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性镇痛药物滥用的主要危害和应对策略初探

陈金权

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物, 药物滥用, 应对策略
摘要:麻醉性镇痛药物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于癌症晚期及严重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镇痛,但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故对临床麻醉性镇痛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防止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对麻醉性镇痛药物滥用的主要危害及应对策略做如下综述,以期对临床麻醉性镇痛药物的规范管理与使用提供借鉴.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探讨

    简易标准化病人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简易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训练及临床实习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要求.

    作者:李晓婷;吕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过渡病房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过渡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在NICU过渡病房对病情稳定的早产儿采用FIC模式,参与课题的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对家长提供指导;家长在NICU过渡病房参与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抚触等非医学性护理,且每日参与时间不少于8小时;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家庭互助支持系统.对照组延续目前的早产儿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的体重、NBNA评分、出院时母乳喂养率、住院天数以及父母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矫正胎龄40周时,体重和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父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NICU过渡病房实施FIC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提高母乳喂养率和父母的满意度,从而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作者:丁晓华;郭宇;潘玮华;李海鸿;高红霞;刘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长期阻力运动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长期阻力运动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训练组进行为期12周的阻力运动训练,对照组依然采用以前的生活方式.结果 训练组患者经过12周阻力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训练后,训练组HRV的LF/HF较训练前高(P<0.05),BPV的TP和LFn较训练前低(P<0.05).结论 合理安排阻力训练可通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凌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于老年卧床患者翻身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弹力绷带在老年卧床患者翻身时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病科的老年卧床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常规3M敷贴和胶布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用3M敷贴和外科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发生留置针移位致输液处肿胀、留置针末端凝血致留置针堵塞、留置针滑脱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理想,操作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在翻身过程中留置针滑脱及出血,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并减轻疼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月丹;李佳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师带徒的思考与实践

    根据中医理论及人才培养特点,合理结合中医师承制及院校教育的优劣势,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思路,科学制订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标准,适当运用视频、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传统师承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有效提高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曾艺文;李力强;张贵锋;覃国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就助产专业母婴护理教学谈学生心理护理能力培养

    目的 培养学生心理护理能力,以提高母婴护理质量.方法 将我校2008级至2010级助产班45人作为实验班,2011级至2013级助产班40人作为对照班,实验班在母婴护理教学中融入心理学及相关心理护理知识,对照班选择常规教学,比较两班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产科临床实习出科成绩、心理护理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母婴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护理能力是必要的.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和加速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来自24家医院的28支队伍纳入本次研究,调查所有参赛选手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所在学院和专业)、参赛医院的性质(包括大学直属附属医院、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军队医院及其他综合性医院)以及所有参赛队伍的初赛成绩.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与是否进入决赛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医院性质、办学层次与是否进入决赛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医院性质与是否进入决赛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加强各实习医院,尤其是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军队医院及综合性教学医院等类型实践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我校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能力.

    作者:吴俊华;卜娟娟;周润;吴红燕;张蔚;倪静;孙业桓;胡志;肖风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探讨

    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一直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吻合.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深入探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价值和意义,从而发挥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作者:周毕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很多高校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量实践证明,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讲,本科生导师制不仅能够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服务型药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静雨;张春平;陆炯;汤同中;张雪;苗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暴力伤医行为的心理原因与法制对策

    基于暴力伤医行为的特点,从患者、医院和社会的心理因素分析暴力伤医行为的发生,针对性地提出法制对策及建议,有利于防止暴力伤医行为的发生.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液病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比喻教学法的应用

    将比喻教学法引入血液病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明确比喻教学法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质量.

    作者:吴亚妹;曹永彬;李晓红;徐丽昕;张甜甜;王丽;高亚会;吴晓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现状及分析——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深入学生的视角探究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体验,从学习者、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媒介、移动学习环境4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因素分析法对本院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药物检验技术课程APP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丹;尹秀娟;仇洁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负面情绪、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负面情绪、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观察组(34人)和对照组(3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同步认知护理.观察两组生存质量、负面情绪以及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可有效改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

    作者:梁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卫生检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初探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尤其是理工医科院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所以,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认可的一项标准,是考查、鉴定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养的重要依据.对我校卫生检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初步探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提高卫生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程静;赵挚;李文芳;荣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滨州市某县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结果 在157名留守儿童中,有103名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情况,发生率为65.61%;在社会能力方面,留守儿童的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较差,仅有13.38%和17.38%的留守儿童达到优秀水平;有48名留守儿童属于不稳定的忧郁质气质类型,占30.57%.结论 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王秀菊;徐殿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典型病例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等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林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慕课时代已经到来,慕课具有的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学习的独特优势引领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生力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以迎接慕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慕课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还未建立,慕课平台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还不完善,高水平的慕课团队少之又少,校内外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优质慕课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慕课教学的需要.各高职高专院校需高度重视慕课教学,从顶层设计、教育教学理念、师资建设和慕课联盟建设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黄川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探讨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强度进行检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评定其睡眠状况,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BSSI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5);观察组医学生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存在较大压力,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作者:王冬懿;徐宛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眼科学术社团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初探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医学院校, 应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将医学人才专业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 医学专业素养包括医学知识、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等[1].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满足主观和客观需要,经学校批准后成立的学生组织,主要由学术科研类社团、文娱性社团、志愿者服务社团、学校管理性社团和社政类社团组成[2]. 其中学术科研类社团要求高校职能部门或学术机构直接进行指导管理,在组织中对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

    作者:唐静;高云霞;范依萌;张明;邓应平;张军军;刘陇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为使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能迅速适应化学药品和药物制剂的生产岗位,具有实际操作环境的实习实训锻炼环节非常重要,因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非常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刘碧林;刘筱琴;杨沛;薛莉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