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尧;姚芹;季迪;高佳;张勇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族老年人中危、高危、脑卒中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期制订有效的指导方案和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八县市的黎族老年人共3 300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脑卒中筛查,对筛选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开展相关实验室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本次筛查共3 300例,脑卒中患者541例,占16.4%,高危人群2 000例,占60.61%,中危人群700例,占21.21%,低危人群259例,占7.85%.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劲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间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合并不同危险因素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合并以下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与被动吸烟、房颤和心瓣膜病、糖尿病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以上危险因素者(P<0.05);合并高血脂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者(P<0.05);合并少运动、有卒中家族史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者(P<0.05);合并肥胖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者(P<0.05).结论 脑卒中是可防治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加强对危险因素控制在降低脑卒中病人自身的痛苦及其对家庭及社会带来的负担方面意义重大.
作者:顾育静;何超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舒芬太尼在母体、新生儿及产妇初乳内的残存,指导临床应用低有效的舒芬太尼剂量.方法 用芬太尼做内标.把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分成3组,首量舒芬太尼A组7.5 μg,B组5心,C组3μg,根据持续镇痛泵内舒芬太尼浓度不同再分3个亚组:舒芬太尼剂量0.5 μg/mL(A1、B1、C1),0.4 μg/mL(A2、B2、C2),0.3μg/mL(A3、B3、C3).结果 各组均能检测出舒芬太尼残余,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汁组在首量大于5 μg时与母血、脐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剂量大于或等于25 μg时A1与A2、A3、B1、B2、B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量小于或等于8.5 μg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量3 μg时,镇痛泵内低浓度0.3、0.4 μg/mL药物残余极少.HPLC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剂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时捷;董丽;毛鹏;赵瑞卿;尚莉莉;胡海珍;路秀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能力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1].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学科.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敏捷的科学思维[2].本研究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创建并实施研究型教学和合作学习模式.
作者:刘岚;赵矫;曾永秋;陈绍坤;税青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RCA)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跌倒事件16起,采用RCA方法分析近端原因、根本原因,通过改造环境、再造防跌倒流程、人员培训等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跌倒发生率0.14‰,明显低于实施前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CA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谢英;朱雪华;刘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影响治疗的因素,调查其出院后对骨质疏松的关注情况,探讨解决办法.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非暴力原因致髋部骨折或椎体骨折住院、年龄大于50岁女性患者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其活动能力、骨质疏松管理情况及原因.结果 随访到137例(91.33%),失访13例(8.67%);目前存活121例(80.67%),死亡16例(19.33%);存活者生活能完全自理94例(77.69%).137例中未接受规范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者122例(89.05%);因费用不能报账等原因未行规范治疗者102例(74.45%);出院时未诊断骨质疏松者67例(48.91%).结论 改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预后状况和预防再骨折的发生有待于加强骨质疏松宣教和医保政策扶持,将其纳入特病管理有助于改善目前的管理及治疗缺口.
作者:胡永军;李传波;谢娟;张志坚;罗万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在脊柱结核椎间盘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42例作为脊柱结核组(TB组);选取同期因椎间盘突出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椎间盘突出组(ID组);另选同期因外伤性脊柱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受试者椎间盘中MMP-1、MMP-13、TIMP-1及TIMP-3的表达水平.结果 TB组中MMP-1、MMP-13和TIMP-3的表达水平,MMP-1/TIMP-1和MMP-13/TIMP-3比值均高于其他两组,TIMP-1表达水平低于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s和TIMPs在脊柱结核椎间盘破坏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寒;蒋电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根据中国首届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高层论坛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 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1].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居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缺乏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而导致受到二次伤害或者不能及时自救.为此,作者通过调查试图分析社区居民卫生应急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期望为相关部门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相关数据.
作者:王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Meta分析是将两个或者多个相似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学.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rial,RCT)的Meta分析能够增加干预效果评估的力度和精确度1-4].当任何可利用的研究被一一纳入后,Meta分析被认为目前佳的方法学.但是“佳方法学”被广泛运用不代表它就是“证据确凿”或者“证据有力”[5“].传统Meta分析方法,比如在Review Manager V.5.1并没有考虑到纳入研究的数量是否足够[7],而干预组显著性差异的广泛运用,忽略了研究样本的数目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型肺癌(non-small-cell cancer,NSC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72例NSCLC患者、54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以及53健康体检合格者血清Cyfra21-1、CEA以及SF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SCLC组患者血清Cyfra21-1、CEA及SF浓度显著高于良性肺疾病组以及对照组(P<0.05).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CEA与TNM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血清SF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血清Cyfra21-1、CEA及SF联合检测用于NSCLC诊断的Cuvoff值为0.33,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为0.913~0.984;诊断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性为88.79%,阳性预测值为84.62%,阴性预测值为94.06%,诊断总有效率为89.94%;3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效能评价均优于Cyfra21-1、CEA及SF单独检测以及CEA+ SF二指标联合检测.手术后血清3指标均阳性的NSCLC患者,其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单指标阳性和双指标阳性的NSCLC患者(P=0.011);同时,血清3指标均阳性时可用于判断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其相对风险度为3.950,95%CI为1.639~9.519,P=0.002.结论 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CEA及SF均显著增高,且3指标联合检测对于NSCLC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自洁;李丽;丛辉;鞠少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R)-155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1α亚型(angiotensinⅡreceptor subtype 1α,ATR1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AngⅡ诱导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 (2-1)肥大,将miR-155模拟物(mimics)和miR-155抑制物(inhibitors)转染入心肌细胞.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组、模拟物组、miR-155抑制物组、AngⅡ加模拟物组、AngⅡ加抑制物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miR-155的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心房钠尿肽(ANP)、p肌球蛋白重链(β-MHC)、ATR1α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TR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ngⅡ组比较,AngⅡ加模拟物组处理可降低心肌细胞ANP、β-MHC mRNA及ATR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心肌细胞表面积降低(P<0.05);AngⅡ加抑制物组处理ATR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但ANP、β-MHC mRNA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表面积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miR-155 mimics或miR-155 inhibitors处理各项指标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5过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ATR1α可能为其负性调控作用靶点.
作者:杨勇;周勇;曹政;吴瑞霞;佟新竹;谢华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生育期妇女,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影响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药物治疗仅可暂时控制症状,大多数育龄患者难以接受手术子宫切除[1-5].目前,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微无创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6].超声消融技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大多数患者对此了解不多,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甚至心理障碍,同时患者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对术后服药产生不同认识误区.目前,国内外还未对超声消融的护理进行规范化的统一;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超声消融联合药物治疗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希望寻求一种规范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
作者:王艳;罗爽;何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GSK-3β、Snail和E-cadherin在三阴乳腺癌(TNBC)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TNB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即TNBC组,并随机选出60例非TNBC患者作为对照即NTNBC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SK-3β、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NBC组GSK-3β、Snail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TNBC组(P<0.05),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TNBC组(P<0.05).GSK-3β与Snail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nail、GSK-3β、E-cadherin可能共同参与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可成为综合评价TNBC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高双全;肖高芳;高双荣;王林辉;丁宇;杜日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以探讨离体条件下根管预备对细菌渗漏的影响.方法 将粪肠球菌接种于离体牙所制作的带模拟根尖周组织的根管内,建立320个体外模型(对照组70个,实验组250),分别进行上1/3,上2/3,全长及超长等不同长度的根管预备,于1、7、21、35、49、63 d进行PCR、SEM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 超长组1d检测到细菌,全长组7d检测到细菌,其余组所有检测时间点均未检测到细菌.结论 本离体实验显示,对于粪肠球菌感染根管,在根管及根管下段未受干扰的情况下,细菌不会轻易穿出根尖孔,当根管下段受到干扰后,细菌会穿出根尖孔造成细菌渗漏.
作者:赵洁;曹祥莉;钟晓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巨噬细胞由组织中能增殖的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传统观点认为,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防御系统的一部分防止外来入侵,但过去几十年研究表明巨噬细胞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发育过程和维持组织稳态[1].巨噬细胞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参与肺纤维化中组织异常的调节修复,本文对巨噬细胞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黄雁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音乐疗法对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按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后提取数据进行定性描述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1 680例肿瘤患者.音乐治疗效果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是-1.223(-1.655,-0.791),试验组比对照组得分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是-1.128(-2.504,0.247),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异质性比较高,亚组分析异质性无改善,且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音乐治疗可以缓解肿瘤患者的抑郁症状,但需更多证据来证实音乐治疗的效果.
作者:范尧;姚芹;季迪;高佳;张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T)检测及G试验在ICU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ICU恶性肿瘤患者158例,分为病例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3组中PCT、ET检测和G试验检测的差异.结果 在细菌感染组中,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CT、ET检测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真菌感染组中,浅部感染组、深部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CT、G试验检测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平行试验,PCT、ET联合检测细菌感染和PCT、G试验联合检测真菌感染的灵敏度均升高,减少了漏诊.结论 PCT、ET及G试验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合理联合测定可作为早期识别恶性肿瘤惠者细菌、真菌感染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凡;吴会丽;黄艳春;刘诚明;徐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SCT中心接受allo-HSCT的患者82例,按照我国IFD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allo-HSCT术后患者,共诊断22例IFD,发生率为26.83%,其中确诊IFD者5例(22.73%),临床诊断者7例(31.82%),拟诊者10例(45.45%).3、6、12个月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10%、15.30%、22.60%.多因素分析中,移植前真菌感染史、HLA配型不合是IFD早期的危险因素;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大剂量激素使用为IFD晚期的危险因素.结论 IFD是allo-HSCT术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HLA配型不合、移植前真菌感染史、持续中性粒细胞缺乏、大剂量激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IFD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游;刘林;廖明燕;唐晓琼;王利;张红宾;肖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43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GIST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3例GIST患者中,发生于胃26例(60.46%)、肠17例(39.54%),直径小于5 cm者27例(62.79%),肿瘤边界完整、清楚者38例(88.37%);肿瘤向周围组织发生浸润的有5例(11.63%)、血管推移3例(5.66%);CD117阳性率93.02%(40/43),CD34阳性率81.39%(35/43),DOG1阳性率90.69%(39/43).结论 G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SCT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性,光镜下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及纤维瘤不易鉴别,DOG1、CD117、CD34高表达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作者:谭莫伟;张乐星;李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选择佳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方法 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临床怀疑和诊断冠心病并在1周内行CCTA检查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意愿分为3组(A、B、C组),分别比较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3组的信噪比(SNR)、对比(CNR)噪声比及图像质量.结果 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T值均高于A、B两组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主冠状动脉的标准差(SD)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D值均高于A、B两组的SD值(P<0.05).3组间的SNR值、CNR值及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5±0.4)mSy、(6.2±0.3)mSv和(4.1±0.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组的扫描方案在降低了辐射剂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比剂剂量的使用.
作者:尤国庆;郭广春;刘蕾;刘义;吕培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均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肿瘤直径3.0~9.0 cm,分为A组(<6 cm)36例,B组(≥6 cm) 12例,比较两组术中资料.结果 4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病理检查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血压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可行的.
作者:黄杰;余闫宏;张德清;徐万超;杨敏;邹岷;肖民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