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高校医院作为高等院校的职能部门,为高校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和学生的疾病预防、医疗保健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的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随着社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日益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全面起动,作为高校职能部门之一的校医院也受到很大冲击,高校医院社会化问题已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被提到议事日程.客观的分析面临的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高校医院更好的适应改革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作者:牛进宝;于晓原;权正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掌握我国医学伦理学方面的信息,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掌握其发展动向;同时使图书信息部门在选购这方面的文献时既不减少有效信息,又能尽量节约有限的经费,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医学伦理学期刊文献分布作了初步调查,从中找出该学科重要期刊,即核心期刊,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图书信息部门参阅.
作者:鲍新平;李成建;刘宁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从北京市老年知识分子的卫生保健现状入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从微观(个人的保健意识、保健措施)到宏观(人与社会、经济)的一系列伦理关系入手,找出提高中国老年人卫生保健水平的伦理对策.
作者:王晓燕;杜金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每一种生命道德都与特定的价值理论相连接,生命神圣论依义务论贯彻于医疗过程之中;生命质量论从功利主义得到了说明;生命价值论与公益论相通;现代生命道德与集体主义原则互容.
作者:伍天章;刘俊荣;孔志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关于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学术界曾经做过探讨,但是要真正回答什么是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并且付诸实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伦理的角度看,卫生服务公平性所涉及到的许多利益问题还有待于我们研究、解决.
作者:郭永松;张新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将1999.07-2001.05实习的学生63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目标教学法;实验组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类型、气质类型进行因人施教法的尝试.两组学生实习结束后通过比较①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学生的学习态度测评分,②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③院内教学小组对教学质量检查考评成绩,进而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学生实习态度测评成绩;学生对教学反馈意见的满意度;院内教学小组对教学质量检查考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这种教学法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施教.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能大限度发挥教与学的潜力,可优化学生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杨清秀;叶良玉;傅爱凤;黄日妹;王爱琴;祁丹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诚信是人们行事处世的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医疗卫生服务领域里存在着诚信缺失的行为和现象.通过对这种行为和现象的分析,强调了加强诚信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并提出如何建构一个诚信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体系.
作者:章越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价廉质优的无创性辅助检查方法,在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超声检查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在其临床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医患矛盾也愈发显得突出,引起了很多伦理学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提出对策,以促进其改善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
作者:陈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从自卫性医疗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自卫医疗产生的根源、它的正负两面影响,重点是探讨了有关自卫性医疗行为的伦理问题.
作者:程红群;陈国良;刘蜀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一、前言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对于有效地治疗人类多种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政府应该支持并鼓励非政府机构支持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由于该项研究可能引发若干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因此研究应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有利于研究顺利、健康地开展.政府必须严格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
作者:卫生部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两种不同来源的干细胞研究进行了伦理审视,认为组织干细胞研究所引发的伦理是非,其实质是稀缺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社会公平问题;胚胎干细胞研究过程中的人道危机,关键是胚胎的权利与地位问题,并指出适应生命科学的发展相关的伦理原则应重新定位.换
作者:杨建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循证医学的概念传统的经验医学是以逻辑推理(或理念)应用于临床,然后将临床实践的经验再指导临床.而近年来有些发达国家把随机对照试验(rqndomized controlled tril RCT)及其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 SR)作为制定医疗方案的依据.这种来自临床的直接证据,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而受到重视.随着临床医学研究和边缘学科不断的渗透与发展,循证治病,循证科研,循证用药,循证卫生技术评估等各种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循证实践正在逐步开展.
作者:袁璐;朱庆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紧密联系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以及当前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结合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体会,从增进患者对医生信任的新视角,探讨了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的原因以及增进患者对医生信任的有效对策,为推进当前的医院改革提供了新的伦理学依据.
作者:王德国;王时霞;孔全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爱美之心越来越强烈,而医学科学的发展也愈来愈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近年来,美容医学发展的异常迅速.在这种情形下,美容医师的精湛的技能、材料性能的可靠等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美容医师不加强自己的美学修养和道德修养,则不但达不到理想的美容效果,而且可能给患者造成终身的遗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不断发生的由于医学美容引起的医疗纠纷,从广州的震惊全国的隆胸案到去年武汉蔡甸的纹眉案,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这些看似都是技术原因,但是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美学知识的欠缺和惟利是图的不道德的动机.而在各个医院的美容外科医疗实践中,尽管绝大多数医生的技术过硬,但是,由于美学修养欠缺,也给患者留下了一些遗憾.因此,要求美容医师在钻研技术的同时,加强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
作者:程新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本质上就是现代人文精神.然而,在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不争的事实.在医院所见的冰冷的建筑、贫乏的色彩、神秘的气氛、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床前与病人交流等.因此,在医学人文精神被现代科学技术的洪流冲涮下失去往日光辉的今天,如何培养适应时代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陈维进;李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医疗实践中几乎处处涉及到医学伦理学问题,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不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在科学的人道主义伦理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改革医学伦理学教育,解决好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全方位的医学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伦理水平和伦理修养,培养合格的医科高级人才.
作者:汪幼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易性癖现象和变性手术所涉及的诸多伦理问题,如:如何看待易性癖者,变性手术的临床应用、医疗价值、手术对象选择、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行综述分析和探讨.
作者:付登礼;何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医学院培养的人才终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是对医学人才的终检验.因此,如何使医学教育尽量与社会需求融合,缩短医学生的社会适应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作者:岩磊;孙英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儿科临床具有工作节奏快、工作强度大、急诊抢救病人多、患儿家长要求起点高等特点.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同时,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排除困难以良好的心理状况对待每一位小患者,与患儿家长和睦相处,得到患儿家长的配合和信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达到为患儿治病之目的.
作者:张晓慧;白庆峰;屈健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医疗服务作为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也随着时代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而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何看待医务人员的利义取舍?如何处理新时期的医患关系?医德教育有什么现实意义……原有的经验、认识和做法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了,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在新的工作实践中去认识、去思考.
作者:刘承志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