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学变化

李磊;郑怀亮;寇玉;张健;杨海韵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病理学变化
摘要:目的 研究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8只新西兰白兔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髓芯减压组、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用液氮法构建兔股骨头坏死模型.运用病理学检测各组治疗情况,检测空骨陷窝率、骨小梁面积比、脂肪细胞平均直径.结果 成功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兔股骨头坏死模型构建成功.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效果优于髓芯减压组,其治疗效果接近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髓芯减压组和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骨小梁面积比、脂肪细胞平均直径和空骨陷窝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明显效果.其中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骨小梁面积比、脂肪细胞平均直径和空骨陷窝率分别是52.3%±3.5%、(35.1±3.6)μm和12.8%±2.5%.结论 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显著疗效.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T嗅觉测试在学龄期儿童嗅觉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T&T嗅觉测试在学龄期儿童嗅觉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T&T嗅觉测试检查6~17岁嗅觉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志愿者,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嗅觉评分.结果 共187例学龄期儿童志愿者入组并完成嗅觉测试,男95例,女92例,按年龄分为A组(6~9岁)、B组(10~14岁)和C组(15~17岁).不同年龄组组内男孩T&T分值、女孩T&T分值和总人数T&T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F=0.20,P=0.980)、B组(F=0.125,P=0.883)和C组(F=0.124,P=0.884)];不同年龄组组间男孩T&T分值、女孩T&T分值和总人数T&T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孩(F=10.035,P<0.01)、女孩(F=11.020,P<0.01)和总人数(F=21.152,P<0.01)].结论 国内6~17岁儿童能顺利完成T&T嗅觉测试;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嗅觉测试表现更好;T&T嗅觉测试可用于评估儿童嗅觉功能.

    作者:吴泽斌;陈国威;李兰;潘宏光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纳美芬在小儿全身麻醉后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在小儿麻醉后复苏中拮抗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以及促进意识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的学龄前儿童分为纳美芬组、纳洛酮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行常规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术毕按分组情况静脉注射纳美芬0.25 μ上g/kg、纳洛酮1 μg/kg或生理盐水0.25 mL/kg,随后记录患儿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率、镇静评分、疼痛评分等.结果 纳美芬组和纳洛酮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剂量纳美芬和纳洛酮均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后麻醉复苏,快速解除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并促进意识恢复.

    作者:郑镇伟;廖晓丽;游志坚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TPVB后行喉罩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术后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应激指标变化.结果 (1)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检测指标差异不大,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前(T2)到拔管时(T5)的血氧分压(PaO2)、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T1时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较高,切皮时(T4)、T5降低,术后24 h(T9)升高;两组患者T4、T5、T9时血糖、多巴胺(DA)与T1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血糖、E、NE、DA等应激指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术前炎性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T6)~48 h(T10)各时间点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观察组T6~T10不同时点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患者在PACU停留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PCIA使用次数、PCIA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VB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炎症和应激反应轻微,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更安全、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勤美;李敬平;彭承旭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三元联动对糖尿病足患者出院后达标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三元联动干预模式对出院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治疗依从性及健康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从该院内分泌科出院的糖尿病足患者65例,通过出院指导、多种形式随访,并结合社区慢性病标准化管理实践,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的三元联动管理模式.比较患者出院后0.5、1、3个月和6个月血糖控制、自我管理依从性及健康管理行为.结果 出院后不同时间段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出院时间延长,患者运动治疗依从性比例增加,定期检查及门诊随访的比例增加(P<0.01),而患者饮食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依从性,定期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元联动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出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治疗依从性,并改善其定期检查及门诊随访的行为.

    作者:常小霞;袁丽;杨小玲;古艳;欧青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藏族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的预后分析

    目的 评价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藏族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治疗的藏族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的生存期,用Log-Rank检验分析预后.结果 随访75例接受TACE治疗的藏族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期11.0个月(5.0~28.0个月),其中术前肝功Child-PughA级组[11.0个月(5.0~32.0个月)]相对于B级以上组[6.0个月(5.0~10.0个月)]中位生存期更长(x2=4.7,P=0.03);接受TACE治疗大于2次组[20.0个月(18.0~72.0个月)]较接受1~2次组[8.0个月(5.0~21.0个月)]生存期更长(x2=4.0,P=0.047),居住地区及既往接受肝癌外科手术情况与TACE术后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 对于无法切除的肝癌,大于2次的TACE治疗及肝功能Child-PughA级可使藏族患者TACE治疗后获益更多,而既往接受外科手术与否以及所居住地域差异并不影响生存期.

    作者:邓凯;陈茉;魏波;吴浩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黑晶头和陶瓷头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黑晶头和陶瓷头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临床疗效、生物性能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6髋为黑晶头人工髋关节置换(n=28);B组32髋为陶瓷头人工髋关节置换(n=28).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56.13±1.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45.00±18.26)mL;B组手术时间(57.02±1.01)min;术中出血量(243.00±20.67)mL(P>0.05).术后随访48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愈合时间4~6个月.A组Harris术前评分(23.12±4.23)分,术后评分(86.33±3.56)分;B组Harris术前评分(23.47±3.98)分,术后评分(88.22±3.42)分(P>0.05).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术后48个月人工关节均未引起任何并发症,假体与患者髋骨间连接紧密,假体无松动、磨损现象.结论 黑晶头和陶瓷头假体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黑晶头相比陶瓷头具有价格优势.

    作者:杨立明;万君;刘梦婷;谢欣蓉;刘程俊;曾建伟;程丽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长期补充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补充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将8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降糖药物口服、饮食控制)基础上加以维生素D(骨化三醇0.5 μg/d)补充干预,均治疗6个月,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析血清25-(OH)D3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25-(OH)D3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hs-CRP、HOMA-IR、BMI、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5-(OH)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25-(OH)D3<25 nmol/L的患者治疗后FPG、HbA1c、hs-CRP、HOMA-IR、BMI、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显著低于25-(OH)D3≥25 nmol/L的患者(P<0.05);血清25-(OH)D3与FPG、HbA1c、hs-CRP、HOMA-IR、BMI、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长期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冠状动脉钙化,促进血糖稳定控制.

    作者:喻佛定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痛泻宁颗粒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痛泻宁颗粒结合西医治疗对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慢性腹泻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痛泻宁颗粒.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泻宁颗粒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

    作者:谢微杳;左国庆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组织因子改变对胰腺炎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组织因子(TF)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评价TF在诊断AP早期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健康对照(CON组)各40例,分别于第1、2、7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TF及TF相关膜微粒(TF-MPs)水平.结果 MAP组患者第1、2天的PT、FIB、APTT、D-D较CON组均有上升(P<0.05),而在第7天,上述指标和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第1、2、7天的PT、FIB、APTT以及D-D等指标较CON组与MAP组均上升(P<0.05).TF及TF-MPs水平较MAP组与CON组均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 TF及TF-MPs与AP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抑制TF和TF-MPs能改善AP的预后.

    作者:辛力;温剑;胡迎春;欧志兵;朱荣涛;龚建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跨理论模型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多发病,而BODE指数是评估和判断COPD患者病变程度、住院率、肺康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的敏感指标[1].COPD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健康教育是其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2].基于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TTM)的干预是基于行为的变化和相应的内部心理需求的不同阶段设计干预计划,指导患者改变风险行为的干预方法[3].此理论模型的优点是针对不同个体的变化阶段,寻求适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的干预.目前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COPD等[4-6].本研究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其对老年COPD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以促进老年COPD患者建立及维持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丽;雍佳辉;李涛;张荣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大数据时代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考

    为弄清重庆市市级医院档案管理现状,笔者从档案资料收集情况、档案管理重视程度、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完善及实施、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档案的价值发挥、医疗档案服务作用等6个方面,设计了18个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对重庆医科大学直属的5所公立医院和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辖的9家市级公立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份,回收有效问卷14份).

    作者:汪奕;高俊雪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双镜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双镜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5年4月于该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240例EMT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术后治疗情况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MT不孕患者双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 (1)240例患者术后妊娠142例,妊娠率为59.17%;(2)妊娠组年龄小于35岁、不孕年限小于3年、继发性不孕、腹膜型EMT、输卵管功能正常、术后排卵治疗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妊娠组,其合并子宫腺肌病、有腹部手术史所占比例、临床分期均低于未妊娠组(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合并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期、输卵管功能为影响EMT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分期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越大、不孕年限越长、临床分期越高且合并子宫腺肌病的EMT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术后妊娠率越低,而腹膜型EMT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结局较好.

    作者:赵宁;雷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消化专科重症监护室541例住院患者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消化专科重症监护病房(GICU)住院病例的特点与转归.方法 对该院GICU成立1年来收治的541例患者(占全科收治总人数的12.30%)的主要来源、平均住院时间、疾病构成、特色技术及治疗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ICU患者主要来源于该院消化内科门诊与急诊科;疾病构成比占前6位的是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其他原因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内镜下治疗或介入术后转入、肝衰竭;GICU转归方面,好转后转入该科普通病房的患者占86.14%,痊愈出院的患者占13.13%,总病死率为0.74%.结论 GICU病种复杂,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病情危重多变,应提高消化专科医生的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建立一支专业GICU团队.

    作者:张寅;张艳梅;杨敏;陈琳琳;何燕;陈东风;肖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B细胞刺激因子及其特异性受体在IT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B细胞刺激因子(BAFF)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随着人们对BAFF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不仅对B细胞的存活起着关键的作用,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免疫机制中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途径的过程,近年来发现BAFF及其特异性受体在ITP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尽管目前ITP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得到完整的研究与阐述,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BAFF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可能在ITP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林;胡军;谭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单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各数据库创建到2017年10月,纳入比较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单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包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研究,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单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率分别为72.70%和5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9,95%CI(2.17,3.58),P<0.01];治愈率分别为26.45%和1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5,95%CI(1.24,2.78),P<0.01];平均听阈改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41,95%CI(8.40,14.42),P<0.01].结论 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较单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好,但是否能作为治疗突发性聋的首选方法,仍需更多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作者:方敏;唐成忠;陈东;徐洁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贵阳市中老年人群肝脏酶学与糖代谢异常关系的横向研究

    目的 探讨贵阳市中、老年人群中肝脏转氨酶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3-8月选取贵阳市云岩区居住5年以上,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的常驻居民共10 140例,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血脂等指标.对肝酶按4分位分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肝酶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新发糖尿病(NOD)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了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是否规律运动、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后,在男性中:ALT高组(Q4组)NOD患病风险增加[OR=2.806(1.362~5.782)];GGT高组IGT及NOD患病风险均增加[OR=1.939(1.223~3.073);OR=2.244(1.099~4.582].在女性中:ALT高组IGT及NOD患病风险均增加[OR=1.310(1.035~1.658);OR=1.567(1.030~2.383)].GGT高组IGT及NOD患病风险均增加[OR=1.492(1.170~1.901);OR=1.941(1.233~3.053)].无论性别,ALT、GGT、AST与IFG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在贵阳市中老年人群中,血清ALT、GGT水平增高者NOD患病风险增加;GGT水平增高者IGT患病风险增加;而仅在女性中ALT水平升高是IGT患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马琳;张淼;张巧;彭年春;胡颖;时立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斑蝥酸钠对膀胱癌患者树突状细胞及BIU-87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对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成熟、功能的影响及斑蝥酸钠对膀胱癌细胞BIU-87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离15例临床确诊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及不同浓度斑蝥酸钠培养条件下制备DC.观察DC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1a和CD83表达水平,并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斑蝥酸钠作用后BIU-87细胞的生长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观察斑蝥酸钠作用后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和PARP的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斑蝥酸钠高剂量组,DC膜表面分子CD83、CD1a的表达高.与对照组相比,斑蝥酸钠处理组DC膜表面分子CD83和CD1a表达增高(P<0.05).斑蝥酸钠处理组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MTT法证实斑蝥酸钠能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生长.斑螯酸钠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术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显示斑蝥酸钠可使BIU-87细胞发生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斑蝥酸钠使BIU-87细胞中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斑螯酸钠能够诱导膀胱癌患者DC成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斑蝥酸钠能够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宁波;李朵璐;阚全程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2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检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采用比色分析法检测血脂代谢指标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血清铁蛋白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与TG、TC及LDL-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尿素氮、血肌酐、TG、TC及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且血清铁蛋白与HDL-C呈负相关,与TG、TC及LDL-C呈正相关.

    作者:棋梅;德吉;次仁宗巴;德吉扎桑;米玛央宗;王永涛;扎西群宗;肖志健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1例纤维蛋白原A链Arg16His错义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研究

    目的 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方法 用凝血仪检测先证者家系成员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提取先证者及其家属外周血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纤维蛋白原3个基因FGA、FGB和FGG的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将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 先证者PT、APTT正常,TT延长,Fg活性明显降低;先证者母亲及哥哥的各项凝血指标与之相似,其姐姐各项凝血指标均正常.测序结果比对发现,先证者FGA基因2号外显子发生g.1233 G>A杂合突变(密码子CGT→CAT),引起Arg16His错义突变;先证者母亲和哥哥发生同样的杂合突变.结论 FGA基因错义突变引起的A链Arg16His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的原因.

    作者:曾强武;刘琼;严雪梅;王琨;李学会;聂映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负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质量及血压的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负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质量及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2015-2016年60例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液钠浓度不同,分为治疗组(钠浓度135~138 mmol/L,n=30)和对照组(钠浓度140 mmol/L,n=30),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体质量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钠浓度均低于透析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7)次vs.(9.4±1.5)次,P<0.01];治疗组透析后干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4±8.2)kg vs.(68.7±10.5)kg,P<0.05].结论 负钠透析能有效控制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及体质量.

    作者:孙利军;李明明;杨洪娟;徐保振;任广伟 刊期: 2018年第2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