研究的重点.传统医学终身教育模式很难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形势,本文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以学生为主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生态组成,指明医学终身教育的发展方向.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新常态下法文化对培育医学生法治精神的思考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法治中国的新航程,标志着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医学院校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部分,医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关系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医学院校法治建设的核心.本文提出营造法文化氛围,以“文”化“人”来培育医学生的法治精神.

    作者:石庆红;黄紫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梯形图结合CBS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梯形图结合CBS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级临床本科班112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梯形图组、CBS组及实验组,比较各组理论考试和图形诊断成绩,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图形诊断成绩和学习能力均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梯形图结合CBS能够显著提高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婷婷;张红岩;李春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郑州市某卫校在校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卫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某卫校在校生(不包括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 168人,发出问卷3 168份,收回3 094份.少部分学生(260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全面,大部分学生知之甚少.结论 在学生中普及传染病知识特别是艾滋病相关知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该病在学生中的传播.

    作者:夏艳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培训效果评价与分析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灾害应对能力状况,评价灾害护理培训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以我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经过3个月培训后,再次进行资料收集及对比.结果 培训后急诊科护士多个维度得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灾害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需增加培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侯晓莉;巩亚琴;孔林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具有行业特色的制药类专业选修课程设计

    从行业发展角度出发,分析选修课程建设与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对策,为促进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行业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潘卫东;薛迎迎;陈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牙体解剖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需求分析

    对我校相关教师、学生、行业专家及附属口腔医院医疗服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牙体解剖生理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资源需求情况,针对牙体解剖生理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上资源开发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需要.

    作者:潘福勤;刘建辉;王万里;宋双荣;季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高职院校《食物营养》双证融通校本教材建设思路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为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接轨,在明确教材建设理念的基础上,确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划分、任务驱动、联系实际、理实一体”教材建设思路.

    作者:朱秋丽;孙雪萍;刘陶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内科学临床模拟教学体系构建

    从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实际出发,积极创新实践,提出构建临床模拟教学体系,建立教学数据库,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淑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LBL+PBL整合教学法在高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微观抽象、深奥复杂、学生不易理解的学科.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本研究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学科特点与内容,通过实验将LBL和PBL两种教学方法巧妙结合,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姜源;张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职业能力的药剂学课程设计实践

    以基于职业能力的药剂学课程设计为主线,在校企合作理念指导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整合、革新,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对师资队伍和实践条件提出要求,从而零距离对接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取得了一定实效.

    作者:冯传平;彭攸灵;罗红梅;宿亮;李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媒体环境下教学微信平台的构建及其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构建微信平台并将其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轮转实习本科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LBL模式教学,实验组以微信平台结合PBL模式教学,其主要方法为基于微信平台、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前指导预习、课中实时互动、课后拓展延伸.出科时对两组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了解其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教学模式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教学微信平台,并将其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骨科实习带教中可明显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友;李全;赵志青;李明;卓冬兰;李丽;刘佳;水惞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学趣闻融入生理学教学的探讨

    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医学趣闻,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作者:唐云;贾爱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海口市居家老年人养生保健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海口市居家老年人养生行为、养生认识及养生消费现状,为卫生部门和社区保健机构疾病预防及健康保健措施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支持.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并辅以访谈,随机对海口市487名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海口市居家老年人在饮食运动、养生认知、养生消费方面具有某些定势,其中积极的方面可以作为一般性的养生保健模式予以固定、充实和推广.结论 应加强饮食运动养生知识宣传,加快老年人运动场所建设,规范养生保健市场.

    作者:姚慧芳;李娜;袁曦;郑可欣;杨姨;王方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法制保障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医药卫生事业建设中,制定和实施了与边区卫生工作实际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并促进了边区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为边区建设做出贡献.1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1.1边区医菊卫生工作起步陕甘宁边区大部分地区是土地革命时期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由于战争影响和社会经济条件落后,这些地区的医药卫生条件极差,仅陕甘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建有随军医院.

    作者:张佺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心理治疗

    目的 研究心理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影响.方法 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综合保守治疗:颈围制动、颈椎牵引、针刺及推拿、超声波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与B组(综合保守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疗效评定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化和心理症状均有所改善,但B组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 科学的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提高CSA的疗效.

    作者:安世林;李亚军;宋玉兰;何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与分析综合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我院从课程改革入手,对药物制剂技术与药物分析技术两门课程的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整合课程内容,组织教师编写《药物制剂与分析综合实训》校本教材,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训练.通过实践不断反思总结,以期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作者:周咏梅;梅晓亮;汤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某市高职生传染病防控知识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某市高职生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现况,探索高职生传染病防控重点.方法 自主设计问卷,采用现况调查法.结果 高职生传染病防控知识问卷平均得分较高,但是不同性别、学制学生以及部分具体项目之间的得分存在差异.结论 经学校大力宣传后,高职生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应加强不同性别、学制学生的针对性健康教育.

    作者:岳晓艳;毕育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学类成教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及策略探析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成教生自身特点,使得其学习绩效水平偏低.依据成教生特点和网络自主学习优势,提出成教生网络自主学习策略,以期为成教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质量和毕业率提供借鉴.

    作者:张怀斌;谢清华;马丽英;高宗华;黄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稀释性母乳喂养降低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稀释性母乳喂养降低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2012年6月前入院者为常规母乳喂养组(对照组),2012年6月及以后入院者为稀释性母乳喂养组(干预组).对照组于出生15 min~72 h出现肠鸣音后常规喂母乳,干预组于出生后15min~72 h出现肠鸣音后予以稀释性母乳喂养,观察两组NEC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822,P<0.05);3∶1稀释性母乳组与对照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275 P<0.05);2∶1稀释性母乳组与对照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145,P>0.05);1∶1稀释性母乳组与对照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 =0.922,P>0.05).结论 稀释性母乳喂养能降低早产儿NEC发生率,且母乳稀释浓度不同,喂养效果不同.

    作者:万改红;孙桂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慕课对于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起源于美国高校的慕课发展迅速,我国许多知名高校加入了慕课平台.高职高专医学教育部门应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来看待慕课,积极参与慕课建设及应用,以慕课为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慕课在未来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作者:赵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