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秋燕;孙晓晖;张洪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校15名在三级医院实习结束的学生进行访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目前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用物、新理论的应用、知识的更新以及病房与实验室、真实病人与模拟病人等方面.结论 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临床教学模式;更新教材内容,注重教材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减少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
作者:张向锋;苗茂云;索海英;张国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问卷对中职生4种基本能力水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中职生基本能力普遍较低.笔者根据研究结果针对中职生基本能力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找到培养中职生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彬;罗艺徽;覃梦岚;黎海祥;李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OVCF患者200例(241个椎体),体位加手法复位后分别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彤术(PKP)治疗,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伤椎高度与后凸畸形X线片测量.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6~10个月.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及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27个椎体(13.5%)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高黏度骨水泥PVP组骨水泥渗漏率5.21%,PKP组骨水泥渗漏率16.66%.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杰;鄢卫平;柳直;牛喜信;王玉泉;李景周;强天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推拿专业视障学生实践技能,使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是目前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推拿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院校已逐渐开展且效果较理想,针对视障学生生理特点、学习规律及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推拿专业实践教学,可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视障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
作者:李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2015年张掖市南关社区3 620例已婚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对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中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顺位以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5年3-7月来我院普查的南关社区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普查中检出妇科病1 541例,占42.57%.已婚妇女常见病前5位依次为外阴及阴道炎症、乳腺疾病、宫颈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和子宫肌瘤.结论 妇幼卫生工作者应重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定期体检,未病先防,规范治疗,降低患病率,提高治愈率,促进妇女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从更新教育理念入手,通过制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评价方法等,建构“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目标”的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相适应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关红军;鲁俊华;郭毓鹏;荣胜忠;董晶;牛莹莹;姚立岩;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双证融通”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幕课+翻转课堂”理念与“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教学资源为支撑的教学环境,简化培训程序,以解决受训人员多,培训时间、培训场地难以协调,培训项目耗时长,占用学生大量课堂时间等问题.
作者:苏丽娜;浦亚清;邓颖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法治中国的新航程,标志着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医学院校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部分,医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关系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医学院校法治建设的核心.本文提出营造法文化氛围,以“文”化“人”来培育医学生的法治精神.
作者:石庆红;黄紫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调查影响高职医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能.方法 分析编制的“高职医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应用非参数检验二项式方法、非参数卡方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关键性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是0.662,KMO值为0.651,Bartlett球形检验P<0.05,对15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产生6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总体方差的68.36%.对关键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89.1%的学生有失败的学习经历,期望老师改变其学习动机,在自我定位方面比较迷茫.结论 本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要求,高职医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缺乏学习自信心.
作者:张夏男;张洪伟;纪颖;聂立华;王秋芳;袁作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为突出职业教育理念,结合环境监测学科特点,提出将实验技术标准和教学标准作为教学材料的补充,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李诚;宋文芳;马少华;石予白;王艳芳;张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总结目前国内外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策略,为我国护理教育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与相关课程设置及开展提供借鉴.
作者:刘静;余新超;张秀云;吴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起源于美国高校的慕课发展迅速,我国许多知名高校加入了慕课平台.高职高专医学教育部门应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来看待慕课,积极参与慕课建设及应用,以慕课为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慕课在未来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作者:赵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心理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影响.方法 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综合保守治疗:颈围制动、颈椎牵引、针刺及推拿、超声波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与B组(综合保守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疗效评定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化和心理症状均有所改善,但B组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 科学的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提高CSA的疗效.
作者:安世林;李亚军;宋玉兰;何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对烟台地区中职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各就业岗位检验从业人员所需能力进行调查,提出以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和血站、疾控中心等检验岗位为导向,构建面向岗位群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王钦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农村家庭卫生知识及卫生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周口市农村家庭及农村居民,采用填写调查表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结果 农村家庭卫生状况差,卫生知识获取途径少,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卫生态度落后,卫生行为不良.结论 政府应加强领导,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完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强化健康教育关注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等.
作者:支红霞;殷建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我院从课程改革入手,对药物制剂技术与药物分析技术两门课程的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整合课程内容,组织教师编写《药物制剂与分析综合实训》校本教材,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训练.通过实践不断反思总结,以期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作者:周咏梅;梅晓亮;汤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海口市居家老年人养生行为、养生认识及养生消费现状,为卫生部门和社区保健机构疾病预防及健康保健措施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支持.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并辅以访谈,随机对海口市487名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海口市居家老年人在饮食运动、养生认知、养生消费方面具有某些定势,其中积极的方面可以作为一般性的养生保健模式予以固定、充实和推广.结论 应加强饮食运动养生知识宣传,加快老年人运动场所建设,规范养生保健市场.
作者:姚慧芳;李娜;袁曦;郑可欣;杨姨;王方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药化学技术是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满足岗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应从生产流程入手,重新对中药化学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将课程内容由学科型向任务型调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为其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刘颖新;刘利利;邱艳明;杨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针对卫校学生特点,讨论如何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轻松学好生物化学,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志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培养合格的乡村医生是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本研究在我校“订单定向免费”乡村医生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实地调查等,认识到中医服务能力对乡村医生工作的重要性,以“订单式”培养乡村医生中医服务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黎明;孙素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