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疼痛与抑郁情绪的作用

张天燕;安波;杨娟丽

关键词:癌症, 疼痛, 抑郁,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疼痛和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有疼痛和抑郁情绪的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实施12次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进入治疗后第4、8、12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进行抑郁情绪和疼痛程度评定.结果 经过12周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9,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抑郁程度均明显下降,干预组的抑郁程度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51,P<0.05).结论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癌痛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根管预备对粪肠球菌感染根管形成细菌渗漏的影响

    目的 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以探讨离体条件下根管预备对细菌渗漏的影响.方法 将粪肠球菌接种于离体牙所制作的带模拟根尖周组织的根管内,建立320个体外模型(对照组70个,实验组250),分别进行上1/3,上2/3,全长及超长等不同长度的根管预备,于1、7、21、35、49、63 d进行PCR、SEM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 超长组1d检测到细菌,全长组7d检测到细菌,其余组所有检测时间点均未检测到细菌.结论 本离体实验显示,对于粪肠球菌感染根管,在根管及根管下段未受干扰的情况下,细菌不会轻易穿出根尖孔,当根管下段受到干扰后,细菌会穿出根尖孔造成细菌渗漏.

    作者:赵洁;曹祥莉;钟晓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外翻截骨钢板固定术治疗儿童髋内翻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儿童髋钢板(PHP)外翻截骨术治疗髋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就诊于该院的23例髋内翻畸形患儿,单侧13例,双侧10例,共33髋;均应用外展截骨辅以儿童PHP固定,术前及术后测量头骺角(HE角)和颈干角.结果 HE角由术前的平均75.3矫正到术后平均32.3.30髋中,28髋畸形矫正满意,2髋出现并发症:1髋发生钢板断裂,1髋畸形复发.结论 外展截骨是治疗髋内翻畸形有效的治疗方法.辅助以儿童PHP外翻截骨术,能够得到坚强的固定,并且截骨方法相对简单.手术治疗目的是将HE角纠正到40°以内,以减少畸形复发的概率.

    作者:边臻;徐易京;郭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超声消融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护理观察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生育期妇女,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影响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药物治疗仅可暂时控制症状,大多数育龄患者难以接受手术子宫切除[1-5].目前,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微无创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6].超声消融技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大多数患者对此了解不多,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甚至心理障碍,同时患者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对术后服药产生不同认识误区.目前,国内外还未对超声消融的护理进行规范化的统一;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超声消融联合药物治疗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希望寻求一种规范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

    作者:王艳;罗爽;何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桥本甲状腺炎1例报道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临床上较少见.1临床资料患者,女,10岁,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视物成双,向左注视时明显,并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出现右侧眼睑下垂,伴晨轻暮重,被动睁眼时伴有视物成双.患者遂入本院门诊就诊,眼肌疲劳实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诊断为MG,予以新斯的明、泼尼松等药物治疗2周后病情较前略有好转,能自主睁眼,视物成双消失.

    作者:杨均;李作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SCT中心接受allo-HSCT的患者82例,按照我国IFD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allo-HSCT术后患者,共诊断22例IFD,发生率为26.83%,其中确诊IFD者5例(22.73%),临床诊断者7例(31.82%),拟诊者10例(45.45%).3、6、12个月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10%、15.30%、22.60%.多因素分析中,移植前真菌感染史、HLA配型不合是IFD早期的危险因素;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大剂量激素使用为IFD晚期的危险因素.结论 IFD是allo-HSCT术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HLA配型不合、移植前真菌感染史、持续中性粒细胞缺乏、大剂量激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IFD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游;刘林;廖明燕;唐晓琼;王利;张红宾;肖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分诊信息建立实践与探讨

    2013年4月20日8: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又发生了7.0级地震,地震波及芦山、天全、宝兴等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成都及周边地区亦有震感,强烈的震感使本院意识到,“一定会有大批的伤员会随着灾情发生及震后的余震”患者会有不同的伤情,并送到本院急诊就诊或被救护人员送到本科.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已经有了汶川地震经验,需要立即积极准备,优化分诊流程,设置地震伤分诊处,建立检伤分类就诊信息登记表[1]等,此次雅安芦山地震有3大特点,重危患者多,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多,高龄患者多[8].现将芦山地震分诊灾害信息总结归纳如下,就分诊灾害信息进一步实践探讨.

    作者:李红;李明凤;肖嘉勋;薛姣婧;张伟;曹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GSK-3β、Snail和E-cadherin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GSK-3β、Snail和E-cadherin在三阴乳腺癌(TNBC)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TNB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即TNBC组,并随机选出60例非TNBC患者作为对照即NTNBC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SK-3β、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NBC组GSK-3β、Snail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TNBC组(P<0.05),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TNBC组(P<0.05).GSK-3β与Snail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nail、GSK-3β、E-cadherin可能共同参与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可成为综合评价TNBC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高双全;肖高芳;高双荣;王林辉;丁宇;杜日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留置双J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近3年来留置双J管少数民族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980例留置双J管的少数民族住院患者的双J管及中段尿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别筛选出生物被膜菌,对各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药敏进行分析.结果 从双J管及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34例,其中革兰阴性菌254株(58.5%),革兰阳性菌179株(41.2%),真菌1株(0.2%),筛选出生物被膜菌检出239株(55.1%),其中双J管174株(72.8%),尿液65株(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来源的生物被膜菌株耐药性普遍高于尿液来源菌株,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半合成青霉素类、二代或部分三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达50%以上,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平均耐药率小于2%.结论 在新疆少数民族留置双J管患者中,双J管与尿液细菌总体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细菌生物被膜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尿液细菌培养,且耐药情况较重.

    作者:黄俊兰;李九智;文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根因分析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RCA)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跌倒事件16起,采用RCA方法分析近端原因、根本原因,通过改造环境、再造防跌倒流程、人员培训等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跌倒发生率0.14‰,明显低于实施前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CA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谢英;朱雪华;刘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286例NSCLC中ERα的表达及EGFR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性的关系.结果 ERα表达阳性率为36.0% (103/286),在女性患者中的表达要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4),肿瘤大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大于3 cm的患者(P<0.01).EGFR基因突变62例(21.7%),在女性、腺癌、肿瘤直径较小的患者显著增多,在ERα表达阳性患者中显著高于ERα阴性者(P=0.001).结论 NSCLC中ERα的阳性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相关,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的交叉调控有关.

    作者:闫明;王淑玲;赵驰;陈小兵;李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脊柱结核椎间盘MMPs和TIMPs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在脊柱结核椎间盘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42例作为脊柱结核组(TB组);选取同期因椎间盘突出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椎间盘突出组(ID组);另选同期因外伤性脊柱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受试者椎间盘中MMP-1、MMP-13、TIMP-1及TIMP-3的表达水平.结果 TB组中MMP-1、MMP-13和TIMP-3的表达水平,MMP-1/TIMP-1和MMP-13/TIMP-3比值均高于其他两组,TIMP-1表达水平低于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s和TIMPs在脊柱结核椎间盘破坏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寒;蒋电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国内音乐疗法对肿瘤患者抑郁症状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音乐疗法对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按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后提取数据进行定性描述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1 680例肿瘤患者.音乐治疗效果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是-1.223(-1.655,-0.791),试验组比对照组得分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是-1.128(-2.504,0.247),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异质性比较高,亚组分析异质性无改善,且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音乐治疗可以缓解肿瘤患者的抑郁症状,但需更多证据来证实音乐治疗的效果.

    作者:范尧;姚芹;季迪;高佳;张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哮喘发作风险的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哮喘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42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分成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和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哮喘发作情况及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情况,并采用多变量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哮喘发作风险因素.结果 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伴有房颤及冠心病比例均明显高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哮喘发生率及类固醇激素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是否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糖尿病患者的哮喘发作有密切关联.结论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哮喘发作风险.

    作者:敖文;碌越;朱首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研究型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能力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1].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学科.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敏捷的科学思维[2].本研究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创建并实施研究型教学和合作学习模式.

    作者:刘岚;赵矫;曾永秋;陈绍坤;税青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强化他汀治疗对术后患者血脂和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稳定心绞痛(UA)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脂、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检测60例高负荷量他汀治疗组(A组),60例常规负荷量他汀治疗组(B组),60例常规治疗组(C组),60例阿仑膦酸钠治疗组(D组)UA合并OP患者术前1d和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血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水平和骨密度(BMD)值.结果 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均可降低血脂(P<0.05,P<0.01),A组效果更明显且可以升高血钙、PTH、BGP水平和BMD值,降低ALP水平(P<0.05,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在坚持术后40 mg口服每晚1次的高负荷量强化调脂情况下具有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作者:张静怡;张博男;吕冰;李静;卢峰;姜玉凤;庞占泉;张春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改变与发病孕周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比例改变与发病孕周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28~34周的正常妊娠组20例及34周以后的正常妊娠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的比率,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及发病孕周之间的关系.结果 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分别为(2.80±0.54)%、(3.23±0.44)%,分别低于28~34、>34周正常妊娠组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3.48±0.3D%、(3.5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4、>34周正常妊娠组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 CD25+ Foxp3+ Treg的减少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下降程度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密切相关.

    作者:张莉英;张檀;覃世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保留完整性下颌骨及牙列行舌癌和口底癌联合根治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患者面形、语言、舌运动、咬合和进食等情况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来评价患者口腔功能状况和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咬合关系无错乱,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良好.结论 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真华;葛家华;汤喜;叶果;吴剑;杨鑫;周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两周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3个区县9个乡镇的852名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周患病率为46.01%,慢性病患病率为54.6%.两周患病率分布女性(54.60%)高于男性(37.90%);≥80岁年龄组(86.50%)、文盲(56.00%)及人均年均收入小于3 000元的人群均高(52.80%);从事生产劳动者(59.00%)高于未从事生产劳动者(42.00%);吸烟者(50.20%)较不吸烟者(37.90%)高;饮酒者(49.40%)高于不饮酒者(37.3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两周患病率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从事生产劳动、慢性病、吸烟及饮酒对(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生产劳动和慢性病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重庆市留守老人卫生服务需要量高,影响两周患病率重要的因素是有无慢性病,应加强当地慢性病的防治.

    作者:杨晓莉;许红;唐贵忠;何中臣;涂丹;杨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社区居民卫生应急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根据中国首届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高层论坛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 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1].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居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缺乏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而导致受到二次伤害或者不能及时自救.为此,作者通过调查试图分析社区居民卫生应急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期望为相关部门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相关数据.

    作者:王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多排螺旋CT检查对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特点以期减少误诊概率.方法 收集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进行多期CT增强检查的乏脂肪RAML 14例,依据手术大体病理及显微病理结果,对比研究、分析其术前CT增强表现并归纳、总结其特点.结果 14例均为单侧、单发病变,其中,发生于左、右侧肾分别为6例、8例;病灶0.9~7.8 cm,平均直径4.5 cm.14例病灶均与正常肾实质交界部边界规则、整齐、清晰呈V字形、杯口形各9例、5例,无肾盂、肾盏破坏征象;CT平扫病灶密度高于肾实质11例,等密度2例,混杂密度1例,均未见脂肪密度组织;增强扫描表现为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5例,对比剂快进快出3例、延迟强化2例、持续强化9例.9例因术前高度怀疑肾癌而行一侧肾切除,5例行部分性肾切除.结论 与正常肾实质交界清晰、无肾盂肾盏破坏及病灶均匀持续强化等是其CT增强特征性表现.

    作者:王寿明;李豪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