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钦斌;徐晔;乔梁;李伟;陈勇;范晓;冯川;吕莹;张云;郑英兰;朱昆;张雨婷;陈欣;何玲;蔡金华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IVB)对急性失代偿性收缩性心力衰竭(ADSHF)患者24小时心率(24 h HR)、24小时心率变异性(24 h 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住院的ADSHF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试验组加用口服IVB治疗.在入院时和IVB治疗7d后,两组均予以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测定两组的24 h HR、24 h HRV时域指标[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与相邻正常RR间期之间的差的平方的值的平方根(RMSSN)、连续正常RR间期超过50毫秒的百分比(PNN50)]和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LF/HF],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24 h H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只有轻微下降(P>0.05);试验组24 h 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N、PNN50)和频域指标(LF、HF)均较入院时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只有轻微上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F/HF比值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0.57vs.0.15,P<0.05).结论 IVB可以明显且持续地减少ADSHF患者的24 h HR,增加24 h HRV,改善自主神经平衡.
作者:苟怀宇;陈艳秋;吴哓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外心脏震波(CSWT)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80例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至少2个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CSWT治疗(3个月内共9次);对照组给予假震波治疗,即不予振波能量.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LVEF),左心室灌注及代谢评分,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绞痛分级(CCS)、周硝酸甘油用量、评分情况(SAQ)及血浆肌钙蛋白(cTn-Ⅰ)、脑钠肽(BN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F,左心室灌注及代谢评分,NYHA、CCS、硝酸甘油用量、SAQ及cTn-Ⅰ、BNP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中,除cTn-Ⅰ水平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SWT治疗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肌灌注及代谢有关.
作者:张岚;张涛;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复方新诺明(SMZ.Co)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抗结核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MDR-TB患者85例,分A、B、C3组.C组行常规二线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增加0.96 g SMZ.Co,B组增加0.48 g SMZ.Co,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咳痰情况、痰菌转阴率、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等).结果 持续治疗6个月后,与C组相比,A、B组患者咳嗽、咳痰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菌阴转率、病灶、空洞的变化与治疗转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治疗方案中联合使用SMZ.Co可有效减轻MDR-TB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
作者:曹培明;严晓峰;沈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核仁磷酸蛋白A型突变体(NPM mA)对蛋白激酶B(AKT)的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意义.方法 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NPM mA与AKT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NPM mA与AKT的亚细胞定位,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K562细胞中,NPM mA能够与AKT结合.免疫荧光显示,NPM m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当共同转染NPM mA和AKT到HEK293T细胞后,AKT由弥散分布转移至细胞胞质.另外,K562 mA组(突变组)细胞在72 h时较K562 c1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和K562 wt组(野生组)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AKT抑制剂(AKT inhibitorⅣ,AKTⅣ)处理48 h后,K562 wt组和K562 c1组增殖被明显抑制,K562 mA组仍能维持生长(P<0.01).结论 外源性NPM mA能够改变AKT的亚细胞定位,且调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恶性增殖.
作者:全静;王春;李宝林;刘靳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大黄提取物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的含量.方法 以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7.4cm×75.0 μm,有效长度51.0 cm)为分离柱,60 mmol/L Na2B4O7,40 mmol/L Na2CO3,40 mmol/L β-环糊精(pH 8.9)为缓冲溶液,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大黄提取物含量测定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9%、4.46%和2.30%;3组分共同线性范围为1.1~19.0 mg/mL;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4%、99.65%和98.44%,RSD分别为2.43%、2.54%和2.02%(n=3).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大黄提取物的含量检测.
作者:曾雪;杨元娟;陈竹;刘应杰;夏培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非衍生)对常州地区20 027例新生儿进行27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疾病的筛查,对可疑阳性病例进行尿气相色谱、DNA质谱基因分析或NGS进行确诊,并对阳性病例随访分析.结果 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阳性率0.19%,总阳性预测值为3.38%,终确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8例,总体发病率为1∶2 503,其中氨基酸代谢异常4例、有机酸代谢异常4例;筛查假阳性达1.16%,其中以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假阳性率高,氨基酸代谢异常其次、有机酸代谢异常低;所有确诊患儿均得到及时干预,除1例甲基丙二酸患儿外其他7例患儿现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串联质谱技术可对部分遗传代谢病进行早期筛查,使疾病得到及时干预.
作者:杨宇奇;蒋曙红;韩小亚;江丽华;虞斌;朱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39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孕前检查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AcAb、EMAb水平,对比两组AcAb、EMAb阳性率,并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的AcAb、EMAb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AcAb与EMAb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的AcAb、EMAb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AcAb、EMAb阳性检出率升高(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次数与AcAb、EMAb阳性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复发性流产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朱晓芳;张海燕;何丽;赖雪梅;王薇;顾华妍;邓雨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安全性及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7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后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策略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皮儒先;龙玉屏;樊惠菱;陈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灌注等介入治疗手段已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案[3],尤其是持续动脉灌注,能增加氟尿嘧啶等时间依赖性化疗药物与癌细胞的接触时间,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提高介入治疗效果.但是介入手术损伤、围术期禁食、持续动脉灌注期间患者体位限制等因素增加患者DVT发生危险.本研究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TACE术后持续动脉灌注治疗患者DVT的形成,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旭芳;毛剑婷;周望京;陈淑霞;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俸3(CXCR3)的表这情况,并探索复方中药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中CXCL10及CXCR3水平.结果 服用复方中药1个月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CD3+ CD8+T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L10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R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CXCL10、CXCR3表达水平及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相关,本研究所用的复方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CXCL10及CXCR3的表达水平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邓莉;江雪;王禹毅;史丙俊;刘洋;徐伟;刁庆春;郑文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小鼠嗅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收集孕15~20 d C57BL/6小鼠的胚胎嗅黏膜,分别采用普通的和改进的分离方法原代培养嗅神经元.接种后的第1、3、5、7和9天,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培养第5天,常规免疫荧光方法对嗅神经元特异的β-微管蛋白Ⅲ抗原和嗅神经元标志蛋白(OMP)进行鉴定.结果 按照改进的实验流程,部分存活细胞显示出了典型的双极神经元形态,接种后的第5天,这些细胞经过β-微管蛋白Ⅲ和OMP免疫荧光标记证实为嗅神经元.采用普通流程,从第3天开始,可见成纤维细胞生长并逐渐铺满培养皿.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相对简便的嗅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
作者:田俊;张三妹;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手术源性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方法 选取该院的120台次手术,对手术室内动态空气菌落数、手术器械表面菌落数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空气中和手术器械表面菌落进行菌种分析.结果 百级、千级、万级手术室动态空气菌落数均呈“N”字形分布;手术开始后1h,百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变化量大于千级和万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数(P<0.05).用无菌巾覆盖手术器械表面菌落增长速度显著慢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手术器械表面菌落(P<0.05);1%聚维酮碘擦拭后手术器械表面菌落增长速率显著慢于未擦拭血渍和生理盐水擦拭血渍的手术器械表面菌落(P<0.05);手术室空气中菌种和手术器械表面菌种分布一致.结论 儿童手术源性感染与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手术器械表面菌落数、手术时间呈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晶洁;李爽爽;唐绪容;李随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和单切口可调节吊带(AjustTM)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远期并发症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45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中TVT组27例,AjustTM组18例,随访时间0.5~2.5年.随访内容包括治疗效果以及性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 TVT组27例患者中20例获得满意随访,AjustTM组18例均获得满意随访.其中TVT组4例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0%;AjustTM组患者2例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功能改善方面均较术前有效提高(P<0.05).结论 AjustTM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少于TVT组.
作者:陈刚;何云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几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者用A型肉毒素治疗,后者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提高程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及Ashworth痉挛分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和GMFM评分提高程度及Ashworth痉挛分级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克拜尔·哈里克;逯霞;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许健;闫宝锋;买尔阿芭;栾新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术前影像诊断效能及腹腔镜手术治疗M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5年3月经手术治疗证实为MS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合术中情况,确诊为Ⅰ型23例,Ⅱ型24例,Ⅲ型4例,Ⅳ型2例,B超、CT、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前诊断率分别为7.5%、44.8%、69.2%、63.6%、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6例中转开腹,其中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2例.47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术后无残余结石、出血、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胆漏出现3例,经处理后痊愈出院;术后进行8~31个月的随访,均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 MRCP为MS术前诊断的必要检查,腹腔镜手术治疗Ⅰ、Ⅱ型MS是安全有效的,但对Ⅲ、Ⅳ型仍具局限性.
作者:宋超;乔刚;杜庆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每一年全球新发肺癌患者160万人,因肺癌死亡患者140万人[1].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常伴发有一个甚至多个器官的转移.90%肺癌患者并非死于原发肿瘤,而是因转移灶引起器官衰竭而死亡[2].当前,无论是影像学还是血清肿瘤标志物都难以及时而精准地预测肿瘤转移的发生、发展.因此,建立一种精准、便捷、能动态监测肿瘤发生、发展的诊断方法,成为全球肺癌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
作者:何文杰;王羽丰;李佳;李继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中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意义.方法 共1 297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SLE患者148例,非SLE风湿病患者317例,肾脏疾病患者99例,血液病患者210例,其他组患者523例.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患者ANAs,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ROC曲线分析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在SL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SLE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34;SLE组中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93.92%,高于其他各组(P<0.01),自身抗体阳性数目大于或等于3时,阳性似然比大于10(72.78),对SLE诊断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免疫印迹法检测的ANAs中3种及3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高度提示SLE.
作者:李和军;李频;林顺平;郑祥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病历不仅是患者的个人资料、民生档案,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科研资料,更是医患纠纷中的法律凭证[1].它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数字健康信息集合,在理论上可以跨越不同的医疗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帮助医生更为准确地了解患者情况[2].常态化的病历质控以终末质控为主,通过对终末病历(出院病历、死亡病历)检查,反馈性地回顾分析并评价病历质量.该种质控模式缺乏前瞻性预警机制,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进行病历文书质控评价.
作者:李莹;程小维;邓明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核心结合因子(RunX2)表达与骨巨细胞瘤(GC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GCT标本58例,分别按照肿瘤恶性程度、肿瘤病理分级、是否侵犯软组织及是否伴发病理性骨折分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并比较RunX2在不同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RunX2在恶性GCT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GCT组织(P<0.05);RunX2的表达随着GCT组织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有软组织侵犯状况的GCT组织内的表达RunX2水平高于无软组织侵犯GCT组织(P<0.05);而伴发病理性骨折的GCT组RunX2表达量高于无伴发病理性骨折组(P<0.05).结论 RunX2的表达量与GCT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李国威;郭远清;陈涛;张奎渤;张大卫;于兵;张荣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在颈椎X射线侧位片上,分析椎板矢状径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病例中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标准的颈椎X线片401张.以Pavlov-Torg指数小于或等于0.75为诊断标准,将此401张颈椎X线片分为非DCS组和DCS组.测量C3~C6节段关节突关节后缘至棘突椎板线的距离(简称椎板矢状径),比较两组间椎板矢状径的差异,随后使用相同方法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病例的椎板矢状径差异.结果 C3~C6节段非DCS组椎板矢状径分别为(5.23±0.93)、(5.55±0.94)、(5.64±0.97)和(5.12±0.84)mm,DCS组分别为(3.87士1.11)、(3.66±1.00)、(3.77±0.92)和(2.99士0.72)mm,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性别之间椎板矢状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患者C3~C6节段椎板矢状径较正常人明显缩短.
作者:孙鑫;沈康平;金文杰;刘兴振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