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

吕海侠;韩蓁;李敏杰;王明旭

关键词:大学生, 生殖健康, 人工流产, 紧急避孕
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流产、避孕等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关部门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方法:对西安地区五所高校10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Epi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对STDs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生殖健康内容的了解也十分贫乏;对紧急避孕还比较陌生,有35.7%的学生不知道可用于紧急避孕的方法,学生中流产的发生率已有相当水平。结论: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及避孕知识和技能教育亟待在大学生中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公众身后器官捐献意向的原因探讨

    分析了影响身后器官捐献意向的主要相关因素是职业、学历、专业,提出了需加大社会宣传建立健全器官捐献法规,建立实体组织,建立自愿者组织并进行社会协调,用法律法规规范器官移植患者的义务与责任。

    作者:赵芳忠;郭继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安宁护理死亡病人医疗费用问题的讨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9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分别在安宁病房和一、二级医院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伦理讨论,并提出控制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以1997年4月1日~1999年5月30日的安宁病房和一、二级医院内科病房,晚期恶性肿瘤病房住院病案首页有关资料为统计对象;所有对象均为同病种,经病理证实为同期的恶性肿瘤,且病情进入临终阶段。1.2 内容与方法包括住院病案的一般资料,并摘取住院医疗费用和相关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和讨论。

    作者:施永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论加强医学生美育的积极作用

    美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学生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性情、培养人格、增进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沈秀敏;姜维茂;刘韵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患关系的伦理和法律属性比较研究

    目前人们从法律道德方面对医患关系缺乏比较规范的研究,本文对此加以对照,同时,认为当前医患之间的法律冲突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的道德缺陷,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却是医疗卫生单位,从而得出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医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永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流产、避孕等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关部门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方法:对西安地区五所高校10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Epi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对STDs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生殖健康内容的了解也十分贫乏;对紧急避孕还比较陌生,有35.7%的学生不知道可用于紧急避孕的方法,学生中流产的发生率已有相当水平。结论: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及避孕知识和技能教育亟待在大学生中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

    作者:吕海侠;韩蓁;李敏杰;王明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精神科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社会伦理对策

    精神科护理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其护患关系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从护士、医院、社会三方面就精神科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社会伦理对策。

    作者:侯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从医学伦理学角度谈如何做好护理管理工作

    护理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护理管理及其道德要求,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这对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运用医学伦理学理论发挥护理管理指挥系统作用我院属于大专科小综合性医院,主要收治各种传染病以及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人员少、任务重,作为护理队伍带头人,如何使护理系统得到优化运转,我们在护理管理工作实践中,把伦理学与心理学、管理学作为管理工作动力,采取了一系列方法:1.1 在护理管理中,既要教育护士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她们具有符合病人心理需要的优良素质,了解护士在想什么,要做什么,有什么要求,尽可能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工作、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陆元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无名氏病人抢救的伦理问题

    对身无分文的无名氏病人,在遵循“救死扶伤人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还应遵循①社会效益第一、病人利益至上的原则;②救治病人第一、费用第二的原则;③精心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④尊重生命价值的原则。救治无名氏病人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医院的投入,设立无名氏等病人的专项拨款。设立“危重病人救治基金”,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献出自己的爱心。鼓励老百姓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使无名氏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作者:杨维兰;颜春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名人精子库的伦理学思考

    建立精子库只能用来解决不孕症问题,而商业炒作的“名人,博士精子库”,鼓吹所谓“优生”歪理,对生命平等观念,人是社会人,家庭伦理关系,不孕夫妇广泛生育选择权等带来冲击,引起伦理道德的困惑;必须严格规范精子库的建立,禁止其商业炒作。

    作者:赵敏;周丹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中护患角色冲突的分析与对策

    〕整体护理是一种崭新的护理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护患角色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冲突:低期望值与高发展目标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病人的自主性与护主的冲突、依赖与独立的冲突、外行的休闲与内行的忙碌之冲突。笔者分析了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协调冲突的对策。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整体护理的实施,使之更加完善。

    作者:程心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女大学生美容问题心理及对策

    随着医学美容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美容受术者的心理探讨及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仅对门诊109例要求美容手术及治疗的女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初步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9例,均为女大学生,大学各年级均有,以大二、大三居多。年龄18-23岁。接受美容手术及治疗依次为:去痣、去疣58例,重睑术26例,隆鼻术10例,付耳切除3例,颈部小疤痕切除3例,斜视矫正2例,上睑下垂矫正1例,重唇及厚唇各1例,其他4例。

    作者:牛进宝;苏联珍;董永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患交谈在病区管理中的作用

    医患交谈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举措之一,我们通过增加医患交谈的次数,改革医患交谈的方式和丰富医患交谈的内容,不但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或杜绝了医疗纠纷,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扩大了收容。

    作者:金发光;刘春丽;谢永宏;肖晔;刘同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护士行动的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

    阐述了护士在工作中应为其行动负责的问题,即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并通过两个案例进一步解释护士行动的责任,从而指出护士只有真正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将内在约束机制-伦理责任和外在监督机制-法律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张俊娥;曾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和掌握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对STDs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关部门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方法:对西安地区五所高校10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Epi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对STDs知识的了解极少。对我国《性病防治管理》中规定重点防治的性病回答正确仅有124人,占12.2%;有关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了解,已婚者、医学生、年龄大的和受教育程度高者掌握程度,高于相应人群。结论:性传播疾病知识的教育亟待在大学生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

    作者:吕海侠;李敏杰;韩蓁;王明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卫生改革攻坚阶段尤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8部门《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预示着我国卫生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无论卫生行政机关,还是卫生事业单位,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面临着改革的严峻考验,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1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点 当前,正值卫生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很可能要以牺牲某些单位和人群的局部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全社会、全行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指导意见》提出的加强卫生全行业管理,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实行医药分开核算,规范配置卫生资源等项改革措施,很可能使得一些单位一时利益受到冲击,以致这些单位对卫生改革产生误解,甚至抵触。此时亟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和帮助卫生单位在处理利益关系的时候,提倡自我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对深化卫生改革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卫生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卫生单位领导和职工思想上难免产生种种震荡,特别是卫生行政机构改革和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少的干部和职工将面临着下岗、转岗、分流、落聘的考验。过去只是站在一旁听听、看看企业改革的卫生职工现在“革”到自己的身上,长久以来以“铁饭碗”自居的卫生行业职工显然思想准备不充分,很可能产生失落和埋怨情绪。此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讲清楚,把卫生部门和单位面临困难、问题及改革前景讲清楚,使大家明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了人力资源重组和开发的意义,从而树立新的择业观,增强对人事制度改革的适应性。

    作者:姜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世纪在呼唤

    医学需要伦理学,有如人需要空气和鱼需要水一样。在新世纪里,更是如此。 医学是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它的使命是维护生命,支持生命,促进人的健康。而生命和健康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如果人没有了生命,人就不成其人;如果失去了健康,人将会多么痛苦? 所以,当医生提笔为病人开处方的时候,当外科医生拿起手术刀为病人解除病痛的时候,当护士拿起针管为病人注射药物的时候,很自然地要想起这药、这手术、这针管,能否为病人带来健康?能否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医乃仁术”;所以,“医乃生死所托,责任匪轻”;所以,“至重惟人命,难却是医”;所以,“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也”。 医学的道德性,是医学固有的,是医学内在的,是医学的本性,不是外界强加于医学的,当然也不是后发生的。如果医学失去了这种道德本性,不竭诚致力于维护生命和促进健康,或者背离了治病救人的准则,医学就不成其为医学,并且走向了它的反面。医学的此种道德本性,寓于医学的全部活动中,体现在医学的一切方面。

    作者:杜治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对癌症患者告知真情的伦理举措

    通过分别论述不告知癌症患者真情的理由和告知真情的理由,探讨解决的策略,提出了患者情况评估积分法,并论述其依据和临床应用的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作者:谢华;陈萍;林艳秋;孙丽;张新彦;朱丹;王丽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为无偿献血者采血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我们从事血库工作的医务人员,要特别注意为无偿献血者采血时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因为目前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献血,心理上不免有些惶恐感,在整个采血过程中需要作哪些配合还缺少经验。为确保安全、顺利地采好每一人次的血,需要我们做许多耐心、细致的具体工作。

    作者:俞书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消除泌尿科患者恐惧心理的方法

    泌尿科患者由于特殊原因和发病部位,患者往往处于一种非常紧张和恐惧状态,他们一方面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具大的精神压力,他们需要人们的同情、理解和支持;需要人们的关心、照顾;更需要人们的尊重。所以我们认为做为一个优秀的泌尿科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个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应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 能准确快速的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护理人员这种能力的形成,既要有较高的心理学理论修养,又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要通过较长的实践锻炼,掌握各类病人的心理,才能具有透过心理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抓住要害,解决问题。

    作者:蒋玉梅;高会敏;潘红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护患者权益与维护医院利益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医务人员面临着患者权益的迅速觉醒,一些人心理上出现不适应,以致失衡,文章力图通过我们两年来开展维护患者权益工作的实践,阐述维护患者权益与维护医院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观点。通过对患者权益现状的分析、归纳,提出在医疗习惯中存在着忽视或侵犯患者权益的知情权、保密权和隐私权、自主权以及忽视就诊患者心理需求,缺乏对患者应有尊重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的论述,目的在于开发医务人员对患者权益意识的认识,促使觉醒,调整心态,积极参与竞争,从而实现患者权益和医院利益的共同维护。

    作者:成玉琴;魏全福;邵林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