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除泌尿科患者恐惧心理的方法

蒋玉梅;高会敏;潘红玲

关键词:泌尿科, 患者, 恐惧心理, 护理工作者, 抓住要害, 心理现象, 心理动态, 能力, 理论修养, 精神压力, 解决问题, 护理人员, 工作人员, 发病部位, 心理学, 状态, 照顾, 实践, 培养, 经验
摘要:泌尿科患者由于特殊原因和发病部位,患者往往处于一种非常紧张和恐惧状态,他们一方面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具大的精神压力,他们需要人们的同情、理解和支持;需要人们的关心、照顾;更需要人们的尊重。所以我们认为做为一个优秀的泌尿科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个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应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 能准确快速的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护理人员这种能力的形成,既要有较高的心理学理论修养,又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要通过较长的实践锻炼,掌握各类病人的心理,才能具有透过心理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抓住要害,解决问题。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癌症患者告知真情的伦理举措

    通过分别论述不告知癌症患者真情的理由和告知真情的理由,探讨解决的策略,提出了患者情况评估积分法,并论述其依据和临床应用的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作者:谢华;陈萍;林艳秋;孙丽;张新彦;朱丹;王丽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安宁护理死亡病人医疗费用问题的讨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9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分别在安宁病房和一、二级医院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伦理讨论,并提出控制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以1997年4月1日~1999年5月30日的安宁病房和一、二级医院内科病房,晚期恶性肿瘤病房住院病案首页有关资料为统计对象;所有对象均为同病种,经病理证实为同期的恶性肿瘤,且病情进入临终阶段。1.2 内容与方法包括住院病案的一般资料,并摘取住院医疗费用和相关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和讨论。

    作者:施永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论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规范化著录要求

    医学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作者对此却不以为然,有的科技论文甚至根本就不列参考文献这一项,有的作者即使列出这一项,但其写作格式极不规范,基本要求不明了。对此,本文作者就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具体写作格式的规范性,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对《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来稿中参考文献的不规范情况作了分析。想以此提高作者对参考文献作用的重视,更好地进行规范性写作。以保证论文更具有科学性,便于文献检索和读者进一步深入阅读。

    作者:党静萍;李恩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为无偿献血者采血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我们从事血库工作的医务人员,要特别注意为无偿献血者采血时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因为目前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献血,心理上不免有些惶恐感,在整个采血过程中需要作哪些配合还缺少经验。为确保安全、顺利地采好每一人次的血,需要我们做许多耐心、细致的具体工作。

    作者:俞书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认识与体会

    作者对现代医患关系的特征以及导致医患关系失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出路:深化医疗改革,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品质,健全相关法律,加强对医学生的培养教育等。

    作者:罗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论加强医学生美育的积极作用

    美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学生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性情、培养人格、增进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沈秀敏;姜维茂;刘韵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名人精子库的伦理学思考

    建立精子库只能用来解决不孕症问题,而商业炒作的“名人,博士精子库”,鼓吹所谓“优生”歪理,对生命平等观念,人是社会人,家庭伦理关系,不孕夫妇广泛生育选择权等带来冲击,引起伦理道德的困惑;必须严格规范精子库的建立,禁止其商业炒作。

    作者:赵敏;周丹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停止透析疗法的伦理剖析

    目的评价尿毒症病人的透析价值及有关停透的伦理方法通过对几个典型病例的分析,探讨ESRD病人的透析价值。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及科学的进步,尤其是透析技术的发展,使很多尿毒症病人得以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但随之而来重症透析病人及老年透析病人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如何评价尿毒症病人的透析价值及有关停透的伦理是肾脏科医生所必须关注的。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吴杏;叶任高;王莹;汪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流产、避孕等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关部门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方法:对西安地区五所高校10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Epi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对STDs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生殖健康内容的了解也十分贫乏;对紧急避孕还比较陌生,有35.7%的学生不知道可用于紧急避孕的方法,学生中流产的发生率已有相当水平。结论: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及避孕知识和技能教育亟待在大学生中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

    作者:吕海侠;韩蓁;李敏杰;王明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护患者权益与维护医院利益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医务人员面临着患者权益的迅速觉醒,一些人心理上出现不适应,以致失衡,文章力图通过我们两年来开展维护患者权益工作的实践,阐述维护患者权益与维护医院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观点。通过对患者权益现状的分析、归纳,提出在医疗习惯中存在着忽视或侵犯患者权益的知情权、保密权和隐私权、自主权以及忽视就诊患者心理需求,缺乏对患者应有尊重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的论述,目的在于开发医务人员对患者权益意识的认识,促使觉醒,调整心态,积极参与竞争,从而实现患者权益和医院利益的共同维护。

    作者:成玉琴;魏全福;邵林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论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应立足于培养医学生形成良好的整体医德素质,致力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力、信念力和践行力,着眼于调动医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作者:沈秀敏;姜维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法医工作与伦理

    在法医学实践中,特别是法医病理学和临床法医学中的尸体检验和活体检验,经常涉及到与伦理有关的问题。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法医学、研究法医学很有必要。在法医工作中不仅要有较丰富的法医学知识,法医工作者的行为还要符合伦理学的原则。

    作者:王学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患交谈在病区管理中的作用

    医患交谈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举措之一,我们通过增加医患交谈的次数,改革医患交谈的方式和丰富医患交谈的内容,不但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或杜绝了医疗纠纷,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扩大了收容。

    作者:金发光;刘春丽;谢永宏;肖晔;刘同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患关系的伦理和法律属性比较研究

    目前人们从法律道德方面对医患关系缺乏比较规范的研究,本文对此加以对照,同时,认为当前医患之间的法律冲突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的道德缺陷,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却是医疗卫生单位,从而得出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医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永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患互动——医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重要、基本的人际关系。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态,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医疗机构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正确认识现存医患关系的不足,建立新型的医患互动的医患关系成为摆在人们尤其是医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黄宇;王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卫生改革攻坚阶段尤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8部门《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预示着我国卫生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无论卫生行政机关,还是卫生事业单位,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面临着改革的严峻考验,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1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点 当前,正值卫生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很可能要以牺牲某些单位和人群的局部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全社会、全行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指导意见》提出的加强卫生全行业管理,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实行医药分开核算,规范配置卫生资源等项改革措施,很可能使得一些单位一时利益受到冲击,以致这些单位对卫生改革产生误解,甚至抵触。此时亟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和帮助卫生单位在处理利益关系的时候,提倡自我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对深化卫生改革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卫生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卫生单位领导和职工思想上难免产生种种震荡,特别是卫生行政机构改革和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少的干部和职工将面临着下岗、转岗、分流、落聘的考验。过去只是站在一旁听听、看看企业改革的卫生职工现在“革”到自己的身上,长久以来以“铁饭碗”自居的卫生行业职工显然思想准备不充分,很可能产生失落和埋怨情绪。此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讲清楚,把卫生部门和单位面临困难、问题及改革前景讲清楚,使大家明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了人力资源重组和开发的意义,从而树立新的择业观,增强对人事制度改革的适应性。

    作者:姜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影响公众身后器官捐献意向的原因探讨

    分析了影响身后器官捐献意向的主要相关因素是职业、学历、专业,提出了需加大社会宣传建立健全器官捐献法规,建立实体组织,建立自愿者组织并进行社会协调,用法律法规规范器官移植患者的义务与责任。

    作者:赵芳忠;郭继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中护患角色冲突的分析与对策

    〕整体护理是一种崭新的护理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护患角色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冲突:低期望值与高发展目标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病人的自主性与护主的冲突、依赖与独立的冲突、外行的休闲与内行的忙碌之冲突。笔者分析了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协调冲突的对策。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整体护理的实施,使之更加完善。

    作者:程心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护士行动的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

    阐述了护士在工作中应为其行动负责的问题,即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并通过两个案例进一步解释护士行动的责任,从而指出护士只有真正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将内在约束机制-伦理责任和外在监督机制-法律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张俊娥;曾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试论医学道德的特殊性及其意义

    认为将医学道德的特殊性概括为继承性、阶段性、全人类性的观点值得商榷,主张将独特的职业性、法定的强制性、相对的普适性等作为其特征。这一认识有助于增强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感,有助于弘扬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有益的医德成果,促进医德医风建设。

    作者:刘俊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