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治疗跟骨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杨广钢;苏博源;潘永雄;王广伟;李中万;杨仲

关键词:骨折, 手术后期间, 外科伤口感染, 皮肤移植, 外科皮瓣
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植皮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伤口裂开、跟骨钢板外露、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均阳性,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12 cm×8 cm.其中治疗组18例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后期VSD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对照组16例采用清创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植皮皮片均成活,伤口无再发感染坏死;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快;而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术后无渗液,无窦道形成,细菌培养阴性;2例患者术后仍有渗液,窦道形成,细菌培养仍阳性,经再次手术清创及床边换药后伤口愈合.对照组中有13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末端边缘少许淤黑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慢.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感染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联合游离植皮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简便、有效方法之一.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16、RAR-β和APC基因甲基化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沉渣细胞P16、视黄酸受体(RAR-β)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联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浆膜腔积液患者65例,其中良性27例,恶性38例.甲基化特异度PCR技术对P16、RAR-β和APC基因进行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检测,同时进行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分析联合检查对膜腔积液诊断的意义.结果 APC基因甲基化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细胞学检查联合P16、RAR-β和APC基因甲基化检测的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细胞学联合两基因同时甲基化的特异度为78.9%,优于单项检查.结论 浆膜腔积液P16、RAR-β和APC基因甲基化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郭建华;张吉才;李霞;吕军;伍亚云;朱名安;汤显斌;瞿华琴;杨广全;杜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预测孕妇早产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受体预测孕妇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先兆早产孕妇135例为先兆早产组,另选同期50例正常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研究安胎治疗后早产亚组和非早产组血清IL-2、sIL-2R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IL-2、sIL-2R水平预测早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先兆早产组孕妇的IL-2、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母体血清IL-2水平预测早产发生的佳诊断值为783.52 ng/L、灵敏度85.3%、特异度86.2%;而sIL-2R水平诊断值为273.18 ng/L、灵敏度84.1%、特异度85.6%;先兆早产组孕妇血清IL-2与sIL-2R呈正相关(r=0.668,P<0.05);接受安胎治疗后,早产亚组血清IL-2、sIL-2R水平高于非早产组(P<0.05).结论 IL-2、sIL-2R对预测早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立巧;王瑞平;乔宗旭;赵贵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宁夏地区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阐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高血压肾损害之间,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84例初诊高血压病患者,通过检测尿蛋白排泄率明确高血压肾损害,同时选取1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留取血浆标本,检测TNF-α水平及其TNF-α-308基因多态性.再以贝那普利作为降压药物之一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进行干预,观察TNF-α-308不同基因型对贝那普利的治疗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的TNF-α-308以GA基因型为多见,其次为GG、AA,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3%/47%.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TNF-α-308以GG基因型为多见,其次为GA和AA,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30%,基因型及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308的AA基因型贝那普利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和TNF-α的改变幅度大,其次是GA和GG基因型,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308基因与高血压肾损害及其对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相关.

    作者:于欣;于美玲;张德凯;楚元奎;张怡清;白静;邢译文;杨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Robinson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克氏针、重建接骨板及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式治疗Robinson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15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A、B、C组,A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C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3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DASH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C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B组(P<0.05),C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活动度、肌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DASH评分均显著优于A、B组(P<0.05).结论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Robinson 2A、2B型锁骨中段骨折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鲁成;王恒;仲文军;陈家麟;项征;刘磊;杨劲松;薛天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食管心电图测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房室间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中出现左房室(AR)间期异常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8例,根据食管心电图测量的AR间期分为AR间期缩短组(AR≤100 ms)与AR室间期正常组(AR>100 ms),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心脏彩超以及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AR≤100 ms组患者年龄高于AR>100 ms组(P=0.018);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AR≤100 ms组高于AR>100 ms组(P=0.038);AR≤100 ms组左心房内径较AR> 100 ms组增大(P=0.04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电传导的异常,AR≤100 ms的冠心病患者多为右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于杨;刘筱;陈玲;周炜;黄喆;陈曼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同步抗感染治疗对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同步抗感染治疗对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91例合并Hp感染的NAFLD患者分为观察组(147例)与对照组(144例),对照组患者在合理控制饮食并加强锻炼基础上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与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根除Hp的四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四联疗法持续2周,全部患者的既定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 复查时观察组Hp转阴138例,Hp根除率为93.88%(138/147),对照组未有Hp转阴病例;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具显著性(统计值依次为:t=4.298,9.023,15.774,34.966,20.114;P=0.013,0.001,0.000,0.000,0.000);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95,P=0.001).结论 通过同步抗感染治疗将Hp根除,可一并降低患者机体IR指数,同时纠正血脂水平与肝功,终改善NAFLD的临床治疗结局.

    作者:黄静;陈湘清;郭东升;吴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50例AP患者作为AP组,分为轻型组(MAP组)和重型组(SAP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入院时血浆Apelin-13、Apelin-36、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Apelin-13、Ape-lin-36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比较入院第4天MAP组和SAP组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入院时AP组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MAP组(P<0.05),血浆Apelin-13、Apelin-3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入院第4天SAP组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和CRP水平高于MAP组(P<0.05).结论 AP患者早期有血浆Apelin-13、Apelin-36水平改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早期识别SAP的有效指标.

    作者:邱秋;李国均;彭虹;杨联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D-L1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内浸润性T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人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内浸润性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2007-2011年解放军第101医院收治的80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18例正常脑组织进行PD-L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同时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胶质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TUNEL法检测胶质瘤内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D-L1促进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正常脑组织不表达PD-L1,PD-L1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50%(34/80),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坏死和预后相关(P<0.05).部分胶质瘤组织及浸润T淋巴细胞表达PD-1,且PD-L1阳性的胶质瘤病例淋巴细胞凋亡表达较PD-L1阴性病例明显增高.PD-L1组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的凋亡率为42.5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加入抗PD-1阻断PD-L1与T淋巴细胞结合后,PD-L1+抗PD-1组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率下降到26.80%.结论 人胶质瘤异常高表达PD-L1并与PD-1结合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

    作者:李巧转;李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治疗跟骨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植皮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伤口裂开、跟骨钢板外露、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均阳性,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12 cm×8 cm.其中治疗组18例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后期VSD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对照组16例采用清创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植皮皮片均成活,伤口无再发感染坏死;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快;而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术后无渗液,无窦道形成,细菌培养阴性;2例患者术后仍有渗液,窦道形成,细菌培养仍阳性,经再次手术清创及床边换药后伤口愈合.对照组中有13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末端边缘少许淤黑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慢.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感染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联合游离植皮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简便、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广钢;苏博源;潘永雄;王广伟;李中万;杨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时相蛋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连续观察7天急性时相蛋白,记录1~7 d APACHEⅡ评分.结果 根据脓毒症60天预后分为死亡组20例,存活组49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P<0.05),转铁蛋白(TF)和清蛋白(ALB)明显减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APACHEⅡ评分、ALB、TF、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急性时相蛋白与高APACHEⅡ评分是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贺能英;郭振辉;刘朝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分泌水平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分泌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急诊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试验组,体检中心健康人群6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及血浆,ELISA检测辅助T细胞(Th) 1/Th2类细胞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IL)-2、11-4及IL-10];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NIHSS量表分析试验组发病第1天及第30天病情变化;分析细胞因子与第30天NIHSS量表评分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外周血中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4、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期外周血IFN-γ分泌水平与预后之间存在正向相关(P<0.05).结论 早期外周血IFN-γ水平增高与急性脑出血的预后不良相关.

    作者:肖勇;夏正新;张苏宁;凌云;张志飞;周红娟;方玉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负压辅助系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1例报道

    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数据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数为4.15亿,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数量多的国家.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分享负压辅助系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价值.

    作者:顾玥;刘智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血管精准医疗路在何方?

    精准医疗,无论是爱还是恨,其为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医学已从直觉医学时代,走过循证医学时代,目前正在跨入精准医疗时代(也称数据医疗时代),这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掌握精准医疗的真谛,是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

    作者:惠汝太;宋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及化疗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索在卵巢癌细胞中下调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后对其细胞周期及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 转染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13k后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和下调Daxx组(siDaxx组).设立多柔比星药物浓度梯度0、0.15、0.30、0.60μ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两组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从蛋白水平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cyclinB1、cleaved-parp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两组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在多柔比星0.30 μmol/L时,下调Daxx蛋白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2/M期阻滞,与NC组比较,siDaxx组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下调Daxx蛋白使细胞对多柔比星化疗耐药.结论 Daxx对卵巢癌化疗的影响可能与Daxx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有关.

    作者:伦巍巍;王俊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情绪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情况,276例T2DM患者分为SDS≥53分(A组)、SDS<53分(B组).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分析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SDS标准分与HbA1c呈正相关(r=0.26,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SDS标准分与HbA1c仍相关(β=0.30,t=5.1,P<0.05).A组HbA1c水平高于B组(t=3.685,P<0.05);当校正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后,A组HbA1c仍高于B组(F=47.8,P<0.05).结论 抑郁情绪不利于T2DM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甄艳凤;翟晓刚;房辉;刘兴宇;徐刚;田金莉;张雅中;许静;张鹤;周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群中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在该院体检的1 487名未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γ-GGT水平分成两组,经过5年的随访,观察2011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指标和人体测量学结果.结果 5年的随访观察发现,高γ-GGT组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低γ-G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和基线各代谢指标后,γ-GGT变化值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存在相关性[RR=1.012,95%CI(1.004,1.019)],校正性别和各代谢指标5年的变化值后,γ-GGT变化值引起高血压发病的RR=1.013,95%CI(1.005,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γ-GGT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刘莹;刘学奎;杨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华法林对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A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对高龄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141例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剂量华法林组和标准剂量华法林组.低剂量组开始口服华法林1.25 mg,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范围为1.5~2.1;标准剂量组开始口服华法林2.5 mg,INR达标范围为2.2~2.7,随访患者临床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和血栓时间)和安全终点事件(出血事件),并分析血栓事件和出血安全事件与INR的关系.结果 共有135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BMI、左室射血分数(LEVF)、合并症数量、肌酐清除率、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全因死亡、缺血性脑卒中、无症状脑卒中、肺栓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腔隙性脑梗死及外周血管栓塞发生率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出血、胃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标准剂量组在肾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等方面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华法林服用剂量和IN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INR水平明显低于标准组,INR值越小,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越低,而栓塞事件发生率越高,INR值越大,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越高,而栓塞事件发生率越低.结论 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均对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AF患者的治疗有效且安全,低剂量华法林安全性优于标准剂量.

    作者:雷娇;薛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63例确诊为冠心病并且行PCI手术的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的hs-CRP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运用Gemini评分对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完成手术后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分析患者hs-CRP水平和血管病变支数、Gemini评分以及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在高血压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s-CRP水平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44,P<0.001),而hs-CRP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现负相关关系(r=-0.18,P=0.003);随着患者Gemini评分的升高患者hs-CRP水平也同样升高,Gemini评分为重度血管狭窄和中度、轻度血管狭窄患者的hs-CRP水平分别为(17.11±9.58)、(10.02±3.59)、(4.11士1.62)mg/L,3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21,P<0.05).术后6个月内3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32.1%、52.9%和5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23,P=0.001),并且靶病变血运重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22,P=0.022).hs-CRP水平是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6,95%CI:1.31~3.42,P=0.005).结论 血清hs-CRP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沈正;刘兴德;韦波;李安敏;伍洪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肝癌是世界第二大致死性癌症,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约75万新发患者[1].由于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肝切除和肝移植手术.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是一种全新的肝切除手术方式,分两期完成:一期为门静脉右支横断;二期手术为右半肝根治性切除术[一期手术后7d行腹部CT重新评估患者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若剩余肝体积/总肝体积(FLR/TLV)>30%,则可行二期手术],为既往因FLR不足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ALPPS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除既往肝脏手术麻醉特点外,对麻醉又提出许多新的挑战.

    作者:韩侨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星形胶质原性蛋白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 MGB1)、星形胶质原性蛋白(S100B)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新生儿科收治并临床诊断为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4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该院产科40例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探讨HMGB1、S100B与窒息新生儿脑损伤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生后静脉血中HMGB1和S100B的水平变化.结果 检测新生儿窒息生后静脉血中HMGB1和S100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HMGB1水平在0、12、24 h三个时间段测量结果为(153.03±5.15)、(159.48±5.42)、(168.66±5.7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S100B水平在0、12、24 h三个时间段测量结果为(0.68±0.19)、(0.89±0.12)、(1.05±0.1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HMGB1与S100B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结论 HMGB1和S100B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巍;王智新;李茜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