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管理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冯泳欣;田姿;甘宇;董玉梅;王应霞;曾冬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个体化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
摘要:目的 观察个体化管理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管理和跟踪随访指导.安排两组患者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来门诊复查,比较两组血糖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监测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在饮食控制、自我血糖监测、体重指数、运动、服药及血糖控制水平6方面差异显著(P< 0.05).结论 个体化管理能更有效地改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指导患者重建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中职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职教师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北京市3所中等职业学校426名教师,并采用问卷和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中职教师主观幸福感总分偏低,且性别、是否为班主任、任教科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职业倦怠总分偏高,其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中职教师主观幸福感有待提高,教育管理者可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中职教师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作者:戴玉琴;张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外已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特点的研究,试探讨构建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高职英语教学找到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梁瑾;王丽娟;梁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校企合作助推中职药剂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中职药剂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药物制剂制备操作技能,笔者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对药剂学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并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操作能力,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药品生产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作者:蔡湘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品质教育在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实施效果——以静脉输液练习为例

    通过学习《弟子规》及微课教学、加强护理安全知识培训,使护生在临床实习前形成良好的护理品质观,不仅能够帮助护生提高实习质量,而且能够帮助护生解决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马俊英;臧瑞瑞;郭书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项目化教学在基础化学中的运用探析

    对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与实践,分析项目化教学的含义、关键、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将基础化学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使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真正发挥基础化学对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作用.

    作者:张文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础医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实验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实施,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丽红;蔡大敏;冀磊;蒋锦琴;银国利;范兴丽;花扣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综合性实验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我院2012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探讨影响其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王颖;蔡望伟;王小英;唐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职医学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探析

    生产性实训是相对于传统消耗性实训而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利用行业企业和校内资源,将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校内实践场所.医学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因其行业的特殊性,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建设都略显薄弱和滞后.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新形势下,建设医学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善医学实践教学体系,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实训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程朝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教学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

    目的 了解教学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教学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时刻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手卫生时刻共1 975次,执行手卫生1 166次,手卫生依从性为59.0%;手卫生依从性较高的科室为新生儿科、各ICU、小儿重症科等;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中,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手卫生依从性较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偏低.结论 提高教学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首先要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同时还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赵敏;孟灵;张培;梁岚;郭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网络的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免疫学实验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培养操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将网络教学资源运用到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颖;姜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职护生实习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为例

    从学校和医院两方面入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调研影响护生实习的常见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提高护生实习质量,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作者:刘以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目的 促进儿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在儿科实习中采用案例分析联合PBL教学法,教师作为指导者,提供典型真实病例,学生围绕病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以学生评价及课后成绩作为该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结果 该实习模式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儿科实践教学中案例分析联合PBL教学法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案例分析联合P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受学生喜爱,值得在儿科实习教学中推广.

    作者:张宏;王丙增;况琦;孟凡威;杜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实施有效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服务社会和谋生能力的教育.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人才、教学质量及就业成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对于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激发教师责任心、加快建设优秀教师群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马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微生物学与药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为提高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药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本文介绍了实践教学内容组织与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实施的改革探索,以及实践教学改革体会.

    作者:谢德秋;刘燕;林艳艳;李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湛江市高校医务人员对中东呼吸综合征认知的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湛江市两所高校门诊部医务人员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认知状况,为加强高校医务人员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2015年6月15日至7月2日深入我市高校对门诊部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发放自填式问卷调查表.结果 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总知晓率仅为64.67%;所掌握知识主要来源于集中培训、电视、网络;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岗位、技术职称医务人员知晓率比较,学历高、医护岗位、职称高者知晓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应加大对高校医务人员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特别注重低学历、低职称者,以集中培训为主,重视专业机构培训,以加强医务人员及高校全体师生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工作,确保全民健康.

    作者:黄琪花;陈光英;陈丽娟;谌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及其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针对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及其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校学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80人和社区护理人员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护生在社区卫生机构进行护理实践,实验组护生在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护理实践,对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社区护理教学实践效果评价、社区护理人员带教意愿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护理专业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实践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护生通过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各项能力提升以及总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社区护理人员的带教愿意率为71.67%,对照组为43.33%,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基地,可以为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实践提供场所,可以提高护生的社区护理实践能力,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彦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多媒体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利弊,探讨相应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佳教学效果.

    作者:丁伟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在内科ICU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在内科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34例神经内科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实验组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通过一系列测评,对两组患者评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实验组恐惧症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配合度、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内科ICU患者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能显著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有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方晓琴;周晓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体组织学双语教学自编英文教材评价

    为达到双语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习人体组织学课程学生的英语水平、所处专业阶段及心理特点,确立以“简”为准则,以准确、实用为特点,编写相关英文教材.经多个年级临床专业学生试用,分析其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材及双语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设想.

    作者:吕翠平;王海涛;颜京霞;甄永占;高俊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肿瘤科实习医生培养中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专科或亚专科的划分,导致专业细化,不仅使不同专科之间产生了技术隔离,专科医师之间产生职业偏见,还使专科教育出来的医学生临床思维局限且狭隘,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医学人才梯队培养.如今传统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医学专科或亚专科的划分越来越细,病人常需要一次到几个专科诊治;专科医师在某种单一学科中长期工作与学习,往往习惯于单纯从本专业角度思考或处理临床问题.而以有限的单一专科知识来分析整体复杂的临床病情,难免会造成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局限性,甚至出现错误处理,既不利于病人诊疗,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又阻碍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作者:杨军;李文亮;文政琦;王志强;刘为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