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慕如;王可君;阮晓艺;黄海燕
目的 对比研究3种人牙源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培养底物的特点.方法 使用3种底物培养人牙源性iPSC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基质胶和重组人玻连蛋白(VTN-N),对比iPSCs的生长情况.结果 3种底物的制备时间分别为14、3、1h,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Cs重编程时间分别为(30±1.6)、(26士2.1)、(27±1.4)d,其中MEF组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重编程效率分别为0.3%±0.03%、0.56%±0.08%、0.7%±0.02% (P<0.05).3种底物均能较好支持iPSCs生长,使其保持未分化状态.结论 重组人玻连蛋白无异源性动物组分,制备简便、标准可控、重编程时间较短,是目前理想的支持iPSCs生长的底物.
作者:谭小兵;刘佳;郭宇;徐静舒;戴青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损害控制在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科收治的53例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损害控制(DCS).采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及大坪医院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术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患者均接受了1~4次风险评估.评估后35例患者72 h内手术,为早期手术组;18例患者5~10 d手术,为延迟手术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早期手术组采用第一时间的疼痛控制,医护一体化的期望值管理,快速康复理念的功能锻炼;延迟手术组采用多学科模式营养支持,积极的心肺功能锻炼,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分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患者均达到了手术目的,出院前能借助助行器下床行走.结论 对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损害控制是有效的.
作者:廖淑梅;路星辰;熊雁;董晨辉;余建英;杨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的医学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养出大批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人民健康需要的医务工作者.但是,我国医学院校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方面可谓是不尽如人意.而创新型医学人才恰恰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的力量[1-2].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要想不落后于时代,惟有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更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注与思考[3].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第四军医大学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任新玲;李发凯;陆远;王媛;吴健雄;李昂;王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是指导管置人期或被移除7d内,在导管外壁、导管所处静脉或其邻近静脉血管内壁的血凝块形成,其可由附壁血栓自导管延伸扩展至血管腔,是长期应用静脉导管严重的并发症[1-2].目前,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aer,PICC)广泛应用于血液肿瘤患者,而近年研究表明血液肿瘤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与实体瘤接近[3].虽然预防性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4].但由于低分子肝素会增加血液肿瘤患者出血风险[5],因此,选择有效的物理干预方法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对血液肿瘤患者尤为重要.国内预防血栓的物理干预(运动疗法)以握拳锻炼为主[6].张敏等[7]研究表明:使用电子握力器以一定力度、频率指导PICC置管患者进行握拳锻炼,可有效促进PICC置入上肢静脉血流速度.本研究观察物理干预在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效果.为血液肿瘤患者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提供物理干预方法,避免药物预防及治疗发生的出血风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英芳;郭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心脏不停搏技术结合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将该院胸心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接受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心脏不停搏组)20例,对照组(心脏停搏组)20例,将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酶学指标、呼吸指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停留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因子释放水平以及呼吸指数均有上升,但试验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心脏不停搏二尖瓣置换术比胸腔镜心脏停搏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肺的保护效果更好.
作者:刘松涛;牛玉旭;林辉;温昭科;梁胜景;李香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进行改革,探索权责分明、政事和管办分开、监管有力、富有生机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1].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内医疗卫生领域对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旨在通过对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明确难点和关键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谢友红;冯思佳;廖杰;解孟真;吴博;窦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应用延续护理方法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10月就诊的进行心肺复苏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观察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住院时间、好转后的复发率.结果 经过心肺复苏后,观察组患者良好38例、好转18例;对照组患者良好39例、好转1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统计患者自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间和普通病房出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过1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再次由于心脏骤停入院者10例、健在46例;对照组患者复发13例、死亡5例、健在3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延续护理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有助于减少住院成本,并有助于减少复发,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慕如;王可君;阮晓艺;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自2007年以来,性接触持续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尤其是男男性接触感染呈快速上升趋势,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ciency viruses,HIV)的经性传播途径中,新型毒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新型毒品滥用者会因吸食新型毒品后更易发生群体性、无保护性的性交及性交频次增加,从而大大增加HIV的感染概率和传播风险[1].男男性行为者(man who have sex with man,MSM)是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的三大高危人群之一[2],也是使用新型毒品的高危群体之一[3],主要包括男同性恋者(gay)、男双性恋者(Bi)及与同性有性接触史的男异性恋者(MH)[2].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新型毒品滥用与感染和传播HIV的关系研究,国外还有较多关于新型毒品滥用与MSM人群感染和传播HIV的关系研究,国内近年来也有一些相关研究报道.本文重点关注新型毒品滥用对MSM感染HIV的影响.
作者:蒋和宏;陈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西地那非治疗剂量分成3组:A组0.5 mg/kg,B组1 mg/kg,C组2 mg/kg,每6小时1次,均通过鼻饲管注入.结果 共纳入60例患儿,每组患儿20例,其中A组患儿平均胎龄(36.1±4.1)周(男9例,女11例),B组患儿平均胎龄(35.8±3.9)周(男12例,女8例),C组患儿平均胎龄(37.2±4.3)周(男、女各10例).3组患儿经给予西地那非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均显著下降、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具有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疗效越显著,B组与C组均较A组临床指标恢复更好、恢复时间更短,但是剂量越高不良反应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地那非是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但需注意高剂量时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萍;王宁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例(男38例,女10例),根据PCI术后测量的IMR值分为3组,A组IMR≤25(n=18);B组IMR 25~32(n=16);C组IMR≥32(n=14).检测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PCI术后及术后1年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后1年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3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2 734.83±1 009.40)vs.(4 929.68±1 611.52)vs.(7 480.64±2 08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49,P=0.000).术后3组间LVEF[(54.00士5.99)vs.(52.31士4.35)vs.(49.29士4.6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76,P=0.043),3组间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LVEF[(57.28±5.21)vs.(54.43±3.69)vs.(46.43±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44,P=0.000),3组间LVEDD(48.94±1.95)vs.(50.63±2.68)vs.(52.14±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75,P=0.002).术后1年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例数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07,P=0.035;x2 =6.084,P=0.048);再次ACS、再次PCI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 PCI术后测量IMR能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1年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
作者:王世祥;许卫;陈友权;陆志锋;陈晞明;陈次滨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重庆市垫江县高风险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通过检测该院门诊、住院患者和孕前、产前检查夫妇外周血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风险人群筛查,以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 fL和/或MCH<27 pg/L作为高危人群判断标准,筛选并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年龄5个月至83岁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危人群血液标本,对其中404例用跨跃断裂点PCR(Gap-PCR)及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DB)法进行基因诊断,未检查到常见突变者进一步通过基因突变热点测序、比对.结果 404人中检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68例(41.6%),其中r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77例(19.0%),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89例(22.0%),检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双重杂合子1例(0.25%),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少见型[Ⅳ S-Ⅱ-81(C-T)]1例(0.25%).结论 垫江县高危人群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总检出率为41.6%,其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作者:余登琼;廖俐雅;张存亮;马明炎;雷明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以H2O2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为模型,观察原花青素B2 (GSPB2)延缓人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0.5 mmol H2O2预处理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SPB2(5.0、10.0、20.0 μmol/L)保护细胞,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ax、Bcl-2以及影响凋亡的相关分子PI3K、p-Akt、Akt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0.5 mmol H2O2致人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GSPB2能明显减轻H2O2所致的人内皮细胞凋亡(P<0.05),10 μmol/mL的GSPB2就能接近恢复到H2O2未处理的对照组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Caspase-3、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PI3K、p-Akt、Akt表达上调.结论 不同浓度的GSPB2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与相关分子PI3K、p-Akt、Akt有关.
作者:李强;杨成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和环氧化酶(COX-2)及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等量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术后72 h灌注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OX-2及Apaf-1蛋白表达变化;术前5d和术后72 h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 损伤组COX-2和Apaf-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治疗组与损伤组比较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损伤组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为4组之(P<0.05),治疗组较损伤组时间有所缩短(P<0.05).结论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下调COX-2和Apaf-1蛋白表达,抑制炎性反应、细胞凋亡,改善脑损伤后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张涛;国建飞;邢琳琳;张金玲;张宇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以全身性微血管血小板(PLT)异常聚集、减少及红细胞(RBC)机械性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血栓微血管病.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血浆置换(PE)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是TTP首选治疗方案.现将PE联合药物治疗成功救治的2例TTP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余洪艳;杨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应用超声微泡介导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基因进行受损面神经(大鼠模型)修复,研究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制作面神经损伤模型,并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bFGF+超声+微泡组;B组:bFGF+微泡组;C组:bFGF+超声组;D组:单纯手术组(PBS).于bFGF基因转染后第1、10、20、28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检测损伤面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动作电位波幅.提取损伤处面神经组织后采用RT-PCR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FGF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后第20天,A组大鼠术侧有少量胡须可观察到细微摆动;转染后第28天,A组大鼠一般状况较B、C、D3组恢复得更好.A组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神经电生理表现优于B、C、D3组;A组bFGF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B、C、D3纽(P<0.05).结论 超声微泡介导bFGF有助于面神经损伤的修复.
作者:苏俊波;骆文龙;郝亚宁;王德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1 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216例,分为激光组和电切组,分别行1 470 nm半导体激光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电切组,且激光组术中和术后6h的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明显低于电切组(P<0.05).激光组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术后24个月膀胱肿瘤复发率为7.1%;电切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为7.6%,膀胱穿孔发生率为1.7%,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3%,术后24个月膀胱肿瘤复发率为17.8%;激光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电切组(P<0.05).结论 1 470 nm半导体激光手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中远期复发率低,且对患者应激水平影响小.
作者:杨茂林;余闫宏;章卓睿;肖民辉;张宁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为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患者安全文化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2016年2-5月,采用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问卷(PSCHO)对1 0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总体得分为(3.53±0.40)分,不同类别医务人员之间的患者安全文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与患者交流频率、培训次数、关注频率的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患者安全文化水平较高,责罚感和羞愧感是阻碍医院提升患者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应从组织、科室、个人层面出发,对影响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相关因素进行有针时性的改进.
作者:廖婧延;孙昌朋;王静;陈望忠;廖四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广西人群HLA-A、B、DRB1基因测序分型中模棱两可结果的分布状况,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方法对1 000名中华骨髓库广西分库供者的HLA-A、B、DRB1基因进行测序分型,分析3个基因座模棱两可分型结果的分布情况,并分别采用高分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和组特异性测序引物法进行解决.结果 1 000份标本中,96.7%的标本HLA-A、B、DRB1基因至少有1个位点出现模棱两可结果,其中HLA-A、B、DRB1各位点出现模棱两可结果的比例分别为65.7%、58.8%、77.2%%.对于检出的模棱两可结果标本,单独采用组特异性测序引物法可以解决87.37%HLA-A、93.54% HLA-B和60.49%的HLA-DRB1基因模棱两可分型结果,使用高分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解决12.63% HLA-A、4.76% HLA-B和15.29% HLA-DRB1基因模棱两可分型结果,剩余1.70% HLA-B和24.22%的HLA-DRB1基因模棱两可分型结果联合使用组特异性测序引物法和高分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解决.结论 组特异性测序引物法和高分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分别对位于HLA-A、B和HLA-DRB1基因检测区内、外的模棱两可分型结果具有较高的解决能力,二者互为补充,可有效解决HLA高分辨基因分型结果模棱两可问题.
作者:李恒聪;裴永峰;黄惠妮;吴国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及纯红再障(PRCA)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51例ABO血型不合allo-HSC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ABO血型相合allo-HSCT患者作比较.结果 ABO血型不合对中性粒细胞植入、血小板植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均无影响;在ABO血型主要不合患者中红系恢复时间显著延长,输注红细胞量明显增多;其中3例患者发生PRCA,均为O型受者;2例用美罗华或血浆置换后缓解,1例因严重aGVHD死亡.结论 ABO血型主要不合影响allo-HSCT红系造血恢复并可发生PRCA.美罗华、血浆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谭小燕;娄世锋;张颖;曾瀚庆;邓建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参芍软肝汤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Wistar雄性大鼠72只,正常喂养1周后分为对照组(n=12)和造模组(n=60),造模组采用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皮下注射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154 mg·kg-1·d-1)、低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23 g/mL)、中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46 g/mL)及高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69 g/mL)各12只,均治疗8周后观察大鼠的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大鼠全部为0期标准,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C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PC-Ⅲ、LN、Ⅳ-C、HA检测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血清SOD检测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参芍软肝汤能有效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为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抑制过氧化物产生,减轻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
作者:丁晓明;牟艳杰;杨凤革;张贤梅;孙勤国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