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华;娄林娟;钟玉祥
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1].目前,我国护士的绩效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护理工作未能做到工效挂钩[2].护理绩效多采用护理质量单因素评价指标,不能体现工作量、技术难度和风险差异,体现不出护理管理工作重点和对护士行为的引导[3].如何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指标,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价,并真正使绩效量化考核思想深入人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院于2014年1月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在岗护士实行岗位绩效ABC等级管理,促使绩效考核向工作量大、风险高的岗位倾斜.实施1年来,护士职业价值观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护理不良事件下降,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获得了护士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大限度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作者:谭小红;张敏敏;廖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在高龄患者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择期行PFNA的高龄患者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3例.观察两组麻醉方式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与B组比较,A组患者切口处感觉消失时间长,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结论 高龄患者PFNA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作者:安慧霞;杨现会;董铁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联合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2例SA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CRRT组(B组)、联合组(C组).在确诊SAP后48 h内实施CRRT,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病死率等情况.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C组的存活率优于其他两组,病死率低于另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IL 22、IL 18、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IL-22、IL-18、TNF-α水平明显低于A组相同时间点(P<0.05),而C组下降更明显(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APACHEⅡ评分较另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CRRT联合大黄治疗能更好清除SAP患者IL-22、IL 18、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使SAP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效益.
作者:何益平;陈光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糖尿病致足部感染是糖尿病晚期血管闭塞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死亡,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感染后治疗效果差,疗程长,患者往往对治疗充满恐惧、焦虑.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虽然是一项成熟的、效果明显的技术,但患者仍充满不信任,对效果没有信心,如何尽快解除患者的焦虑,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进血糖控制,保证VSD治疗顺利开展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者:卢思英;刘兆华;樊子双;谭淑娟;耿艳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超声BI-RADS分类标准在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BI-RADS分类标准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切除治疗,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BI RADS分类方法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及BI-RADS分类判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84例患者超声BI RADS分类结果:4a类22例,4b类15例,4c类14例,5类15例,6类18例.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良性52例,恶性32例;BI-RADS分类良性51例,恶性33例.BI-RADS分类法和手术病理诊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BI-RADS分类法的灵敏度93.94%、准确度95.24%、特异度96.08%.结论 超声BI-RADS分类法对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术前评估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畅;罗应斌;黄良;秦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士的需求不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有研究显示,临床上80%的护患纠纷是由沟通不良造成的[1].而护理专业学生在见习、实习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实践经验和技巧,常常成为影响患者满意度和形成医疗纠纷隐患的高发人群[2].培养护生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意识、技巧,在操作中善解人意,取得患者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将IS-BAR标准化沟通工具应用于妇科护生沟通能力训练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燕;蔡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仿真度的横韧带损伤的上颈椎(C1~C2)不稳定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1名,对上颈椎进行薄层CT检查,图片采用Dicom形式存储.将图片文件导入Mimics10.0三维重建软件,勾选出上颈椎的骨结构外形,以此重建三维几何.使用Freefrom 5.0结构优化软件对几何模型进行处理后录入Ansys10.0有限元软件,重建出上颈椎(C1~C2)的骨性有限元模型.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构建各韧带结构.在建立完善的正常模型上通过删除寰椎横韧带的单元结构模拟相应损伤,以此建立横韧带损伤的上颈椎不稳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结果 建立了具有高仿真度的横韧带损伤的上颈椎(C1~C2)不稳定三维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共有58 360个节点和31 020单元.结论 建立的横韧带损伤的上颈椎(C1~C2)不稳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以用于相关试验研究.
作者:余洋;蔡贤华;张美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文化程度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贵州省织金县招募200例氟中毒患者及性别、年龄(±3岁)匹配的200例对照,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膳食调查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文化程度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钙摄入量和较高的文化程度是氟中毒的保护因素(P<0.05),辣椒玉米使用未淘洗和炉灶未改良是氟中毒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文盲组比较,初中组和高中及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化程度越高,燃煤型氟中毒患病危险性越低.除了改炉改灶等降低氟暴露水平的措施以外,应重视并加强基础教育,提高病区居民文化水平,以利于燃煤型氟中毒的综合防治.
作者:罗明江;陶娜;赵训;岑语燕;杨昱;王克跃;刘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量研究提示异柠檬酸脱氢酶1/2 (isocit rate dehydrogenase1/2,IDH1/2)基因突变能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基因组和组蛋白高甲基化,这些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会影响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降低,出现恶性表现.同时以IDH1/2突变为靶点的小分子药物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本文就该方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望能为AM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阮经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感染后干扰素的治疗与甲状腺功能障碍关系密切,其可引起自身免疫的紊乱,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的障碍.故在确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应用干扰素治疗后,均需密切关注甲状腺功能,以便能及时发现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本文报道1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干扰素治疗后,由亚临床甲减转为甲亢患者的诊治过程.
作者:易宣孜;戴丽芬;金醒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采用补充浓氯化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补充浓氯化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补充生理需要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恢复时间、血钠纠正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发生率、病死率及血钠恢复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血症纠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钠平均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SIADH发生率、病死率、纠正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后出现低钠血症的患者给予浓氯化钠进行治疗,能够快速地纠正低钠血症,而且不会增加SIADH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俊华;娄林娟;钟玉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分析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超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与术后6月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0.0±3.5) min、术中出血量(161.0±9.2)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5.2±1.2)h、平均住院时间(10.8±2.6)d、手术并发症数(6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32.0±4.2) min、术中出血量(198.0±12.1)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36.8±1.3)h、平均住院时间(13.6±2.9)d、手术并发症数(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IPSS、QOL、Qmax、RUV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均为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术方法,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并发症少,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洪林;郭闯;李旭明;程宗勇;李锋;张力;王清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玻璃化冻融囊胚助孕妊娠妇女娩出胎盘中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10(Grb10)表达进行分析,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玻璃化冻融囊胚助孕妊娠的妇女(观察组)50例及同期自然妊娠妇女(对照组)50例病例数据和胎盘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胎盘Grb10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Grb10 mRNA表达.对两组妊娠妇女的产科结局及胎盘Grb10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孕龄、胎龄,胎儿性别、体质量、身长、头围、腹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娩出胎盘面积、胎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组织Grb10蛋白表达率、表达强度、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两组胎盘组织中Grb10 mRNA与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化冻融囊胚助孕有可能会增加娩出胎盘的面积与质量.但发育相关分子Grb10在胎盘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
作者:林典梁;全松;康跃凡;易劲松;余爱丽;林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睾酮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糖尿病科及心内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组)38例;对照组为同期常规体检的60岁以上的健康男性44例.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血清脂联素(APN)、血清睾酮(T)、血清胰岛素水平,按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3组各指标的差异,分析APN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T2DM组、CHD组的APN、T水平明显降低,且以CHD组下降为明显(P<0.05);FPG、FINS、TG、LDL-L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升高,CHD组升高为明显(P<0.05).血清APN分别与TG(r=-0.363)、LDL-C(r=-0.417)、HOMA-IR(r=-0.602)呈负相关,与HDL-C(r=0.485)、T(r=0.624)呈正相关;而血清T分别与LDL-C(r=-0.457)、HOMA-IR(r=-0.643)呈负相关,与HDL-C(r=0.478)呈正相关.结论 APN、T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范培云;周环;刘佳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菜单式教学起源于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结构主义教育论”[1].它是教师立足大纲,科学选题,在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菜单的基础上,再为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风味菜单,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2].其典型做法是向学习者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学习目录,学习者对学习目录中的内容进行取舍,按个人需要进行学习[3].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强、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性强的科室,是护生的重要临床实习基地.随着现代外科学的迅猛发展,手术室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提升,但很多知识并未及时体现在现今的教材中,从而使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后理论与实践脱节,往往难以适应[4].为了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保持教学与临床实践、专业发展的无缝衔接,笔者将菜单式教学方法引入手术室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淑玉;李冬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HMGB1-Toll样受体4(TLR4)/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NF-κB)细胞因子]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DCM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以SD大鼠构建DCM模型,雄性大鼠42只,分为对照组(20只)和DCM组(22只).以腹腔注射阿霉素进行造模,DCM组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 mg/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周2次,用药6周,停药观察2周.造模后随机抽取2只大鼠行心脏彩超及病理检查证实造模是否成功,余大鼠行心脏彩超检查;留取血标本,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处死大鼠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标本,进行心肌组织HMGB1、TLR4、RAGE、NF-κB的mRNA表达测定;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结果 8周后对照组无死亡,DCM组死亡4只,其余18只随机抽取2只大鼠证实造模成功.DCM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F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DCM组心肌组织HMGB1、TLR4、RAGE、NF-κB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GB1 mRNA与TLR4 mRNA、RAGE mRNA及NF-κB mRNA呈正相关(r=0.873,P=0.005;r=0.949,P=0.000;r=0.898,P=0.002).血清IL-1、IL-6、TNF-α、CRP、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GB1 mRNA的表达分别与IL 1、IL-6、TNF-α、CRP水平呈正相关(r=0.944,P=0.002;r=0.988,P=0.000;r=0.968,P=0.000;r=0.961,P=0.000).结论 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HMGB1-TLR4/RAGE-NF-κB-细胞因子)在大鼠DCM中呈现高表达,并与心腔大小及心功能相关,提示其可能是DCM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作者:沈丽娟;陆曙;周永华;邢清敏;李岚;周春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饮食控制及锻炼的基础上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饮食控制及锻炼基础上使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清蛋白(GA)的变化情况,监测低血糖发生率、血压、体质量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FPG、2 hPG、GA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体质量和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好.
作者:蔡奕琪;吕全;王盈盈;阮希成;金希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近江津区中心医院近5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在该院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息内部位、大小、数目、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等指标,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大肠息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6∶1(P<0.05),中老年组多发(P<0.05),左半结肠占到53.0% (P<0.05),多为单发(48.0%)、直径大部分在1 cm内,以管状腺瘤(54.0%o)多见.大肠息肉患者中29,9%有腹痛表现,29.0%有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仅6.7%的患者有典型的便血.结论 该院近5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不明显.
作者:张婧;刘颖;张林;赵正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低血糖症是多病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胰腺外肿瘤诱发的低血糖症称为非胰岛细胞肿瘤性低血糖(non-islet cell tumor hypoglycemia,NICTH),临床上NICTH并不常见,部分肿瘤患者以顽固性低血糖为肿瘤首发表现,临床医师对于此类患者低血糖的病因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漏诊[1].本文报道1例以顽固性低血糖为首发表现的青年原发性肝癌致NICTH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莫泽纬;冯清春;陈道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颅内自膨式支架联合弹簧圈与单纯弹簧圈治疗颅内相对宽颈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颅内相对宽颈动脉瘤相关病例手术资料,共收集128例临床资料.对两种方法治疗颅内相对宽颈动脉瘤的瘤颈栓塞效果、术中相关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瘤颈及动脉瘤栓塞效果:治疗组64例达到致密栓塞,无瘤颈残留;对照组50例达致密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瘤颈残留12例,部分栓塞2例.(2)术中动脉瘤再破裂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弹簧圈移位、弹簧圈脱出、弹簧图解旋治疗组0例,对照组3例;脑血管痉挛及栓塞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3)术后动脉瘤复发比较:治疗组动脉瘤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结论 支架与弹簧圈联合技术可以提高颅内相对宽颈动脉瘤栓塞成功率,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率.
作者:熊波;姚声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