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研究

尤国庆;郭广春;刘蕾;刘义;吕培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管电压, 对比剂, 质量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选择佳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方法 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临床怀疑和诊断冠心病并在1周内行CCTA检查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意愿分为3组(A、B、C组),分别比较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3组的信噪比(SNR)、对比(CNR)噪声比及图像质量.结果 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T值均高于A、B两组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主冠状动脉的标准差(SD)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D值均高于A、B两组的SD值(P<0.05).3组间的SNR值、CNR值及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5±0.4)mSy、(6.2±0.3)mSv和(4.1±0.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组的扫描方案在降低了辐射剂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比剂剂量的使用.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利吉仑对心力衰竭代谢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AL)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代谢重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纯系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ISO)组(采用腹腔内注射ISO复制慢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贝那普利(BH)组(在给予BH的基础上建立ISO复制慢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和AL组(在给予AL的基础上建立ISO复制慢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干预时间4周.心脏超声检测检测各腔大小及心功能,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改变,检测脏器指数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金属蛋白酶(MMPs)、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的蛋白表达水平,测定MMPs/TIMPs比值.结果 与ISO组及BH组相比AL组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PRA、AngⅡ水平及MMPs/TIMPs比值均降低(P<0.01).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过程中阿利吉仑由于能降低PRA,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阻断作用更充分在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罗时珂;周序锋;谢东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AngⅡ及其受体阻滞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内源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受体阻滞剂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的效应.方法 25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LI组及ALI+ZD7155(AT1受体阻滞剂)组.ALI组又按作用时间分为2、4、6h3个亚组.10 mg/kg脂多糖(LPS)腹腔注射诱导ALI大鼠模型.10 mg/kg ZD7155于LPS注射前30 min经腹腔注射.每组或亚组各5只大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ELISA测定血浆及肺组织中AngⅡ水平的变化.在肺泡液体清除(AFC)测定中,活杀25只SD大鼠取肺组织,分为空白对照组、阿米洛利组、ALI组、ALI+ ZD7155组、ALI+ ZD7155+阿米洛利组.每组各5只大鼠肺.伊文思蓝(evans-blue)标记5%清蛋白法测定AFC.结果 ALI 4 h组肺组织W/D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ZD7155干预后肺组织W/D较ALI 4 h组显著降低(P<0.05).随LPS作用时间增加,ALI大鼠模型血浆及肺组织内AngⅡ浓度变化呈现时间依赖性逐渐升高,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米洛利组与ALI 4 h模型组AFC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LI 4 h组AFC高于阿米洛利组(P<0.05);ALI+ZD7155组AFC高于ALI 4 h组(P<0.05),但ALI+ZD7155+阿米洛利组AFC降低,与阿米洛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减弱ALI大鼠AFC;其AT1受体阻滞剂可逆转此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邓嘉;王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miR-155下调心肌细胞ATR1α表达改善心肌细胞肥大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R)-155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1α亚型(angiotensinⅡreceptor subtype 1α,ATR1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AngⅡ诱导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 (2-1)肥大,将miR-155模拟物(mimics)和miR-155抑制物(inhibitors)转染入心肌细胞.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组、模拟物组、miR-155抑制物组、AngⅡ加模拟物组、AngⅡ加抑制物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miR-155的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心房钠尿肽(ANP)、p肌球蛋白重链(β-MHC)、ATR1α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TR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ngⅡ组比较,AngⅡ加模拟物组处理可降低心肌细胞ANP、β-MHC mRNA及ATR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心肌细胞表面积降低(P<0.05);AngⅡ加抑制物组处理ATR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但ANP、β-MHC mRNA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表面积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miR-155 mimics或miR-155 inhibitors处理各项指标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5过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ATR1α可能为其负性调控作用靶点.

    作者:杨勇;周勇;曹政;吴瑞霞;佟新竹;谢华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试验序贯性分析在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中的运用

    Meta分析是将两个或者多个相似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学.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rial,RCT)的Meta分析能够增加干预效果评估的力度和精确度1-4].当任何可利用的研究被一一纳入后,Meta分析被认为目前佳的方法学.但是“佳方法学”被广泛运用不代表它就是“证据确凿”或者“证据有力”[5“].传统Meta分析方法,比如在Review Manager V.5.1并没有考虑到纳入研究的数量是否足够[7],而干预组显著性差异的广泛运用,忽略了研究样本的数目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CD4+细胞计数对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护理指导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机制为HIV侵犯和破坏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终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1].CD4+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发生多器官、多部位的机会性感染概率较高,比例为60.3%[2],病死率高.通过对本次筛选的226例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性地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AIDS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率及病死率,改善生命系数,提高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樊安芝;张晓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增值评价在美英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是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校舍而在于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1].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有鉴于此,本文将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增值评价在美英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的运用为例,分析增值评价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借鉴意义.

    作者:黄奉毅;蒋金凤;刘建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影响治疗的因素,调查其出院后对骨质疏松的关注情况,探讨解决办法.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非暴力原因致髋部骨折或椎体骨折住院、年龄大于50岁女性患者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其活动能力、骨质疏松管理情况及原因.结果 随访到137例(91.33%),失访13例(8.67%);目前存活121例(80.67%),死亡16例(19.33%);存活者生活能完全自理94例(77.69%).137例中未接受规范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者122例(89.05%);因费用不能报账等原因未行规范治疗者102例(74.45%);出院时未诊断骨质疏松者67例(48.91%).结论 改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预后状况和预防再骨折的发生有待于加强骨质疏松宣教和医保政策扶持,将其纳入特病管理有助于改善目前的管理及治疗缺口.

    作者:胡永军;李传波;谢娟;张志坚;罗万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社区居民卫生应急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根据中国首届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高层论坛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 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1].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居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缺乏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而导致受到二次伤害或者不能及时自救.为此,作者通过调查试图分析社区居民卫生应急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期望为相关部门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相关数据.

    作者:王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延续护理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目前,我国约有4 000多万人罹息,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COPD,致残人数500~1 000万,COPD已居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2].

    作者:夏玉兰;李小莉;刘雨村;唐运兰;孙明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改变与发病孕周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比例改变与发病孕周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28~34周的正常妊娠组20例及34周以后的正常妊娠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的比率,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及发病孕周之间的关系.结果 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分别为(2.80±0.54)%、(3.23±0.44)%,分别低于28~34、>34周正常妊娠组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3.48±0.3D%、(3.5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4、>34周正常妊娠组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 CD25+ Foxp3+ Treg的减少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下降程度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密切相关.

    作者:张莉英;张檀;覃世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研究型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能力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1].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学科.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敏捷的科学思维[2].本研究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创建并实施研究型教学和合作学习模式.

    作者:刘岚;赵矫;曾永秋;陈绍坤;税青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脊柱结核椎间盘MMPs和TIMPs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在脊柱结核椎间盘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42例作为脊柱结核组(TB组);选取同期因椎间盘突出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椎间盘突出组(ID组);另选同期因外伤性脊柱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受试者椎间盘中MMP-1、MMP-13、TIMP-1及TIMP-3的表达水平.结果 TB组中MMP-1、MMP-13和TIMP-3的表达水平,MMP-1/TIMP-1和MMP-13/TIMP-3比值均高于其他两组,TIMP-1表达水平低于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s和TIMPs在脊柱结核椎间盘破坏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寒;蒋电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手术治疗汽油腐蚀伤1例报道

    随着现代烧伤治疗技术发展及救治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对各种类型烧伤救治成功率已不断上升,除传统热力、酸碱物质、电能、放射线烧伤外,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汽油腐蚀伤等严重损伤也在烧伤治疗中出现.本文现将本院通过积极手术协助救治大面积汽油腐蚀伤1例的治疗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罗飞;辛国华;刘美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降钙素原、内毒素检测及G试验在ICU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T)检测及G试验在ICU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ICU恶性肿瘤患者158例,分为病例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3组中PCT、ET检测和G试验检测的差异.结果 在细菌感染组中,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CT、ET检测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真菌感染组中,浅部感染组、深部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CT、G试验检测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平行试验,PCT、ET联合检测细菌感染和PCT、G试验联合检测真菌感染的灵敏度均升高,减少了漏诊.结论 PCT、ET及G试验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合理联合测定可作为早期识别恶性肿瘤惠者细菌、真菌感染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凡;吴会丽;黄艳春;刘诚明;徐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海南省3300例黎族老年人脑卒中筛查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族老年人中危、高危、脑卒中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期制订有效的指导方案和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八县市的黎族老年人共3 300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脑卒中筛查,对筛选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开展相关实验室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本次筛查共3 300例,脑卒中患者541例,占16.4%,高危人群2 000例,占60.61%,中危人群700例,占21.21%,低危人群259例,占7.85%.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劲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间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合并不同危险因素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合并以下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与被动吸烟、房颤和心瓣膜病、糖尿病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以及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以上危险因素者(P<0.05);合并高血脂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者(P<0.05);合并少运动、有卒中家族史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者(P<0.05);合并肥胖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者(P<0.05).结论 脑卒中是可防治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加强对危险因素控制在降低脑卒中病人自身的痛苦及其对家庭及社会带来的负担方面意义重大.

    作者:顾育静;何超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48例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均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肿瘤直径3.0~9.0 cm,分为A组(<6 cm)36例,B组(≥6 cm) 12例,比较两组术中资料.结果 4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病理检查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血压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可行的.

    作者:黄杰;余闫宏;张德清;徐万超;杨敏;邹岷;肖民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根因分析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RCA)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跌倒事件16起,采用RCA方法分析近端原因、根本原因,通过改造环境、再造防跌倒流程、人员培训等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跌倒发生率0.14‰,明显低于实施前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CA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谢英;朱雪华;刘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疼痛与抑郁情绪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疼痛和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有疼痛和抑郁情绪的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实施12次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进入治疗后第4、8、12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进行抑郁情绪和疼痛程度评定.结果 经过12周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9,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抑郁程度均明显下降,干预组的抑郁程度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51,P<0.05).结论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癌痛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天燕;安波;杨娟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强化他汀治疗对术后患者血脂和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稳定心绞痛(UA)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脂、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检测60例高负荷量他汀治疗组(A组),60例常规负荷量他汀治疗组(B组),60例常规治疗组(C组),60例阿仑膦酸钠治疗组(D组)UA合并OP患者术前1d和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血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水平和骨密度(BMD)值.结果 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均可降低血脂(P<0.05,P<0.01),A组效果更明显且可以升高血钙、PTH、BGP水平和BMD值,降低ALP水平(P<0.05,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在坚持术后40 mg口服每晚1次的高负荷量强化调脂情况下具有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作者:张静怡;张博男;吕冰;李静;卢峰;姜玉凤;庞占泉;张春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两周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3个区县9个乡镇的852名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周患病率为46.01%,慢性病患病率为54.6%.两周患病率分布女性(54.60%)高于男性(37.90%);≥80岁年龄组(86.50%)、文盲(56.00%)及人均年均收入小于3 000元的人群均高(52.80%);从事生产劳动者(59.00%)高于未从事生产劳动者(42.00%);吸烟者(50.20%)较不吸烟者(37.90%)高;饮酒者(49.40%)高于不饮酒者(37.3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两周患病率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从事生产劳动、慢性病、吸烟及饮酒对(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生产劳动和慢性病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重庆市留守老人卫生服务需要量高,影响两周患病率重要的因素是有无慢性病,应加强当地慢性病的防治.

    作者:杨晓莉;许红;唐贵忠;何中臣;涂丹;杨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