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目标管理中综合ICU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李洁琼;马莹;韩娟;李晓艳;郭成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记录, 目标管理,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改良综合ICU表格式护理单,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综合ICU表格式护理记录单.采用前后对照实验设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记录单记录,实验组采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记录,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医护人员对护理记录单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记录时间.结果 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医护人员对护理记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可提高ICU护理记录工作效率与质量,并且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建立信息集成化管理奠定基础.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为中国医学伦理学导向、编年——贺《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公开发行25周年

    时光荏苒,《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公开发行25周年了.笔者认为对《中国医学伦理学》在过去25年——1/4个世纪里取得成绩的好庆贺,就是总结她的经验.评价一本学术刊物的水平可以有三个维度.第一,一本严肃的学术刊物应是一个无形的学院,能以学术刊物特有的“科班”方式造就人才.我同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杂志是为作者做“嫁衣”的.《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当然也不例外.但《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嫁衣”是高质地的,非达到一定学术水准的文章莫属.作者的稿子经过编辑的指点、修改,主题鲜明了、题目明确了、逻辑严谨了、遣词造句规范了.

    作者:张金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学职业精神教育及其研究现状

    全面分析了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从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我国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与实践现状,我国医学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现状和国外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有益经验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目前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重点,为我国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作者:于晨;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住院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住院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的现状,分析影响住院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的因素,探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的方法,进而帮助改善护患关系的紧张现状.方法 采用冈谷惠子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139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量表所得信任度总均分为(135.177±19.434).住院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住院医院、住院科室、支付方式、职业、护患关系、评价当前的护患关系、对护患关系的了解、护士的第一印象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支付方式、评价当前的护患关系、护士的第一印象影响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t值分别为-2.353,-3.601,-4.339,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影响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因素,改进对不同住院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方法,加强人文关怀,改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提高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作者:丁慧鑫;张锦玉;周哲玲;许珏;龚丽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目标管理中综合ICU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改良综合ICU表格式护理单,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综合ICU表格式护理记录单.采用前后对照实验设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记录单记录,实验组采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记录,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医护人员对护理记录单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记录时间.结果 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医护人员对护理记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可提高ICU护理记录工作效率与质量,并且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建立信息集成化管理奠定基础.

    作者:李洁琼;马莹;韩娟;李晓艳;郭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美国临床伦理的实践与借鉴

    对所见所闻的美国临床伦理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发现这些临床伦理实践给我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美国的家庭医生制度对患者的医疗十分重要;美国的医院和临床医疗从细节上体现了为患者服务的职业伦理精神;美国临床尊重病患自主性落到了实处;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过度医疗;中美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都可以有市场机制的参与,但不能偏离为人类解除痛苦的职业方向.

    作者:王延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现代医生医疗干涉权弱化的伦理反思

    从医生干涉权产生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两个方面论述了医生干涉权的合理性,具体分析了医生干涉权弱化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医生干涉权的对策:明确界定医生干涉权的行使范围,培养医生职业精神,正确行使干涉权,社会需理性对待医生干涉权.

    作者:赵楠;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因治疗伦理审查的若干问题探讨

    基因治疗手段伴随而来的是其相应的伦理学问题.从伦理委员会建设、基因治疗临床研究方案审查、知情同意与受试者保护方面提出符合我国伦理学发展的建议,以推进伦理规范统一,促进基因治疗研究沿着健康的轨迹向前迈进并造福人类.

    作者:张伟;向良成;王海平;李梅;冯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党支部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改进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开展的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探讨基层科室党支部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的着力点,提出“五位一体”的医德医风管理模式,促进医院医德医风管理在科级层面的落实,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和新颖;郭利侠;杨勇;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体微生物研究和样本库建设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目前,生物样本研究在伦理、法律和社会层面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及争议,针对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受试者的隐私保护问题、知情同意问题、利益共享问题及结果信息反馈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信息库管理、利益共享及公平性层面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以下措施:完善预防措施,尊重区域文化,反馈结果信息及成果回报,落实保障机制,加强内部培训.

    作者:曾令烽;刘军;潘建科;王璐;梁兆晖;曾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国医学伦理学》公开发行25周年感言

    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公开发行25周年之际,李恩昌主任希望我能为此写一篇短文,我欣然同意了,但又不知从何写起?我原本是一名儿科医生,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并一干就是21年,由临时顾问做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副总干事,一直到65岁才退休回国.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段经历,我在负责领导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的人类生殖专门规划、热带病专门规划、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研究政策和策略及伦理与卫生等部门的工作时认识到了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而那时,我国的现代生命伦理学还正在起步阶段,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

    作者:胡庆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医学伦理课程中的应用

    论述了高职医学伦理课程改革的缘由及思路,即在医学伦理教学全过程融入行动导向教学,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容选取与情境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考核改革,以此拉近课程内容与医学伦理实践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综合能力与职业综合素质.

    作者:张金耀;邵路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伤医事件的表现、成因及防范对策

    伤医事件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但一些医院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助长了此类事件的发生.从医院角度就如何防范伤医事件提出如下对策: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实现医患信任;医院减少诱发攻击行为的情景因素;建立有效的安保机制;积极完善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张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英国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介绍了英关两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情况,综合论述了我国临终关怀遇到的几个主要挑战性问题:临终关怀处于供不应求的矛盾状态中,临终关怀团队少、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现有主要临终关怀模式可操作性不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参考英美两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有关筹资、死亡教育、医务人员培训以及发展以社区为主的多样化模式等建议.

    作者:戴丽;马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平等视域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通过对平等的概念,以及平等与和谐医患关系的阐释,从起点不平等、结果不平等两个方面分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平等安排就医机会、权利、资源,保证医疗公正,尊重患者权利等措施来实现医疗主体之间的平等;同时,强化平等理念,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平等视域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潘哲;崔新萍;蒋涛;王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在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思考

    医学伦理学教育实施导师制可以提高医学生个体医德素质,提升医学伦理学教育效果,实现师生医德素质隐形传承,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有以下难题:导师数量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考评和激励机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保障医学伦理学导师数量和质量,明确导师学业职责;探索医学伦理学导师制实施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实施医学伦理学导师能上能下管理,建立周期考评和奖励制度.

    作者:朱宏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做好病案管理工作的医学伦理原则与对策

    病案管理中应当遵循知情同意、自主、保密、有利于患者、公正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体现为程序规范、服务适度、病案完整.为进一步加强病案管理,应当规范病案书写,健全病案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同时,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作者:刘晓青;刘宏颀;刘晓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初次发病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其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erthel指数评分表(MBI)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三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FMA和M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的FMA和MBI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卒中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卢丹丹;张少茹;周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社区临终关怀发展模式的SWOT分析与思考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社区临终关怀发展模式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对的发展机会与威胁,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发展社区临终关怀要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并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宣传临终关怀,加强死亡教育;加强临终关怀专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作用;规范社区临终关怀服务内容;进一步明确社区临终关怀资金筹措方向和比例;平衡区域内外社区临终关怀发展;建立社区临终关怀监管体系.

    作者:李玉梅;黄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与分析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 医患关系选取我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护人员930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并收集整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对896名医务人员调查中,88.8%的医护人员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主要通过影响自身的工作情绪、对患者的积极态度以及对今后处理医患关系等方面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结论 医患关系社会舆情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社会形势下应提倡和鼓励积极的社会舆情传播,对消极的社会舆情传播进行有效及时的干预,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周静东;张行行;张婷娟;钱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论医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

    目前部分医学生生命观存在着生命情感冷漠、生命价值观迷茫、生命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构建课程-环境-实践三位一体的医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确定符合专业特色的生命教育目标和内容;构建以“思政课和医学伦理学”为主体的生命教育渗透教学体系,以“生命和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体系,以“个体心理指导”为核心的生命危机防控体系,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生命教育体验体系,以“力量整合”为基础的生命教育师资保障体系以及构建以“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为中心的生命教育协调体系,以提升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贾国燕;王文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