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燕;田杰;罗志宏
小肠位于整个胃肠消化系统的中段,全长为5~7 m,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消化系统长的器官.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常规的内镜检查难以到达整个肠腔,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推进式小肠镜、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ECT)、动脉造影等,但存在操作技术要求高、诊断阳性率低、疾病定性定位不准确、患者不耐受等诸多问题;加之小肠疾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特异性低、病变部位不易探查,因此,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一直是个难题.
作者:刘姚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的恶性钙化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相关性,探讨X线摄影的恶性钙化征象在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制订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18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双侧或单侧乳腺的乳腺轴位与斜位X线摄片进行观察,根据X线摄影检查有无恶性钙化征象将患者分为钙化组(n=64)与无钙化组(n=117),比较两组患者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及肿块体积与淋巴转移情况.结果 钙化组患者ER、PR阳性表达和高表达情况均明显低于无钙化组(Z=-3.93、-3.71,P<0.05).钙化组患者CerbB-2阳性表达和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无钙化组(Z=-5.98,P<0.05);两组患者肿块大小和淋巴转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摄影恶性钙化征象在一定程度上与ER、PR及CerbB-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莉;常燕;王冬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估布地奈德(BUD)与福莫特罗(FORM)同时用于哮喘控制和缓解治疗的有效性反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关于BUD与FORM同时用于哮喘控制和缓解治疗(观察组),BUD与FORM用于哮喘控制、特布他林(TER)用于缓解治疗(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研究(6个对照组)10 158例患者.观察组在哮喘加重入院或急诊人次(OR=0.70,95%CI:0.59~0.85,P<0.01)、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OR=0.66,95%CI:0.52~0.82,P<0.01)及各种原因致试验终止发生率(OR=0.84,95%CI:0.73~0.96,P=0.01)低于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夜间大呼气峰流速(PEF)值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改善更明显(MD=6.04,95%CI:3.64~8.43,P<0.01;MD=0.04,95 %CI:0.03~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夜间觉醒减少次数及致死性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1.00~1.56,P=0.05;OR=1.01,95%CI:0.23~4.45,P=0.99).结论 BUD与FORM同时用于哮喘控制和缓解治疗,在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及安全性方面有优势;BUD与FORM用于哮喘控制、TER用于缓解治疗,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谢叶红;路晓钦;董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自制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体外循环下修复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采用经戊二醛固定后的自体心包条进行折叠,并包裹涤纶条,自制成柔性环环缩二尖瓣后瓣环.术后1、3、6、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出院前及术后1个月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36个月,记录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 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97.80±38.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0.70±25.80)min.术后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反流31例,微量反流7例,轻度反流4例.与术前比较,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LA、LVDD均明显缩小(P<0.05).术后1年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因心功能衰竭入院调整1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7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 MVP中应用改良自制心包成形条成形对各种原因导致MI成形技术简单,费用低廉,手术安全、有效,近期效果好.
作者:邱达;周宏;陶凉;周丹;杨凯;菊地庆太;陈绪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6h内入院并需要机械通气的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21例、HFOV组20例、HFOV+PS组15例.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通气指标、血气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CMV组治疗2、48 h氧合指数分别为(24.63±5.22)、(16.08±4.66)mm Hg,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分别为0.11±0.07、0.25±0.14;治疗2、12 h时pH分别为7.15±0.14、7.25±0.15.HFOV组氧合指数分别为(20.95±5.29)、(13.8±4.2)mm Hg,a/ApO2分别为0.15±0.05、0.35±0.08;pH分别为7.25±0.06、7.34±0.06.HFOV+ PS组氧合指数分别为(17.4±6.12)、(9.00±4.49)mm Hg,a/ApO2分别为0.17±0.05、0.40±0.03;pH分别为7.32±0.05、7.40±0.05.与CMV组比较,HFOV组治疗后氧合指数、a/ApO2及pH有所好转,HFOV+ PS组比HFOV组好转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发病率,CMV组与HFOV组及HFOV+ 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PAH)CMV组10例,HFOV组3例,HFOV+ PS组1例,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MAS的效果好于单纯的CMV或HFOV,并可降低PAH的发生率.
作者:陈夜;彭好;袁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ei指数和血浆脑钠肽(BNP)对前壁心肌梗死(MI)患者长期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前壁MI患者238例,根据BNP和Tei中位数分组:G1组(Tei≤0.66,BNP≤532.60 ng/mL,n=70),G2组(Tei≤0.66,BNP>532.60 ng/mL,n=51),G3组(Tei>0.66,BNP≤532.60 ng/mL,n=50),G4组(Tei>0.66,BNP>532.60 ng/mL,n=67).随访终点为发生MACE.结果 BNP与Tei呈强正相关(r=0.582,P=0.000),Tei(β=0.658,P<0.05)进入BNP回归方程.4组患者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75,P=0.019);Cox回归分析显示Tei指数、BNP是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Tei联合BNP对MACE有更强的预测价值(AUC=0.781,95%CI:0.721~0.841,P=0.000),灵敏度为72.52%,特异度为76.89%.结论 Tei联合BNP对前壁MI长期随访MACE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作者:常学伟;张守彦;马惠芳;田利平;魏毅东;魏经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变化预测脓毒症患儿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74例,以及健康对照儿童30例(对照组).于入PICU前7d每天8:00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每天8:00、20:00时留取新鲜尿液检测TIMP-2及IGFBP-7水平.依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诊断AKI,进而将脓毒症惠儿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患儿AKI诊断前12、24、36、48 h尿液中[TIMP-2]·[IGFBP-7]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174例脓毒症患儿入PICU前7d内共52例(29.89%)诊断AKI.非AKI组与对照组尿中[TIMP-2]·[IGFBP-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诊断前12、24、36 h尿中[TIMP-2]·[IGFBP-7]水平较入PICU时明显升高(P<0.01);尿液中[TIMP-2]·[TGFBP-7]水平升高预测其后12、24、36 h时AKI发生的AUC分别为0.967(95%CI:0.946~0.989)、0.898(95%CI:0.844~0.951)、0.748(95%CI:0.669~0.82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脓毒症患儿尿液中TIMP-2及IGFBP-7水平升高可较为准确地预测AKI的发生.
作者:肖琴;郑静;闫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术后血肿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9月接受过钻孔引流术治疗的CSDH患者共193例,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不同变量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93例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后3个月内57例(29.53%)复发.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厚度(OR=1.462,P=0.030)、高血压(OR=1.057,P=0.010)及CT高密度或混杂密度(OR=0.980,P=0.002)与CSDH钻孔引流术术后复发有关.结论 高血压、血肿密度、血肿厚度是导致CSDH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状态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从而减少CSDH的术后复发.
作者:刘海巍;陶胜忠;陈辉;王德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为“教师”,其定位为信息的灌输者与传授者,这种以“授”和“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运行中易出现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2011年末,从美国硅谷发展起来的在线学习浪潮——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正在改变着以实体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1].MOOC思潮的到来引发了教育界的一场变革,学生的学习模式将产生巨大的改变,传统上教学模式中的“师”与“生”的意义,以及“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学校”与“教室”的含义也被重新界定.借助互联网,通过MOOC平台的课程视频、嵌入式课程测试与评估、在线互动,教与学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教师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学生得天下名师而从之[2].
作者:张璨;潘克俭;邓峰美;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脂肪分化能力.方法 取T2DM患者与健康者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出ADSCs.取第3代细胞接种,比较两组细胞细胞表型及生长速度的差异.加入成脂肪诱导液,观察两组细胞成脂肪分化情况,于第14天加入油红O对细胞进行染色并观察,用异丙醇对油红O进行萃取并比较两组细胞吸光度值,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两组细胞成脂肪分化14 d时PPAR-γ、C/EBP-α和C/EBP-β的表达水平.结果 T2DM患者和健康者ADSCs在细胞表型及生长速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脂肪诱导分化14 d时T2DM患者ADSCs油红O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健康者ADSCs,T2DM患者ADSCs PPAR-γ、C/EBP-a、C/EBP-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ADSCs.结论 T2DM患者ADSCs成脂肪分化能力明显高于健康者,其可能是T2DM患者容易并发肥胖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素燕;陈倩雅;邱友燕;蒋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肺复张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顺应性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ARDS患者63例,根据不同肺复张方法将63例ARDS患者分为3组,分别以控制性肺膨胀法(A组,n=22)、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递增法(B组,n=20)、定压控制通气(PCV)法(C组,n=21)进行肺复张,观察患者肺顺应性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静态肺顺应性值小,PEEP水平小;B组患者静态肺顺应性值大;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中心静脉压低;C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高,平均动脉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PEEP递增法肺复张,可达到较大的肺顺应性,且对血压的影响较小.
作者:邓扬嘉;吴倩;杜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医院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团队实施的35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其中23例肺大疱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5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1例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手术时间20~106 min,平均为(38.79±26.45)min;术中出血量20~350mL,平均为(57.14±56.50)mL;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地用于部分病例.
作者:史经伟;杨如松;邵丰;孙杨;江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结肠癌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第四位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肿瘤[1].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其中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尽管手术切除率为50%~70%[2],但由于复发或转移的发生使得结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结肠癌复发转移一般在3年内发生[3],其常见转移的器官是肝脏、肺[4].转移病灶未进行治疗的患者1~5年的中位生存率不到5%[5-6].
作者:周维富;邓旭锋;方智民;张文勇;刘晓丽;沈玉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慢性创面是指在可预测的时间内(一般指1个月)仍不能通过有序的修复阶段达到创面愈合的创面[1],临床中常见的慢性创面有糖尿病足溃疡、压力性溃疡、下肢静脉溃疡、手术部位伤口感染、脓肿、创伤性溃疡等.BESSA等[2]报道了创面中常见的细菌种类统计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 17%,奇异变形杆菌10%,大肠埃希菌6%和棒状杆菌属5%,其中约27.1%的创面中检测为多种混合细菌感染.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F)的存在有助于慢性创面的发展,其中约60.0%慢性创面中检测到了BF的存在[3].BF的发展包括3个阶段:黏附期、成熟期、分散期.
作者:谢楚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7例腰椎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A组)和单纯侧前方入路手术(B组).统计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局部前凸角(Cobb角)、ODI评分、Frankel评分及手术情况.结果 A组较B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0.30±3.7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ESR、CRP、ODI评分、Frankel分级及Cobb角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植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良好、骨性愈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廖仁可;吴波;牟加森;吴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P)及其代谢产物丙烯醛(ACR)作用卵巢癌细胞SKOV3后对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CP及其代谢产物ACR作用重组PTEN蛋白,采用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检测PTEN的磷酸化活性,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蛋白表达,通过生物素与蛋白结合检测药物与蛋白的结合方式;同时分析PTEN基因通路P53/TP53的表达改变;不同药物浓度作用细胞后通过免疫沉淀(IP)方法得到目的蛋白,通过离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蛋白磷酸化活性.结果 药物代谢产物作用重组PTEN蛋白后其磷酸化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ACR抗体作用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高表达增多,不同实验组蛋白与生物素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多,在细胞中随着药物浓度增高PTEN磷酸化活性降低,TP53蛋白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 CP代谢产物ACR可通过抑制PTEN蛋白磷酸化活性引起细胞毒性.
作者:熊正方;李冰;曾湘晖;王莉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GTD连接蛋白(GTPBP)4基因的表达下调对细胞体内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TPBP4的表达水平差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种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HUH-7、HEP3B)中GTPBP4 mRNA的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GTPBP4的表达水平,并观察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 在肝癌组织芯片中,GTPBP4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GTPBP4在4种肝癌细胞株中均明显上调.下调GTPBP4的表达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凋亡增多;处于S期、G1期的细胞无明显变化,处于G2期的细胞增多;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减弱;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减弱.表达谱基因芯片结果显示GTPBP4敲减后SMMC-7721细胞内基因发生改变的有333个,其中上调的有134个,下调的有199个.通路富集分析找到富集的差异基因所在的10条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显示GTPBP4表达下调后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基因CCND1、CCND2、CDK6、MDM2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GTPBP4作为一促肝癌基因,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肝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章诺贝;陈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发表的研究资料.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相关研究,采用Revman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计病例11 296例.其中30篇文献调查了VPA与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情况,合并效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6,95%CI:0.75~1.23,P>0.05).16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采用VAP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大于或等于1年的比例要高于采用PICC的患者(OR=27.17,95%CI:18.08~40.83,P<0.05).采用VAP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采用PICC的患者(OR=0.19,95%CI:0.16~0.22,P<0.01).11篇文献调查了VPA与PICC的生活质量,VAP组患者生活质明显高于PICC组(OR=8.53,95%CI:5.88~12.38,P<0.05).结论 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中VPA留置时间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作者:吕彦;卫宝玲;黄美玲;郭丝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PTC)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的PTC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相关资料,比较术前单纯高频超声、单纯CT及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 术前高频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或CT(P<0.05);但术前单纯超声与单纯CT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纯超声诊断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cm的PTC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CT(P<0.05),而术前单纯CT诊断病灶直径大于1.00 cm的PTC却明显优于单纯超声(P<0.05);但联合诊断与单纯超声诊断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的PTC或单纯CT诊断病灶直径大于1.00 cm的PTC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联合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或CT(P<0.05),而术前单纯CT又明显优于单纯超声(P<0.05).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CT可提高术前PTC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率,≤1.00 cm的PTC单纯高频超声诊断具有优势,>1.00 cm的PTC单纯CT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触灵;覃帮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非高血压T2DM患者(观察组)与3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Hcy水平及动态血压水平;观察组内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压模式分别分组比较临床、生化及动态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非杓型模式比例分别为72.50%、25.71%,Hcy水平分别为(12.80±6.40)、(10.40±4.50)μmol/L,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血糖控制满意组与控制差组的Hey水平分别为(11.10±5.40)、(14.90±7.30)μmol/L,杓型模式与非杓型模式Hcy水平分别为(9.70±5.30)、(13.40±8.00)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Hcy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易吉秀;张艳芳;凌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