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方;李冰;曾湘晖;王莉云
目的 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医院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团队实施的35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其中23例肺大疱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5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1例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手术时间20~106 min,平均为(38.79±26.45)min;术中出血量20~350mL,平均为(57.14±56.50)mL;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地用于部分病例.
作者:史经伟;杨如松;邵丰;孙杨;江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运用改良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头颈外科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28例,使用改良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重建,观察并随访皮瓣成活等情况.结果 随访3~36个月,28例患者使用的改良胸大肌皮瓣均存活.改良胸大肌皮辩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具有皮瓣成活率高、损伤小的优点;同时在吞咽和语言功能上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结论 使用改良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汤喜;张玉莲;张成瑶;赵彦广;周晓红;郑晓东;陈锐;李真华;何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6h内入院并需要机械通气的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21例、HFOV组20例、HFOV+PS组15例.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通气指标、血气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CMV组治疗2、48 h氧合指数分别为(24.63±5.22)、(16.08±4.66)mm Hg,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分别为0.11±0.07、0.25±0.14;治疗2、12 h时pH分别为7.15±0.14、7.25±0.15.HFOV组氧合指数分别为(20.95±5.29)、(13.8±4.2)mm Hg,a/ApO2分别为0.15±0.05、0.35±0.08;pH分别为7.25±0.06、7.34±0.06.HFOV+ PS组氧合指数分别为(17.4±6.12)、(9.00±4.49)mm Hg,a/ApO2分别为0.17±0.05、0.40±0.03;pH分别为7.32±0.05、7.40±0.05.与CMV组比较,HFOV组治疗后氧合指数、a/ApO2及pH有所好转,HFOV+ PS组比HFOV组好转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发病率,CMV组与HFOV组及HFOV+ 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PAH)CMV组10例,HFOV组3例,HFOV+ PS组1例,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MAS的效果好于单纯的CMV或HFOV,并可降低PAH的发生率.
作者:陈夜;彭好;袁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脂肪分化能力.方法 取T2DM患者与健康者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出ADSCs.取第3代细胞接种,比较两组细胞细胞表型及生长速度的差异.加入成脂肪诱导液,观察两组细胞成脂肪分化情况,于第14天加入油红O对细胞进行染色并观察,用异丙醇对油红O进行萃取并比较两组细胞吸光度值,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两组细胞成脂肪分化14 d时PPAR-γ、C/EBP-α和C/EBP-β的表达水平.结果 T2DM患者和健康者ADSCs在细胞表型及生长速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脂肪诱导分化14 d时T2DM患者ADSCs油红O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健康者ADSCs,T2DM患者ADSCs PPAR-γ、C/EBP-a、C/EBP-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ADSCs.结论 T2DM患者ADSCs成脂肪分化能力明显高于健康者,其可能是T2DM患者容易并发肥胖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素燕;陈倩雅;邱友燕;蒋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泻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积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腹泻型PI-IBS患者30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离培养两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检测外周血及细胞培养上清波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结肠镜取结肠黏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黏膜IFN-γ及IL-10蛋白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IFN-γ、IL-10水平变化与临床症状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时象外周血中IL-10、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BMC分离培养液中IFN-γ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肠道主要症状积分与PBMC培养上清液及结肠黏膜中IFN-γ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0.94,P<0.01),与IL-1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2、-0.79,P<0.01).结论 IFN-γ/IL-10失衡可能参与腹泻型PI-IBS发病,并可作为疾病活动的观察指标.
作者:何周桃;孙晓宁;周旭春;黄白丽;陈益耀;邓桃枝;韩向阳;蓝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手术切除(SR)治疗早期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16年3月TACE联合RFA(TACE-RFA组)与SR(SR组)治疗早期HCC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结果 纳入4个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共697例患者,TACE-RFA组患者的1、3年总体生存率(OS)为94.40% (337/357)、59.94%(214/357),SR组为92.35% (314/340)、68.24% (232/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3,95%CI:0.79~2.60,P=0.24,I2=0%;OR=0.77,95%CI:0.56~1.07,P=0.12,I2=45%).TACE-RFA组患者与SR组的1年无复发生存率(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1% vs.80.29%,OR=1.07,95%CI:0.73~1.57,P=0.74,I2=0%);但TACE-RFA组患者的3年RFS明显低于SR组(29.97% vs.44.41%,OR=0.56,95 %CI:0.40~0.77,P=0.000 5,I2=0%).TACE-RFA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SR组(1.43% vs.5.07%,OR=0.23,95 %CI:0.10~0.54,P=0.000 7,I2=10%).结论 外科手术较TACE-RFA能明显降低早期HCC的远期复发率,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手术科手术低.
作者:郭伟昌;彭翼;李昭辉;黄智勇;高磊;黄强;阮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 法将89例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PEG-rhG-CSF 100 μg/kg皮下注射1次)与对照组[rhG-CSF 5 μg·kg-1·d-1皮下注射,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至低点后连续2次其值大于或等于5.0×109/L为宜],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第2个高峰AN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率、抗生素使用率、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NC由低点上升至大于或等于2.0×109/L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G-rhG-CSF 1次注射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效果与rhG-CSF多次注射相当,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吴旦平;张红丹;汪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AFL)肝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诱导的AFL肝细胞分为对照组、脱离乙醇组、甘草甜素组和继续诱导组,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泄漏量、细胞周期变化,以及核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γ(PPARγ)、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转录因子1 (SREB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甘草甜素可以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甜素组细胞内TG水平及ALT、AST的泄漏量、PPAR-γ、SREBP-1和SCAP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甘草甜素可能通过下调PPAR-γ、SREBP-1、SCAP的表达从而减轻体外诱导AFL肝细胞脂肪改变.
作者:卜晓芬;李骏;朱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自制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体外循环下修复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采用经戊二醛固定后的自体心包条进行折叠,并包裹涤纶条,自制成柔性环环缩二尖瓣后瓣环.术后1、3、6、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出院前及术后1个月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36个月,记录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 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97.80±38.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0.70±25.80)min.术后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反流31例,微量反流7例,轻度反流4例.与术前比较,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LA、LVDD均明显缩小(P<0.05).术后1年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因心功能衰竭入院调整1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7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 MVP中应用改良自制心包成形条成形对各种原因导致MI成形技术简单,费用低廉,手术安全、有效,近期效果好.
作者:邱达;周宏;陶凉;周丹;杨凯;菊地庆太;陈绪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P)及其代谢产物丙烯醛(ACR)作用卵巢癌细胞SKOV3后对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CP及其代谢产物ACR作用重组PTEN蛋白,采用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检测PTEN的磷酸化活性,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蛋白表达,通过生物素与蛋白结合检测药物与蛋白的结合方式;同时分析PTEN基因通路P53/TP53的表达改变;不同药物浓度作用细胞后通过免疫沉淀(IP)方法得到目的蛋白,通过离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蛋白磷酸化活性.结果 药物代谢产物作用重组PTEN蛋白后其磷酸化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ACR抗体作用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高表达增多,不同实验组蛋白与生物素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多,在细胞中随着药物浓度增高PTEN磷酸化活性降低,TP53蛋白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 CP代谢产物ACR可通过抑制PTEN蛋白磷酸化活性引起细胞毒性.
作者:熊正方;李冰;曾湘晖;王莉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诊治的IDCM患者67例(IDCM组),选择同时期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左心室结构参数[舒张末期内径(EDD)与收缩末期内径(ESD)、致密化厚度(C)、肌小梁厚度(NC)、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短轴缩短率(△D)、室壁增厚率(△T)]及心功能状态[左心室舒张末期血容量(EDV)与收缩末期血容量(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结果 IDCM组患者的NC、NC/C、IVS、EDD、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TDD)、ESV及EDV均大于对照组,而C、C/WS、△D、△T、心肌质量(MM)、左心室收缩末期室壁厚度(TSD)、CO、EF及SV均小于对照组,除C、IVS参数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CM组患者中,与Ⅰ~Ⅱ级比较,Ⅲ、Ⅳ级患者ESV、EDV增加,SV、CO及EF减少,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级数增加ESV及EDV值增加,SV、CO及EF减小,Ⅲ、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早期分析IDCM患者左心室结构参数与心功能状态,可有效定性地预判心功能情况.
作者:陈炜旎;张建英;印隆林;吴筱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小肠位于整个胃肠消化系统的中段,全长为5~7 m,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消化系统长的器官.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常规的内镜检查难以到达整个肠腔,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推进式小肠镜、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ECT)、动脉造影等,但存在操作技术要求高、诊断阳性率低、疾病定性定位不准确、患者不耐受等诸多问题;加之小肠疾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特异性低、病变部位不易探查,因此,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一直是个难题.
作者:刘姚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PTC)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的PTC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相关资料,比较术前单纯高频超声、单纯CT及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 术前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或CT(P<0.05);但术前单纯超声与单纯CT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纯超声诊断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cm的PTC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CT(P<0.05),而术前单纯CT诊断病灶直径大于1.00 cm的PTC却明显优于单纯超声(P<0.05);但联合诊断与单纯超声诊断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的PTC或单纯CT诊断病灶直径大于1.00 cm的PTC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联合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或CT(P<0.05),而术前单纯CT又明显优于单纯超声(P<0.05).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CT可提高术前PTC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率,≤1.00 cm的PTC单纯高频超声诊断具有优势,>1.00 cm的PTC单纯CT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触灵;覃帮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Q开关1 064 nm掺钕钇铝石榴子石(Nd∶ 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学美容中心收治的黄褐斑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外用.1个疗程结束评判疗效;随访12周,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2.50% (P<0.05);随访12周,治疗组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00% (P<0.05).结论 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黄褐斑更有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杨洪秋;何国慧;邓映;刘萍;杜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饮食、降血糖、控血压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TC、hs-CRP、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TC、TG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普伐他汀能有效地控制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血中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
作者:刘璟瑜;贺攀峰;何辉;张莉;刘强;周健;赵明生;陆静;钟伟;汪洋;康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估布地奈德(BUD)与福莫特罗(FORM)同时用于哮喘控制和缓解治疗的有效性反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关于BUD与FORM同时用于哮喘控制和缓解治疗(观察组),BUD与FORM用于哮喘控制、特布他林(TER)用于缓解治疗(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研究(6个对照组)10 158例患者.观察组在哮喘加重入院或急诊人次(OR=0.70,95%CI:0.59~0.85,P<0.01)、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OR=0.66,95%CI:0.52~0.82,P<0.01)及各种原因致试验终止发生率(OR=0.84,95%CI:0.73~0.96,P=0.01)低于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夜间大呼气峰流速(PEF)值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改善更明显(MD=6.04,95%CI:3.64~8.43,P<0.01;MD=0.04,95 %CI:0.03~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夜间觉醒减少次数及致死性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1.00~1.56,P=0.05;OR=1.01,95%CI:0.23~4.45,P=0.99).结论 BUD与FORM同时用于哮喘控制和缓解治疗,在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及安全性方面有优势;BUD与FORM用于哮喘控制、TER用于缓解治疗,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谢叶红;路晓钦;董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疗法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46)和无效组(n=54),对两组患者动脉瘤大小、部位、Hunt-Hess分级、手术时间、脑积水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预后与年龄、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大小、围术期感染及低钠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Hunt-Hess分级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徐飞;张赛;薛德友;申亚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7例腰椎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A组)和单纯侧前方入路手术(B组).统计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局部前凸角(Cobb角)、ODI评分、Frankel评分及手术情况.结果 A组较B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0.30±3.7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ESR、CRP、ODI评分、Frankel分级及Cobb角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植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良好、骨性愈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廖仁可;吴波;牟加森;吴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运用LDCT扫描肺部者1071例(观察组)和常规剂量CT肺部扫描者3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平均辐射CT剂量指数(CT-DJ)、病灶发现率、诊断准确性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辐射CTDI为(0.74±0.28)mSv;图像质量优秀率95.42%;阳性检出率43.60%(467/1 071),病理证实为肺癌13例(1.21%).对照组平均辐射剂量CTDI为(14.46±4.21) mSv;图像质量优秀率98.85%;阳性检出率45.14% (158/350),病理证实为肺癌5例(1.43%).两组对象平均受照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检出率和肺癌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DCT扫描图像质量好,能使受检者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不影响肺部病灶检出及肺癌发现率.
作者:游兴攀;官彬;陈德全;沈国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为“教师”,其定位为信息的灌输者与传授者,这种以“授”和“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运行中易出现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2011年末,从美国硅谷发展起来的在线学习浪潮——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正在改变着以实体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1].MOOC思潮的到来引发了教育界的一场变革,学生的学习模式将产生巨大的改变,传统上教学模式中的“师”与“生”的意义,以及“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学校”与“教室”的含义也被重新界定.借助互联网,通过MOOC平台的课程视频、嵌入式课程测试与评估、在线互动,教与学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教师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学生得天下名师而从之[2].
作者:张璨;潘克俭;邓峰美;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