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道友
股骨或胫、腓骨等下肢骨损伤、手术及制动固定常引起膝关节内粘连及关节周围组织挛缩,肌肉萎缩、肌力下降,从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为恢复肌力通常利用等长或等张肌肉训练[1,2],国内外[3~5]已常规将等速肌力测试的训练用于临床.我们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及训练系统,对于下肢骨等骨折的病人进行膝屈肌及伸肌功能评价及肌力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邹毅;周贤丽;陈蕾;刘宏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化学合成、纯化并初步测定肽抗生素hPAB-β的活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肽抗生素hPAB-β,经RP-HPLC纯化,用质谱进行分子量鉴定,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法复性合成产物,进一步用阳离子交换柱纯化复性产物,收集主峰,药敏法初步测定合成肽的抗菌活性.结果合成肽抗生素hPAB-β的纯度为86.52%,经质谱分析,合成肽的分子量测定值与理论值相符.用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法复性合成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复性产物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灭作用.结论化学合成的肽抗生素hPAB-β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作者:饶贤才;金晓琳;胡晓梅;朱军民;陈自瑾;胡福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温变性是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如用煮沸法提取质粒DNA,用煮沸法变性DNA检测样品或DNA双链探针,以及在PCR中使用94 ℃变性模板等[1~3].这给我们留下一个强烈印象:即核苷酸链是耐高温以至可以接受煮沸处理的.基于这一事实,近我们使用煮沸法来灭菌欲无菌保存的DNA样品,结果意外发现100 ℃加温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损害DNA分子,引起了我们对高温变性处理双链DNA分子的高度重视,特设计实验观察高温对DNA损害的程度以及高温对不同来源DNA的损害是否有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军民;饶贤才;胡福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遗传损伤的作用.方法以每天25.0 mg/kg(高剂量组)、12.5 mg/kg(低剂量组)的胸腺肽连续10 d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实验另设以生理盐水10 ml/kg代替胸腺肽的阴性对照组;于第9、10两天以40 mg/kg剂量腹腔注射染色体断裂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末次注射后6 h处死小鼠,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胸腺肽能显著降低环磷酰胺诱导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均小于0.01,高低两个胸腺肽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的微核率分别为(12.50±3.88)‰、(14.75±3.42)‰,(22.58±4.98)‰.结论胸腺肽具有拮抗或修复环磷酰胺诱导的遗传损伤作用.
作者:杨录军;田荣福;周利军;黄建;曹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运用重复片段引物PCR的分析方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选用肠杆菌科基因间的的重复序列(ERIC)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对2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型研究,并与生物学分型及抗生素耐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重复片段引物PCR的方法,分离出6种不同基因型的鲍曼不动杆菌,而生物学分型只有2种,且与抗生素谱较为相关.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且重复性好,适合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练向群;林亚蕾;刘丁;俞志海;陈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的反义寡核苷酸(ASON)、三螺旋结构寡核苷酸(TFO)分别对人甲肝病毒(HAV)5′非编码区和鸭乙肝病毒(DHBV)-DNA X/C区目标基因序列特异结合效应及受影响因素作用的变化.方法在设定条件下,将人工合成的ASON和TFO与目标基因片断混合反应,采用电泳转移印迹技术观察特异结合产物及其产量.结果所设计的ASON与TFO能与目标基因片段直接特异结合;在结合缓冲液中,ASON与目标片段的结合佳比例是25~50∶1, TFO与目标片段的结合佳比例是600∶1; 在适加入剂量比例下,结合反应60 min即有大量TFO的复合物形成,复合物产量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80~240 min时结合产物完全稳定形成.但ASON的结合复合物大量形成需要180~240 min.结论本试验所设计的ASON和TFO能与HAV和DHBV的目标基因序列发生特异的结合,ASON和TFO的加入剂量和反应作用时间对特异结合产物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思雄;熊鸿燕;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朴酶Ⅱ(Topo Ⅱ)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ST-π、Topo Ⅱ在40例骨肉瘤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0例骨肉瘤中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和52.5%(21/40),其中术前化疗组Topo Ⅱ阳性表达率为38.5%(5/13),显著低于术前无化疗组77.8%(21/27)(P<0.05),GST-π的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GST-π主要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Topo Ⅱ不仅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同时也参与骨肉瘤继发性耐药;GST-π和Topo Ⅱ是影响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殷育松;郭乔楠;郭德玉;冯俊明;向德兵;辛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检测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Ad-CTLA4Ig)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诱导小鼠变应性鼻炎.实验组在OVA激发前30 min予以Ad-CTLA4Ig 腹腔注射.未转CTLA4IgcDNA的腺病毒载体(Adv)作对照.比较各组动物鼻部症状和鼻粘膜形态学改变,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水平.结果 CTLA4Ig-重组腺病毒实验组小鼠鼻部症状和鼻粘膜病理改变不明显,并且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Ad-CTLA4Ig 可防治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提示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有可能运用于临床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作者:朱瑾;吴军;易绍萱;罗高兴;陈希炜;郑峻松;贺伟峰;张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将人IL-16 cDNA克隆至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inpointTMXa-3上,并进行表达研究. 方法含IL-16 cDNA的质粒IL-16/PGEM-3ZF(+)和PinpointTMXa-3原核融合表达载体经酶切消化、目的DNA片段的分离、重组连接、筛选、序列分析等系列操作,获得重组质粒PinpointTMXa-IL-16,将质粒PinpointTMXa-IL-16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用IPTG诱导表达JM109工程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IL-16 cDNA成功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inpointTMXa-3,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诱导含有PinpointTMXa-IL-16质粒的JM109细菌,有IL-16融合蛋白的表达. 结论成功地表达了IL-16融合蛋白.
作者:曹廷兵;叶治家;甘立霞;钟小林;巩燕;彭家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微生物学在历史上造就的辉煌微生物学是一个极具生命活力,发展十分活跃的学科,也是生命科学领域内重要的领头学科之一.在近100年中,微生物领域内获得诺贝尔奖33项,有61名学者获此殊荣.生命科学领域内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是在微生物学领域或以微生物作为研究模型而获得的:①早在前基因组时代(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之前),Tatum及Beadle对链孢霉菌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的研究带来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②Griffith通过肺炎球菌转化试验,证实了基因的载体是DNA;
作者:胡福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肝脂肪类肿瘤少见.1980-2001年本院收治9例经病理诊断的肝脂肪类肿瘤病例,现讨论超声、CT、MRI影像学特点及治疗.
作者:钱锋;黄学全;江正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造釉细胞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牙源性肿瘤,虽为良性,但因具有明显的局部浸润、破坏颌骨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而日益引起广大口腔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对43例复发性颌骨造釉细胞
作者:廖伟;陈伟良;潘朝斌;王建广;李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硅胶管桥接12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6 mm缺损,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NGF+CNTF、CNTF、NGF、生理盐水(NS)靶肌肉注射.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检测、病理学检查.结果联合应用NGF和CNTF组SFI恢复率、各项电生理及轴突图像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联合应用NGF和CNTF可明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与功能恢复.
作者:楚燕飞;朱刚;陈菁;李兵仓;王宪荣;冯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廖×,男,69岁.因便秘4 d,负重后突发左下腹剧痛并迅速扩展至全腹而就诊.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病史10年.查体:急性病容,烦躁不安,血压10/6.5 kPa,腹膨隆呈板状,指肛检查扪及大量质硬粪块.腹部平片示结肠内大量粪便贮积,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及肠梗阻征象,诊断性腹穿抽出黄色混浊伴恶臭液体,涂片脓细胞(+++).拟诊:空腔脏器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充满淡黄色粪液,大网膜移向左下腹,腹膜及肠管广泛充血水肿并附有脓苔,结肠内大量结燥粪便,降结肠及直肠内扪及质硬粪石,乙状结肠肠袢对系膜缘有一直径1 cm穿孔,边缘粘膜外翻,附有大量脓苔.取穿孔旁组织送冰冻病理检查示:急性缺血坏死性肠炎.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至清亮,甲硝唑冲洗腹腔后行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左、右结肠旁沟放置血浆管,盆腔放置烟卷引流.术后诊断:①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②中毒性休克.术后经积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石彦;宋爽;靳明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登革(DEN)病毒感染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及病毒在CNS内的传播方式.方法用2型登革病毒(DEN-2)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进行脑内接种,电镜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DEN病毒在CNS的分布、增殖及感染细胞的病变特点.结果在感染早期,脊髓中央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病毒颗粒,随着感染的进展,子代病毒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在感染晚期,典型的神经突触及有髓和无髓的神经纤维中均可见病毒颗粒,其中有些病毒颗粒有与突触前膜融合倾向.在感染过程中,被感染的神经元逐渐出现空泡变性,进而溶解、死亡.结论经脑内接种的登革病毒可能通过脑脊液播散,侵入脊髓灰质,并在神经元内增殖;并且,除组织间隙外,从神经元到神经元的传播途径可能参与登革病毒在CNS内的传播.
作者:周德山;安静;王嘉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进行光、电镜观察,了解培养窦房结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取新生24 h Wistar乳鼠的窦房结组织,用差速贴壁结合BrdU处理进行原代细胞纯化培养.结果在培养的窦房结细胞中观察到有3种不同形态的细胞,即梭形细胞、三角形细胞与不规则形细胞,其中梭形细胞多,搏动频率快,肌原纤维稀疏排列紊乱,细胞器不发达;三角形细胞与心房肌三角形细胞特征相似.结论在培养的乳鼠窦房结细胞中,细胞体积小搏动频率快的梭形细胞即是窦房结的起搏细胞.
作者:钟理;宋治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sucB基因序列比较,了解贝氏柯克斯体分离株的一些遗传特征.方法对16株贝氏柯克斯体分离株的sucB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 sucB基因1137bp序列中,仅发现3个位置的碱基突变,引起3个氨基酸的改变.从3个碱基突变可大致将这些分离株分为两大群.结论 sucB基因在贝氏柯克斯体是一个很保守的酶基因.群的划分似与分离株的质粒型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与疾病形式和分离株的地理分布相关性较少.
作者:余全;To Ho;Hirai Katsuya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登革(DEN)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生长规律和分布特点.方法用2型登革病毒(DEN-2)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进行脑内接种,应用空斑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感染后小鼠CNS和血清中的病毒滴度及病毒抗原的分布.结果感染后小鼠逐渐出现皮毛不整、脊柱侧凸及弛缓性麻痹.从感染后3d到麻痹发生日,可在小鼠的脑皮质和脊髓中检测到滴度较高的DEN-2病毒,而血清中则检测不到病毒.免疫荧光染色显示DEN病毒抗原大量存在于大脑海马、基底核和脊髓灰质的神经元内.登革病毒抗原在感染早期和晚期在脊髓灰质的分布也存在差异.结论感染后DEN在脊髓灰质内的分布不同提示脊髓不同部位的神经元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可能不同.病毒在大脑、脊髓神经细胞内的增殖造成的细胞损害可能是登革病毒感染某些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作者:安静;周德山;张俊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凋亡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Bcl-2和Fas及其配体(FasL)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方法采用心肌梗死(MI)大鼠模型,观察雄性Wistar大鼠MI后2、4及8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重塑指标、心肌细胞凋亡、Fas、FasL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 结果 MI后4周大鼠出现平均动脉压、±dp/dtmax下降,左室舒张末压、右室/体重比增高,MI后8周上述改变更为明显;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及FasL的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升高,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在MI后CHF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as和FasL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降介导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吴强;李隆贵;耿昭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克隆人可溶性TRAIL (sTRAIL) cDNA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为制备新型抗癌分子创造条件.方法提取HL-60细胞总RNA,经RT-PCR扩增编码人TRAIL 114~281氨基酸残基的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载体pUC19进行序列测定, 然后构建于新型原核表达载体pQE-80L中.结果 RT-PCR扩增得到了504bp的DNA片段, 序列分析表明与GeneBank中报道的编码人TRAIL 114~281氨基酸残基的cDNA 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sTRAIL cDNA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的sTRAIL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蓉芬;何凤田;高会广;陈姗;江渝;叶治家;彭家和;陈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