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晔;秦红兵
经典著作《不失人情论》中分析了医患关系的正确处理方法,可用于指导实习医学生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通过分析《不失人情论》中对病人、旁人、医人的关系,探讨古今医患关系的共性,并结合名医陈湘君教授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阐述如何处理医惠关系的方法,及医学生医患关系教学的注意点,即在实习阶段,应通过学习经典及言传身教方法相结合的医学伦理指导方法,来提高医学生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
作者:陈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侵犯患者隐私表现在暴露患者身体的私密部位、侵入患者的私人空间、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临床教学中涉及侵犯隐私权等方面.提出保护患者隐私的对策:重视患者隐私保护文化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稍度;充分发挥责任护士在保护患者隐私中的作用;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泄密行为;临床教学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作者:莫兰;郭玲;单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慈善资源分配应该追求公平还是效率这一问题的探讨,使得人们一些潜在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伦理观念彰显出来.在慈善资源分配问题上具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无价,慈善资源应该公平分配给每位需要者;另一种观点认为,有限的慈善资源分配首先应该考虑效率运用.对两种观点及其伦理依据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通过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的分析,寻找解决慈善资源分配分歧问题的合理性方法.
作者:赵传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校教职工恶性肿瘤患病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伦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某高校2001-2012年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部位、性别及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集中分布在70~ 89岁两个年龄组,占恶性肿瘤人数的73.08%;肺癌、胃癌和直肠癌分列恶性肿瘤前三位;肺癌、胃癌、肝癌男性患病高于女性,直肠癌则女性居多.结论 高校要注意营造健康型生活环境,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率、增加对罹患恶性肿瘤的教职工的心理干预、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作者:董春玲;权正良;梁志静;骞美芳;冯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患者就医道德的实质进行了探析,阐述了我国患者就医道德现状以及患者就医道德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要提高患者的就医道德,需要教育患者正确认识医疗行为;医务人员要通过积极的医患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大众传媒应客观公正的报道医疗事件,并积极进行医学知识宣传;司法机关要公正执法,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作者:李天颖;孙一阳;贾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目前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现状,为高校建立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有关网络伦理的问卷调查.结果 性别变量相比其他变量在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方面差异显著.结论 高校应重视网络伦理教育,丰富网络伦理教育内容,拓展网络伦理教育途径,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素质水平.
作者:董毅;郭继志;胡善菊;高润国;沈郁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公共伦理视域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运用公共权力,确保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防止或杜绝食品中可能导致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或状态,以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利益的问题.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可以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意味着公共伦理主体承担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是其应尽的职责.和西方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进行对比后,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共伦理主体提升监管效能的建议:主体创建简便、快捷的维权程序;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提高协调部门的政治地位和推动社会性监管.
作者:温春峰;吴静;郭慧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孕妇对于常规产前超声筛查的态度,以更好地为孕妇提供关于产前超声筛查的相关信息,尊重其自主选择权.方法 对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经产前超声筛查后无已知产科风险的298例孕妇(12~38周)展开横断面问卷调查,并分析孕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原因,对产前超声筛查的态度及期望.结果 孕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主要原因分别为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评估(100%,n=298)产科检查(98%,n=293),胎儿畸形(95%,n=282).随着孕期的增长,这些参与者对产科问题和胎儿畸形关注度增高,在早孕期对胎儿的发育情况较为关心,而在晚孕期则对产科问题和胎儿畸形更为关注.大部分孕妇期望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大多数孕妇(99%,n=295)希望通过产前超声筛查了解胎儿是否异常,89%(n=266)的孕妇担心检出胎儿畸形,仅48%(n=142)的参与者从她们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获得所关注的相关信息.结论 为帮助孕妇在孕期更好地作出决策,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需在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下为孕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并了解影响孕妇所关注问题的因素.
作者:白洁;韩瑾;万均辉;戴常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保证临终患者在临终阶段活得有尊严、有价值,需建立健全临终关怀保障体系.深入探究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医疗保险政策支持、临终关怀机构的政策支持,包括人事政策支持、财务政策支持、机构条件政策支持等政策保障来不断推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义庭;李骥;邓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了改进医德教育方法,通过对三大类古代医德教育方法的概述,医戒医论的灌输熏陶、医家传记的榜样表率、师徒相授的言传身教,为现代医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提高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效果,促使医学生提高医德修养水平.
作者:艾华;唐宇平;刘钊;郭辉;谷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癌症临床治疗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其间存在着诸多涉及伦理学的问题值得深思.通过对癌症临床现状的评估、癌症治疗进展及临床疗效概况研究,针对性地提出癌症临床治疗中应该遵循的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即尊重、有利无伤、公正、公益、身心并治、整体综合与心灵关怀结合、医术精湛与医德高尚并行、临床疗效与经济利益同重八大原则.
作者:石大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要从实习医学生入院教育开始,特别是要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做好医德医风教育工作,要建设高水平带教老师队伍;从思想上、言行上、实践上加强对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同时,带教老师对实习医学生有重要影响,带教老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实习医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要保持连续性.
作者:李亦晗;廖生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设立门诊前台服务中心,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和畅通的医患沟通平台,提供患者所需要的各种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满意率从90.75%上升至96.50%;同期门诊投诉率从0.069‰下降至0.010‰.门诊前台服务中心的设立优化了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提高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门诊投诉率,改善了医患关系.
作者:宣婉茹;骆包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微波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护理路径的变异情况,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对86例行微波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士严格记录变异项目,并分析变异原因及性质.结果 86例患者中,共有39例(45.35%)发生了临床变异,医务人员导致的变异占30.43%,患者需求导致的变异占25%,疾病转归导致变异占31.52%,医院系统导致的变异占13.04%;正性变异占11.96%,负性变异占88.04%;可控性负性变异占50.62%;不可控性负性变异占49.38%.结论 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改进变异,有利于临床护理路径的不断完善,促进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冯小菊;刘芳校;王引侠;郝垠;张亚军;何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采用自尊量表以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接受慈善捐赠的贫困生和没有接受慈善捐赠的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层随机抽取接受慈善捐赠的贫困生和没有接受慈善捐赠的贫困生各200人,通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受赠贫困生的自尊水平高于非受赠贫困生的自尊水平,受赠金额越高自尊水平越高;②受赠贫困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非受赠贫困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受赠金额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③受赠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和自尊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郑节霞;唐闻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同道相处融洽与否,对于医院和职工的发展、患者的治疗康复都有重要影响.目前,同道相处存在医院领导重视和引导不够、团队凝聚力不强和职工缺乏交往方法与技巧等问题.因此,医院领导应重视和引导职工融洽相处,以身作则、模范引领,实施参与和激励管理、形成民主氛围、协调人际关系.而科室则应规范管理,建设纯项目小组,营造互尊、互助、互学的氛围.职工个人则应立足实情、端正态度,与同事、领导进行有效沟通.
作者:刘瑞明;廖生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德价值观是医院文化的灵魂,高尚的医德品质是医院文化实践的内在动力.当前医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医务人员医德意志不坚定;少数医务人员服务不到位;医德管理失范.提出了以医德建设为核心,塑造优秀的医院文化的对策;加强良好的医德修养,提升医务人员的文化自觉;加强医院制度建设;培育医院建设.
作者:邵金花;陈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加强护生的职业人格培养是现代护理教育、护理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职业人格培养的内容和途径十分丰富.基础医学教育中可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稳定的职业操守;结合人文教育,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过硬的职业技能”来培养护生的职业人格,以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杨朝晔;秦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现阶段,转化医学以渗入到医学的各个学科,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并受到各国的关注.简要阐述了转化医学概念及在我国发展的现状,认为开展循证医学是实现转化医学必不可少的过程,循证医学实践本身是对转化医学理念的实践;循证医学实践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生认知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徐静;张林;张晓文;张甦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西安市某高校离退休教职员工死亡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制定疾病控制规划和预防疾病策略,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某高校2002~2011年10年间离世的离退休人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人数集中分布在70岁~80岁年龄组,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各种肿瘤疾病居死因之首,心脏病次之,多器官功能衰竭位列第三.结论 为降低高校离退休职工死亡率,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离退休职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重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骞美芳;权正良;董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