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秀;黄娉婷;黄妹
目的 通过对西安市某高校离退休教职员工死亡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制定疾病控制规划和预防疾病策略,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某高校2002~2011年10年间离世的离退休人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人数集中分布在70岁~80岁年龄组,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各种肿瘤疾病居死因之首,心脏病次之,多器官功能衰竭位列第三.结论 为降低高校离退休职工死亡率,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离退休职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重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骞美芳;权正良;董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通过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建设评估,发现目前医院伦理委员会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工作缺乏较高的独立性、缺乏针对研究者的系统化伦理培训、多中心审查缺乏统一标准、临床研究后续监管力度不够、缺乏质量管理和利益冲突管理机制等.提出了规范医学伦理学培训、建立联合伦理委员会、制定地方标准、明确质量管理原则和利益冲突防范原则、探索实行伦理委员会认证等对策.
作者:凌丽;吕祥;夏英;朱凌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终关怀引入中国至今已历经二十多年,虽在一些大中城市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总体进展缓慢,覆盖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责任主体的缺位和临终关怀相关制度的空白.我国临终关怀制度的构建,需从责任主体界定、服务内容规范、资金来源保障、专业团队建设、实践运行模式等几个相关方面入手,逐步形成配套体系.
作者:石礼华;刘庚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校教职工恶性肿瘤患病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伦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某高校2001-2012年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部位、性别及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集中分布在70~ 89岁两个年龄组,占恶性肿瘤人数的73.08%;肺癌、胃癌和直肠癌分列恶性肿瘤前三位;肺癌、胃癌、肝癌男性患病高于女性,直肠癌则女性居多.结论 高校要注意营造健康型生活环境,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率、增加对罹患恶性肿瘤的教职工的心理干预、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作者:董春玲;权正良;梁志静;骞美芳;冯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同道相处融洽与否,对于医院和职工的发展、患者的治疗康复都有重要影响.目前,同道相处存在医院领导重视和引导不够、团队凝聚力不强和职工缺乏交往方法与技巧等问题.因此,医院领导应重视和引导职工融洽相处,以身作则、模范引领,实施参与和激励管理、形成民主氛围、协调人际关系.而科室则应规范管理,建设纯项目小组,营造互尊、互助、互学的氛围.职工个人则应立足实情、端正态度,与同事、领导进行有效沟通.
作者:刘瑞明;廖生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有特殊的伦理要求,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分析了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尊重患者的权益,加强性别伦理教育;提高专业教师的伦理修养;提高学生的伦理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作者:陈静;张乃正;张彦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期“国际生命伦理学家”栏目介绍挪威卑尔根大学哲学系主任Reidar Lie教授.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他的简历,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国际合作研究的伦理问题,发展中国家卫生改革的伦理问题.第二部分是他提供的新代表作“疾病监测、受益和样本共享”.文章考查了世界卫生组织内部有关建立流感大流行准备框架的争论,这个争论涉及那些贡献样本的国家能够预期有哪些受益作为回报,特别是在获得大流行的流感疫苗上,虽然在2011年达成了协议,但基本的争议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第三部分是他就生命伦理学与科学哲学的关系、生命伦理学的规范性以及生命伦理学家了解临床和研究实践等问题所作的回答.
作者:邱仁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在社区层次上分析了抗生素合理应用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加强社区医护人员培训教育、开展社区群体健康教育、优化社区药学服务、规范社区管理和监督、强化社区感染预防与控制等综合措施,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提高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
作者:宋梅;张雯;荆亚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现状,为护理情感领域的教学、择业观教育及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稳定护理队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陕西省4所学校11个班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作为调查工具.结果 487名护理专业毕业生职业价值观总分为(84.16±7.27)分,其中中专生与大专生比较差异显著(p<0.01),中专生与本科生比较差异显著(P<0.01),大专生与本科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专业毕业生对职业价值观总体认可度较高,中专生对护士职业价值观认可度较低.
作者:刘华;李小妹;冯思芳;巫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温州市民的施救意愿及障碍因素,探讨消除施救障碍因素、提高施救意愿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876例温州市民的人口学资料、施救意愿及障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温州市民对不同的施救对象的施救意愿不同,对“亲近的人”的施救意愿显著高于“认识的人”,对“认识的人”的施救意愿显著高于“陌生人”(P<0.01).担心自己救不好、怕背黑锅、怕传染病成为对“认识的人”和“陌生人”施救的主要障碍因素;对“亲近的人”施救的障碍因素是担心自己救不好、缺乏面对生命垂危者的勇气.结论 温州市民施救意愿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应针对影响施救的障碍因素采取措施,以便救治更多人的生命.
作者:祝雪花;姜丽萍;蔡福满;杨丽丽;符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年来血液灌流已成为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由于此技术属于有创操作,风险大,所需费用高,对家长及患儿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均会产生负性影响.探讨针对这些儿童进行心理分析,将心理干预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即加强对家长的基础知识教育,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对过敏性紫癜儿童进行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廉国利;吴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①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患者的相关知识、护理服务需求.②观察持续改进后的健康教育方法在UBM检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首次在某院进行UBM检查患者368例,按持续改进前后设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改进后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①在需求调查中所占比例较高的依次为:配合方法指导、快速及时检查和注意事项讲解,以心理护理所占比例低.②在眼部紧张度、眼位配合度、检查时间、检查介质漏出率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持续改进后健康教育的方法在UBM检查中对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消除恐惧感、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缩短检查时间、减少介质漏出率方面具有显著临床意义.该研究为建立UBM健康教育路径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华;惠望春;燕芳;张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各种历史背景及美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道德真空,传统的道德信仰以及道德专家都被边缘化,生命伦理学在被当作西方后-基督教、世俗社会的道德指南而普遍受到拥护.而四原则的模糊性大大降低了四原则中的任何一项原则提供规范性伦理内容的可能性.儒家思想既有特殊的、植根于中国历史的道德意识,也有伴随它的普世的道德考量.面对当今西方世俗社会所遭遇的经济与文化双重危机,用儒家道德作为道德-理论基础显得更具有说服力,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则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对四原则进行重新考虑和定位.
作者:恩格尔哈特;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设立门诊前台服务中心,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和畅通的医患沟通平台,提供患者所需要的各种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满意率从90.75%上升至96.50%;同期门诊投诉率从0.069‰下降至0.010‰.门诊前台服务中心的设立优化了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提高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门诊投诉率,改善了医患关系.
作者:宣婉茹;骆包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论述了护士工作应该事业化,不应该是一份单纯的职业.护士工作事业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健康的需要、中国特色护理事业的需要,也是实现护士本人自我价值的高需要.为了鼓励护士工作的事业化发展,在护士教育工作中要深层次的开展人文教育和完整的科学观念的教育.同时,对促进护士工作事业化的政策和条件进行了分析.
作者:赫光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侵犯患者隐私表现在暴露患者身体的私密部位、侵入患者的私人空间、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临床教学中涉及侵犯隐私权等方面.提出保护患者隐私的对策:重视患者隐私保护文化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稍度;充分发挥责任护士在保护患者隐私中的作用;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泄密行为;临床教学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作者:莫兰;郭玲;单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对山东省1026名大学生网络伦理认知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异化作用,对道德发展具有干扰作用,对自我概念、自我认同感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提出首先重视对网络的硬约束,建立司法、工商、文化、技术部门四位一体的网络执法体系.同时,重视软约束,形成网络道德引导、学校、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三位一体的教育咨询软约束体系.
作者:郭继志;胡善菊;王洪靖;庄立辉;董毅;高润国;沈郁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孕妇对于常规产前超声筛查的态度,以更好地为孕妇提供关于产前超声筛查的相关信息,尊重其自主选择权.方法 对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经产前超声筛查后无已知产科风险的298例孕妇(12~38周)展开横断面问卷调查,并分析孕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原因,对产前超声筛查的态度及期望.结果 孕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主要原因分别为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评估(100%,n=298)产科检查(98%,n=293),胎儿畸形(95%,n=282).随着孕期的增长,这些参与者对产科问题和胎儿畸形关注度增高,在早孕期对胎儿的发育情况较为关心,而在晚孕期则对产科问题和胎儿畸形更为关注.大部分孕妇期望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大多数孕妇(99%,n=295)希望通过产前超声筛查了解胎儿是否异常,89%(n=266)的孕妇担心检出胎儿畸形,仅48%(n=142)的参与者从她们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获得所关注的相关信息.结论 为帮助孕妇在孕期更好地作出决策,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需在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下为孕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并了解影响孕妇所关注问题的因素.
作者:白洁;韩瑾;万均辉;戴常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床头交接班中存在的医学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名初次接受床头交接班的患者,从人文关怀、被尊重及保护隐私等方面进行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措施.结果 绝大部分患者反映护士缺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缺乏对患者的尊重;缺少隐私保护.通过采取相应对策后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结论 针对存在问题采取一系列对策后能较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人及保护隐私的伦理原则,促进医惠关系和谐.
作者:陈钟英;陈剑刚;毛明波;陈秀娣;吴陈艳;钱琴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精神因素、污染等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中青年人数的比例也逐渐在上升.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关注他们和家人的生活状态与基本需求,已成为医学界探讨和关心的问题.曾在医院的血液透析科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和调研,心灵被强烈的触动,有同情、有钦佩、也感激着.呼吁全社会关注尿毒症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也呼吁健康的人重视自己的健康,珍爱自己的身体.
作者:温庭馨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