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颈胸部烧伤后瘢痕增生及挛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对策

吴杨炀;祁俊

关键词:颈胸部烧伤, 瘢痕增生及挛缩, 护理干预措施, 患儿
摘要:目的:对颈胸部烧伤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其对治疗及预防瘢痕增生和挛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颈胸部烧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创面进行清创换药等治疗,并为预防瘢痕增生和挛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治疗配合整复手术及院外随访,治疗及随访时间不等,使得治疗后仅3例出现瘢痕增生,1例颈部瘢痕挛缩,其他患儿无功能障碍,均痊愈。结论:通过对颈部烧伤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避免瘢痕增生及挛缩,无须通过整复手术,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α-硫辛酸(α-LA)对多发性硬化临床功能及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α?LA)对多发性硬化( MS)临床功能及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5-02我院收治的MS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初始剂量1 g/次,1次/d,每3 d剂量减半直至停药,减至64 mg时改用甲泼尼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α?LA 静脉滴注,10~20 mL加入100~25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滴(约30 min),持续给药1个月,观察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功能及认知障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功能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功能评分,观察组低分组28例,显著多于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α?LA治疗MS患者,能显著改善其临床功能和认知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仕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多巴丝肼片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44例帕金森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片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 PD)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 n=44)和对照组( n=44).对照组持续服用多巴丝肼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普拉克索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 P<0.05).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PD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王玉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杂志约稿函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90例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阴道彩超以及腹部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n=45)和实验组( n=45).对照组给予腹部彩超检查,实验组给予阴道彩超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在诊断符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胚芽、盆腔积液以及胚芽检出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道彩超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相比腹部彩超的诊断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普及.

    作者:孝文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行胃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与心理干预组( 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症状和疼痛评分。结果: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胃癌围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结论: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病症,还能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作者:许慧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吡嘧司特对 OVA 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 IL-4mRNA、IL-5mRNA 及IL-13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口服吡嘧司特对IL?4mRNA、IL?5mRNA及IL?13mRNA在小鼠哮喘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将40只SPF级的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每组10只.哮喘组、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使用卵清白蛋白(OVA,Grade V)致敏液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同时给予开瑞坦组及吡嘧司特组模型小鼠连续四周分别喂养开瑞坦及吡嘧司特干预处理,并设立对照组,RT?PCR法检测四组小鼠肺组织 IL?4mRNA、IL?5mRNA、IL?13mRNA表达水平.结果:IL?4mRNA、IL?5mRNA、IL?13mRNA在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呈低表达,在哮喘组中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瑞坦、吡嘧司特组小鼠IL?4mRNA、IL?5mRNA、IL?13mRNA 的表达抑制,且开瑞坦组与吡嘧斯特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嘧司特可能通过下调IL?4mRNA、IL?5mRNA、IL?13mRNA的表达在哮喘治疗中发挥作用,在急性期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毛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心脏病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心脏病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管理工作,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2/2014-12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麻醉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50例患者,29例行桡动脉测压,占58.0%,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测压,占100.0%.术中对16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给予硝酸甘油对症治疗,6例心功能较差患者采用多巴胺进行治疗,7例患者出现心房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术中给予艾司洛尔进行治疗.以上患者经治疗后均获良好的疗效,麻醉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均保持稳定,术毕均送回病房,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应做好术前准备和风险评估工作,强化术中监测,保持循环稳定,把握患者的容量变化,并积极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以有效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性.

    作者:姜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以醒脑开窍为主要治则的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病的经验总结

    目的:观察和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小儿脑病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02/2014-01收治的50例小儿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 n=25)与对照组( n=25).实验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仅为75.5%,实验组的患儿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窍醒脑针刺法对于小儿脑病患儿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今后的小儿脑病临床治疗中值得参考.

    作者:王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泌尿系结石手术方式与院内感染风险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泌尿系结石住院患者合并院内感染与手术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分析不同的手术方式(输尿管镜、腹腔镜手术、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治疗泌尿系结石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583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95%,其中输尿管硬镜激光碎石为3.47%,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为7.84%,经皮肾镜激光碎石15.15%,腹腔镜切开取石为0.66%,各手术方式术后院内感染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性不同.

    作者:姜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康复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康复科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其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09/2014?07康复科收治的464例患者的原发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14.60%,其中有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两次不同部位的医院感染,感染74例次,例次率为15.95%.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54.05%和35.14%.年龄偏高、基础疾病多、接受过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较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康复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有效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赵扣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自2012年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2010-01/2011-12收治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发生风险事故和投诉率等相比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98.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过程中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更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对于医院和患者均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任世美;刘小娟;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对剖宫产后出现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实施经阴道手术治疗的疗效果。方法:将2012-08/2014-08到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38例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纳入研究,给予患者经阴道手术治疗,同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和研究。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经期均在术后1个月缩短至4~6d;术后3个月对子宫形态进行复查,显示子宫与创口恢复良好;术后1年的跟踪随访发现全体患者经期与月经量均恢复正常。结论:对剖宫产后出现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实施经阴道手术治疗,手术安全性好、疗效高,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症状的恢复,值得临床加强普及。

    作者:李国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主观性耳鸣97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主观性耳鸣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3-02收治的97例主观性耳鸣患者,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和总结治疗体会和经验.结果:与发病>3个月、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有噪音接触史患者相比,发病≤3个月、无三高、无噪音接触史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发病时间、三高、噪音接触史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主观性耳鸣的治疗与预防,临床应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耳鸣症状,加快康复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蔡惠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糖肾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02/2014-10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与观察组( n=50),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肾病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糖肾胶囊.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下指标:胆固醇、血压、血糖,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联合糖肾胶囊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保障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吴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干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高血压治疗,实验组增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MoCA分值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DL分值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贺哲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表现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表现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某氧化铁厂的70例工作人员,回顾性分析全部人员职业卫生调查、X线胸片表现、脱离粉尘作业15~20年X线胸片动态变化等资料,以此提高对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表现动态变化的认识。结果:本组70例观察对象中,肺部疾患23例,Ⅰ期尘肺样改变18例,Ⅱ期尘肺样改变5例;脱尘2年后,3例患者由Ⅰ期升级到Ⅱ期尘肺样改变,脱尘15~20年所有患者肺部阴影全部吸收消散。结论:生产性氧化铁粉尘造成的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是良性尘肺,脱离粉尘作业后,尘肺可自行缓解和恢复。

    作者:桑培荣;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电图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及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为诊断病情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4-02/2015-02我院治疗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对这些患者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例仅见小Q波,未见明显的ST段变化;11例仅见ST段改变,未见Q波;4例V1?V2导联消失;9例T波倒置;6例R波振幅变化(2例R波丢失、1例R波振幅增大、3例线性R波)。结论:了解并掌握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预后非常重要。

    作者:王卫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10~14周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妊娠10~14周女性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流产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01/2015?02收治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妊娠10~14周引产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米非司酮剂量差异将其分为A组( n=50)与B组( n=50), A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剂量为150 mg,B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剂量为300 mg.对比两组孕妇引产效果和各项分娩指标.结果:B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为96.0%,A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妇宫缩发动时间、产程以及产时产后出血情况等相对于A组孕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10~14周孕妇应用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进行引产,其引产效果相对于应用常规剂量引产孕妇无明显差异,但加量配伍方案可以让孕妇分娩过程更顺利,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其安全性相对更高,对保障孕妇身体健康更具意义,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魏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