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辽宁地区代谢病患病率的普查和癌症患者中的氨基酸代谢紊乱的研究

许晓雪;曹云峰;朱志图;房中则;孙晓宇;孙宏治

关键词:串联质谱技术, 癌症, 代谢病, 发病率
摘要:目的:通过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3363例辽宁地区成人患者进行代谢病检测,分析其代谢病的发病率和癌症患者中氨基酸代谢紊乱情况.方法: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对辽宁地区的3363例患者进行氨基酸、酰基肉碱及其相对应比值的检测,对代谢病患病率、各种疾病发生代谢病的概率和癌症患者中代谢病指标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串联质谱分析法测定3363例成人患者的氨基酸和肉碱水平,确诊遗传代谢病病例1033,其中男性612例、女性421例.阳性率是30.7%.其概率远远高于新生儿的发病率.肿瘤科室、消化科室和神经科室的患者阳性发病率较高,均高于30%.另外针对486例肿瘤患者中的29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乳腺癌与谷氨酸代谢密切相关,谷氨酸代谢指标异常且降低.274例肺癌患者中组氨酸代谢较异常且降低.串联质谱方法对成人的代谢病检测对于患者早期筛查和诊断以及预后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结论:谷氨酸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同样肺癌中组氨酸的表现为低于正常下限,这个指标可以应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中.这两个指标对于个体化治疗和预后也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01/2014-06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70例,共计970张处方,并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临床资料等方式,对其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不合理用药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次970张处方中,共有882张为抗菌药物处方,应用率为90.9%.从抗菌药物应用种类来看,以头孢菌素类多,占51.8%,其次是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分别占24.5%和14.7%.从联合用药情况来看,882张抗菌药物处方多为单用药物,占70.4%,且无三联以上用药处方.从不合理用药情况来看,共有68张(7.7%)处方用药不合理,主要问题集中在用药途径欠合理、用药剂量不当和疗程不合理等方面.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仍不是特别合理,需要予以充分重视,并通过人员培训、药物联用等方式来规范用药.

    作者:廖克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3-01/2013-07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带管出院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3-10/2014-06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带管出院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计划,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减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婷婷;秦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4-10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荨麻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普及.

    作者:马登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视觉训练治疗青少年近视及初发期老视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视觉训练治疗青少年近视及初发期老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中心在2011-06/2013-12收治的110例青少年近视及62例初发期老视患者,将青少年近视眼随机分为观察组1和对照组1,将初发期老视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和对照组2.分别进行针对性检查之后,观察组患者采用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觉训练加短小遮盖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近距离视觉训练加短小遮盖的方法.随访17个月后分析对比近视眼视力改善情况、老视眼平均裸眼远视力以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轻度、中度及高度近视眼分别有27眼、67眼、9眼;对照组则分别为22眼、68眼、15眼;两组轻度近视和高度近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老视眼平均裸眼远视力比较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09%,无效率为16.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2%,无效率为16.18%;两组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训练治疗青少年近视及初发期老视的临床疗效较好,其中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觉训练加短小遮盖可显著改善青少年近视和初发期老视眼患者的视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在胃肠道穿孔诊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在消化道穿孔准确定性、定位诊断及指导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5例胃肠道穿孔患者行64层螺旋CT薄扫,并MPR矢状位、冠状位重建,根据游离气体、肠壁的局部缺损、局部肠壁增厚、腹腔积液等征象,判断穿孔位置,根据影像学表现指导外科治疗。结果:胃窦部19例,十二指肠球部10例,小肠3例,阑尾2例,直肠1例,CT术前对穿孔定位准确率达86%(30/35)。结论: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能早期定性、定位诊断胃肠道穿孔,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国宾;孙晓霞;路凯;李宝栋;郭福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创取精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0引言在不孕不育中大约有20%是男方因素,而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因素之一,也是严重的一种,使这类患者无法孕育自己的孩子。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迅速发展,经外科附睾及睾丸切开取精术能得到形态正常的活动精子,利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技术能提高受精率[1-3]。但外科切开取精术创伤较大,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生殖中心采用经皮睾丸穿刺微创取精术。其优点为: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并可多次重复取精,为无精子症患者带来了福音[4]。在很多患者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方沈;朱正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治疗体会

    目的:对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以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ICU科收治的7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未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应治疗,并分析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果:实验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切开插管率以及既往吸烟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在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肺部感染原因的分析,加强控制干预,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朱启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根管治疗牙髓病变63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根管治疗牙髓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牙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实验组实施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对牙髓病变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王剑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沉香的品种鉴定及鉴别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沉香的鉴别及鉴定方法.方法:对进口沉香、国产沉香及伪品沉香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光谱鉴别及性状鉴别,对比实验数据,总结沉香鉴定及鉴别要点.结果:应用薄层色谱鉴别发现,进口沉香出现四个桃红色的斑点,颜色不稳定呈变化性;国产沉香出现枚红色斑点,颜色经久不褪;伪劣沉香,无斑点显现.此外,在200~300 nm范围内测定进口沉香、国产沉香及伪品沉香吸收光度发现,正品沉香大吸收峰值为(225±2)nm.结论: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及紫外光谱鉴别沉香品种,具有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应用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朝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切口斑痕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 )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收治的2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分析,在治疗前使用UAE联合甲氨蝶呤注入动脉,当患者血β-HCG降至1000 U/L左右,超声检查显示病灶浆膜层厚为0.2 cm以上时,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结果:所有患者宫腔镜手术持续时间为20~41(平均22.3±3.5)min,术中出血量为(18.2±5.7)mL,所有患者无术中转开腹,术中无并发症等情况发生,患者血β-HCG在术后降至(113.7±35.2)U/L,术后(40.2±2.5)d恢复月经.结论:利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邢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31 I治疗甲亢早期的中医辨证施治干预

    目的:分析131 I治疗甲亢早期的中医辩证施治情况,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2011-02/2014-04收治的128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131 I 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131 I治疗的同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口服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2.8%),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131 I治疗的甲亢患者进一步实施中医辩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会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38例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09-06/2014-06我院收治的38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设为观察组,以同期接受治疗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增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和pH等几项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HR、RR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HR和R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R和RR指标值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救治,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与动脉血气,促进生命体征的恢复有确切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池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01/2014-12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大峰流速值改善情况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师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喉罩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40例预测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喉罩组采用喉罩置管全麻,对照组采用气管导管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喉罩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喉罩组置管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喉罩组在操作时和苏醒时心率和血压波动明显降低(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表明两组无差异;喉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是解决困难气道患者手术麻醉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葭;缪小勇;曹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媒体教学系统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中的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教学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本文选取我校200名2010级临床专业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①两组学员实施不同课堂教学方法后,在手术整体流程掌握情况和手术操作重点环节掌握情况两个方面的考试得分水平上组间比较,传统教学组学员的得分水平显著地低于多媒体教学组学员的得分水平,且组间比较,均P<0.05;②总满意率组间比较,多媒体教学组学员的水平显著地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的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涂艳阳;赵佐庆;马如梦;张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头孢类抗菌素药物的新进展和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临床分析,对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头孢类抗菌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2013-01/2014-08注射头袍硫脒和头孢三嗪的12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对他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注射方式应用的头袍硫脒药物的使用率约为76.28%,预防性应用药物约为60.12%,治疗性应用药物约为0.61%,经4~15 d的治疗后,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式头袍硫脒药物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头孢三嗪药物.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价值.方法:1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3.8%,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段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72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3-01/2014-02本院收治的72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临床期间给予中药口服和针灸治疗,试验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