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腹部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疗体会

赵冰

关键词:胸腹部联合伤, 多发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腹部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心得体会.方法:对2013-04/2014-01我院收治的96例胸腹部联合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诊断和治疗,分析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入院已经死亡的患者有3例,其它93例患者均立即采取急诊手术方式治疗.手术方式如下:开胸手术、胸腔闭式引流和开腹手术.93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9例,开腹手术的患者48例,胸腹部分别手术的6例.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死亡1例.本实验中治愈占比94.79%(91/96),死亡占比5.21%(5/96).结论:胸腹部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复杂,在诊断和治疗中有非常大的难度,并且其具有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下腹部术后脂肪液化的因素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妇产科下腹部术后脂肪液化的因素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3-07/2014-06收治的120例行妇产科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研究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对比两组切口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产科下腹部术后脂肪液化的因素包括患者肥胖、手术刺激、术中操作不规范、抗生素使用不当等,给予对症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袁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头孢类抗菌素药物的新进展和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临床分析,对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头孢类抗菌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2013-01/2014-08注射头袍硫脒和头孢三嗪的12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对他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注射方式应用的头袍硫脒药物的使用率约为76.28%,预防性应用药物约为60.12%,治疗性应用药物约为0.61%,经4~15 d的治疗后,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式头袍硫脒药物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头孢三嗪药物.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MRI在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MRI 在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3-12收治的24例脊柱血管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性的TSE序列T1WI、T2WI、T2WI/STIR进行横断面和矢状面扫描。结果:总共检查出6例胸椎受累、腰椎12例、6例颈椎,发现32个病灶,6例多发肿瘤,7例T1WI 低信号/T2WI 等信号,9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4例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MRI在推测脊柱血管瘤组织学类型、评价肿瘤潜在侵袭性及活动性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窦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手术与常规手术对妇科计划生育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122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0)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人流手术及节育环置入术,观察组则在超声引导下完成上述术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其术程、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术程对比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完成妇科计划生育手术,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其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

    目的:研究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其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孕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孕期保健护理措施,观察组孕妇实施有效的孕期保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出生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实施有效的孕期保健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后自然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孕产期母婴实施有效的保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分娩情况,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作者:王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生长抑素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08/2014-08到我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52例,随机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长抑素用药,观察组增加前列地尔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施治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可取得92.3%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内毒素、TNF-α和IL-6等因子水平对比相仿(P>0.05),经治疗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生长抑素结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对炎症因子的清除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吴建顺;李强;吴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7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结果:研究组中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病例CysC平均值为(2.06±1.08)mg/L,远高于对照组(0.85±0.20)mg/L,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Cys C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对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及治疗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对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及转归起到监控作用.

    作者:陈玉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38例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09-06/2014-06我院收治的38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设为观察组,以同期接受治疗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增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和pH等几项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HR、RR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HR和R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R和RR指标值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救治,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与动脉血气,促进生命体征的恢复有确切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池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IF-1α和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喉磷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喉癌是耳鼻喉科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尤以鳞状细胞癌为多见.HIF-1α及凋亡蛋白Livin在喉鳞癌中均呈较高阳性表达.本文主要就HIF-1α和凋亡蛋白L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包括与喉鳞癌的发生机制、发展、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了系统的综述.

    作者:唐晨漪;王继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腰腿痛的思路与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腰腿痛患者的思路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腰腿痛患者的治疗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中药治疗组和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两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7.5±1.5)d,中医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为(3.0±1.5)d,两组平均治疗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序贯疗法对腰腿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较短,患者对治疗效果更满意.

    作者:张慎芳;刘凤强;张玉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4-02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胺碘酮治疗效果.结果:8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25%(61/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5%(13/80).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治疗,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汤天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使用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都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作者:杜英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结肠癌患者31例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时机,分析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12/2010-12期间收治的3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不同治疗方式和时机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病理根治切除术患者3年生存率为70%(14/20),显著大于切端阳性患者(P<0.05).经过常规治疗后进行限期手术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急诊手术患者(P<0.05).限期手术患者3年生存率为68.8%(11/16),急诊手术患者为33.3%(5/1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选择手术方案,延长患者生存率.

    作者:傅朝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2-05/2014-05来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共68例,随机将其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服我院自拟百合固金汤治疗,研究两组的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取得94.12%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有不适症状出现,但观察组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联合疗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施治,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加强普及.

    作者:卫芳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与防范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及防范措施。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2013-10/2013-12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审核不合理用药医嘱406例,主要为溶媒选择不当、载体量选择不当、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当。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从药师培训、医生交流、病区沟通三方面入手采取防范措施,规避不合理处方,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马晶晶;豆兴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在胃肠道穿孔诊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在消化道穿孔准确定性、定位诊断及指导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5例胃肠道穿孔患者行64层螺旋CT薄扫,并MPR矢状位、冠状位重建,根据游离气体、肠壁的局部缺损、局部肠壁增厚、腹腔积液等征象,判断穿孔位置,根据影像学表现指导外科治疗。结果:胃窦部19例,十二指肠球部10例,小肠3例,阑尾2例,直肠1例,CT术前对穿孔定位准确率达86%(30/35)。结论: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能早期定性、定位诊断胃肠道穿孔,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国宾;孙晓霞;路凯;李宝栋;郭福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2012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10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组IMT(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血栓检出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质斑块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对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病变进行直接显示,并能较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故必须重视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作者:贾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

    目的:比较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组(A组)和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组(B组),两组分别为32例和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术后植骨融合率、植骨效果等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在融合率、复位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突间植骨是I度退变性滑脱的有效植骨融合方法,对I度以上退变性滑脱和真性滑脱椎间植骨融合术是首选疗法.

    作者:邝继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72例非心脏手术的高龄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麻醉方式、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相应的手术麻醉措施.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出现血液循环不稳定患者10例,需呼吸支持患者6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2例,无患者因麻醉死亡,术后死亡3例,1例为急诊患者,2例为择期手术患者.死亡率分别为9.09%和3.27%.结论:对于高龄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一定要做好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从而降低手术麻醉风险,保障老年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唐优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相关因数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相关因数.方法:选取2013-04/2014-01我院的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52例老年SAH患者,对照组为44例非老年性SAH患者,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出血量、颅压、脑脊液改变与头痛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等量出血及中等量以上出血者发生头痛程度与少量出血者、CT阴性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CT阴性、少量出血者和中等量以上出血者发生头痛程度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1);观察组的头痛程度比照组明显轻(P <0.01).脑脊液为血色或粉红色时,对照组的头痛程度较重(P<0.01),观察组脑脊液为新鲜出血时头痛明显(P <0.01),观察组头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1).结论:CSF血性变是造成蛛网膜下腔的炎性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老年人在CSF血性变程度较轻,头痛程度也较非老年人轻.

    作者:刘立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