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宁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02/2012-04口腔修复患者10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参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参照组采用镍铬合金全瓷冠行牙齿修复;试验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行牙齿修复,将两组患者牙齿美学修复效果及修复时间、费用、修复体不良现象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牙齿修复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修复时间、修复花费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时间、修复花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修复体不良现象比较:参照组患者有3例(3颗牙)出现修复体折断,有3例(3颗牙)出现修复体崩瓷.试验组患者仅有1例(1颗牙)出现修复体崩瓷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良好,且不会增加修复花费和修复时间,有利于减少修复体不良现象,值得推广.
作者:乔培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 )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收治的2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分析,在治疗前使用UAE联合甲氨蝶呤注入动脉,当患者血β-HCG降至1000 U/L左右,超声检查显示病灶浆膜层厚为0.2 cm以上时,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结果:所有患者宫腔镜手术持续时间为20~41(平均22.3±3.5)min,术中出血量为(18.2±5.7)mL,所有患者无术中转开腹,术中无并发症等情况发生,患者血β-HCG在术后降至(113.7±35.2)U/L,术后(40.2±2.5)d恢复月经.结论:利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邢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4-04收治的158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具有确切疗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药调剂一直是医院中药房的重要工作内容,主要是向医院门诊与药房供应药品,工作量比较大,劳动强度也比较高。而中药房调剂的质量会直接对医疗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中药房的操作程序进行可行的规范。本文主要探讨中药房操作程序的规范对调剂质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规范策略。
作者:郭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加穴位按压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施以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和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加穴位按压两种干预方法,观察并验证两种干预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采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分析两组患者发生PONV的时间、程度以及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临床观察指标的前后变化,探讨治疗PONV的佳方案.结果: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0.6%和2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加穴位按压可有效地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梁姣;王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3-01/2014-02本院收治的72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临床期间给予中药口服和针灸治疗,试验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中的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教学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本文选取我校200名2010级临床专业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①两组学员实施不同课堂教学方法后,在手术整体流程掌握情况和手术操作重点环节掌握情况两个方面的考试得分水平上组间比较,传统教学组学员的得分水平显著地低于多媒体教学组学员的得分水平,且组间比较,均P<0.05;②总满意率组间比较,多媒体教学组学员的水平显著地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的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涂艳阳;赵佐庆;马如梦;张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血清,同时采集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血清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抗炎因子白介素IL-4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抗炎因子IL-6、TN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L-4水平为(0.415±0.071)ng/L,对照组未见IL-4表达.结论: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明显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水平变化.
作者:冯中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中实施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10/2014-05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共36例,按随机数表法等分成两组,实施常规促醒康复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增加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者纳入观察组,研究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肿体积、GCS分值对比相仿(P>0.05),治疗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ICU治疗时间是(8.6±2.0)d,显著短于对照组(10.7±2.1)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正中神经电刺激有良好的促醒效果,可缩短ICU治疗时间,适合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殷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诱使患者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自本院2009/2013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26例,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诱因主要有:术中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以及休克合并缺氧等;经抢救后患者情况如下:4例患者治愈,11例患者残废,3例患者植物人状态,8例患者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休克合并缺氧或者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等症状时应该高度注意,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抢救措施,预防措施是保障患者治疗后疗效和预后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危保松;贾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腰疼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04/2014-12接收的腰椎骨质增生腰疼急性加重患者192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联合中药以及针灸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VAS分值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中药和针灸对腰椎骨质增生腰疼急性加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
作者:林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以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ICU科收治的7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未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应治疗,并分析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果:实验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切开插管率以及既往吸烟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在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肺部感染原因的分析,加强控制干预,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朱启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伴抑郁和焦虑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偏头痛伴抑郁和焦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西比灵进行治疗,实验组联合黛力新以及西比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评分、HAMD分值、HAMA分值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对偏头痛伴抑郁和焦虑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张幸敏;李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2012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10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组IMT(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血栓检出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质斑块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对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病变进行直接显示,并能较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故必须重视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作者:贾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在消化道穿孔准确定性、定位诊断及指导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5例胃肠道穿孔患者行64层螺旋CT薄扫,并MPR矢状位、冠状位重建,根据游离气体、肠壁的局部缺损、局部肠壁增厚、腹腔积液等征象,判断穿孔位置,根据影像学表现指导外科治疗。结果:胃窦部19例,十二指肠球部10例,小肠3例,阑尾2例,直肠1例,CT术前对穿孔定位准确率达86%(30/35)。结论: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能早期定性、定位诊断胃肠道穿孔,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国宾;孙晓霞;路凯;李宝栋;郭福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2-05/2014-05来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共68例,随机将其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服我院自拟百合固金汤治疗,研究两组的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取得94.12%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有不适症状出现,但观察组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联合疗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施治,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加强普及.
作者:卫芳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下腹部术后脂肪液化的因素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3-07/2014-06收治的120例行妇产科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研究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对比两组切口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产科下腹部术后脂肪液化的因素包括患者肥胖、手术刺激、术中操作不规范、抗生素使用不当等,给予对症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袁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胸腹部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心得体会.方法:对2013-04/2014-01我院收治的96例胸腹部联合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诊断和治疗,分析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入院已经死亡的患者有3例,其它93例患者均立即采取急诊手术方式治疗.手术方式如下:开胸手术、胸腔闭式引流和开腹手术.93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9例,开腹手术的患者48例,胸腹部分别手术的6例.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死亡1例.本实验中治愈占比94.79%(91/96),死亡占比5.21%(5/96).结论:胸腹部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复杂,在诊断和治疗中有非常大的难度,并且其具有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赵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0引言在不孕不育中大约有20%是男方因素,而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因素之一,也是严重的一种,使这类患者无法孕育自己的孩子。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迅速发展,经外科附睾及睾丸切开取精术能得到形态正常的活动精子,利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技术能提高受精率[1-3]。但外科切开取精术创伤较大,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生殖中心采用经皮睾丸穿刺微创取精术。其优点为: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并可多次重复取精,为无精子症患者带来了福音[4]。在很多患者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方沈;朱正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