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娇;杨山田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传统儒家道德伦理在医学方面的体现,儒家德性伦理中的“五德”即仁、义、礼、智、信的内在精髓对于现代医德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对当前医德文化建设提供借鉴,为公民的安全和利益提供保障.
作者:陈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PBL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相契合,有助于增强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从而激发医学生医德理论认知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情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伦理思维和伦理决策能力.医学伦理学中PBL的实施过程包括:围绕主题,设置情境;根据问题进行分工;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集中汇报,成果交流;进行评价,集中反馈.医学伦理学PBL教学中应注意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恰当选择问题、注重组织和引导.
作者: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医德构建面临多元文化挑战的背景下,医学生医德培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原点,从构建目标、医德内容、教育方式、时间维度四个方面入手,系统构建;以学生为本、培育共同价值观;注重制度建设和路径选择是医德系统构建的着力点.
作者:宋佐东;苏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科学素养和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发展与现状,从通识教育的认识、课程体系的设计,不同教育环境的差异,系统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因地制宜规划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精心设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支撑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制度规范.
作者:岳林琳;程乐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认证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是由第三方按照一定标准来判断一个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机构的表现,以证明它的能力或可信性.认证广泛应用于制造产品的企业,也应用于提供服务的企业.有些国家也将认证应用于教育或医疗机构,但备受争议,人们普遍认为,至今缺乏证据证明,经过认证的学校或医院提高了教育和医疗的质量.人们提出的理由有:一是认证往往仅关注低标准,不追求卓越,低标准不大可能对现有的做法提出挑战,激励进一步改进工作;二是在金钱、时间、精力和资源方面消耗太大,得不偿失.
作者:邱仁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危新生儿伦理问题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要参考国际标准,但也有基于国情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国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新生儿专科医生借鉴国际已有经验,立足临床实践,结合知情谈话、知情选择、知情同意,放弃治疗、终止治疗以及关怀伦理观与人道主义临终关怀等基本观点和原则,认真处理高危新生儿救治问题.
作者:陈小平;赵增宝;董晓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风湿内科护理常见的伦理问题与解决对策,提高风湿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收集所有病例资料,以及护理内容,统计护理伦理问题的类型,以我院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近些年我院风湿内科临床护理时遇到的伦理问题,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 在风湿内科20例发生护理伦理问题的个例中,其中13例是由于对患者隐私部位护理引起的,4例由于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引起的,3例是由于人文关怀程度不够引起的.而对4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显示,其中19例护理人员对基础伦理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占47.5%,13例护理人员面对伦理问题时做出错误选择,占32.5%.结论 风湿内科同其他科室一样,同样存在伦理护理问题,通过伦理护理宣教、临床带教等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伦理护理技能,并且减少伦理护理问题的产生,对提高风湿内科护理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吕燕;侯西蝉;张联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新形势下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相关因素调查,探讨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对策.方法 以上海市两家三级专科医院和一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为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对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各因素重要性评价中,7.49%的被调查者认为“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20.6%的护理人员对当前的工作环境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正式职工与非正式职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差别较大;薪酬福利在四个维度中的重要性高,但满意度低;医务人员对新医改政策的关注度普遍较高,但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的作用预期评价不高.结论 需要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执业环境、创建组织文化、搭建发展平台以及重视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进而实现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深化.
作者:刘林艳;蒋超瑛;董政军;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析讨论了机构伦理委员会方便跟踪审查的优势及审批速度迟滞,审批工作不够规范、专业化,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等不足之处;指出了区域伦理委员会审批速度加快,伦理审查水平提高,有利于统一标准的优势及其对研究实施环境不够熟悉,跟踪审查不够方便和及时的不足之处,认为两者可以互为补充.指出要保证区域伦理委员会能够顺利运转,政府主管部门还应配套和完善相应的法规.明确区域伦理委员会的职能和审查范围,完善管理机制.
作者:梁伟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对某医院培育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论述,提出了培育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具体措施,包括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坚定医务人员职业理想;以岗位练兵为手段,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技能;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端正医务人员职业态度;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强化医务人员职业责任;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坚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
作者:花蕾;王建敏;王香平;张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三甲医院住院医师的人文素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及建议.方法 按照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4所医院,然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住院医师为调查对象,分别就住院医师对医学人文重要性认识、医学人文知识的了解、人文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医学人文教育状况4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结果 大部分的住院医师都已经意识到了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部分住院医师还无法正确认识医学人文学科,片面地将医学人文归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观淡化;约3/4的住院医师认为医院没有开展针对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培训.结论 加强对住院医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住院医师自身、医院、医学院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作者:王翠;王洪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的人数不断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家属认知的困惑是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提升临终关怀的基础护理、丰富疼痛控制的方法、恰到好处的营养支持、利用大众媒体改变人们对死亡的传统观念、开设临终关怀医学课程、加强临终关怀护理培训等方式,为需要关怀的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提高其生活质量,推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作者:赵东利;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卫生事业有较大贡献率的医学伦理学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有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敢于直面重大而现实的问题,研究人员有相应的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但我国医学伦理学目前仍有一些不足,如创新性概念少、许多重大问题研究较少、一些研究者知识结构单一等.因此,需要注意学科发展趋势与规划的研究,注重知识创新、注重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注重数学方法的应用,注意引进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宣传、提高学科的公众知晓率.
作者:李恩昌;徐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从脆弱性概念,医院灾害脆弱性内涵及医患纠纷脆弱性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基于医院灾害脆弱性,保证医疗环境安全,必须从做好医院脆弱性的加固性安全管理,协调化解、防范联动三方面着力,具体对策包括:认真应对患者投诉,定期梳理患者纠纷,建立专职调解员或“谈判专家”工作机制;加强防范,院内院外联动.
作者:徐萍风;李恩昌;雷鸣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测试、评估患者对某医院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就医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满意度,总结医院在服务患者、奉献社会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3年3~1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某三甲医院的住院患者及部分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被调查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评价较高,在接诊、治疗方案沟通、医生解答、护士解答方面,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有95.2%和94.1%的患者分别对护士和医生的技术水平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对疾病改善的满意率为94.4%,对病区环境设施满意度不高,患者对医护人员尊重患者和廉洁奉公的满意率较高.结论 该院在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加强医患沟通,优化就诊服务流程,科学管理就医环境,改善医技设备和人才配置,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和新颖;李忠超;郭利侠;杜雁平;高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PICC带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60例行PICC置管术需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于出院前3天详细调查260例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并记录在册.结果 在相关并发症方面,患者关心的是导管堵塞(79.6%)和导管断裂(76.3%);日常生活护理方面,患者关注的是家人关心(82.4%)、带管出院后在家中的家务活动及体育锻炼(74.7%);自我观察方面,患者关心的是如何测量患肢臂围及观察患肢有无血栓发生(77.4%)、异常情况观察如:穿刺点及导管有无回血、敷料有无潮湿等(78.5%);导管维护方面,患者关注的是导管如何妥善固定(82.5%)和返院换药时间(69.2%);在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方面以床旁个体指导和建立PICC护理手册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对住院行PICC置管即将带管出院的患者,要根据其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宣教.
作者:张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个体化治疗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基因分子检测的日益普及,对病理医生和技术员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要求他们要认真做好患者的咨询工作,进行实验室检测时要切防污染,准确无误分析、记录结果,细致入微填写、发放报告,以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作者:张佳瑞;李艳红;傅道余;杨晨;陈磊;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后护理满意度的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2009年6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行择期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41例(颈椎病治疗组)和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组)63例,按要求填写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 颈椎病治疗组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组NSNS分量表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平均护理经历分量表(ENCS)和平均护理满意度量表(SNCS)评分之间具有关联性(rS=0.73,P<0.001;rS=0.73,P <0.001).结论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很高.
作者:曲治权;刘淑梅;刘平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析了结构、过程、结果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关系,进一步从结构角度、过程角度、结果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包括:加强医生的经济和法律的独立性;运用现代化方式普及健康教育;实现多样化的沟通模式;提倡医患之间人文关怀的双向性;优化卫生结构等.
作者:杨坚;张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障碍主要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法律依据缺乏,法制建设不完善;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促进我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的相关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安乐死;明确操作程序,实施全面监控;加强理论研究,界定安乐死实施要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多方位为安乐死立法;健全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医疗“软硬件”.
作者:张小娇;杨山田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