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锦莲;谢晓晶;柯红;王新宇;周海燕;李昕
目的 探讨两种外用方法预防5-氟尿嘧啶(5-FU)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采用顺铂+5-FU(PF方案)的化疗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观察组沿穿刺静脉走向涂抹2%山莨菪碱霜自制制剂,对照组涂抹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比较两组干预后静脉炎发生情况和局部疼痛程度,以及干预前后两组血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干预后,两组静脉炎等级分布及局部疼痛程度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7、2.53,均P=0.01),观察组在减轻静脉炎损伤程度及缓解局部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观察组白细胞(WBC)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对照组WBC、血小板(PLT)计数及血小板压积(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计数与PCT呈正相关(r=0.952,P<0.05);干预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WBC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山莨菪碱能有效预防和减轻5-FU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和局部疼痛,同时PLT可以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提供依据.
作者:刘丹;廖金莲;高文;韦义萍;廖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VCF患者120例,其中94例随访至少1年,根据选用的手术方式分为PVP组(46例)与PKP组(48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临床疗效,测量手术前后椎体前柱高度(AH)、椎体后柱高度(PH)及脊柱后凸Cobb角3项影像学评价指标,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每椎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平均用量在PVP组中为(3.3±1.3)mL,在PKP组为(4.4±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平均分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PKP组SF-36评分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这3个维度均高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AH、PH及Cobb角改善水平优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入邻近椎间盘发生率及新的椎体骨折发生率均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骨水泥渗漏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 PVP和PKP均可有效缓解VCF患者的疼痛,且PKP对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效果及对AH的恢复效果优于PVP.
作者:崔志刚;张德光;刘福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应用于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70例行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观察组),30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准备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总操作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疼痛不适,术后均未发生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复发病例.观察组术后咽喉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中运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对机体的创伤较小,麻醉效果好,且能有效避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带来的各种危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李星;孙岩;仲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氯化钴(CoCl2)化学模拟低氧及低氧环境对于原代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PAFs)增殖、迁移、表型转化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原代大鼠PAFs,利用CoCl2刺激细胞,或通过低氧细胞培养(1% O2)刺激诱导PAFs,通过CCK-8试验、细胞划痕、细胞迁移、表型转化标志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实验结果比较CoCl2与低氧环境对于PAFs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0 μmol/mL CoCl2刺激对PAFs的细胞增殖活力、迁移能力、细胞表型转化能力的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而1% O2可以明显提高PAFs的细胞增殖活力和迁移活力,并可以使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上调(P<0.05).结论 CoCl2化学模拟低氧与低氧环境对PAFs的促增殖、促迁移、促表型转化作用存在差异.
作者:柴晓宇;许慧莹;刘钟桧;易亮;刘新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炎性因子水平与患者X线片表现及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70例RA患者作为RA组,以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Tre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分析Treg及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与患者关节X线片表现及关节功能的关系.结果 RA组患者Treg水平为(4.32±1.39)×106/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7±2.37)×106/L,TNF-α、IL-6、IL-8水平分别为(23.63±5.36)ng/mL、(8.64±6.74)pg/mL、(7.63±5.5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1.53)ng/mL、(2.37±1.39)pg/mL、(2.36±1.1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损伤或关节损伤程度越重,血清TNF-α、IL-6、IL-8水平越高,Treg水平越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TNF-α水平上升、Treg水平下降是RA患者出现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A患者Treg和炎性因子水平与骨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温亚辉;吴广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多药耐药(MDR)的特征在于肿瘤细胞在使用单一化疗药甚至是第1次使用该药后,就对各种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抗肿瘤药物发生耐药[1].这种现象主要是由阻止药物靶向作用的分子改变产生的,该过程通过外排泵的上调来实现,其他因素如有缺陷的细胞凋亡、药物靶点的改变也能参与MDR的进展[2].
作者:金锦莲;谢晓晶;柯红;王新宇;周海燕;李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肩膀关节活动度、患肢水肿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前屈、外展、内旋、外旋、内收和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增大(P<0.05).两组术前患侧上肢容积、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患侧上肢容积明显减小[1 543.38±414.93)mL vs.(1 635.58±401.58) mL,P=0.000];术后6个月SAS评分明显降低[(37.87±6.90)分 vs.(44.07±12.32)分,P=0.000],SDS评分明显降低[(38.32±6.65)分 vs.(45.02±11.07)分,P=0.000],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增加[(77.52±7.28)分 vs.(70.28±7.55) 分,P=0.000].结论 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和生存质量,并减轻患肢水肿程度.
作者:方仁桂;王建军;占小平;王学军;严世立;叶妙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DACT2基因在肾细胞癌(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59例住院RCC患者肾癌根治术后RCC及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标本,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其DACT2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法检测其细胞质内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RCC组织DACT2基因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DACT2基因甲基化与mRNA及β-catenin表达的关系.结果 RCC组织中DACT2 mRNA相对表达水平(0.427±0.025)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801±0.047)和正常组织(0.872±0.022),RCC组织中DACT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45.7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78%)及正常组织(5.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CC组织中DACT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Fuhrman分级等临床资料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甲基化组中DACT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非甲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C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在细胞质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ACT2基因甲基化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24,P=0.012).结论 DACT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RCC的发生,但与RCC的临床进展无关,DACT2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可能是引起其mRNA相对表达降低的原因之一,且肾癌组织DACT2基因甲基化的发生可能与β-catenin的高表达有关.
作者:樊博;齐盼;张爱莉;赵志红;倪晓辰;刘彬;马永良;任宗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醌氧化还原酶2(NQO2)表达水平在卵巢癌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两个在线数据库对NQO1、NQO2 mRNA水平和卵巢癌患者预后进行在线分析,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K-M plotter)数据库对1 306例卵巢癌患者进行Kaplan-Meier分析;通过SurvExpress数据库对TCGA数据库中的578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单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 K-M plotter分析显示:在卵巢癌中NQO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NQO2的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好(HR=0.83,P=0.006 2).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在卵巢癌患者中NQO1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NQO2 mRNA水平越高预后越好(P=0.038 29).结论 NQO1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预后并无明显相关性,而NQO2表达水平越高,卵巢癌临床预后越好.
作者:李莉;熊国平;龚丹妮;张庆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该院门诊收治的湿疹婴儿4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22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接受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对照组单纯外用糖皮质激素.随诊记录两组达到临床治愈所需的用药时间,以及观察期30 d内疗效维持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30 d观察期内,共有50例婴儿退出本研究,其中观察组17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湿疹平均用药时间[(2.2±0.9)d]较对照组[(3.2±1.1)d]缩短,观察期内疗效维持时间[(11.7±5.4)d]较对照组[(7.2±4.0)d]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观察组中74.0%复发患儿表现为轻度湿疹,对照组57.8%复发患儿表现为轻度湿疹,后续无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复发时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西地酸乳膏治疗婴儿湿疹可减少用药时间,延长疗效维持时间,减轻湿疹复发时的症状.
作者:卢静静;郑源泉;付桂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表达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50例,治疗前行病理诊断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随后予以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定期随访,行颅脑增强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判断脑转移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00~44.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8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95%CI(3.1,18.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2%、54.6%、24.6%.18例MGMT(-)及IDH1(+)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95%CI(11.0,18.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1%、74.9%、41.2%;11例MGMT(+)及IDH1(+)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95%CI(10.1,16.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1%、43.2%、21.3%;7例MGMT(-)及IDH1(-)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CI(9.7,14.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1%、47.3%、19.2%;14例MGMT(+)及IDH1(-)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95%CI(3.7,8.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4.2%、21.1%、0;MGMT及IDH1表达不同的患者间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MGMT及IDH1不同表达可反映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患者脑转移的疗效.
作者:苏雷;胡玲;崔桂敏;霍燃;张建军;李小芳;徐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桡骨高度恢复的重要性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关节骨科和创伤骨科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1例,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骨折分型C1型34例、C2型14例、C3型13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27例)、外固定支架组(18例)、钢板螺钉内固定组(16例),比较各组治疗后的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及Gartland-Werley评分(G-W评分).结果 58例患者获得随访.3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及G-W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桡骨高度及尺偏角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组G-W评分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钉内固定组与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组及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高度的恢复可以较好地恢复尺偏角和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陈群群;段瑞奇;乔荣勤;周驰;蔡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细胞穿透肽4(又称为蛋白转导结构域4,PTD4)介导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I)的影响.方法 用厌氧培养箱[85%氮气(N2),10%氢气(H2),5% CO2]制作大鼠心肌细胞(H9c2)HRI模型,设置HRI组(HRI的细胞培养液中不加任何处理因素),HRI+Cu/Zn SOD组(加入10 μmol/L Cu/Zn SOD)、HRI+PTD4-Cu/Zn SOD组(加入10 μmol/L PTD4-Cu/Zn SOD),另外以正常培养心肌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孵育30 min后,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JC-1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PTD4-Cu/Zn SOD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较HRI组有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RI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TD4-Cu/Zn SOD组线粒体膜电位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与HRI组比较明显恢复.HRI+PTD4-Cu/Zn SO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0.20±2.77)%]较HRI组[(28.40±2.4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D4介导的Cu/Zn SOD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的HRI.
作者:王宇;李清;曾文静;陈靖宜;刘菊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患者肺部做工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它能有效改善急慢性肺通气不足[1],降低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2].
作者:李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检测Gab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该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术切除的107例患者浆液性卵巢癌组织、12例膀胱癌根治术中切除正常卵巢组织中Gab2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Gab2表达与临床分期,以及与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Gab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与肿瘤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晚表达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卵巢癌患者化疗敏感,46例发生耐药,化疗耐药患者Gab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敏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b2可能成为预测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冯敏;邢人鑫;邢薇;苟元彬;李光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胎儿超声心动图(FE)在胎儿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妊娠超过20周的3 680例孕妇行FE产前检查,从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双房及双室短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及左室长轴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等多切面观察胎儿心脏大小、结构,大血管血流情况及各瓣口、间隔.结果 67例胎儿存在各种心脏发育不良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2例、胎儿心律失常13例、胎儿心肌病7例、心功能不全4例、胎儿心脏肿瘤1例;漏诊1例肺动脉狭窄、1例心律失常;FE检测的灵敏度为98.5%,特异度为100.0%.结论 FE对胎儿结构性心脏病产前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振兴;周江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非产科因素的首要病因,尽早干预和积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大部分的孕妇在内科治疗下能得到有效缓解,而少部分孕妇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接受心脏外科治疗,如主动脉瘤、风湿性心脏病、心脏肿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作者:李畑波;顾强;王学锋;肖颖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检出率升高明显.
作者:乔德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考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85例老年CVA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立足于将祛风作为首要,同时加用中药分夹寒、夹热、夹燥、夹痰等4种证型行辨证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体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及大呼气流量(PEF)],血清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IL-4/IFN-γ)比值与IL-17]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PEF均较治疗前增大,血清IL-4/IFN-γ比值与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t=2.549、2.060,P=0.008、0.020),血清IL-4/IFN-γ比值与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6.229、4.417,P<0.001);观察组的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与95.35%,对照组分别为52.38%与78.5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22、5.308,P=0.027、0.033).结论 较单一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CVA更具优势.
作者:马嘉蓉;张春霞;韩玉;巴迎莹;刘淑芸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外科减压方式对中重型颅脑损伤(TBI)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中重型TBI患者29 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前后常规理化指标(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血小板、体温和血糖),以及PbtO2监测结果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两组血糖水平在术前及术后1、3、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手术前后PbtO2均低于5 mm Hg,多表现为重度缺氧状态,而预后良好组PbtO2在15 mm Hg以上,多表现为轻中度缺氧或正常.预后不良组术后PbtO2改变(-0.47±0.37)mm Hg,预后良好组术后PbtO2改变(1.73±2.15)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tO2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脑缺氧,对早期判断患者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骨瓣减压在中重型TBI患者救治中更能改善其PbtO2.
作者:张礼均;刘明冬;余政;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