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吴俊华;卜娟娟;周润;吴红燕;张蔚;倪静;孙业桓;胡志;肖风丽

关键词:临床技能竞赛, 医学院校, 成绩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和加速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来自24家医院的28支队伍纳入本次研究,调查所有参赛选手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所在学院和专业)、参赛医院的性质(包括大学直属附属医院、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军队医院及其他综合性医院)以及所有参赛队伍的初赛成绩.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与是否进入决赛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医院性质、办学层次与是否进入决赛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医院性质与是否进入决赛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加强各实习医院,尤其是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军队医院及综合性教学医院等类型实践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我校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能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为使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能迅速适应化学药品和药物制剂的生产岗位,具有实际操作环境的实习实训锻炼环节非常重要,因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非常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刘碧林;刘筱琴;杨沛;薛莉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RECEDE模式对高职护生复原力干预的研究

    目的 了解PRECEDE模式对高职护生复原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PRECEDE模式,于2016年7月—10月对湖南省某高职院校护生进行复原力教育.结果 干预后高职护生的复原力总分及复原力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采用PRECEDE模式对高职护生进行复原力教育是有效提升护生复原力的方法,可在高职院校积极推行.

    作者:刘丽琼;付雪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探讨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强度进行检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评定其睡眠状况,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BSSI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5);观察组医学生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存在较大压力,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作者:王冬懿;徐宛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处于主导地位,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论述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思路及原则,并提出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设想和具体内涵,希望能为中医养老服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闫玉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很多高校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量实践证明,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讲,本科生导师制不仅能够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服务型药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静雨;张春平;陆炯;汤同中;张雪;苗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思维导图法在中职药物应用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药物应用护理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性和系统性不强的缺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贯穿始终;通过集、画、用、评、考思维导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滨州市某县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结果 在157名留守儿童中,有103名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情况,发生率为65.61%;在社会能力方面,留守儿童的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较差,仅有13.38%和17.38%的留守儿童达到优秀水平;有48名留守儿童属于不稳定的忧郁质气质类型,占30.57%.结论 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王秀菊;徐殿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过渡病房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过渡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在NICU过渡病房对病情稳定的早产儿采用FIC模式,参与课题的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对家长提供指导;家长在NICU过渡病房参与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抚触等非医学性护理,且每日参与时间不少于8小时;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家庭互助支持系统.对照组延续目前的早产儿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的体重、NBNA评分、出院时母乳喂养率、住院天数以及父母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矫正胎龄40周时,体重和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父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NICU过渡病房实施FIC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提高母乳喂养率和父母的满意度,从而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作者:丁晓华;郭宇;潘玮华;李海鸿;高红霞;刘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典型病例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等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林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职业院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研究

    查阅国家、教育部和各级政府发布的有关安全事故的法律法规,研究制订一整套职业院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应急救护能力,有效减少和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牛经伟;李美玉;赵贵清;王树阳;施宏伟;徐光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阐述SPOC的概念、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的优势及相关建议.SPOC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教学的现实途径,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核心,对推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程鹏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构建

    为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按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文献检索和专业英语相融合,形成有机-药化课程群.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构建一体化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经过两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牟杰;高剑;高干;刘杰;赵伯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翻转课堂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针对目前针灸治疗学教学现状,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强化针灸治疗学学习效果.

    作者:罗锦怡;田思楠;谌盈帆;尤艳利;钱小路;舒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图片反馈法在无菌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图片反馈法在无菌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参与研究,A班63人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反馈法教学;B班58人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多次练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菌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对图片反馈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图片反馈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图片反馈法有助于增强无菌技术的实训教学效果.

    作者:郑艳楠;谢世发;罗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眼科学术社团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初探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医学院校, 应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将医学人才专业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 医学专业素养包括医学知识、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等[1].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满足主观和客观需要,经学校批准后成立的学生组织,主要由学术科研类社团、文娱性社团、志愿者服务社团、学校管理性社团和社政类社团组成[2]. 其中学术科研类社团要求高校职能部门或学术机构直接进行指导管理,在组织中对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

    作者:唐静;高云霞;范依萌;张明;邓应平;张军军;刘陇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放射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前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对照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放射科工作满意率为95.16%,同对照组(83.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能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提高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余锡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本科生重症护理专业方向选择的现状分析

    目的 对护理本科生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的现状及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为护生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及依据.方法 在第七学期末对部分护理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护理本科生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的现状及动机.结果 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率为62%(119/193);40%的护生坚持选择重症护理职业,72%的护生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自己所选择的重症护理方向;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动机中,16%认为专业发展前景好,23%认为个人发展机会多,28%出于个人兴趣及爱好,认为重症护理方向易就业的占18%,受父母和教师等其他人的影响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占13%,由于其他原因而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占2%.结论 护生总体对重症护理方向较了解,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率高,但网络获取信息意识不高;护生择业动机较积极,自我实现、兴趣动机对护理专业价值观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但是护生专业思想稳定性不容乐观,尤其是男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岚;黄琴;张盛林;战同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就助产专业母婴护理教学谈学生心理护理能力培养

    目的 培养学生心理护理能力,以提高母婴护理质量.方法 将我校2008级至2010级助产班45人作为实验班,2011级至2013级助产班40人作为对照班,实验班在母婴护理教学中融入心理学及相关心理护理知识,对照班选择常规教学,比较两班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产科临床实习出科成绩、心理护理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母婴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护理能力是必要的.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暴力伤医行为的心理原因与法制对策

    基于暴力伤医行为的特点,从患者、医院和社会的心理因素分析暴力伤医行为的发生,针对性地提出法制对策及建议,有利于防止暴力伤医行为的发生.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甘肃省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甘肃省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月—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4个大中型宾馆酒店和4个建筑工地部分流动人口,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为20.6%,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建筑工地高于宾馆酒店(P<0.05);已婚、离婚/丧偶/其他高于未婚(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周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两周患病率逐渐降低(P<0.05);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低于不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流动人口(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OR=4.135,95%CI:2.907~5.882,P=0.000)、年龄(OR=1.995,95%CI:1.264~3.150,P=0.003)是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力度,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进而改善其健康状况.

    作者:杨媛媛;李晋芳;陆一鸣;康国荣;王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