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图片反馈法在无菌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郑艳楠;谢世发;罗芸

关键词:图片反馈法, 无菌技术, 护理学基础, 实训教学
摘要:目的 研究图片反馈法在无菌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参与研究,A班63人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反馈法教学;B班58人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多次练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菌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对图片反馈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图片反馈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图片反馈法有助于增强无菌技术的实训教学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以体验经济理念指导学生组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体验经济理念的核心不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而且通过提供终体验给顾客留下难以忘却的回忆.体验经济要求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学生组织倡导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育人功能,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实现自我价值.以体验经济理念指导学生组织,才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重视体验经济理念的建设路径,才能建设高水平的、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校园文化.

    作者:吴庆;史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分析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方法 深入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各个专业课教研室、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医院等,调查其对医学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从职业基本素质、教学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科研能力4个方面建立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结果 医学专业课教师职业基本素质方面,应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育人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爱生之心.教学能力方面应具备良好的知识获取、储备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较高的实验操作与指导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材建设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应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以及自我评估、不断学习发展的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应具有较高的科研选题能力,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科研转化、创新能力.结论 按照此模型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将有助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作者:陈亚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染色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胃癌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染色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行染色内镜检查,并对异常黏膜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早期食管癌、胃癌检出率,非典型增生检出率及良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中41例患者的黏膜经染色后存在形态学改变,12例未见形态学改变;对照组中36例患者胃镜下肉眼观察存在可疑病变,17例未见异常.观察组患者早期食管癌、胃癌检出率共计15.09%,与对照组的3.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重度非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3.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P<0.05);两组患者轻度、中度非典型增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良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4.53%、41.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内镜对提高食管癌、胃癌早期检出率有确切价值,并对癌前病变有显著诊断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婵;马东升;于林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在口腔预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在口腔预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级口腔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开展宣教课程,并对宣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居民对健康宣教的总体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居民对宣教题目的兴趣、讲座形式的丰富性、积极参与讨论互动方面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参与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学生对各自宣教效果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的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增加其教学参与度,并能有效吸引听众,达到更佳的宣教效果,值得在口腔实践教学中推广.

    作者:赵河川;王金华;蒋琳;罗雍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

    共情能力是人际关系及道德发展的基础,具有心理保健的重要功能.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共情教育,是在医学生中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共情意识和能力,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深远意义,可使医学院校更好地培育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作者:张燕贞;陈茂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时期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职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在高校中传播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重任,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这支队伍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大师资的培训力度,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作者:李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麻醉性镇痛药物滥用的主要危害和应对策略初探

    麻醉性镇痛药物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于癌症晚期及严重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镇痛,但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故对临床麻醉性镇痛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防止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对麻醉性镇痛药物滥用的主要危害及应对策略做如下综述,以期对临床麻醉性镇痛药物的规范管理与使用提供借鉴.

    作者:陈金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探讨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强度进行检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评定其睡眠状况,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BSSI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5);观察组医学生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存在较大压力,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作者:王冬懿;徐宛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放射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前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对照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放射科工作满意率为95.16%,同对照组(83.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能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提高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余锡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过渡病房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过渡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在NICU过渡病房对病情稳定的早产儿采用FIC模式,参与课题的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对家长提供指导;家长在NICU过渡病房参与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抚触等非医学性护理,且每日参与时间不少于8小时;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家庭互助支持系统.对照组延续目前的早产儿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的体重、NBNA评分、出院时母乳喂养率、住院天数以及父母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矫正胎龄40周时,体重和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父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NICU过渡病房实施FIC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提高母乳喂养率和父母的满意度,从而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作者:丁晓华;郭宇;潘玮华;李海鸿;高红霞;刘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滨州市某县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结果 在157名留守儿童中,有103名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情况,发生率为65.61%;在社会能力方面,留守儿童的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较差,仅有13.38%和17.38%的留守儿童达到优秀水平;有48名留守儿童属于不稳定的忧郁质气质类型,占30.57%.结论 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王秀菊;徐殿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无缝隙护理措施实施前(2014年1月—6月)、实施后(2015年1月—6月)急诊收治的患者各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后焦虑、抑郁的心理情况,抢救期间的遵医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进急诊观察室时、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观期间遵医行为较对照组好(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患者关爱、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满意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留观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廖慧霞;朱丹玲;杨琴;黄敏;严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本科生重症护理专业方向选择的现状分析

    目的 对护理本科生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的现状及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为护生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及依据.方法 在第七学期末对部分护理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护理本科生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的现状及动机.结果 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率为62%(119/193);40%的护生坚持选择重症护理职业,72%的护生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自己所选择的重症护理方向;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动机中,16%认为专业发展前景好,23%认为个人发展机会多,28%出于个人兴趣及爱好,认为重症护理方向易就业的占18%,受父母和教师等其他人的影响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占13%,由于其他原因而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占2%.结论 护生总体对重症护理方向较了解,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率高,但网络获取信息意识不高;护生择业动机较积极,自我实现、兴趣动机对护理专业价值观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但是护生专业思想稳定性不容乐观,尤其是男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岚;黄琴;张盛林;战同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典型病例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等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林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微课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教学的新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高涵;李淑艳;衣同辉;徐晶;张春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产业的人才需求逐步扩大,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对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等进行阐述,同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香艳;王燕;钟明芳;于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师带徒的思考与实践

    根据中医理论及人才培养特点,合理结合中医师承制及院校教育的优劣势,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思路,科学制订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标准,适当运用视频、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传统师承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有效提高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曾艺文;李力强;张贵锋;覃国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提高中职学校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针对中职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分析引起该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以下对策: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根据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恰当采用PBL教学法;课堂教学中注重讨论总结.

    作者:赵文考;黄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现状及分析——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深入学生的视角探究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体验,从学习者、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媒介、移动学习环境4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因素分析法对本院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药物检验技术课程APP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丹;尹秀娟;仇洁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情境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5级本科护理专业120名学生应用情境教学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42名(35.0%)学生认为自己与团队成员合作很好,92名(76.7%)学生在情景剧的编排中能经常与成员讨论沟通,116名(96.7%)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情境教学,42名(35.0%)学生表示知识掌握得很好.结论 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苏伟;宋玉霞;于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