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娟
针对无机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无机化学绪论课的重要性、课程内容设计及教学方法3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无机化学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作者:姚芳华;张伟云;吴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结合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特点,将微课视频引入翻转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教学资源构建和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以及课后巩固总结3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探讨该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并与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蔚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通过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我国川北医学院两所院校的眼视光学专业教学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我国眼视光学专业教育提出意见,为未来眼视光学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方向.
作者:唐仁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通过对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现况进行调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独立医学院校学生.翻转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解决独立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较少问题,具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申英英;石方;刘耕;乔素娟;朱庆文;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从学生参与科研的途径、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科研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3方面论证科研反哺教学是科学有效的,明确科研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强调教学与科研有机统一、协调发展是当今大学强校之道.
作者:胡树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医学院校形态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法 选取我校2016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进行教学改革,课程结束后采用实验考试、理论考试和调查问卷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得到学生认同.结论 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徐纪伟;孙丹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西藏高校藏族和汉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为西藏高校培养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整体抽样法对西藏民族大学2010—2013级藏族本科护生(103人)和汉族本科护生(61人)进行调查,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调查其评判性思维.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汉族护生量表总分高于藏族护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开放思想和分析能力两个维度藏汉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汉族护生在寻求真相、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藏族护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藏高校藏族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低于汉族护生,且均为负性,应依据藏汉护生思维特点,积极采用相应教育对策,培养和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张金静;景艳;李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64.29%),复发率(4.76%)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疾病复发,预防宫颈癌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我国护士数量严重不足,而人才流失是各个医院都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医院角度,揭示护理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探讨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对策,改善现状,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冷长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在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建设中,课程组教师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不断完善有机化学实验实训技能竞赛题库和教学视频,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过程性评价标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内容更细致;充分与专业课教师沟通,开发与两门后续课程衔接的专项学习包.以上课程资源不仅体现职教特色,还对学生自主学习有帮助.
作者:施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根据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临床检验岗位人才需求,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向俊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高职卫生院校只有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才能为新专业申报和现有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避免盲目开设专业,更好地实现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对接,为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专业建设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意义进行研究,并提出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及其对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二丽;付达华;郑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医学伦理学认知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加强医学伦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学伦理认知问卷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参与调查的549人中,仅39.33%的人表示工作后参加过医学伦理学相关知识培训,大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医学伦理学相关知识,61.50%的人认为医学伦理学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实践具有积极作用.结论 尽管近年来医院医学伦理建设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学知识关注度不高、认知不足等问题.需要统一思想,提高整体意识,建立健全医学伦理教育体系,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开展医学伦理教育.
作者:王雪文;殷从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阅读疗法不仅可以调节心理,还能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本文对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阅读疗法与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可能性,分析历史类书籍的价值及应用,并提出图书馆有选择地为新生推荐历史书籍帮助其解决入学时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赵丹僖;韦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的必经之路,对其毕业后能否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产生巨大影响.目前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问题,影响了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步进式案例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盛建龙;刘妮娜;许邦龙;吴继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一些非智力因素对其数学学习影响很大.情绪、态度、信念等是解释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的关键因素.学生对数学和数学学习的信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对数学的兴趣,而其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表现,也影响着他们数学学习动机.本文以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5方面探讨其数学信念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作者:丁维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有机化学作为临床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有机化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枯燥,而传统课堂教学缺少师生互动,影响了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将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能动性.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安琳;郑友广;谷小珂;牟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临床实习生实习前心理感受及培训需求,加强实习前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10—2011级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实习生153人,对其实习前心理感受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实习生实习前心理感受:感到心理紧张和害怕者占29.4%,感到心理高兴和渴望实习者占58.8%,担忧实习中学不到东西者占67.3%;担心医院带教教师态度生硬者占60.1%,担心实习医院纪律过严者占34.6%,担心实习过程太辛苦者占18.9%.实习前培训需求:需要常用临床技能及操作培训、多做示范和操作、理论+示范操作培训者占90%以上,需要多讲专科理论者占85.0%.结论 临床实习生实习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和害怕,极需要技能培训及示范操作.实习前应培养临床实习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实习准备.
作者:肖满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致病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621例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情况进行相关资料采集.分析可能导致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感染情况、饮食习惯、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吸烟、口腔卫生、心理因素等.结果 621例青少年中,314例曾患口腔溃疡性疾病,占50.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饮食习惯等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是导致青少年发生口腔溃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刷牙时间及不良饮食习惯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加强口腔溃疡性疾病健康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率.
作者:杨力;程生斌;谢会同;黄贵本;李玉兰;王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分析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指出临床思维实践训练不足的弊端,改革病例教学,实施引入师生共同演绎较复杂的临床病例的教学法,反复对学生进行脏腑证治临床思维训练,经3年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有助于培养脏腑证治临床思维.
作者:李勇华;杨昆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