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病毒载量水平及与T淋巴细胞相关性的探讨

张茹薏;游晶;杨微波;饶少锋

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丙型, HIV/AIDS, HIV RNA, T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病毒载量水平变化及对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 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HIV/HCV合并感染组3组的 HIV RNA、HBV DNA、HCV RNA、CD4+ T淋巴细胞频数、CD8+ T淋巴细胞频数、CD4/CD8比值,并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与HIV RNA的关系,HBV DNA/HCV RNA与HIV RNA、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及 HIV/HCV合并感染组的CD4+ T 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的CD8+ 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及 HIV/HCV合并感染组的CD4/CD8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感染 HBV后,HIV/AIDS患者T细胞的数量下降更明显,致HIV RNA、HBV DNA高载量,加速了 HIV病情进展;感染 HBV后CD4+ T细胞的数量下降比感染HCV更明显。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探究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并发医院感染常见的部位是上呼吸道,占22.7%,其次是肺和口腔,分别占20.4%、18.5%。急性白血病并发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高,占67.0%,其次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白血病,分别占24.5%、14.7%。白细胞总数在0~0.5×109/L组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医院感染例次、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感染例次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发生感染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送检标本626份,分离病原体136株,分离率21.7%,其中革兰阴性菌71株(52.2%),革兰阳性菌35株(25.7%),真菌23株(16.9%)。患者的住院时间、接受放射及化学药物治疗、激素及免疫治疗、白细胞缺乏程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子是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是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敬雪明;李铃;敬雨佳;李芸;梅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按工作性质及其先后顺序,可将医学统计工作分为实验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实验设计是开展某项医学研究工作的关键,包括医学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医学专业设计的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样本含量、获取样本的方法、分组原则、观察(检测)指标、统计方法等。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各种试验、检测或调查,要求资料完整、准确、及时、有足够数量、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等。整理资料包括原始资料的检查与核对、对资料进行分组与汇总等。分析资料即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精益品管圈在提高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准确性中的效果评价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以获得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因此,正确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获得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是临床护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1]。为了提高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准确性,本院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贺世春;严莉;肖仁梅;陈永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治疗。根据疼痛、行走能力、伸膝、关节活动度及关节稳定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2~30个月,无1例患者术后并发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有1例出现皮肤坏死。根据Rasmussen评分法:14例优,8例良,3例可,1例差。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弘;许谭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外科医生与医患沟通

    近年来,国内伤医事件频发,又以外科为重灾区。医患矛盾、医疗纠纷有愈演愈烈之势。抛开其他主客观原因,医患沟通欠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作为长期从事肝胆外科的医生,现将在医患沟通中的体会总结如下,供广大外科同道探讨。1外科医生自我认知1.1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同医疗机构、不同资历的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外科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操作,更看重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外科和内科、麻醉科、IC U等科室关系密切,围术期处理关系着整个手术的成败。同时,医院的辅助科室技术水平也制约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所以外科医生应根据医院和科室的整体技术水平决定开展手术的种类和范围。超出能力的疾病诊治和手术操作可以请上级医院支援或转院。盲目自信、草率冲动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根源。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时尤其需要把握好指征,积极稳妥开展。

    作者:时吉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入选51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药物治疗34例(对照组)和介入治疗(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7例(观察组),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主要心血管事件[靶血管再次介入治疗、远期(12个月)生存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明显少于对照组(35.29%vs.73.53%、11.76%vs.44.12%,P=0.020、0.030);而两组在靶血管再次介入治疗以及远期(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6%vs.26.47%、5.88%vs.8.82%,P=0.297、1.000)。结论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介入治疗虽可以改善部分临床症状,但不能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罗秋林;李叶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他莫昔芬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9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TAM)对胃癌细胞雌激素受体α、β(ERα和ERβ)的表达情况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9(PI9)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前期筛选出的ERα表达阳性胃癌细胞株MNK45、SGC7901(PI9表达阳性)和ERβ表达阳性胃癌细胞株BGC823(PI9表达阴性),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 TAM 对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CCK8法检测 TAM 干预后胃癌细胞株的增殖情况,逆转录PCR观察TAM干预后PI9表达的变化。结果 ERα表达于MNK45和SGC7901细胞核上, ERβ表达于BGC823细胞核上,经TAM 干预后 ERα和 ERβ表达均无明显改变;TAM 在0.1~100.0μmol/L 时可明显抑制SGC7901、MNK45的细胞增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GC823和MNK28的细胞增殖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TAM干预后SGC7901的PI9 mRNA的相对灰度值为(0.402±0.020),MNK45的PI9 mRNA的相对灰度值为(0.359±0.048),较阴性对照组灰度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M 对ERα和PI9阳性表达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PI9阴性表达细胞,并呈较好的剂量依赖性;TAM 对胃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改善PI9介导的免疫耐受有关。

    作者:陈海霞;周业江;王璐璐;李华;熊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对学龄前儿童急诊手外伤缝合术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学龄前儿童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急诊手外伤缝合术学龄前儿童40例,在全身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根据罗哌卡因的不同使用量分为 A组(1 mg/kg ,n=20)和B组(2 mg/kg , n=20),比较每组患儿切皮时体动反应、是否行伤口局部加注利多卡因、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后患儿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体动反应例数和加注利多卡因例数均为8例,与B组(2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罗哌卡因用量A组显著小于B组[(14.5±5.5)mg vs .(31.6±7.2)mg ,P<0.01],丙泊酚用量A组显著大于B组用量[(75.6±15.2)mg vs .(32.7±8.6)mg ,P<0.01],苏醒时间A组显著大于B组[(11.2±3.3)min vs .(5.9±2.3)min ,P<0.01]。结论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2 mg/kg临床效果优于1 mg/kg。

    作者:徐涛;司琪;王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用整合医学理念提高肿瘤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临床带教是医学教育的必经历程,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依靠临床带教,临床带教是把书本知识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的过程,是培养临床医生工作能力的必然途径[1]。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课程因专业条款的不同划分越来越细化,虽然这种划分使得教师对这一部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更详细的阐述,专科医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掌握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疾病本身不是单纯发生在一个组织和器官,单从某一器官出发去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临床医学生,往往会成为“医匠型”医生,“只见病症,不见疾病,或只见疾病,不见人”,只会唯器官看病,唯症状看病,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疾病,在疾病的整体把握中容易顾此失彼。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ed medicine)是有机整合医学各领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从个体差异出发,依据人文、社会、地理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正与更新,是在不断完善,适合疾病治疗、符合人体健康的医学新体系[2‐3]。

    作者:杨镇洲;蓝保华;何昊;张志敏;李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丝裂霉素C-壳聚糖缓释微球抑制青光眼滤过术区瘢痕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壳聚糖(M M C‐CS )缓释微球对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瘢痕增殖的疗效。方法48只(96眼)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每组24眼,通过双眼行巩膜咬切术建立青光眼滤过术兔模型。其中24只兔的右眼术中植入M M C‐CS缓释微球(A组),其左眼术中植入CS空白缓释微球(B组);另24只兔右眼术中应用含0.20 mg/mL MMC棉片(C组),其左眼行单纯巩膜咬切术(D组)。术后观察各组眼压、滤过泡、前房炎性反应、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术后第7、14、21天分批处死各组兔模型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眼压:A组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低水平眼压,C组次之,B组与D组维持时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滤过泡情况:A组滤过泡存活时间较其他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并发症:各组中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组术前与术后的计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结果:A组结膜上皮完整性较好,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较其他各组少,滤过口周围区无明显炎症浸润,新生胶原纤维也较少。结论 MMC‐CS缓释微球能安全有效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纤维的增殖,显著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

    作者:胡辅华;刘丽林;季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文版延长哀伤障碍问卷的信效度验证

    目的:探讨中文版延长哀伤障碍问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questionnaire ,PG‐13)在中国地震丧亲者中使用的信效度,从而为地震丧亲者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PGD)的快速诊断和筛查奠定基础。方法翻译、修订、回译英文版PG‐13,形成中文版,并对366名“5·12”地震丧亲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PG‐13总问卷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 ,CVI)为0.92;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4.817%,项目因子负荷值为0.453~0.831;效标关联效度为0.739;中文版PG‐13总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52;总问卷Guttman分半系数为0.753;重测信度系数为0.820。结论中文版PG‐1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地震丧亲者PGD的快速诊断工具,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弋新;高静;吴晨曦;唐妮;李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该科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患者23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手术治疗疗效并评估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VS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手术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和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治疗满意度95.7%(22/23)。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创伤小,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

    作者:唐飞;肖超;陈荣富;沈洪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手术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试验组应用0.67%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10mg+地佐辛0.1mg/kg,对照组应用0.67%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药液均是30mL。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比较术后8、12、24、48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8、12、24、48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能够增强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兴;何军民;胡忠义;雷亨发;田大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主要数据库,纳入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在健康知识掌握度[相对危险度(OR)=4.64,95%CI:3.11~6.92,P<0.01)]、患者满意度(OR=3.76,95%CI:2.45~5.75,P<0.01)、住院时间[权重均数差(WMD)=-2.22,95%CI:-2.40~-2.03,P<0.01]及住院费用(WMD=-546.56,95%CI:-572.31~-520.81,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但由于纳入分析文献的研究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作者:王倩;刘玉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Ⅰ类新技术准入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临床新技术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有效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建设医疗新技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疗新技术管理信息化,优化医疗新技术管理流程、管理方法,以加强医疗新技术管理、应用与质控,进一步强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1‐2]。本院2013年开发研制了新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融合,对新技术立项申报、奖励申报、评审、应用质控、建档等统一管理,实现临床Ⅰ类新技术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詹险峰;梅梅;朱阳;卫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生理性深层海水联合热疗治疗肝细胞癌的体外抑瘤研究

    目的:探讨生理性深层海水(PDSW)联合热疗对肝细胞癌的体外抑瘤作用。方法将取自我国海南省海域的深层海水进行制备,制成PDSW,检测所含有的部分元素。体外培养的正常肝细胞和人肝癌QGY‐7703细胞被随机分为PDSW组和生理盐水组,PDSW组加入PDSW,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4h后,每天分别接受40℃热疗6h和43℃热疗1h,在热疗后的24、48、72h,用MTT法检测热疗结合PDSW对正常肝细胞及人肝癌QGY‐7703细胞的抑制率。同时检测PDSW及生理盐水在40℃6h连续10d状态下对人肝癌QGY‐7703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肿瘤抑制率在两组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DSW组的肿瘤抑制率明显较生理盐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SW组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此外,PDSW组的肿瘤细胞克隆形成率较生理盐水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SW能够提高正常肝细胞对热的耐受性。当联合热疗时,可明显抑制人肝癌QGY‐7703细胞生长。

    作者:代佑果;李为明;唐辉蓉;姚乾;崔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术式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应用不同术式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差异。方法将该院10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完璧式乳突根治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完璧式乳突根治术治疗后,气导听阈(26.89±7.23)dBHL和气骨导差(12.54±3.78)dBHL均明显低于经过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气导听阈(41.38±10.56)dBHL和气骨导差(22.57±5.96)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术式治疗后,试验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璧式乳突根治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一种术式,可有效修复破损鼓膜,大程度上恢复患者听力,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邓启华;冯勇军;曾春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坦索罗新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例。A组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坦索罗新,B组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C组口服坦索罗新,D组无任何处理,随访观察,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结果 A、B、C组治疗前、后 IH‐CPS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前、后 IH‐CP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治疗后IH‐CPSI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NIH‐CPSI评分分别与B、C、D组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后 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坦索罗新及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坦索罗辛均能有效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熊伟;殷祥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电场对滋养细胞迁移/侵袭相关MMPs/TIMPs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理性微电场对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细胞迁移/侵袭相关分子金属基质蛋白酶(M M Ps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50 mV/mm的直流微电场刺激滋养细胞,测定其迁移情况并观察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刺激前后MMP2、MMP9和TIMP1、TI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未加电刺激的滋养细胞,其运动缓慢,迁移方向随机;在含有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中,150 m V/m m电场刺激下滋养细胞向负极迁移,迁移速度和距离明显增加(P<0.01),胞体拉长,垂直于电场方向排列。电场刺激后,胞内 MMP2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MP9、TIMP1和TIMP2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生理性直流微电场可介导滋养细胞定向迁移和排列,MMP2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微电场促进滋养细胞迁移/侵袭功能有关。

    作者:张娟;李明勇;贺元;白怀;范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株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 IC )值,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酶(blaKPC、blaIMP‐1、blaIMP‐2、blaVIM‐1、blaVIM‐2)编码基因和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blaTEM、blaSHV、blaCTX‐M‐1、blaCTX‐M‐2、blaCTX‐M‐9)编码基因;耐药基因水平传播采用质粒结合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除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及妥布霉素中介外,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均耐药。改良 Hodge试验为阳性。PCR扩增5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和5种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显示blaT EM基因扩增阳性,其余基因扩增阴性。质粒接合试验成功传递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接合子菌株相较于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呈现出低水平耐药。结论此分离株产碳青霉稀酶,携带T EM基因,并可以经质粒转导播散。

    作者:田鹏鹏;朱丽莎;艾彪;马青;田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