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与侧前方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廖仁可;吴波;牟加森;吴小平

关键词:结核, 脊柱, 前方入路, 前后联合入路
摘要: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7例腰椎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A组)和单纯侧前方入路手术(B组).统计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局部前凸角(Cobb角)、ODI评分、Frankel评分及手术情况.结果 A组较B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0.30±3.7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ESR、CRP、ODI评分、Frankel分级及Cobb角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植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良好、骨性愈合率高等优点.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ei指数和血浆脑钠肽对前壁心肌梗死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Tei指数和血浆脑钠肽(BNP)对前壁心肌梗死(MI)患者长期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前壁MI患者238例,根据BNP和Tei中位数分组:G1组(Tei≤0.66,BNP≤532.60 ng/mL,n=70),G2组(Tei≤0.66,BNP>532.60 ng/mL,n=51),G3组(Tei>0.66,BNP≤532.60 ng/mL,n=50),G4组(Tei>0.66,BNP>532.60 ng/mL,n=67).随访终点为发生MACE.结果 BNP与Tei呈强正相关(r=0.582,P=0.000),Tei(β=0.658,P<0.05)进入BNP回归方程.4组患者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75,P=0.019);Cox回归分析显示Tei指数、BNP是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Tei联合BNP对MACE有更强的预测价值(AUC=0.781,95%CI:0.721~0.841,P=0.000),灵敏度为72.52%,特异度为76.89%.结论 Tei联合BNP对前壁MI长期随访MACE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作者:常学伟;张守彦;马惠芳;田利平;魏毅东;魏经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分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脂肪分化能力.方法 取T2DM患者与健康者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出ADSCs.取第3代细胞接种,比较两组细胞细胞表型及生长速度的差异.加入成脂肪诱导液,观察两组细胞成脂肪分化情况,于第14天加入油红O对细胞进行染色并观察,用异丙醇对油红O进行萃取并比较两组细胞吸光度值,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两组细胞成脂肪分化14 d时PPAR-γ、C/EBP-α和C/EBP-β的表达水平.结果 T2DM患者和健康者ADSCs在细胞表型及生长速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脂肪诱导分化14 d时T2DM患者ADSCs油红O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健康者ADSCs,T2DM患者ADSCs PPAR-γ、C/EBP-a、C/EBP-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ADSCs.结论 T2DM患者ADSCs成脂肪分化能力明显高于健康者,其可能是T2DM患者容易并发肥胖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素燕;陈倩雅;邱友燕;蒋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缓解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苏醒期的疼痛与躁动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全麻下行TKA的老年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静脉泵入0.50 μg/kg DEX溶液20 mL,微泵15 min静脉注射完毕;对照组患者术前静脉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躁动评分(SAS)平价苏醒期疼痛和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自主呼吸、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SAS评分[(1.02±0.15)、(3.36±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95±0.21)、(4.22±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SAS>5分的患者,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的SAS>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对于缓解老年患者全麻TKA术后苏醒期的疼痛与躁动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晓东;刘国艳;王存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18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8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中以黄疸就诊10例(55.56%),仅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警告期12例(75.00%),由警告期后出现痉挛期6例.18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平均(686.38±168.24)μmol/L.18例患儿中16例接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发现异常14例(87.50%).18例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双面蓝光光疗,其中临床症状好转出院12例(66.67%),院内死亡2例(11.11%),转院2例(11.11%),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11.11%).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胆红素脑病病情危重,一旦发生应给予及时诊治.

    作者:金未来;李征瀛;章乐;候红梅;王晓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肺复张法对ARDS患者肺顺应性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肺复张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顺应性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ARDS患者63例,根据不同肺复张方法将63例ARDS患者分为3组,分别以控制性肺膨胀法(A组,n=22)、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递增法(B组,n=20)、定压控制通气(PCV)法(C组,n=21)进行肺复张,观察患者肺顺应性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静态肺顺应性值小,PEEP水平小;B组患者静态肺顺应性值大;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中心静脉压低;C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高,平均动脉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PEEP递增法肺复张,可达到较大的肺顺应性,且对血压的影响较小.

    作者:邓扬嘉;吴倩;杜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AHP与信息平台的医学实验教学评价决策研究

    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大多数院校已经建立了将实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集成的信息平台,而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在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其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转而实施开放式管理,在培养学生动手实作能力、个人独立解决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介入和全国相继进行的高校评估要求逐年提高,迫切需要研究制定新形势下的改进措施方案,便于更好的管理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1-2].有鉴于此,本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对基于WEB的医学实验教学信息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在当前时期的指标权重分配前提下对实验教学改进措施方案进行评估决策.

    作者:刘怡;罗鹏;张怡;景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与侧前方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7例腰椎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A组)和单纯侧前方入路手术(B组).统计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局部前凸角(Cobb角)、ODI评分、Frankel评分及手术情况.结果 A组较B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0.30±3.7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ESR、CRP、ODI评分、Frankel分级及Cobb角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植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良好、骨性愈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廖仁可;吴波;牟加森;吴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EG-rhG-CSF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效果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 法将89例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PEG-rhG-CSF 100 μg/kg皮下注射1次)与对照组[rhG-CSF 5 μg·kg-1·d-1皮下注射,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至低点后连续2次其值大于或等于5.0×109/L为宜],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第2个高峰AN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率、抗生素使用率、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NC由低点上升至大于或等于2.0×109/L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G-rhG-CSF 1次注射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效果与rhG-CSF多次注射相当,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吴旦平;张红丹;汪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结肠癌术后11年肺转移1例报道

    结肠癌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第四位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肿瘤[1].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其中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尽管手术切除率为50%~70%[2],但由于复发或转移的发生使得结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结肠癌复发转移一般在3年内发生[3],其常见转移的器官是肝脏、肺[4].转移病灶未进行治疗的患者1~5年的中位生存率不到5%[5-6].

    作者:周维富;邓旭锋;方智民;张文勇;刘晓丽;沈玉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对早期HCC患者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手术切除(SR)治疗早期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16年3月TACE联合RFA(TACE-RFA组)与SR(SR组)治疗早期HCC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结果 纳入4个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共697例患者,TACE-RFA组患者的1、3年总体生存率(OS)为94.40% (337/357)、59.94%(214/357),SR组为92.35% (314/340)、68.24% (232/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3,95%CI:0.79~2.60,P=0.24,I2=0%;OR=0.77,95%CI:0.56~1.07,P=0.12,I2=45%).TACE-RFA组患者与SR组的1年无复发生存率(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1% vs.80.29%,OR=1.07,95%CI:0.73~1.57,P=0.74,I2=0%);但TACE-RFA组患者的3年RFS明显低于SR组(29.97% vs.44.41%,OR=0.56,95 %CI:0.40~0.77,P=0.000 5,I2=0%).TACE-RFA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SR组(1.43% vs.5.07%,OR=0.23,95 %CI:0.10~0.54,P=0.000 7,I2=10%).结论 外科手术较TACE-RFA能明显降低早期HCC的远期复发率,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手术科手术低.

    作者:郭伟昌;彭翼;李昭辉;黄智勇;高磊;黄强;阮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自制心包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自制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体外循环下修复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采用经戊二醛固定后的自体心包条进行折叠,并包裹涤纶条,自制成柔性环环缩二尖瓣后瓣环.术后1、3、6、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出院前及术后1个月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36个月,记录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 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97.80±38.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0.70±25.80)min.术后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反流31例,微量反流7例,轻度反流4例.与术前比较,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LA、LVDD均明显缩小(P<0.05).术后1年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因心功能衰竭入院调整1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7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 MVP中应用改良自制心包成形条成形对各种原因导致MI成形技术简单,费用低廉,手术安全、有效,近期效果好.

    作者:邱达;周宏;陶凉;周丹;杨凯;菊地庆太;陈绪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疗法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46)和无效组(n=54),对两组患者动脉瘤大小、部位、Hunt-Hess分级、手术时间、脑积水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预后与年龄、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大小、围术期感染及低钠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Hunt-Hess分级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徐飞;张赛;薛德友;申亚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甘草甜素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AFL)肝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诱导的AFL肝细胞分为对照组、脱离乙醇组、甘草甜素组和继续诱导组,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泄漏量、细胞周期变化,以及核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γ(PPARγ)、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转录因子1 (SREB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甘草甜素可以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甜素组细胞内TG水平及ALT、AST的泄漏量、PPAR-γ、SREBP-1和SCAP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甘草甜素可能通过下调PPAR-γ、SREBP-1、SCAP的表达从而减轻体外诱导AFL肝细胞脂肪改变.

    作者:卜晓芬;李骏;朱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MOOC平台的通识教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为“教师”,其定位为信息的灌输者与传授者,这种以“授”和“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运行中易出现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2011年末,从美国硅谷发展起来的在线学习浪潮——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正在改变着以实体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1].MOOC思潮的到来引发了教育界的一场变革,学生的学习模式将产生巨大的改变,传统上教学模式中的“师”与“生”的意义,以及“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学校”与“教室”的含义也被重新界定.借助互联网,通过MOOC平台的课程视频、嵌入式课程测试与评估、在线互动,教与学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教师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学生得天下名师而从之[2].

    作者:张璨;潘克俭;邓峰美;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医院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团队实施的35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其中23例肺大疱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5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1例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手术时间20~106 min,平均为(38.79±26.45)min;术中出血量20~350mL,平均为(57.14±56.50)mL;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地用于部分病例.

    作者:史经伟;杨如松;邵丰;孙杨;江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SCI-E收录康复医学期刊计量分析及投稿建议

    目的 对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的66种康复医学期刊及近10年刊载中国作者论文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并凝炼投稿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词频统计法分析出版国别等10个指标.结果 主要出版国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和荷兰,主流语种是英语,主要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和季刊,影响因子大于4的期刊有2种,载文主题涉及康复医学等16个学科,51.52%的期刊审稿时长在3个月以内,93.94%的期刊投稿较容易,近10年刊载论文的文献类型主要有论著、综述、社论、更正/撤稿,60种期刊刊载中国作者论文.结论 建议掌握获取出版国等10项来源指标的方法,根据论文内容和质量有针对性地选择康复医学期刊或交叉学科期刊作为拟投期刊进行投稿.

    作者:姚海燕;田杰;罗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Q开关1 064 nm掺钕钇铝石榴子石(Nd∶ 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学美容中心收治的黄褐斑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外用.1个疗程结束评判疗效;随访12周,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2.50% (P<0.05);随访12周,治疗组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00% (P<0.05).结论 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黄褐斑更有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杨洪秋;何国慧;邓映;刘萍;杜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PTC)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的PTC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相关资料,比较术前单纯高频超声、单纯CT及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 术前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或CT(P<0.05);但术前单纯超声与单纯CT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纯超声诊断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cm的PTC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CT(P<0.05),而术前单纯CT诊断病灶直径大于1.00 cm的PTC却明显优于单纯超声(P<0.05);但联合诊断与单纯超声诊断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的PTC或单纯CT诊断病灶直径大于1.00 cm的PTC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联合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或CT(P<0.05),而术前单纯CT又明显优于单纯超声(P<0.05).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CT可提高术前PTC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率,≤1.00 cm的PTC单纯高频超声诊断具有优势,>1.00 cm的PTC单纯CT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触灵;覃帮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子宫内膜癌(EC)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为EC手术方式的制订及卵巢转移风险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关于EC卵巢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间从1990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应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文献质量评价表的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13篇文献,6 140例EC患者,发生卵巢转移344例(5.60%).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有9个危险因素,分别是深肌层漫润(OR=0.28,95%CI:0.21~0.39)、侵犯宫颈(OR=0.27,95%CI:0.16~0.45)、淋巴结受累(OR=0.21,95%CI:0.15~0.27)、输卵管受累(OR=0.05,95%CI:0.02~0.10)、非子宫内膜样腺癌(OR=0.32,95%CI:0.24~0.43)、低分化(OR=0.39,95%CI:0.31~0.50)、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OR=0.14,95%CI:0.09~0.20)、CA125水平高(OR=0.12,95%CI:0.08~0.19)、脉管癌栓(OR=0.34,95%CI:0.23~0.5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灶部位、病灶直径大小、雌激素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肌层浸润、侵犯宫颈、淋巴结受累、输卵管受累、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低分化、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高CA125水平、脉管癌栓是EC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鲁文;于爱军;张玉娟;宋晓莉;毛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单中心的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便秘患者114例分为“调神通腑”针法组(观察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相同基础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分别采用“调神通腑”针法与常规针刺进行治疗4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和随访时采用便秘证候评定标准评价便秘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为85.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为78.95%,对照组为6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及随访时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作者:陈付艳;李桂平;李兰媛;王海荣;冀健民;曹辰虹;韩月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